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路設備:解除制度的瓶頸締造黃金十年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8日 10:30 頂點財經
國信證券 鄭國 體制改革方案即將出臺,中國鐵路將締造黃金十年 鐵道部政企合一的管理體制是套在全行業頭上的緊箍咒,是導致鐵路行業陷入困局的根本原因。我們預計,以撤銷鐵道部為核心的鐵路改革方案已經出臺,目前正在推敲具體細節,有望明年兩會期間提交全國人大討論通過。體制改革將為整個鐵路行業解除制度瓶頸,帶來高速增長的黃金十年。 兩條投資主線:鐵道部體制改革與需求主導下的技術升級 國內鐵路設備行業是一個買方壟斷的雙寡頭競爭市場,需求方只有鐵道部一家,定價權完全掌握在鐵道部手中,所以鐵道部體制改革的進程直接決定鐵路設備行業的發展前景。中國鐵路發展的障礙,首先是體制問題,其次才是技術問題。中國鐵路運輸市場的實際需求對鐵路設備行業具有重大的影響力,未來技術升級的方向必定是由需求所主導,即先客運、后貨運,先高速、后重載。 在高速動車組領域,鐵道部仍可形成對核心技術的買方壟斷 “十一五”期間,高速動車組市場容量高達1700億元,但由于鐵道部排他性的產業政策安排,僅南、北車集團旗下企業能分享這場盛宴。全球高鐵設備市場的競爭格局與當前中國鐵路系統高度集中的管理體制,或可令動車組領域“以市場換技術”的政策取得成功,鐵道部(或未來的交通委員會)仍能復制買方壟斷的成功經驗。 風險提示 鐵道部體制改革可能繼續推后、引入國外競爭者以及關鍵技術受制于人的風險。 行業評級:謹慎推薦 鐵道部的體制改革將改變當前鐵路設備行業買方完全壟斷的供求格局,需求方不再只有鐵道部一個,賣方博弈籌碼隨之增加,而市場化的定價機制也將改善兩大集團的盈利狀況。在整個市場容量不斷擴大的背景下,鐵路設備行業必將迎來爆發式增長,給予謹慎推薦的投資評級。 子行業評級:給予動車組和機車推薦、零部件和客車謹慎推薦、貨車中性的投資評級。 當前最看好南車時代電氣(3898.hk),受益于主導車型CRH2動車組進入訂單交付高峰期。 摘要 與市場不同的觀點:我們認同市場關于鐵路設備行業將迎來大發展的觀點,但我們認為,這是需要前提條件的,那就是必須要對政企合一的鐵道部進行徹底的改革,為運輸、施工和鐵路設備等相關部門提供一個市場化的經營環境。 鐵路行業(包括設備、運輸和工程)發展的障礙首先是體制問題,其次才是技術問題。如果鐵路系統的體制性缺陷得不到解決的話,鐵路大發展僅僅只是口號,相比之下,提速、重載以及引進新設備都只是技術層面的改善,在鐵路改革方案中只能處于從屬地位。我們預計,以撤銷鐵道部為核心的鐵路系統改革方案已經出臺,目前正在推敲具體細節,如不出意外08年兩會期間將提交全國人大討論通過,體制改革方案的出臺將徹底打開整個鐵路行業的上升空間。 我們認為,體制改革和需求主導下的技術升級是鐵路設備行業的兩條投資主線,考慮到鐵路行業歷史問題復雜、資產龐大、二級行業覆蓋范圍廣以及建設周期長等特點,這兩條投資主線在未來三到五年內一直有效。 第一主線:體制改革。目前國內鐵路設備行業是一個買方壟斷的寡頭競爭市場,說“買方壟斷”是因為需求方只有鐵道部一家,定價權完全掌握在鐵道部手中,所以鐵道部體制改革的進程直接決定鐵路設備行業的發展前景。 鐵路設備行業現狀 行業概況:目前國內鐵路設備市場是一個買方壟斷的雙寡頭競爭市場,“買方壟斷”是因為需求方只有鐵道部一家,定價權完全掌握在鐵道部手中,“雙寡頭競爭”是因為國內鐵路設備整車生產商主要是南車集團(中國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和北車集團(中國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兩家。 競爭格局:但與一般意義上的寡頭壟斷不同的是,需求方只有鐵道部一個,鐵道部在這種供求格局中處于絕對優勢地位,一般都會適當平衡兩大集團的訂單,造成整個市場份額劃分的行政色彩較濃。行業競爭并不激烈,兩大集團互有長短,南車集團在機車新造方面略占優勢,而北車集團優勢在貨車新造和客車新造上,總體實力比較均衡。由于資本和技術能力的限制,目前兩大集團以外的企業還難以進入高端鐵路設備運輸制造領域,不足以對兩大集團構成威脅,在技術要求比較低的貨車制造領域,軍工和民營企業已經開始涉足,約占10%左右的份額。 