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證券 > 中國企業家思想傳承與發展論壇 > 正文
新浪財經訊 2010年12月28日,由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指導;北京大學民營經濟研究院主辦的“中國企業家思想傳承與發展論壇”在北京大學百年講堂隆重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是“傳承華夏商道智慧,成就未來商業領袖”。圖為摩根大通亞洲區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龔方雄發言。
龔方雄:各位來賓,今天非常榮幸再次回到我的母校,大家知道我是從北大出去的,80年代的時候我在北大呆了7年,在北大大家很喜歡探討的話題就是思想,北大的思想往往都有前瞻性和超前性,我們北大往往以此為榮,今天的論壇講的企業家的思想傳承以及中國的經濟發展相關的問題,經常在海外有人討論,就是在中國在過去30年為什么創造了這么大的經濟奇跡,在中國改革開放之前,中國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很低于很低,只有幾百美金,現在中國已經成為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系,經濟總規模已經達到5.5萬億。在過去20年,從1990年到現在,中國經濟的總規模漲了17倍。不管從各方面來講,中國的經濟在全球都創造了奇跡,中國的經濟在過去30年走過的路,是中國很多發達工業國走過的一百年的路。那么什么造就了這樣的奇跡?簡單的講起來除了改革開放制度創新以外,就是伴隨著改革開放中國所產生的一大批民營經濟和中國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企業家。大家知道,中國經濟在80年代剛剛開始改革開放的時候,國有經濟占整體的經濟規模大概是90%多,現在如果按照GDP經濟總量計算,我們國有經濟占經濟的比重已經下降了三分之一左右,民營經濟或者整體來講非國有經濟占經濟的比重達到了三分之二。所以說,民營經濟的發展是中國經濟成長的一個主要的動力,但是這里面也要講清楚,不是國有經濟沒有成長,國有經濟也是非常非常強大的,全球金融風暴以后,拿我們的金融業來講,全國的五大銀行,現在有三大都是來自中國,現在世界五百強里面中國企業也很多,大多數是國有企業,但是現在你要看到民營經濟的時候,其實中國民營經濟從整體實力來講,成長的非常非常快,很多行業的民營經濟代表性的行業,現在在全球各個行業當中也成了領頭,等于說是領頭羊,大家現在看到美國的《新聞周刊》評選的十大創新企業里面,中國有三大企業在里面。當然這個東西到底與名符合不符合,大家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應該講,過去企業家的創業精神,大家知道中國人的勤奮和勤勞,以及每個人都想當創業者的精神,或者西方說創業自立門戶、自求發展,這種精神應該來講是中國經濟成長的一個主要的動力,就是中國的勤奮和創業。未來應該來講這種精神是中國經濟成長的更重要的動力,為什么呢?因為我們自主創新不可能像過去三十年那樣,日新月異,每五年、十年都有一個突破性的發展,因為改革開放走到這一步,除了有一些關鍵性的自主創新還有待進行下去以外,我們關鍵是自主性的突破已經解決了,我們80年代解決的是農村體制改革的問題,90年代是城市工業化改革的問題,在本世紀初我們又加入世貿,加大了改革開放的力度。整體來講,經濟層面該改的主要制度方面的東西,應該說都已經做了,通過所有自主創新釋放出來的成長,或者很多人講粗放型的成長,在過去的30年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現在是未來得經濟成長動力來自于哪里?在這里我們就要強調中國企業家的精神和新企業文明?那什么入叫企業家的精神和新企業的文明呢?就是創造價值的能力,而不僅僅是創造財富的能力。這一點,財富和價值實際上還是有本質上的區別。
大家知道有一種說法,也許中國誕生了很多的富豪,但是真正在中國創造的價值是多少,很難說,常常說的一個例子就是中國的出口行業,中國的出口行業附加值可能非常非常低,創新的成分和內容也非常低,這就是所謂的財富和價值的區別,或者說經濟總量GDP和內增性價值的區別。這一點,我覺得我們企業家,我們中國的企業也好,頭腦都要非常的清醒,絕對不要出現很多人預見的中國產生很多富人,但是誕生不了偉大的企業,有這種說法。大家知道在美國有很多富人,但是他們在各行各業都有領頭的企業,企業和富人本身的區別不但是創造財富,更重要的是創造價值,這一點可能在未來的十年經濟成長中,會有越來越多的體現。
