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新浪財經

醫藥行業:輪回中孕育新生投資策略報告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0日 10:24 頂點財經

  世紀證券 張偉

  專利藥保護到期導致全球醫藥市場發展減速;仿制藥主導市場為我國化學原料藥出口提供機遇。

  市場供求變化引發原料藥價格回升,化學原料藥行業表現周期性復蘇,部分品種因市場擴展可望延續景氣。

  醫療保健的公共投入加大推動醫藥需求增長,促進低端普藥產品消費升溫,化學制劑藥、非處方藥與醫藥流通企業受益..新“醫改”即將出臺實施,醫療保健門檻有望降低,醫藥消費補貼增加能力提升,有助于釋放壓抑的醫藥需求,化學制劑藥與中藥行業直接受益,帶動上游化學原料藥與醫藥流通行業..謹慎看待化學原料藥行業的周期性復蘇,給予“中性”評級;看好化學制劑藥、中藥與醫藥流通行業因新“醫改”帶來的需求增長受益的發展前景。給予“增持”的投資建議。

  重點關注市場優勢與產品優勢兼備的化學制劑藥企業恒瑞醫藥(600276)與研發能力較強、具有一定的國際競爭實力、受市場波動影響較小的化學仿制原料藥企業海正藥業(600267)的長期增長前景;看好快速成長階段的生物診斷產品生產企業科華生物(002022)的持續增長空間以及產品構成豐富,在零售市場與醫院終端均有一定優勢的中藥醫藥集團廣州藥業(600332)受益于醫藥需求增長的發展潛力。

  全球:專利藥讓位仿制藥,新興國家醫藥消費高速增長

  縱覽IMS發布的每年全球藥品市場年度觀察及預測報告,可以了解到:伴隨世界人口增長與經濟改善步伐,盡管年度增長幅度有所減緩,從2001年的12%降至2006年的約6%~7%,但總體上全球醫藥市場一直運行在一個穩步向上的增長通道。IMS預測2007年全球醫藥市場的增長率預計為6%~7%,2008年預計為5%~6%。

  從2006年開始,隨著專利藥因保護期陸續到期導致每年喪失約200億美元的銷售額,仿制藥大舉侵入原有專利藥市場并帶來激烈的價格競爭,歐美藥品市場景氣開始消褪,年度增幅逐年下降。與此同時,全球醫藥市場的發展重心向“金磚四國”與墨西哥、韓國及土耳其等新興國家轉移的態勢正日益凸顯。受惠于跨國藥企因環保與人力成本壓力導致的產業轉移,新興國家的藥物制造能力得到較大提升;新興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帶來的收入增加推動了藥品消費水平上升;近年來新興國家醫療保障體系的改善提高了其藥品市場的效率;生活方式的變化使得這些國家的疾病譜發生向高附加值專科藥品消費轉化。所有這些因素推動了以亞非拉國家為代表的新興國家的藥品消費以10~20%的平均增速高速增長。其中我國以16%的年增長率位居全球醫藥市場第九位。據IMS預測,我國醫藥市場未來幾年將繼續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速度,在2011年有望躍居全球第6位。

  2008年,專利藥“青黃不接”的局面將持續發酵,全球藥品市場將讓渡于仿制藥群雄混戰的新戰場。在仿制藥產業轉移進程中羽翼漸豐的新興國家如中國、印度等,隨著其在部分重點品種上的全球主導地位的不斷加強與提升,可望獲得新的發展機遇;新興國家藥品消費的快速增長,也將吸引跨國藥企進一步加快產業轉移的步伐。跨國藥企正在從最初著眼于成本比較優勢的初級研發業務過渡到研發、生產、銷售等完整產業鏈的轉移和建設上,以強化對新興市場的爭奪能力;同時,跨國藥企亦將強化在新興市場的既有份額,依托其在高端、高附加值、高利潤產品市場上強大的產品優勢與經營實力,對國內企業構成巨大的競爭壓力。