產業政策:鐵路設備行業實行嚴格的生產許可制度,生產企業必須得到鐵道部的認可和批準,并且每家企業所生產的車型和設計圖紙也要報鐵道部審查,鐵道部還在各車輛生產企業設驗收室,派駐驗收代表隊對產品質量進行監督、驗收。 這種嚴格的產品質量認證制度成為鐵路設備制造行業壁壘,短期內行業格局比較穩定。 定價原則:鐵道部憑借強勢地位,在對兩大集團的機車車輛進行招標時,采取成本加成和保本微利的定價原則制定招標價格的指導區間,價格區間訂立的依據是兩大集團定價向鐵道部匯報機車車輛物資價格指數,鐵道部再據此上浮一定空間,作為兩大集團產品供貨價格,這種限定價格區間的招標方式嚴重壓縮了兩大集團的盈利空間。 盈利狀況:總體不太理想,但兩大集團旗下子公司不乏亮點,優質資產主要是生產電力機車和動車組等新型客車的企業,而生產貨車整車的企業大多盈利狀況不佳,歷史包袱重。 動車組:國內鐵路設備企業并不掌握時速200公里以上高速動車組核心技術,目前主要是以南車集團旗下四方股份和北車集團旗下長春客車為主體,全面引進川崎重工、龐巴迪、阿爾斯通和西門子等國際先進高速動車組技術,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逐步實施高速鐵路車輛的國產化,最終達到70%的國產化目標。 第一條主線:徹底改革政企合一的管理體制 由于鐵路設備的定價權完全掌握在鐵道部手中,產品價格受到人為控制,設備制造企業還要承擔鋼材等原材料價格的波動,因此南、北車集團多年來盈利狀況一直較差,而收益低下進而又造成更新改造資金嚴重缺乏,企業技改投入不足,產品升級緩慢,形成一個“鐵道部壓價——企業盈利狀況不佳——研發投入不足——產品升級緩慢——鐵道部只能從國外引進高速列車技術,而常規設備的國內采購繼續壓價”的惡性循環,體制缺陷成為制約國內鐵路設備行業發展的最大瓶頸,所以我們認為,鐵道部的改革進程直接決定鐵路設備行業的發展前景。 鐵路行業早已陷入困局:表面繁華似錦,背后隱憂揪心 我們認為,近年來鐵路投資增速加快的繁榮局面依然掩蓋不住未來發展的隱憂,相對公路、民航等競爭對手,鐵路地位出現明顯下降是不爭的事實,昔日的鐵老大早已陷入困局。制度設計缺陷是造成鐵路困局最根本的原因,已經嚴重制約中國鐵路的發展,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投資增速加快 近年來鐵路基本建設和機車車輛設備投資的增速逐漸加快,一向被稱為“夕陽產業”的鐵路行業似乎又開始煥發青春,表面的確一片繁華。 收益提升乏力 1990s以來,國內運輸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公路和航空發展迅速,鐵路份額日漸下降,據鐵道部門統計,1992-1997五年間,鐵路運輸收入(不含建設基金)的增速比營業支出的增速平均每年要低5個百分點,出現嚴重虧損。1999年,國有鐵路開始扭虧,但相對近1000億的運輸收入來說,30億左右的利潤,顯然難以令人滿意。2000年前后,各工程局、機車車輛廠、設計院、學校等輔助部門相繼脫離鐵道部,但鐵道部盈利狀況并未出現好轉,增收不增利的現象依然嚴重,06年國家鐵路實現運輸收入2364億元,運輸利潤僅78億元。 投資來源單一 鐵路的投資來源單一,專項基金和貸款、債券占比越來越大,而利用外資、企業自籌等以市場化方式的融資比例越來越小,不僅社會資本投資少,甚至地方政府參與鐵路建設的熱情都不高。2006年全國鐵路基本建設投資超過1500億,地方政府和企業投資比例僅為15%,在鐵道部所完成的1300億投資中,專項基金、國內貸款和債券占到82%,未來還本付息的壓力必將吞噬鐵路系統剛剛獲取的微薄收益,而且,與其他行業不同的是,鐵路建設周期比較長,資產通用性差,沉沒成本高,還本付息的壓力要比別的行業大。 體制缺陷是造成中國鐵路困局的根本原因 中國鐵路系統概況 中國鐵路的問題獨一無二,不能簡單套用其他國家鐵路改革經驗。中國鐵路發展的障礙首先是體制問題,其次才是技術問題。 鐵道部是中國計劃經濟的最后堡壘,至今仍然維持政企合一的管理體制,鐵道部既具有政府的行政管理職能,又具有企業的經營管理職能,集資產所有權、經營決策權和生產指揮權和投融資建設權于一身,既是管理者,又是投資者和經營者,職能不清。全國十幾個鐵路局雖然名義上是獨立法人,但實際上只是鐵道部在全國各地的分公司甚至生產車間,人事、財務、勞動工資、計劃和運輸指揮都由鐵道部統一管理。 