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滬深市場按不同角度進行分類后的估值掃描,再次確認銀行股目前處于歷史估值的最低區域。
【《證券市場周刊》特約作者 老股民】按5月17日收盤價統計,滬深股市整體總市值(B股、H股全部按A股價格計算)為31.01萬億元,2011年一季度凈利潤實現(包括虧損企業)4795億元,按照一季度凈利潤×4的原則,目前整體市場加權平均市盈率為16.17倍。
從分類看,上證A股目前有852家,動態市盈率13.47倍,偏低。深證A股(包括創業板、中小板)有1244家,動態市盈率33.93倍,屬中等偏高位置。從PEG角度看,也偏高,因為整體深圳市場未來三年平均利潤增長率很難達到35%。
上證50成份股動態市盈率9.9倍。顯然已處于歷史底部區域。深證成份股動態市盈率18.81倍,估值高于上證50成份股,但整體并不高估。就歷史來看,它處于中等偏低區域。
深證100成份股值稍許高于深證40成份股,同樣處于中等偏低區域。
上證180成份股動態市盈率11.23倍,已經處于歷史底部區域。滬深300成份股是中國股市最具代表性的成份股,動態市盈率12.32倍。同樣也處于歷史底部區域。
中小板市場目前有578家,動態市盈率40.74倍。很顯然,這個市場的估值水平偏高。以4.32%的利潤占比,達到10.88%的市值占比,兩倍多于整體市場的估值水平。但其凈利潤增長率顯然是達不到兩倍的平均水平。
創業板市場目前有215家,動態市盈率58.25倍。雖說創業板價格已大幅下跌,但仍在中國股市瘋狂時水平。
但其市值占比很低,并不影響大多數人,只不過是少數人的投機天堂而已。想想美國的納斯達克指數,在10年前就已達到了5000多點,10年后的今天,依然在2800點左右晃蕩。
剔虧、銀行類,目前樣本股1833家,動態市盈率22.33倍,估值處于歷史中等偏低區域。
高市盈率類股是剔除了虧損股以后,以市盈率超過50倍為樣本統計,目前有920家,總市值占比18.99%;利潤占比3.15%,動態市盈率97.57倍。這里存在著大量微利股,并不具有代表性。
這一類公司占據了整個市場剔除銀行股、虧損股以后的一半數量,雖然說這里將存在著不少“咸魚翻身”的公司,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是屬于高風險的公司。所以,中國目前的市場結構性矛盾非常突出,高估與低估共存。
目前市場有16家上市銀行,總市值6.50萬億元,市值占比20.95%,利潤占比47.47%,動態市盈率7.13倍。銀行股估值僅有整體市場剔除了銀行股、虧損股以后加權平均市盈率的三分之一左右,目前處于歷史估值的最低區域,與2008年上證指數1600點的市場估值差不多。
銀行業的利潤增長并不低于整體水平,而且未來也并沒有利潤下降的趨勢,但市場就是不看好。
至于銀行業種種不看好的理由,在我看來,只不過是由于銀行股漲不動這個事實的想當然而已。時間是最好的試金石。
老股民系知名研究銀行股的博主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