  國內:周期性復蘇與新“醫改”預熱促使醫藥行業增長提速

  近期國家藥監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披露的數據顯示:2007年1-9月份,我國醫藥工業累計完成工業生產總值4458.9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5.21%,增幅與2006年同期相比提高了6.19個百分點,同時也是近10年來的一個高位;而醫藥工業累計完成銷售收入4162.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6.64%,增幅與2006年同期相比提高了3.35個百分點;累計完成利潤總額373.6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9.74%,增幅與2006年同期相比增長了40.72個百分點。其中,各分支行業中,根據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發布的報告,2007年1-8月累計實現工業產值和銷售收入中,以化學原料藥行業增長幅度最為顯著,分別達到26.01%和25.68%,比2006年同期增幅分別高出12.81與17.11個百分點;只有生物制劑行業的增速有所減緩,同比增幅出現小幅下降。而在累計利潤總額方面,化學制劑藥行業表現亮麗,與2006年同期行業利潤總額出現下降比較,增長60.61%,增幅高出66.64個百分點;其次分別為同是制劑產品的中成藥與生物制劑,分別增長52.74%和37.20%;而化學原料藥也表現為36.10%的利潤增長。

  Figure1全球藥品市場發展狀況

  具體分析2007年的統計數據可以發現:推動醫藥行業發展速度明顯加快、利潤顯著改善源于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

  首先,以化學原料藥為主的醫藥出口市場出現周期性復蘇。在經歷3年左右的低迷徘徊后,因為能源、原料與環保的壓力阻滯了行業內部產能擴大的步伐,行業集中度得到逐步提升,加上國際市場上因價格不振產生虧損導致的停產減產,反傾銷壓力暫時消退,需求缺口的擴大最終推動化學原料藥迎來了需求強勁、價格飆升的新一輪景氣周期。

  其次,政府對醫療保健行業的不懈調控尤其是對藥價的持續下調與包括反商業賄賂、藥品流通體制改革等措施的實施,以及旨在降低醫藥消費門檻為目的的新“醫改”途徑的探索均對擴大醫藥與醫療保健服務需求與消費開始產生一定的成效;而政府通過全面推進和實施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拓寬“醫保”覆蓋為主要標志的加強農村與城市基層社區醫療保健體系建設,改善農村與城市基層醫療保健服務,提高醫藥與醫療保健消費水平的舉措隨著農民收入提高速度加快與“醫保”力度的增強對農村與城市基層的醫療消費開始產生較明顯的拉動作用。2007年中,與醫藥消費直接關聯的制劑藥品產值、銷售與利潤的大幅增長一方面與2006年受調控的強大沖擊導致基數較低有關,但另一方面也是醫藥需求的擴大對醫藥消費的巨大推動效應的較充分的反映。

  另外,2007年新會計準則的實行,對醫藥企業的賬面表現也產生了一定的提升效果。

  化學原料藥行業-周期性價格回升提升行業發展速度

  由于歷史的原因,化學原料藥生產構成了我國醫藥產業的主體,并在我國醫藥保健出口產品中占主要比重。經過長期的產業發展和技術積累,依托國內市場基礎和成本優勢,伴隨著全球以化學原料藥為主體的產業轉移,我國在青霉素類、維生素類、皮質激素類以及解熱鎮痛類等多個重要化學原料藥中間體產品上在世界制藥工業中的影響力和重要性不斷提升,并已發展成為全球加工和采購重心,壟斷或主導了部分產品的全球供給。然而,長期過分依賴人力、能源與環保低成本發展模式,導致低水平同質化競爭和行業集中度不高的行業特點,我國化學原料藥周期性的特點較為突出。

