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業經營涌動 金融控股漸行漸近(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9日 12:06 證券日報·創業周刊
中國金融業的混業經營軌跡 20世紀90年代以來,許多國家紛紛放棄原來的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金融發展模式,向銀行、證券、保險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混業金融發展。尤其是1999年美國通過了《1999年金融服務現代化法》,廢除了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Glass-Steagal Act),從而放棄了持續半個多世紀的分業經營模式,向現代金融的混業經營模式轉變,更使得混業經營成為當前國際金融的主流發展模式。 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實際實行的是“混業經營”制度,大多數商業銀行都不同程度地通過全資或參股證券公司、信托投資公司參與了證券和投資業務。尤其是1992年之后,不僅各家專業銀行,甚至人民銀行各級分行都開始介入證券、股票、投資、房地產、保險。由于金融秩序混亂和金融系統的一系列腐敗行為,管理層提出了嚴格的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要求。1995年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正式提出了中國金融分業經營的原則和精神,隨后頒布實施的《銀行法》、《證券法》、《信托法》則構筑了中國金融分業經營的法律基礎。 但是,在面對全球金融業競爭的背景下,如果商業銀行和證券市場之間繼續保持過于嚴格的管制、分割,缺乏良性的資金互動機制,以及工具和業務品種單一凝固,將嚴重制約我國商業銀行和證券市場各自的競爭力和發展動力,在向其他WTO組織成員國開放金融服務市場的壓力下,我國銀行和證券業各自的生存危機空前加劇。在這種背景下,混業經營又再次被提上議事日程。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認為,就銀行業來看,目前在華外資銀行實行的是“前臺分業”、“后臺混業”的經營模式,而中資銀行仍然是傳統的“分業”模式。這無論對于監管者還是國內的金融機構,都是一個新的挑戰。外資銀行的母行往往有相對豐富的金融經驗和先進的產品技術,特別是在中國金融市場化改革向縱深進行,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產品逐步豐富完善之后,外資銀行的創新能力是不可忽視的。監管當局一方面要鼓勵外資銀行創新,另一方面要對創新業務實施有效的監管。再就是建立與國外監管機構之間的定期溝通機制,提高對跨國銀行的監管效率。 燕京華僑大學校長華生表示,從一國金融服務的實踐看,綜合經營還是分業經營不是原則性的問題,沒有對錯之分。只不過,現在世界各國的金融服務多數是混業經營的框架,中國加入WTO 過渡期已經結束,對外開放水平會越來越充分,必然會影響到我們。因此,中國金融業有必要通過綜合經營提高國際競爭力,積極應對挑戰。 當代金融混業經營則體現出一種多元化的發展態勢,強調的是銀行、證券、保險、信托之間的相互合作效應,以及監管機構的協調配合、綜合監管。因此,混合經營的內涵出現了一些變化,也有用“綜合經營”來代替”混業經營“的提法。回顧世界各主要發達國家金融格局的發展,基本上都經歷了一個由混業到分業,再經過長達一二十年的金融創新與融合的演變,最后通過修改立法的形式回歸混業的過程,是一個”否定之否定“的過程。 金融控股公司架橋混業經營 中國已經加入WTO,國內金融業已直接面對國外金融業的競爭。幾乎是單一資本、單一業務范圍的中國金融業,將如何應對這些以混業經營為背景,實力雄厚技術領先、管理科學、經驗豐富的外來”金融航母“?混業經營是國際金融業發展的趨勢,但在中國資本市場尚不成熟的情況下,混業經營是否現實?這正是目前在分業和混業問題上所爭論的焦點。 面對這種兩難的形勢,金融控股公司無疑是一種現實的選擇。組建金融控股公司,將其作為通向混業經營的過渡措施。目前,我國金融業的形勢和上世紀50年代時美國的情形十分相似,傳統商業銀行的利潤接近枯竭,競爭力低下。因此,構建金融控股公司不失為當前我國金融改革兩難局勢下的現實選擇。通過成立金融控股公司的方式,”循序漸進“地向混業經營過渡更具戰略意義,更符合中國的國情。 在金融控股公司的框架下,原來的分業監管仍然有效,這更有利于監管水平的提高和資本市場的完善。金融控股公司最主要的特點是”集團混業,經營分業“,它通過對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和非金融子公司的股權控制和對各子公司進行資本調度,并通過制定各種長期發展規劃來實現各子公司間在資金、業務和技術上的合作,從而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獲得混業經營的正面效應。又由于各子公司所從事的金融業務是單一的,如銀行子公司經營存貸業務,證券子公司經營證券業務,而各子公司都是獨立法人,有各自的財務報表,因此,和完全的混業經營相比,各監管部門可以更清楚、更明確地對各個子公司進行監管。政府只需另外設立一個專門的部門,負責對金融控股公司的整體進行監管即可。 這樣,既克服了原來分業監管體制下由于三家監管部門各自為政而產生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又使原有的分業監管效用得以發揮,而不必對原來的分業經營和監管體制進行根本性變革,有利于實現金融經營和監管體制的平穩過渡。這比起直接實行一元式的監管(即混業監管)其難度要低得多?梢哉f,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開了政府一直以來不敢實行混業經營的心結——由于監管當局不能有效地進行一元監管而引起的金融秩序混亂。 雖然由于歷史的、行政的或監管法規方面的原因,我國現階段尚沒有名義上的金融控股公司,但事實上金融控股公司卻以各種變化的形態存在著。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明確表示:“在中國,實際上已經有了金融控股公司,比如說光大、中信,他們下面有保險公司,有商業銀行,也有基金公司等等。中國也有很多的商業銀行,特別是大型的商業銀行,已經批準設立保險公司、基金公司和其他的金融機構。”民生銀行成功上市后,董事長經叔平指出:“金融控股公司將是民生銀行的發展方向”。以上事實表明,金融控股公司已經成為深化我國金融改革的必然選擇。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