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首個交易周,銀行業隱現的再融資大潮給A股來了“當頭一棒”。
1月6日,農業銀行發布公告稱,將提請股東大會審議批準發行不超過人民幣500億元的次級債券用于充實本行附屬資本,提高本行資本充足率。
興業銀行也在7日晚間宣布,將面向銀行間市場發行不超過150億元次級債券,期限不超過15年,籌集資金用于補充附屬資本。
對于此次銀行業再融資,相對于股民們“狼來了”的感覺,分析師則普遍表現得較為平靜。平安證券的一位銀行業分析師對記者表示,大銀行基本在2010年已經完成了融資,此次融資預計將以股份制銀行為主,主要是出于補充資本金的考慮。
WIN 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第三季度,招商銀行、浦發銀行和深發展的核心資本充足率分別僅為8.03%、7.09%和7%,均有補充資本金的要求。
有經濟學家和研究機構指出,包括動態撥備和撥貸比在內的多項銀行業監管新指標的不確定性,將加大各商業銀行的再融資動力。
“銀行業依靠信貸支撐利潤的主要經營模式短期內難以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銀行業的再融資行為將成為一種常態。”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郭田勇認為,2011年銀行業監管存在著諸多的不確定性,是促使銀行業進行再融資的主要原因。在宏觀審慎監管方面,未來監管部門可能對銀行業的資本金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動態撥備等要求,為了達到監管指標,這種可能性將增加銀行業融資的動力。
而在信貸增長方面,監管機構迄今為止仍然沒有明確2011年新增信貸計劃,給銀行的感覺就是可能會按照資本金的狀況來確定信貸額度,在這種預期下,出于利潤考慮,銀行業努力融資、提高資本充足率也在意料之中。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的一份報告則顯示,從存量貸款來看,2010年三季度末行業整體撥貸比為2.4%,但由于機構間存在差異,有的機構高于監管底線、有的機構差距較大,如果全行業要在規定時間內達標,預計仍需增提0.2%-0.3%的撥備,造成信貸成本短期快速提升的狀況。交通銀行預計,撥貸比監管指標一旦推出,將在達標期內增加商業銀行存量貸款的撥備支出,并帶來10%以內的一次性負面影響。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撥貸比新規造成的信貸成本提升會使商業銀行的資產收益率降低0.09%-0.16%,凈利潤增速會降低10%-18%。
此外,央行已經明確2011年將實施差別準備金動態調整措施,以引導商業銀行合理控制信貸增長,雖然目前具體的方案仍在研究之中,但也將影響到商業銀行的利潤,進而影響其補充資本金。
“對新一年監管的不確定性推動商業銀行進行新一輪的融資,而其背后反映出的,實際上是對中國整個銀行業風險的憂慮。”一位分析師對記者表示,銀行業新增貸款在過去兩年間激增,再加上地方融資平臺的風險,許多人擔心大規模放貸將加大銀行資產質量壓力。也正是在這種預期下,監管部門始終強調要防范風險,并不斷提高對于商業銀行的監管指標要求,這也將倒逼銀行業在監管預期收緊下進行新一輪的融資。
受此影響,1月10日,滬指大跌1.66%,銀行股幾近“全軍覆沒”,銀行(申萬)大跌1 .48%,興業銀行大跌3.43%,深發展、光大銀行、中信銀行、寧波銀行跌幅均超2%。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