  根據“醫藥經濟報”的統計:近年化學原料藥中間體占藥品總出口金額的80%以上;多個重點品種均已擁有全球最大市場份額;我國有近80家藥企的160余個產品通過了歐盟原料藥COS認證,而獲得美國FDADMF文件的企業則達到317個,為建立通暢的出口通道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然而,過去近3年的時間里,化學原料藥行業長期處于低迷徘徊的局面,價格一度跌至成本價。2007年,盡管仍然受到出口退稅調整、環保壓力增大等因素困擾,但在人民幣升值推動下,化學原料藥出口價格上升,需求缺口擴大,加上國內化學制劑藥市場復蘇的拉動以及化學原料藥需求市場向飼料添加劑和保健食品的擴展也加速了行業復蘇的步伐,最終推動化學原料藥行業進入2007年后迎來了新一輪景氣周期:重點化學原料藥一改以往價格低迷的局面,呈現產銷量、出口量和價格同步上升的態勢。其中,青霉素類、維生素類、克拉霉素等品種產量增長,價格一路飆升。青霉素工業鹽從年初的60元/BOU一路攀升,最高價格超過150元/BOU;維生素C價格從最低谷的20元/公斤摸高至70元/公斤;VB2在8月底的出口平均價格與1月相比增長了189%,價格最高達到1000美元/公斤。相關統計數據顯示,1999-2006年,我國化學原料藥的出口額同比增長率基本在20%上下浮動,而2007年前10個月的西藥原料以出口額110億美元位居醫藥保健品出口產品第一。前8個月,化學原料藥的出口總額為58.07億美元,同比增長了35.10%,創下近3年來出口增長率的新高。預計2007年全年的化學原料藥出口額增長率將超過30%。各個化學原料藥骨干企業業績明顯改善。

  雖然2007年,化學原料藥行業已經表現出明顯的行業復蘇態勢,但展望2008年,化學原料藥行業在維持行業景氣方面,存在著伴隨新“醫改”方案出臺,國內藥品需求快速增長;部分化學原料藥企業開拓化學制劑藥生產的努力展現了新的增長前景等新的機遇的同時,也仍然面臨著重墜低迷的風險。盡管在2007年7月1日國家公布的出口退稅調整目錄中,青霉素工業鹽與維生素并未在調整之列,但是其他進入目錄品種高達8%的出口退稅降幅,傳達出政府對于單純依賴成本、環境與資源的相對優勢發展的行業整治的決心和力度;行業的暫時復蘇并沒有使化學原料藥產業結構發生根本性轉變,原料藥中間體產品依然面臨一定的市場風險,化學原料藥企業的全球市場主導地位尚不十分鞏固,依然依賴亞洲、俄羅斯等低端不規范市場。即使是在2007年的復蘇進程中,青霉素工業鹽和維生素B2的價格也還出現過一度劇烈震蕩的情況。

  而新制定的《制藥行業水污染排放標準》在2010年全面設施,在有望進一步提高行業進入門檻,提升產業集中度,長遠有利于行業發展的同時,無疑也將加重化學原料藥企業的成本壓力。

  青霉素:

  上世紀90年代起,在承接了瑞士、美國、意大利等歐美國家的產業轉移后,我國的青霉素與維生素原料藥后來居上,成為我國化學原料藥行業的主導產品,占據了世界市場70%左右的份額,但同時也成為過度發展較為嚴重的行業,產能過剩的特點十分突出。如青霉素工業鹽,全球需求量每年大概在5萬噸,而中國企業的產能已經接近10萬噸。因產能過剩帶來的同質化競爭使行業呈現出十分明顯的周期性輪回的特點。2006年,因環保問題,導致國內最大的青霉素原料藥生產企業華星制藥停產,同時印度提起針對中國青霉素原料藥的反傾銷調查,導致國內青霉素原料藥陷入嚴重低迷狀態。進入2007年,供給短缺與需求轉暖促使青霉素進入新一輪復蘇,青霉素原料藥報價一度攀升至150元/BOU。然而,高價的刺激使得部分供應商惜售囤積,而我國主要出口國印度一向采取低價進口高價自產的策略,導致青霉素原料藥在2007年下半年開始出現供應集中增加,價格下跌的局面。據“醫藥經濟報”引用的健康網的數據,報價跌至110元/BOU,即約合12美元/BOU左右。

