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報 (記者 許瑤) 從數據上來說,海關總署與商務部對中國對外貿易是否已經企穩,看法略有分歧,但形勢在一點點好轉,卻是事實。
5月12日,海關總署發布今年前4個月外貿進出口情況。4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1707.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2.8%。其中出口919.4億美元,下降22.6%;進口788億美元,下降23%。按工作日平均計算,今年4月與3月環比進出口值增長10.4%,其中出口增長6.9%,進口增長15.1%。
海關總署認為,一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跌勢企穩,但此前商務部卻發布報告稱,由于世界需求并沒有出現回升,且貿易保護主義加劇,二季度中國出口難以出現較大改觀。
然而,隨著保持外貿穩定增長的各項政策措施逐步落實到位,外貿企業在退稅、融資、貿易便利化等方面的環境有了明顯改善。外需回穩、政策刺激及訂單指數環比上升,使企業信心有所恢復,這些似乎預示著,出口環比增長態勢有望持續。
外需有回穩趨勢
上周,陸續公布的諸多宏觀數據似乎并不讓人感到出乎意料。馬力十足的政府投資及強勁消費,令我國出現復蘇的曙光。然而,工業生產增速放緩與出口的低迷,又為復蘇的前程罩上陰霾。從4月份總體數據看,中國經濟有企穩跡象。
4月,我國與主要貿易伙伴歐盟、美國、日本的雙邊貿易額都出現了環比增長,分別為8.1%、9.9%、10.3%。最近幾個月出口的環比增長,顯示了我國出口形勢已現微弱復蘇。
與此同時,我國的主要貿易伙伴美、歐、日亦出現了一些好轉跡象,這將積極推動我國出口的恢復。
雖然,美國2009年一季度GDP環比折年率下降6.1%,但消費上升了2.2%,好于市場預期。美國是一個消費驅動的國家,一旦消費啟動,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將非常可觀。
另外,受股市回暖及經濟衰退最嚴重時期可能已經過去的樂觀預期推動,美國4月的消費者信心指數由3月的26.9飆升至39.2,是2008年11月以來的最好水平。
歐洲國家的數據也略有好轉。歐元區4月的總體經濟信心指數,由3月修正后的64.7增至67.2,是2007年5月以來首次上升。
歐洲央行行長讓-克勞德·特里謝(Jean-Claude Trichet)5月11日暗示,全球經濟低迷已經到達谷底,一些大型經濟體已經能夠把衰退拋在后面,期待著重新實現增長。
特里謝的講話分量尤重,因為他不僅代表了歐元區,而且代表著世界領先的中央銀行家。在他發表上述講話之際,經合組織也表示,法國、意大利、英國和中國的經濟放緩出現了“暫停”跡象。
日本財政政策的效果也開始顯現。據日本政府公布數據顯示,日本3月工業產出出現6個月來的首次增長,月率上升1.6%;庫存月率下降3.3%。且4月的制造業PMI指數連續3個月上升,季后調整為41.4,這預示著日本制造業活動已經開始好轉,且在加速改善。
歐美日等發達經濟體已經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但恢復正增長尚需一個過程,因此,我們預計二季度的出口數據仍會顯低迷,但同比降幅會進一步縮小,且環比增幅將繼續擴大。
也有專家并不樂觀。銀河證券研究所所長滕泰預計,西方國家整體經濟回暖可能要等到2010年。盡管中國經濟已觸底,但外部形勢不容樂觀致使出口狀況仍將惡化。中國經濟的反彈速度沒有想象中好,此前經濟運行數據雖然有積極變化,但不能盲目樂觀。
政策發力刺激出口
伴隨著我國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產業政策等經濟刺激計劃的實施,其效果正在顯現,我國出口有望在三季度正增長。
首先,自今年4月1日起,我國政府提高部分紡織品、服裝、輕工、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和電子信息產品的出口退稅率。
中信證券認為,出口退稅率上調的具體效果應當比較顯著。其研究報告以紡織服裝為例進行了測算,如果用足出口退稅,可增加行業利潤120億元至130 億元,相當于整體行業利潤的10%~12%。如果未來政策進一步到位,再結合外需觸底復蘇,出口退稅將對中國出口好轉構成較強的支撐。
其次,4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上海、廣州、深圳、珠海、東莞等城市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這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小企業規避了匯率風險,降低其換匯成本,對推動我國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經貿關系的發展,也是有利而無害的。
再次,央行5月6日發布的2009年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對大幅增長的票據融資給予了明確表態:票據融資的增長有利于加大對企業的融資支持。從投向看,票據資金主要投向實體經濟中貿易相對活躍的制造業、批發零售業等下游企業,在緩解企業資金周轉困難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目前看來,中國外貿行業已經進入了“低位平穩運營”態勢。許多經歷過沖擊的外貿企業不僅頑強生存下來,而且在爭取訂單的過程中提高了素質、加強了體質。
“隨著全球市場逐步復蘇,中國外貿企業還是有信心、有能力在未來的國際市場競爭格局中占據更加主動的位置。”中國商務部外貿司副司長文仲亮說。
紡織業率先回暖
中國產品具有“土豆效應”,在經濟不景氣時期消費者傾向于舍棄高端產品轉向中低端產品,國際市場上存在著對中國產品的剛性需求。這可以從中國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率先企穩中得以驗證。
海關統計顯示,紡織服裝、家具、鞋類、箱包等主要勞動密集型產品較3月份環比出現增長勢頭(見表)。其中,紡織品出口51.21億美元,同比下降14.39%,環比增長8.3%。
中國第一紡織網副總編輯馬新征認為,4月紡織品服裝出口環比出現增長,表明作為生活必需品,紡服在國際市場的需求依然處于穩定狀態。
據此判斷,短期內紡服出口環比增長可能繼續存在。從國際市場庫存基本消耗殆盡的角度看,價格低廉的部分中國紡織品服裝,至少在歐美乃至新興市場還是存在一定消費群體。
出口下滑與中國主要貿易市場的經濟持續萎縮相吻合,而出口訂單增加以及港口吞吐量提高等零星證據,支持了近期初步的企穩跡象。
據初步統計,4月份我國規模以上港口貨物吞吐量繼續底部回升,預計完成5億噸,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9%,日均較3月份上升3.2個百分點。
“土豆效應”發酵,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通過對700多家公司的調查得出,4月新出口訂單指數達到49.1%,比3月上升1.6個百分點,逼近擴張的臨界點(50%)。除了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里昂證券也調查了400多家公司,得出4月的出口訂單指數為48.8%,也接近擴張臨界點。
隨著造成訂單凍結的極端不確定性逐漸消退,未來數月進出口將企穩,到2009年三季度,出口將在消費需求反彈的基礎上恢復正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