大家知道,我們現在講的最多的就是經濟結構的調整和轉型,或者說經濟生產方式的轉型,或者說尋找新的經濟成長的動力,這個新的經濟成長的動力來自于哪里呢?過去三十年、二十年、十年應該來講,更多的是來自于自主創新,就是改革開放。現在中國在全球經濟規模已經達到第二大的時候,中國出口和整個的貿易量已經成為全球第一的時候,中國很多行業,比如說汽車行業已經成為全球第一的時候,我們未來得潛力在哪里呢?想到這一點的時候,中國確實不要過早的驕傲,過早的自大。比如說美國發生了金融危機了以后,我們有自我心態的膨脹,甚至有人講中國模式,或者中國的制度的優勢,中國的模式確實有它的特點,中國的制度本身也有它的特色和它的優勢,但是我們也有自己的劣勢。經濟發達了,我們這么大的經濟規模,大家環顧一下全球和四周,看看在全球的經濟體系當中,有多少品牌是中國人自有的品牌,有多少技術是中國自有的技術。雖然我們體量很大,我剛剛講了,比如說全球五大銀行,或者是十大市值公司里面中國就占了好幾家,中國的體量很大,但是我們有多少能夠自主控制的品牌、技術和資源?這一點就要靠我們的企業家在未來十年進行創造。其實未來十年搞的好是中國的黃金十年,要是搞得不好,中國就會落入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
大家知道什么叫中等收入陷阱?很多人把中國跟日本比,說中國不要搞成另外一個日本,我講呢,其實中國要是像日本那樣就不錯了,日本雖然經濟停滯了20年,但是仍然是全球最發達的經濟體系,經濟總量雖然比我們小了一點,但是五萬多的經濟是他們自己創造的,日本的人均GDP是4萬多美金,我們才4千,說中國不要變成另外一個日本,是有點自我拔高。中國現在要避免成為所謂的拉丁美洲,人均收入在三到五千美金的時候就開始停滯,就開始徘徊,就進入了中等收入的陷阱。中等收入陷阱主要產生于哪里?就是經濟發展水平的時候,它確實要求新的價值的創造和新的產業的出現,就是你要有自己的自主品牌、自主產權的技術,以及你要有自己所能掌控的資源,這一點非常重要。為什么呢?因為經濟發展到這種階段,各方面的成本都會大幅飆升,在各方面的成本,不光勞動力的成本,生產資料、成本都會大幅飆升,我們以前經濟成長的一個重要的資源優勢就是勞動力的低廉,在未來十年當中可能不復存在。尤其我們現在講的。比如說看重所謂的收入不均等的問題,關注弱勢群體,要關注這些問題,城鎮化的成本就會大幅提高,工業化的成本也會大幅提高。這種情況下,如果一個經濟體系不能尋找到一個新的價值創造的方式,也就是說開始擁有自主的技術品牌和資源的話,那么這個經濟成長的效率就會大大的下降,經濟成長效益的下降就是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的一個主因,這一點在未來的十年來講是中國經濟面臨的一個最大的一個挑戰,中國會不會成為拉丁美洲或者東南亞經歷的那樣,在經濟高速發展以后進入一個中等收入陷阱,人均收入長期徘徊,要突破這個陷阱最重要的是要尋找效率,效率從哪里來?我們不要跟日本比,我們要跟日本在60、70、80年代比,他們在那個時候面臨很多經濟困局,他的勞動力,他的土地資源,土地成本也大幅攀升,但是日本沒有墮落,這個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就是在6、70年代,他有一大批品牌企業在全球崛起,大家知道像豐田、本田、松下、索尼這些品牌,在50、60年代初在全球都不存在,就是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才開始在全球崛起,這一點中國還沒有做到。大家知道我們的成本模式比如說靠改革開放所帶來的成長,主要是依靠低價的勞動力,資源、品牌、技術都是從外面而來,最終的市場也是在外面,就是兩頭在外的模式。在內身的附加價值非常少,在過去30年的起點非常低的情況下沒有問題,但是以后就有問題了,尤其是金融風暴以后就有問題,金融風暴實際上是一個史無前例的金融風暴,西方發達經濟體,很可能處于一個低成長的迷局當中,這種情況下,中國不可能像過去靠出口就拉動經濟成長的一半,經濟成長的另一半是靠房地產帶來的,是靠中國的城市化帶來的。
現在這兩大經濟成長的動力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房價現在漲的過快過高了,中央打壓房價的信心不會動搖的,另外一方面,全球經濟未來可能面臨低迷,這個時候中國可能要思考中國經濟成長的動力在哪里?就來自我們的創新和創新精神,這一點,跟簡單的創富還不一樣,粗放型的成長也能創造很多財富,中國過去十年創造財富的行業一個是房地產,一個是外貿。