  日前,國家發改委發布規劃稿中維生素C和青霉素這兩個中國大宗原料藥子行業被劃入限制發展類項目。另外,新制定的《制藥行業水污染排放標準》在2010年全面設施。這兩項政策將可望對阻止受價格回升刺激增加新的產能產生一定的作用;而進入2008年,隨著新“醫改”方案推出和實施,以抗感染類為主體的普藥類的消費需求可望實現快速增長,將對青霉素原料藥產生一定的拉動作用,有助于在較為合理的價格水平上維持青霉素原料藥的相對景氣和穩定發展。盡管青霉素原料藥行業產能過剩的產業格局短期內難以得到根本改善,國外“綠色酶法”新工藝的發展帶來的下游需求減少,未來仍存在較大的波動風險。

  維生素類:

  維生素類原料藥產品中,中國擁有一定的技術與成本優勢,控制著全球50%-80%的產能。2007年1-9月份,維生素類原料藥出口總額為7.85億美元,出口規模達到10.21萬噸,無論是在出口原料藥中的比重,還是出口金額均表現出較大的增幅。尤其是水溶性維生素產品,由于在添加劑和保健品等領域中的應用擴大,帶動了原料產業的快速增長。維生素C原料行業目前已經形成由我國石藥、華北制藥(600812)、東北制藥(000597)與荷蘭帝斯曼和德國巴斯夫構成的全球產業格局,全球產能超過13萬噸,但需求量一般卻保持在9萬噸左右,僅國內產能已經超過9萬噸,70%的產量銷往國際市場,全球大體上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供求關系決定著維生素C市場的變化。經歷多年的低迷之后,受整個原料藥行業復蘇帶動,以及帝斯曼停產的影響,歐洲維生素巨頭的聯手執行“減產提價”策略,2007年維生素C原料價格有所上漲,出口報價一度上觸11美元/公斤,后回落保持到7美元/公斤左右,內銷價格基本保持在60-65元/公斤。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已經成形的維生素C全球產業格局和發展狀態可能難有大的變化。維生素C的價格也許仍將維持一個小幅波動的發展態勢。中國維生素C企業憑借其一定的經營實力和產業地位,除了有可能感受到不斷增加的環保壓力外,可望維持較平穩的發展狀態。

  泛酸鈣(維生素B5)是我國近10年來快速發展起來的新的重要維生素類原料產品。隨著其在人與動物生長與保健中新的重要作用的陸續發現,使其從傳統上僅僅作為微量調節功能的維生素轉型成為一種動物飼料營養添加劑,并在防治抑郁癥方面表現出新的功能。上世紀90年代開始,其市場需求呈現出快速增長的局面。時至2006年,受上游原料價格上漲的推動以及部分虧損企業難以承受市場低迷時帶來的巨額虧損導致的停產限產,國際市場上泛酸鈣供應一度十分緊張。根據健康網長期監測數據顯示,自2006年6月以來,泛酸鈣已走出前幾年價格低迷的泥沼,開始全面復蘇。出口價已從2006年初的每噸5.9萬元猛漲至2007年9月的7.7萬元,增幅40%,后維持在160-170美元/公斤的價格。目前我國浙江鑫富藥業(002019)主導了全球泛酸鈣的供應,成為這一輪泛酸鈣市場復蘇的主要受益者。雖然未來泛酸鈣產業仍然存在周期性波動的風險,但鑫富藥業憑借其先發與積累的優勢,可望維持其在市場和行業中的集中地位,延續其穩定增長的前景。

  維生素B2(核黃素)的生產上,我國的廣濟藥業(000952)目前超過荷蘭的帝斯曼和德國的巴斯夫居世界第一位。維生素B2自2007年3月以來價格一路上漲,最高接近1000元/公斤,增長了189%,創下了近3年來的峰值。后回落到700-730元/公斤。究其原因,與因國外主要供應商停產減產,整體物價上漲,下游飼料需求快速增長帶來的周期性復蘇不無關聯。未來在下游需求維持穩定增長的環境下,維生素B2盡管有可能繼續緩慢回落,但可望仍然維持一定時間的景氣。

