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證券 > 正文
 

8連陽連續逼空 機構博弈中行因素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27日 07:19 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8連陽連續逼空機構博弈中行因素

  證券時報 記者成之

  “既然知道了牛市已經確立,今年還有新高,為什么不趁低點先進去呢?”

  金科源投資的吳國平如此認為。或許正是有不少機構的想法與他相同,近日股指走出了連續陽線盤升行情。

  北京首放分析師陳志則認為,“中行因素”無疑是主導近期行情的重要因素,各路資金圍繞中行的發行、上市都有一定的計劃,上證指數(資訊 行情 論壇)8連陽的走勢則是各路資金博弈的綜合體現。

  歷史上的8連陽

  昨日,上證指數上漲27.74點,日K線呈現8連陽的罕見走勢。資料顯示,在上證指數15年半的日K線歷史中,出現8連陽以上的僅6次,其中4次是發生在上一輪牛市中漲勢最凌厲的1991年7月到1992年6月間,期間上證指數從140點快速上漲到1400多點,但由于市場治理以及交易規則等因素,可比性不大。與目前行情有一定可比性的兩次則分別為1997年8月20日到9月1日的9連陽和1999年12月28日到2000年1月10日的8連陽。從這兩次連續陽線發生的位置看,都是在一輪中期調整行情的底部,也是一輪長期牛市的“腰部”位置。

  “發生連續陽線是小概率事件,應該是各種因素綜合起來偶然形成的,不一定有什么規律,但是至少可以說明市場的牛市氣氛。”陳志如此認為。資料顯示,除了前面列舉的8連陽以上的K線組合,上證指數近10年來7連陽以上的走勢也都是發生在牛市階段,這也可以進一步證實了目前是運行在牛市當中。而在6月24日,國際投資大師羅杰斯發表的“看多A股市場”的言論也堅定了市場對牛市的信心。

  “正是因為牛市被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認同,才會出現研究機構預測的調整低點往往不會出現,而高點往往被低估的現象。”本輪行情一直堅定看多的吳國平一如既往地重申著“牛市論”,并認為多數研究機構預測的調整要到1500點以下的情況不會出現,而近期的行情應該是逼空向上、新高在望。

  軋空申購資金?

  “近期市場最重要的因素是中國銀行的發行和上市。畢竟它的發行凍結了近6000億的資金,7月5日上市后該股對上證指數的影響將是舉足輕重的,稍大一點的資金絕對不可能忽視它的作用。”陳志認為,上證指數8連陽應該是各路資金對“中行因素”綜合反應的結果。

  從目前市場的投資者結構看,以前機構以散戶為對手盤的情況已經逐漸轉變為機構與機構之間的博弈。因此,也有分析師提出,近日的連續上攻是場內機構資金對申購資金的刻意逼空。因為從結果上看,本周四申購中行的資金解凍后,市場的股價比上周五應該高了不少,如果是拋出股票去申購中行則是得不償失。近幾天的拉升實際上起到了軋空中行申購資金的效果。

  不過,也有分析師認為這種逼空并不只是針對中行申購資金。“應該說是對所有想在1500點以下再買入股票的資金的一種逼空。如果大家都知道今年還有一個新高,為什么不在相對的低點買入看好的品種呢?對于大資金來說,建倉要一個過程,要打一定的提前量,這樣打提前量的多了,就自然形成了逼空。”吳國平如此認為。同時,他認為連續陽線另一個重要的作用是能很好地保持市場的氣氛,對中行的上市定位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這也是管理層和不少大資金所樂意見到的局面。可見,諸多因素綜合的結果形成了由緩到急的連續陽線拉升的局面。

  后市仍將震蕩向上

  近日指數的穩步上漲,使得個股行情逐漸活躍。從行業指數上看,有木材家具、食品飲料、農林牧漁、酒店旅游、傳媒等5個行業指數近期創出了本輪行情的新高,成交量也保持在較好的水平。這些都是小市值行業,而且業績、成長性都比較好。而在昨日盤面上,基金重倉股以及優質股的表現則明顯較好。“這應該是新基金建倉與老基金調倉的結果。基金要交半年報答卷,剩下的時間也只有一周,看到跌不下去只得抓緊建倉、調倉,以便在半年報時交上一份比較好的答卷。”陳志如此認為。

  對于近期行情,有分析師認為,優質個股尤其是半年報預增股、機構重倉股的活躍依然可以期待,中行申購資金回流和

中行上市將成為檢驗本次行情穩固與否的試金石。對于中長期行情,從目前研究機構發布的下半年策略報告看,多數預計下半年會創出新高,但指數的上漲空間并不是太大,基本在1800點附近。因此,可以預見,后市多數時間應該還是震蕩向上行情。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