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程元輝 上海報道
作為全國國資改革樣本,上海非金融國資和金融國資的改革方向基本確定。隨著上海國資整合將進入規模性操作階段,上海國資重組概念再成為股票市場最值得發掘的投資板塊。
7月24日,上海金融辦主任方星海在工作會議上談到上海金融辦新“三定”方案,包括“定職能、定機構、定編制”,也進一步制定了《關于進一步推進上海金融國資和市屬金融企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
《意見》主要是確定上海金融辦為金融國資出資人角色,國資改革原則和資源布局以及用人市場化等,上海金融國資改革方向隨之定調。
而去年9月初,上海國資委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上海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上海非金融國資改革也完成定調。
上海證券策略分析師李劍鋒指出,1.15萬億非金融國資加上2.4萬億金融國資,共形成了3.5萬億的國資重組大潮,國資重組當中有眾多“故事”股票可以發掘,以金融國資整合為例,可以關注的是上海以金融控股集團為主線的整合路線,如上海國際集團、海通證券和陸家嘴集團等。
金融國資改革定調
繼《關于進一步推進上海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之后,一份上海金融國資改革的藍本已經出爐。
在方星海看來,《意見》還部署優化了上海金融國資發展的戰略布局,著重推動上海金融國資布局朝著兩個方面優化:一方面,通過與處于行業前列的國內外著名金融機構重組,吸引更多的金融資源聚集上海;另一方面,培育少數幾家主業突出、具有較強全國影響力的市屬骨干金融企業。
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指出,上海金融國資比較分散,要打造國際金融集團,必須采取以市場為主,行政為輔的推動,加強金融國資企業市場化進程,讓金融國企具有真正的市場競爭力。
《意見》還提出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加強董監事的管理、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建立收入分配管理新機制等措施。
與此同時,上海金融辦也進行相應改革,日前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新的上海市金融辦“主要職責、內設機構、人員編制”規定,上海市金融辦的主要職責將進一步充實和加強,內設機構也將有所調整。
清華大學中國公有資產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中杰指出,國企改革必須增加企業競爭,建立完整的企業法人代表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去行政化”,這也要求國資機構改革。
王中杰還指出,“去行政化”意味著減少政府對企業的干預,因此作為金融國資出資人角色的上海金融辦發揮的不只是原有國資委的功能,更多的是監督角色。
大金融集團路線
據公開資料顯示,上海市屬金融企業共16家,擁有35張金融牌照,截至2008年底,其資產總額達到2.45萬億元,比2005年末增長72.7%。
據上海金融辦人士透露,上海金融國資戰略布局將分三個層次進行,第一層是定位戰略控制型的金融投資集團,旨在打造金融國資市場化運作的投融資平臺。第二層是支持市屬骨干金融企業通過IPO或資產置換的方式盡快上市;通過并購其他金融企業,擴大市場份額;通過綜合經營試點,培育金融控股集團。第三層是對非骨干企業進行內部整合,或是引入國內外著名金融機構進行戰略重組。
此前上海一直打造金融控股集團路線,由于上海國際集團上報的第二期方案未被通過,金控整合思路沒有后文。目前,上海金融控股集團方向已經多極化,上海國際集團、海通證券以及陸家嘴集團仍將是未來金融國資整合關注的主線;近期,陸家嘴集團重組愛建證券與上海國際集團接手重組愛建股份意味多極化金控路線已經啟動。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李忠伯建議,鼓勵上海金融企業展開綜合經營試點,培養金融控股公司,對于一般的金融企業,可以通過核心資產上市或置換資產,提高競爭力。
“尚未上市的金融企業有望盡快實現證券化,這些金融企業包括上國投、上海銀行、國泰君安、東方證券、上海證券等,不排除本地金融機構對外地金融機構的兼并行為。”李劍鋒對本報記者說。從目前看,上海國有金融上市公司有中國太保、浦發銀行、海通證券和愛建股份。
本報記者獲悉,上海國際集團正在就申銀萬國和國泰君安的股權關系進行磋商,上海國際集團以持有申銀萬國的股權換取中央匯金持有的國泰君安股權已成定局,這為國泰君安上市鋪平道路。
一位接近上海銀行的券商人士還透露,上海銀行資產比較優良,IPO將成為上海銀行證券化的路徑,與浦發銀行整合基本無望。
上海金融國資整合引爆72只重組概念股
李劍鋒認為,上海國資整合進入規模操作時期,上海市及各區縣國資委控股的72家上市公司也會隨國資整合進程顯露出交易性機會。
李劍鋒分析說,國資集團將優質資產注入上市公司以及集團整體上市將是關注重點,交運股份、上海機場、愛建股份、華域汽車、亞通股份、自儀股份、錦江股份和強生控股都有預期。
海通證券策略分析師吳一萍也認為,有資產注入的概念股票有強生控股、交運股份、上海機場、光明乳業、百聯股份、中華企業、上海貝嶺、新世界、中國鉛筆、蘭生股份和張江高科等,這些都是比較值得關注的股票。
海通證券還認為,上海金陵和金豐投資可能會剝離資產成為“殼”資源處理,而雙錢股份和上海梅林則有望引入外資重新整合。在上海國有企業明確主業剝離非主業的整合思路中,上海國企下的比較優質的地產資產整合成為未來整合重點和難點。
根據上海國資委對所屬企業集團核定的主業,涉及房地產業務的企業集團達10家之多,包括地產集團、建工集團、城建集團、儀電集團、久事集團、上實集團、申江兩岸集團、城投集團、綠地集團和長江經濟集團。
上海市、區、縣國資委所屬的上市公司中房地產類上市公司也有十余家,主要公司是上海黃浦區國資委旗下的上市公司新黃浦,上海市閘北區國資委旗下的上海北方城市發展投資公司,正在借*ST雅礱實現上市,浦東國資委旗下上市公司外高橋,金山國資委旗下金山開發和嘉定國資委旗下嘉寶集團。
李劍鋒指出,這一定程度上與上海國資整合的優勢資產集中原則并不吻合,預計后期上海的房地產國資間有進行整合的可能性。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國資人士指出,國資里面的地產資產多涉嫌地方國資委利益和集團自己的利益,整合難度會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