  化學制劑藥行業-行業調控與新“醫改”預熱拉動需求

  根據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發布的報告:2007年1-8月,化學藥品制劑行業實現銷售收入1070.62億元,同比增長23.73%,比去年的增長幅度上升了9.29個百分點;化學藥品制劑行業利潤總額累計金額110.84億元,同比增長60.61%,比去年的增長幅度上升了66.64個百分點。利潤增長幅度位居各行業之首,化學制劑藥行業的復蘇取決于三個因素:首先,2006年,國家加大了對醫藥行業的政策調控,包括擴大藥品降價范圍與以醫藥行業為重點的反商業賄賂等,對醫藥行業尤其是與醫藥消費直接關聯的化學制劑藥行業帶來巨大的沖擊。使得在進入2007年后,相對于過去一年較低的參照基數,化學制劑藥行業利潤表現明顯改善。其次,以降低藥品價格為主要特點的行業調控盡管并沒有根本上解決醫藥消費價格過高的問題,但畢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藥品價格快速上漲的勢頭,維持和穩定了藥品的需求,尤其是零售市場上非處方藥(OTC)類藥物的需求穩步上升,2007年僅有1月23日一次調整心腦血管等10類354種藥品的最高零售價格的調價出臺。其中70%的品種價格下調,平均降價幅度20%,最大降幅達85%,降價金額約70億元。加上以大病保險為核心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體制的推廣活躍了農村醫藥市場,促進了新的需求。數據顯示,2007年“新農村合作醫療”籌集資金達368億元,可望覆蓋全國縣級地區總數的80%,而到2008年,新型農村醫療合作體制將全面覆蓋。預計整個農村醫療市場的規模可以達到400億元。農村藥品消費的啟動擴展了在我國大多數制藥企業產品結構中占重要比重的低端藥品包括化學制劑藥與中成藥的消費,并間接拉動了化學原料藥的生產和銷售,部分從事化學制劑藥的上市公司也表現亮麗。另外,2007年,我國化學制劑藥出口也出現了可喜的進步。據海關統計,2007年前三季度,我國西藥制劑類商品出口持續快速增長,累計出口28.34萬噸,同比增長了65.51%,出口總額達5.60億美元,同比增長了52.90%。

  2008年,隨著新“醫改”方案的出臺與逐步展開,患者享受醫療保健服務可望得到進一步的補貼,政府將提高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財政補助水平,包括藥品消費在內的醫療保健服務的門檻有望降低,原本受藥品消費與服務價格高企而受到束縛的需求將得到較大的釋放,作為藥品市場上最直接和最主要的供應者的化學制劑藥行業將迎來一個快速發展的“新生”。雖然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很快實現醫藥分家,但醫療機構在醫藥流通環節的角色將逐漸退化,原來因醫療機構相對壟斷的醫院終端市場有望逐步開放,營銷競爭的主體可望轉型為產品競爭。當然,應該看到,新“醫改“的推出到實施是一個較漫長的過程,需求的釋放不可能一蹴而就,市場的開放也同時會帶來競爭的加劇,原有的市場格局的轉型也要經歷一個過程。原來占據市場優勢的企業仍可能在一段較長的時間內將延續其原有的優勢地位。

  中藥行業-經濟發展與物價上漲推動非處方藥零售增長

  2007年1-8月,中成藥行業實現銷售收入805.60億元,同比增長為19.42%,比上年的增長幅度上升了5.25個百分點;銷售利潤總額累計87.88億元,同比增長為52.74%,比上年的增長幅度上升了52.43個百分點。

  出于與化學制劑藥類似的原因,2007年中成藥行業利潤總額表現為較大的升幅;雖然中藥飲片受藥材漲價的影響,銷售收入與利潤增長的幅度有所下降。與化學制劑藥不同的是:中成藥市場在藥品零售市場上占據較大的比重,受行業調控的影響相對較弱。

