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整體向好結構分化明顯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6日 06:11 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2008年石油化工行業報告 銀河證券研究所李國洪 2008年,中國宏觀經濟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重化工業化將帶動石油石化產品需求高速增長,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市場空間將進一步加大,石化行業將成為投資重點。雖然行業景氣持續增長,未來3年復合增長率14.1%,但受原料價格傳導及節能減排、環保因素、資源稅收及央企上繳等政策影響,出現結構性分化,我們尋找結構分劃之受益者。 宏觀經濟仍將高速增長 中國的宏觀經濟快速增長的勢頭不會根本改變。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和國際化進程中的中國經濟仍具有強勁的增長動力,我們預計中國未來幾年GDP增速可超過11%,并繼續高速增長。 從投資需求來看,由于在建工程項目投資規模較大,慣性作用將導致其增幅仍將保持較高水平。同時,支持投資增長的因素還包括:在黨的十七大召開、地方政府換屆以及奧運會臨近的形勢下,地方政府上項目、增投資、促增長的熱情不會明顯降溫;由于信貸充裕、利潤增長,將導致民間投資繼續活躍;國內經濟增長和市場繁榮,也將吸引外商直接投資保持一定水平的增長。 受收入增長驅動以及政府支出向衛生、教育領域傾斜的影響,2007年以來,消費增長穩中趨活,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已連續10個月呈現出加速上升的勢頭。隨著經濟增長和企業整體效益提高、就業增加和農業豐收,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有望在2008年繼續提高,消費需求平穩快速增長的勢頭也會得以延續,將對經濟增長產生穩定的拉動作用。 2008年,中國石油化工行業投資增速將明顯加快,總工程量要遠大于以前幾年,主要有南堡油田及相關煉油、乙烯項目,獨山子大煉化項目,龍崗、普光特大型氣田項目,西氣東輸二線及渤海、黃海、東海、南海等海洋油氣田開發。 重化工業化提升行業需求 在39個工業大項中,中國的制造、冶金、機械、器材、石油化工等重型工業的比重達到了50%以上,這標志著中國工業進入重化工業時期,標志著中國經濟進入了新的增長時期。重化工業化是中國經濟新一輪增長的最為顯著的特征。政府、學界和企業界顯然已經取得了這樣的共識:重化工業化是中國經濟不可逾越的階段,在重化工業階段基礎設施、交通能源、鋼鐵、汽車、建筑建材等行業將高速發展,勢必會帶動中國石油石化產品產業鏈需求持續旺盛,消費高速增長造成眾多石油石化產品供不應求,出現了巨大的供應缺口,因此,TDI、粘膠纖維、染料及印染助劑、草甘膦等農藥價格上升成為亮點,故重化工業化將推動中國石油石化產品需求高速增長。 結構性分化中尋找機會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15625戶石油和化學工業企業利潤自2003年起集體出現大幅度增長,直到現今一直保持著兩位數以上的行業增速,如2003年全行業共實現銷售收入17963.3億元,同比增長26.33%,實現利潤總額1761.46億元,同比增長43.59%。2006年共完成增加值5600.56億元,同比增長18.43%,實現銷售收入42028.74億元,同比增長27.41%,實現利潤總額4377.41億元,同比增長18.25%。 石油化工行業的上升周期形成主要是行業特點影響供需結構變化,進而推動行業周期變化,2003-2007年間,世界范圍內新增裝置相對較少,而需求隨著經濟的增長而不斷增長,故此期間多數石油產品價格更有利于供應方,石油化工行業在上升周期運行。但受原料價格傳導及節能減排和環保因素影響,出現結構性分化。由于尋找十分細的分化結果很難,也不準確,我們不必判斷十分細化的結構分化結果,只要在其中找到產品價格上漲而原料價格不漲的子行業或公司,并注意應該回避的子行業即可。 具體包括:1. 新材料和新領域精細化工,TDI價格大幅上漲,原料價格不變。2. 農藥,低毒環保農藥面臨政策機遇,關注草甘膦等產品毛利大幅上漲;3. 化纖,粘膠纖維毛利繼續上升成為亮點;4. 化肥,國際油價帶動化肥價格而產業政策保護肥用能源不提價。 催化劑:并購與重組 在中石油要約收購3公司、中石化要約收購4公司后,中國石化(600028)控股子公司武漢石油(000668)、石煉化(000783)以及中國石化集團旗下的北京化二(000728)相繼重組。2008年受高油價及節能減排、環保政策影響,石油化工企業將面臨較大的成本壓力,一些沒有競爭優勢的小企業(如缺少資源的小煉廠)難逃“關停并轉”厄運,面臨被大企業集團的整合,因此2008年行業并購整合加劇,是另一投資主線。 2008年關注中國石油集團、中國石化集團、中國化工集團、四川化工集團的并購與重組。中國石油集團應關注大慶華科與中油化建的整合。中國石化集團應關注泰山石油、上海石化、儀征化纖的整合,因其占中石化市場地位的重要性進行換股要約收購的可能性較大。中國昊華化工集團、中國藍星集團也存在不少公司整合的可能。此外,四川化工集團的并購與重組也可能進行。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