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報記者 侯捷寧
土地流轉 補貼加大 收儲制度
中盛投資日前發布的一份《大農業領域2009年投資策略研究分析》顯示,雖然今年的宏觀經濟情況令人擔憂,但農業由于需求相對剛性,受影響較小,仍存在機會,農業上市公司面臨新的發展空間和機遇。
分析指出,未來國內經濟的增長將更多地轉向內需的拉動,而內需需要啟動農村消費市場。在政策的扶持下,農業生產效率的提高將極大地促進農民增收,帶來巨大的內需增長潛力。
同時,土地制度改革推動農業邁上新臺階。國家在《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稱《決定》)中提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允許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
國家嘗試土地經營權的流轉,相當于進一步釋放土地資源,其意義不亞于三十年前的“家庭承包責任制”,符合現階段的經濟環境,一方面,長期來看,土地制度改革有利于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增強。另一方面,土地經營權的流轉可以在某些地區實現規模經濟,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真正體現土地的價值,促進糧食增產。擁有資金、規模和管理優勢的農業龍頭公司可以參與到上游資源中去,擴大收入來源,分享農業產業鏈的收益,提升農業的價值。
分析認為,大多農業公司向上下游拓展產業鏈,占據產業鏈上幾個盈利點。如北大荒,既擁有上游的土地資源和化肥、也擁有下游的大米加工、麥芽加工,某些政策促使行業整體做大,有些則是對產業鏈上利潤的再分配,所以農業公司并非都能從政策中受益。但整體來看,政策的影響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土地流轉促使利潤向上游轉移。土地經營權的流轉將使更多的資本涌入農業上游資源領域,促使利潤在產業鏈上重新分配,下游種植業及加工企業可能會通過控制上游資源來降低經營成本,從而保證收益。
其次,補貼加大有利于農業產業鏈。國家政策中提出健全農業補貼制度,擴大范圍,提高標準,完善辦法,特別要支持增糧增收,逐年較大幅度增加農民種糧補貼。這樣有助于穩定農產品的價格。長期來看,對上游農資形成支撐,對下游加工業的利弊取決于成本轉移能力。
最后,收儲制度加強調整市場供求關系。穩定的農產品價格增長有利于下游加工企業的盈利穩定性,有助于進一步完善國內農產品價格體系。
此外,分析指出,由于農業公司長期以來存在較多的不足,行業內缺少規模大、盈利能力強、公司治理良好的公司。隨著宏觀經濟政策對農業的大力支持,農業公司迎來了另一個發展機遇,業績能夠逐步改善。未來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