  盡管中成藥的價格受到行業調控政策的約束,即使受到消費物價指數持續攀升的推動,未來中成藥漲價的空間依然有限。但藥品需求的整體增長無疑也將拉動同時在醫院終端市場占一定比重和在藥品零售市場上占據半壁江山的中成藥消費繼續穩定上升;非處方藥(OTC)的迅速成長也將繼續對我國OTC市場上的重要角色-中成藥產生強大的推動作用。日前,間隔將近一年半后對中藥注射劑的部分“解禁”。作為占肌肉注射給藥途徑市場10%左右的中藥注射劑進入市場障礙的消除,以其毛利率約為75-85%,大大高于普通中成藥制劑(如同仁堂六味地黃丸的毛利率約50%左右)的優勢,將成為相關的中藥企業新的盈利增長點。

  生物醫藥行業-生物預防與診斷產品成為突破“亮點”

  2007年1-8月,生物制劑行業實現銷售收入317.82億元,同比增長為24.31%,比上年的增長幅度下降了8.62個百分點;利潤總額累計金額36.02億元,同比增長為37.20%,較上年的增幅上升了16.96個百分點。數據顯示,盡管生物醫藥行業的增速有所減緩,但利潤增長則有所改善。

  生物制劑行業2007年遇到的主要問題是隨著政策的收緊和管理的加強,作為生物醫藥主要原料的血液供應極度緊張,一定程度上減緩了生物制劑快速發展的步伐。但經過經年的磨合,新興的生物醫藥行業盡管產業規模仍在發展當中,但無論是在產業化,還是在市場化進程中均漸入佳境,尤其是部分生物預防產品和生物診斷產品因市場容量巨大,相對于化學制劑的比較優勢明顯,已開始顯露出快速成長的良好勢頭,相信在來臨的2008年里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態勢。據全球最大的生物預防產品供應商之一的賽諾菲-巴斯德估計,目前生物預防產品的疫苗市場已經達到了97億歐元,到2012年時,疫苗市場將翻番,超過180億歐元。我國在“十七大”報告中也提出,將預防疾病作為新的醫療保健體制發展的重點。生物預防產品將成為生物醫藥行業的“生長點”,走在快速興起的生物醫藥發展前沿。

  醫藥流通行業-行業重心后移

  我國醫療保健體制的改革已經確立了“醫藥分開”的改革方向。但是,在新“醫改”方案出臺和實施之前,我國醫藥流通仍然會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里保持面向零售藥店與醫院藥房兩個市場終端的的不同的流通格局。其中的藥品零售市場因為較早進入市場化運作,經過多年的競爭整合,正呈現出良性發展的良好勢頭。根據“醫藥經濟報”披露的數據,目前,我國藥店數量有32萬多家,其中連鎖藥店企業有1600家,門店已經超過6800家。藥店連鎖正在成為行業發展主要趨勢。前一百家連鎖藥店2006年的營業額為450多億元。2007年上半年,銷售規模增長達到15%左右,并有望達到18%~20%,營業額超過530億元。

  行業集中度的提升速度加快,從2003年只有1家企業年銷售額超過10億元到2006年有15家以上,到2007年,有3-4家企業銷售額達到和接近20億元。未來3年有可能達到5-10家。行業集中度的提高有利于行業的規范管理,避免無序競爭,降低運營成本。但目前面向零售市場的醫藥流通行業仍存在區域分割、規模有限、重復分散等問題,隨著新“醫改”方案的推出,醫療保健體制的整體理順將會促進行業內部整合,催生跨區域、規模大、競爭力強的骨干醫藥流通企業的涌現,從而提升行業整體水平。受原有的醫療保健體制一些弊端的困擾,面向醫院終端的醫藥供給一直存在著市場不完全開放的約束,醫藥流通企業的競爭更多的是不規范的終端營銷的競爭。新“醫改”方案的總體方向圍繞著醫療機構退出醫藥流通領域開放醫院終端市場而展開,未來醫院藥品的采購亦將可能越來越集中于更少的更具競爭力的藥品上,原來主要依賴終端營銷競爭的經營模式將更多的讓位于開放市場環境下的產品競爭,醫藥流通的重心將向產品的供給端后移,能夠依托生產企業的資源優勢,擁有強大的產品組織和配送資源以及物流管理實力的企業有望伴隨著新“醫改”方案的逐步實施和展開獲得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

