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相投顧 劉曉冬
電子信息產業振興規劃即將推出,該規劃中將涉及計算機硬件、軟件、互聯網等行業的刺激政策,由于政策主線將會遵循電子信息行業“十一五”規劃來制定,因此我們根據“十一五”規劃中有關軟、硬件產業的發展戰略,預測電子信息產業振興規劃中涉及軟、硬件行業的內容,以及對軟、硬件行業的影響。
壯大產業規模
2008年軟件產業實現收入7,573億元,同比增長29.80%,軟件產業占GDP的比重為2.5%,低于發達國家6%的平均水平。目前我國軟件產業占全球市場的份額僅為6%,而美國、西歐、日本占全球市場的份額分別為40%、30%和10%左右。從單個企業的規模來看,國內軟件企業規模也明顯偏小。目前我國軟件業務年收入規模超過10億元的企業僅20余家,而軟件業務年收入超過100億元的僅有華為、中興等寥寥數家,而這樣的規模在國外僅可算作中型軟件企業。企業規模小,使得企業承接大型訂單的能力受到制約,品牌效應也難以體現,規模劣勢成為國內軟件企業走出國門的重要障礙之一。
電子信息行業“十一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促進優勢企業發展,調整產業結構,做大軟件產業規模。同時要加快國家軟件產業基地和出口基地建設,使中國軟件產業發揮集群效應。我們認為,政府在未來的相關政策將向優勢軟件企業傾斜,由于目前優勢軟件企業主要表現為規模優勢,因此預計未來國內軟件企業將呈現兩級分化的局面,優勢企業將獲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并將不斷兼并具有一定競爭力的中小企業。在國內上市公司中,我們也看好在各細分行業具有優勢地位的軟件企業,如軟件外包行業龍頭東軟集團(600718)、管理軟件行業龍頭用友軟件(600588)等。
提升產業整體技術水平,實施國產軟件替代計劃
目前制約我國軟件產業向高端發展的主要障礙是產業的整體技術水平落后,這表現在一方面國內缺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基礎軟件、中間件產品,另一方面,國內軟件企業還缺乏從事大型信息化項目的經驗積累。這使得國內企業在世界軟件產業鏈中只能從事低端的中小型應用軟件開發、系統集成等業務。業務的附加值低,導致企業的盈利能力普遍弱于發達國家的軟件企業,從而更進一步制約國內軟件企業規模的擴張。同時,國內軟件市場的高端被國外廠商占據,也對國內企業和政府機關的信息安全造成威脅。
電子信息行業“十一五”規劃中也針對這一現狀提出了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具體包括:重點發展基礎軟件、中間件、大型行業應用軟件,培育骨干企業和拳頭產品,增強軟件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等。另外在計算機芯片設計等其它高技術領域,國家有關部門還提出了設計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通用CPU,研制千萬億次高性能計算機系統等發展戰略。以上政策的實施,將提高國內相關產業的技術含量,促進技術的產業化,促使本土軟件和服務替代進口,做強國內軟件產業。我們看好產品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上市公司,如中文語音識別技術保持領先的科大訊飛(002230)、具備Linux產業化能力的中國軟件(600536)等。
發展新興產業
近年來,網游、互聯網等新興產業的發展,使國內軟件產業面臨新的增長契機,由于國內在這兩個領域的發展與國際上幾乎同步,因此國內網游、互聯網等產業存在著在短時間內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可能。
電子信息行業“十一五”規劃中也提出了鼓勵國內新興產業發展的戰略方針,其中包括:積極發展網絡游戲、動漫等新興數字內容產業;繼續組織實施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工程,引導現有互聯網絡由IPv4向IPv6過渡等。
電子信息產業振興規劃將加大“十一五”規劃的實施力度
我們認為即將推出的電子信息產業振興規劃將繼續沿用“十一五”規劃的發展思路,同時又將在內容上有所細化,實施力度上有所加強。具體來說,新規劃可能包括以下方向:1、繼續推行優勢軟件企業的減負政策,鼓勵優勢企業收并購。“十八號文”中曾經規定,符合軟件業務年收入過億元等條件的企業將被認定為“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軟件企業”,這類企業可以享受10%的所得稅優惠稅率,但該政策的有效期至2010年年底,產業振興規劃的出臺,將有利于這一政策繼續得以實施。2、加大對高技術企業的扶植力度。我們認為國家對高技術企業的扶植應該包括擴大所得稅的可抵扣范圍、財政補貼等,對于一些重大專項,可以加大財政支持力度。3、降低關稅,促進軟件產品出口。4、加大扶植新興產業,促進其快速、健康地發展。5、其它促進國內軟件產業做大、做強,提高軟件本土化水平的政策。
相關專題: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