我們中國每個月都有好幾百億的外貿順差,這都是中國原始積累的資本,但是走到今天,這兩種模式都受到很大很大程度的挑戰,在未來中國的經濟能否像過去一百年美國經濟一樣靠創新來發展,這一點是中國能不能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在這一點上,中國的前景是很好的,如果發展的好,中國未來十年就會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經濟總量第一大國,中國未來十年實際上經濟超過美國應該來講,搞得好懸念應該不大,因為超過美國很簡單,經濟總量超過美國怎么講呢?中國經濟只要未來十年每年能保持8%的增長,美國經濟現在是14萬億,未來假設成長3%,十年以后是18萬元,中國怎么超過美國呢?我們這里面沒有把人民幣升值的潛力放在里面,未來十年人民幣升值一倍是非常有可能的。大家知道日本在60年代、70年代經濟成功的升級和轉型之后,幣值升值了四倍,從360到400美金對一美金,就是說日本經濟總量的擴張最大的是來自于經濟轉型以后的幣值的升值。
那么中國重復日本的奇跡呢?中國體量這么大,像日本那樣貨幣升值四倍的可能性有,但是看來不太可能,但是升值一倍的可能性是有的。但是如果出現人民幣升值一倍的情況下,中國的經濟總量就是22萬億,如果每年的經濟總量保持在8%,這是非常容易做到的,因為GDP要求的成長是民意的成長,民意的成長過去是13-15%,中國實際成長是9.8%,所以你只要算民意8%的話,中國經濟總量未來9年就可以做到,這是保守來講,中國經濟在十年以后經濟總量很可能大于美國。也就是說在未來十年,中國的經濟總量從5.5萬億到22萬億美金,這是新創造十幾萬億,如果能做到這一點,中國未來十年黃金十年。很多人說過去十年是黃金十年,翻了5.5倍,但是總量只漲了幾萬美金,未來要是漲十幾萬美金是很不容易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大家知道,你看美國的經濟為什么能夠這么大,14萬是3億人口,我們5.5萬億是13億人,他們靠的是什么?是美國人不斷的創新,我們不要以為美國經歷了一個金融風暴以后,就要沾沾自喜,美國的制度有很多缺陷,中國的什么優勢,我覺得這個還尚早。中國真正商業文明的出現可能在未來十年,過去還沒有做到。
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好了,雖然金融危機重創了美國金融服務業,但是沒有傷到美國經濟成長的實體,美國經濟成長的實體,真正的核心實力就是美國經濟的真正的核心實力在哪里?用一句話來講就是創新。創新表現在行業里首先它的軍工行業,這個是實力極其強大的行業,大家知道很多創新是從美國軍工行業開始的,互聯網剛剛使用是在美國的軍方,現在我們講的互聯網,也是美國的軍方開始使用的,然后現在傳播到民間,互聯網也是這樣,當時電郵在美國的軍界已經使用了,美國的軍工產業,應該來講絲毫沒有受到金融風暴的影響。美國的生物工程、醫療科技、醫療技術在這一次風暴當中沒有受到任何影響,有哪個國家的生物工程、醫療科技能夠跟美國媲美?沒有。你看90年代因為互聯網產生了信息革命,結果現在美國經歷了金融風暴以后又搞出了無線的、移動的互聯網,搞出了云計算,又誕生了所謂的物聯網,這就是新的技術革命的另一個臺階,這是誰出來的?美國人創造出來的。為什么會有蘋果,為什么會有谷歌,這些來自哪里?美國,美國絲毫沒有受到這次金融風暴的影響。這美國三大支柱產業,生物工程、醫療、信息技術還有軍工,軍工還包括航天、航空產業,這些都是要靠創新的,美國的這個經濟體系的特征就是創新。創新了以后,可能這個產業起來以后會傳到其他地方去,就像過過去一百年,一百五十年的歷史,美國就是創新大發展,大發展來了以后有個泡沫,泡沫破裂之后有一個低迷,這一點是美國經濟跟日本的經濟本質的不同。日本的經濟是二次創新,原創是來自于美國,而不是日本,這一點,我們能跟美國比嗎?所以我們一定要非常非常的清醒,為什么美國不但有很成功的企業家,最重要的是美國有很成功的企業,這個企業里面的原創力非常非常足,這種情況下,即使人家有金融風暴,人家的經濟仍然很好。
現在第四季度,美國的經濟成可能是3.5,明年上半年可能是3以上,為什么這么高?道理很簡單,現在大家看到納斯達克已經創了新高,就是過去十年的新高,2000年的那個高點還沒有破,但是很多新興的產業已經在醞釀當中,如果未來幾年,美國繼續在高科技方面領先全球,如果在生物技術方面來一個突破,甚至很可能在新能源技術方面來一個突破的話,那么可能美國又會引領全球,進入一個高速的成長。
那么中國可能又是跟在后面,但是你靠制度創新、改革開放所帶來的經濟成長,不可能像過去20年、30年,也不可能像過去的10年那樣了,中國的人口、勞動力的供應量會下降,人口會老化,這一系列的困局都可能造成未來中國經濟效益的下降。所以現在中國缺的就是所謂的創新和突破,就是中國要追求的,在未來十年要追求的就是我們企業和我們的企業家要更多的追求、創造新的價值,不僅僅是財富,我的時間到了,謝謝大家!
新浪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