  未來:新“醫改”孕育行業新生

  因公共投入長期不足,作為非營利性質的公立醫療機構主要通過經營藥品來獲取生存和發展的資源,導致其趨利性日益膨脹,最終推動藥品消費價格快速上漲,日漸脫離消費者的承受能力。過去20多次下調藥品價格以及改革藥品流通體制的舉措雖然對抑制藥品價格過快上漲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重點主要集中在降低生產企業的藥品定價上,對醫藥行業的盈利和增長帶來了巨大的沖擊,部分生產企業則通過改變藥品注冊來規避對藥價的控制,結果未能從根本上控制藥品消費價格總體上的持續上漲,醫藥產業的穩定和健康發展也受到不利的影響。

  日前,國家發改委官員透露,2008年我國將出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并穩步推進試點工作。從“十七大”上制定的“醫改”基本原則以及近期透露的“醫改”的部分信息中,可以窺見未來新“醫改”的主題思路:首先,繼續嚴格控制醫藥企業的定價,通過包裝標價、采用通用名、藥品集中招標采購、控制醫院采購同類藥品的品種數以及加大藥品注冊的監管力度等措施,堵住藥企通過改變注冊以及其他手法規避價格調控,追逐不當利益的途徑;其次,通過醫院藥房托管、取消醫院藥品加成改為藥事費、采用零差率、提高醫療服務價格水平以及包括增加對非營利性質的公立醫療機構的投入逐步使其從醫藥流通領域退出,淡化其在藥品流通消費中的利益關聯,長遠實現“醫藥分開”的目標;另外,通過擴大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支持,健全和改善以往薄弱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升公眾醫療保健消費的能力。

  隨著新“醫改”的正式出臺與實施,盡管不可能在短時間里使我國醫療保健領域的長期積弊煙消云散,但無疑將在整體上重新規劃出未來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新藍圖和營造新的發展空間。作為醫療保健服務主要提供者的醫藥行業也將在新“醫改”開拓的新天地里孕育塑造新的產業格局,煥發出新的發展活力。首先,新“醫改”的推行帶來的對醫藥行業的規范管理,長遠有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以往主要資源集中于終端營銷的局面將讓渡于產品競爭,促使生產企業積極創新,生產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新的市場環境下,更有利于創新能力強,產品優勢明顯的企業;其次,醫療機構從藥品流通領域中退出以及補貼患者提升消費者能力的原則將有助于降低醫藥消費門檻,使因藥價虛高束縛的巨大醫藥需求潛力得到極大的釋放。這首先將直接有利于從事低端普藥產品生產企業,并將帶動上游原料藥企業、零售市場的非處方藥消費以及醫藥流通企業。

  醫藥板塊投資分析

  作為醫藥產業轉移的結果,目前全球的醫藥產業格局呈現出:歐美日表現為較高的產業集中度,除了少數從事生物醫藥的中小企業外,產業重心集中于超大型的跨國藥企其市盈率水平約為20~25倍;而化學原料藥產業則集中于中國、印度、以色列、韓國等新興國家,市盈率水平約15倍左右。

