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x 10u16v鉭電容4月的價格是每個0.26元,現在是每個0.6元。幾乎全部的鉭電容都在漲,有些成倍漲。而這類元器件對電子產品來說幾乎是無處不在的必需配件。”上海先發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永軍話音中帶著焦慮。
先發公司是一家民營小企業,主營配電自動化設備,并為跨國企業代工。先發公司的原料在上海、蘇州、廣東、北京等地的電子元器件市場采購。今年三四月以來,電子元器件價格大幅上漲、交貨周期延長,不僅造成先發公司的訂單無法按期交付,也進一步壓縮了企業利潤。
王永軍認為,目前國際上的原材料價格都在上漲。國內電子元器件價格上漲10%左右是正常的,也是企業能接受的。“但個別品牌的電容、光耦價格近乎翻倍,而且缺貨嚴重。這種現象肯定是不正常的。”他和業內的朋友們交流后達成共識:有游資在囤積、炒作電子元器件,“就像炒大蒜、綠豆一樣。”
他親自采購電子元器件,幾個回合下來,覺得經銷商炒作電子元器件的方式大概有兩種。
在市場旺銷的情況下,經銷商大量囤積常用的知名品牌元件,這些元件涵蓋所有的電阻、電容等。只進不出,多進少出,或者干脆拒絕銷售,造成缺貨的假象。市場價格上漲以后,這些經銷商再出售存貨,牟取暴利。
另一種方式就是通過大的代理商私下壟斷貨源。有些代理商或者業務人員為了牟取暴利,極有可能和游資達成默契,直接把電子元器件生產企業的產品拉到自己的倉庫囤積,造成局部地區缺貨,哄抬價格。
全國,乃至全球,某一種電子元器件的市場容量并不大。據估測,基本上每一種電子元器件的流通市場規模大約在一億元左右。而且只要控制大約30%的貨源,只需幾千萬元資金就能炒作了。
“電子器件大幅漲價從3月開始不是巧合。”半導體行業咨詢企業Isuppli公司的分析師顧文軍認為。
大約從2009年開始,不少溫州企業開始涉足電子、LED行業,做起了山寨手機。此前潮汕、湖南的資金一直是山寨手機的主力。溫州資金進入之后,圈子里不少人開始擔心。因為與其他民間資金不同的是,溫州資金希望賺快錢。然而高科技產業的特性和行業周期決定了可以賺大錢但很難賺快錢。溫州資本半年內覺得賺不到快錢就可能不計后果地撤出,這對產業發展非常不利。
與溫州資金幾乎同時同步,從2009年第二季度開始,越來越多的私募資金找到顧文軍,希望參股、入股半導體等高科技企業。“我就知道好幾家溫州老板投資的半導體企業。他們意識到光靠做皮鞋、箱包是沒有前途的。他們需要產業升級,渴望進入高科技領域。而且創業板的推出,讓他們看到了一夜暴富的機會。”顧文軍說。
他認為,可以看出,民間資金已大量流入電子行業。而在半導體行業里,經銷商囤貨、抬價的現象同樣存在。手機、電腦等都要用到的存儲產品已從2008年底的每顆0.5美元漲到了目前的每顆3美元。“尤其是最近的漲幅比較大,不正常。”
以存儲產品為例,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需求銳減使不少存儲設備生產企業減產甚至倒閉。隨著東南亞等地出口訂單增加,而產能又不能在短時間內恢復,2009年下半年開始出現缺貨現象。民間資本找到了最好的囤積、漲價的時機。
“樓市調控使大量溫州民間資金從樓市撤出,當民間資本涌入電子制造業時,逐利的本性讓他們發現炒作元器件似乎比制造電腦、手機賺錢更快。”顧文軍認為,這是導致近期電子元器件價格暴漲的重要原因。
顧文軍說,電容、電阻、存儲產品屬于標準件,好比是建筑行業的泥沙、磚瓦,只要生產電子產品就都要用到,與電器型號關系不大。而且用量大,價格低廉,易于囤積,不擔心賣不出去。“是最佳的炒賣對象。”
此外,由于電子工業的特點,在產品中一旦選定某個品牌型號的元件以后,在延續的量產過程中,不會輕易變更設計,因此大品牌的任何一種型號的元件,都有穩定的市場需求和持續的消耗,炒家不愁出貨。而電子元器件的生產計劃也是有周期的,廠家很難做到為突然出現的市場需求迅速提高產量。
“我們估計,炒家能夠掌握元件廠家的出貨周期和計劃,能夠適時把握庫存。”王永軍分析。
為避免無法按時交貨,先發公司增加了電子元器件庫存。但這種行為本身就是很危險的:生產企業增加原料庫存不僅使電子元器件供不應求的局面陷入惡性循環,而且大量占用了企業的流動資金。
“很多企業在原料上漲時增加庫存。國際金融危機不是與‘去庫存’有關嗎?”王永軍心有余悸。
電子元器件毫無規律的暴漲暴跌、交貨期持續延長,這使下游企業面臨很大風險。
“元器件價格上漲時下游企業會因原料上漲導致虧損;暴跌時會因為庫存積壓和貶值虧損。對實業來說破壞力很大。”王永軍說。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