  目前我國醫藥行業的產業集中度仍然不高,醫藥板塊中總市值超過100億人民幣的企業僅占15%左右,但近年來一直保持著高出發達國家2~3倍、并維持在2位數增長率的發展速度。而我國人口多、消費水平低、人口結構正在向老齡化轉型、收入逐漸提高,因此蘊含著龐大的醫藥需求潛力,醫療保健市場正處于一個快速發展階段。盡管目前我國醫藥企業存在規模小、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承受著跨國藥企的巨大競爭壓力,但其中化學原料藥行業正在快速成長,制劑藥品的基礎建設已經初具規模,并能提供包括傳統中藥和現代生物醫藥在內的多樣化產品,未來存在著巨大的發展空間。隨著新“醫改”的推出和實施,制度改革帶來的發展環境改善將推動醫藥行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因此,盡管目前醫藥板塊的平均市盈率水平已經處于相對高位,但一些產品競爭力強,市場優勢明顯,未來盈利增長因素明確的企業仍然具有投資價值。

  我們看好直接受益于新“醫改”和農村及城鎮基層醫療保健體系建設與消費提升帶來的醫藥需求增長的化學制劑藥行業、中成藥行業和醫藥流通行業,以及與此相關的生物診斷產品企業,建議“增持”;對于因供求變化引發的價格回升帶來周期性復蘇的化學原料藥行業,由于市場關注已于前期得到一定的釋放,除了少數創新能力較強、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能力和市場主導優勢、受市場波動影響較小的化學原料藥企業,給予化學原料藥行業“中性”的投資評級。

  海正藥業(600267):

  公司主營心血管類降血脂、抗腫瘤類、抗寄生蟲類原料藥,其產品技術開發能力和規模生產管理能力在我國化學原料藥行業位居前列。能夠迅速跟蹤國際上心血管類原料藥主導產品的開發與生產,其主導產品為國內外市場旺盛需求產品,擁有較好的成長空間。公司較早探索國際市場營銷渠道和國際生產合作,積累和形成了較強的國際競爭能力。較早擁有在歐美市場上銷售原料藥產品的國際認證。2006年、2007年銷售收入均保持約20%的增長;公司近年加強了在環保方面的投入力度,減輕了未來環保要求趨嚴可能構成的成本壓力。正在發展的聚乳酸項目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近期公司啟動了化學制劑藥的生產與市場拓展,盡管缺少經驗,但依托公司在原料藥方面的優勢,未來的心血管類制劑藥具有巨大的盈利前景。公司經營發展較為穩健,具有長期穩定發展潛力。但近期市場已經給予了積極關注,暫時給予公司“中性”評級,建議未來積極關注,逢低吸納,長期持有。

  恒瑞醫藥(600276)

  公司具有較強的產品創新與開發能力,并以此為依托,成為國內抗腫瘤藥物市場上的主導企業,擁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實力和優勢明顯穩定發展的市場份額。市場的開放帶來的產品價格壓力對公司的整體經營影響不大,相反,隨著腫瘤發病率的持續上升和市場開放帶來的需求增長將有利于公司主導產品的銷售。并且,公司同時開發的降壓藥物與降糖藥物及其他專科高端產品也將成為公司主營業務的重要補充,推動公司業績繼續保持穩定高增長。給予公司“增持”評級

  科華生物(002022)

  依托生物診斷產品的技術優勢,通過積極開拓市場,公司盈利實現了快速增長,并奠定了穩固的市場份額。未來隨著醫療服務需求的快速發展,公司積極加強國內外合作,仍將延續快速增長的勢頭,給予公司“增持”評級

  廣州藥業(600332)

  公司擁有豐富和獨特的傳統中成藥產品,歷史悠久,具有較強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優勢。近年來,通過集團內部整合和壓低成本費用以及積極開拓市場,公司經營效率有了較大的提升,盈利穩步增長。依托公司品牌與產品競爭實力,公司在藥品零售市場的非處方藥領域與醫院終端市場均擁有較強的競爭實力和穩固的市場基礎,隨著未來醫藥需求的快速增長,加上公司積極拓展保健品市場的努力,看好公司未來良好的發展潛力。給予“增持”評級。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對話城市》直播中國 ·新浪特許頻道免責公告 ·企業郵箱換新顏 ·郵箱大獎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