另外,鐵道部還控制全國國有鐵路的施工建設和鐵路設備的采購,所以雖然原屬鐵道部的施工企業和設備制造企業已于1999年前后脫離鐵道部、劃歸國資委,但由于鐵道部是施工企業最大和最終的甲方,也是鐵路設備最大的客戶,因而在鐵路施工和設備市場上,鐵道部仍可施加幾乎絕對的影響力,牢牢控制定價權,我們認為,鐵路系統一日不進行體制改革,單從技術層面上討論鐵路大發展沒有任何意義。 制約全行業發展的體制缺陷有哪些? 政企不分:行政手段干涉企業運營,控制路網調度指揮,限制民營鐵路發展空間。 產權關系沒有理順:鐵道部控制整個鐵路系統的財務,收支兩條線使得社會資本難以獲取對應的收益。在收支兩條線的制度安排下,鐵路局的所有收入都全部上繳鐵道部,再由鐵道部清算中心清算給各鐵路局清算所以及幾大專業運輸公司,下屬單位的收益完全取決于鐵道部的二次分配,不能完整擁有對其財產的收益權。 運輸企業不具備市場主體地位:數量和安全指標考核取代盈利考核,企業經營行為非市場化。在這種制度安排下,各鐵路局形式上是獨立法人,但實際上只是鐵道部在全國各地的分公司甚至生產車間,不具有進入市場所必需的獨立經營權。 造成哪些負面影響? 對鐵路投資的影響: 1.社會資本進入熱情不高,鐵路建設資金嚴重不足。在全國鐵路投資來源中,鐵道部投資占比一直居高不下,近兩年雖有下降,但依然高達84%,十一五期間十多條客運專線開工,再加上更新改造資金,鐵道部已面臨無米下鍋的窘境,如果未來兩年投融資體制改革依舊沒有實質性進展,鐵道部可能會不得已而采取壓低勞動力成本的方式去積累建設資金,陷入這種惡性循環是我們最擔心的。 對設備制造企業和工程施工企業的影響: 鐵道部仍然控制設備制造企業和工程施工企業 1.形成產品的買方壟斷,最大甚至是唯一的施工甲方和設備需求方,控制招標價格,擠壓企業利潤空間。 2.缺少更新資金,技術難以提升,長期在低水平徘徊。 看似山重水復,其實柳暗花明 鐵路大改革的機會終于到來,最壞的時刻即將過去 我們預計,以撤銷鐵道部為核心的鐵路系統改革方案可能已經出臺,目前正在推敲具體細節,如不出意外08年兩會期間將會提交全國人大討論通過,鐵路行業最壞的時刻即將過去。 改革遲緩的原因:鐵路政企合一的體制形成的盤根錯節的利益關系網,加上行業聯網、聯動的特性,使得無論是任何一種改革方案都會帶來不小的負面影響,而一旦這種負面影響被內部人渲染放大之后,必定就會影響管理層的決策,導致改革方案遲遲不能出臺。 改革的理由:撤銷鐵道部將為鐵路運輸企業、施工企業和設備制造企業摘除“制度緊箍咒”,不對鐵道部政企合一的體制進行徹底的改革,鐵路系統就不可能擺脫目前的困局,目前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時點判斷:審計署對鐵道部進行98年以來最大規模的審計,我們認為,此次審計的目的是為08年出臺鐵道部改革方案提供細節支持。本次審計具體包括鐵道部預算執行情況和鐵路建設基金審計,25個鐵路建設項目審計,5個世、亞行貸款項目審計,鐵道部、3個專業公司和17個鐵路局的財務收支審計。這次審計規模之大、覆蓋面之廣、涉及單位和資金之多、審計投入力量之大,是審計署繼1998年組織的對鐵路全行業審計以來,對鐵道部規模最大的一次審計,98年的審計為隨后鐵路五大公司(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中國鐵路建筑總公司、中國鐵路機車車輛總公司、中國鐵路通信信號總公司和中國土木工程總公司)從鐵道部分離的改革方案提供依據,我們認為,此次大規模的審計也有相同的目的。 改革繼續推后的風險:鐵路系統問題復雜,利益關系盤根錯節,決定了任何一種改革方案都不是完美的,必定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而國務院對負面影響的擔憂,可能導致鐵路改革繼續推后。 改革方案猜想 鐵道部體制改革對鐵路設備行業的影響 我們認為,下游鐵道部和運輸企業進行體制改革以后,整個鐵路設備行業目前的買方完全壟斷的格局將會隨之改變,需求方不再只有鐵道部一個,幾大區域公司和貨運公司可以直接從南、北車集團購買設備,需求方增多,會增加賣方博弈籌碼,定價機制將由成本加成、保本微利轉向市場化,兩大集團盈利狀況將會明顯好轉。同時,市場份額劃分的政治色彩減弱,行業競爭會加劇,兩大集團的綜合實力因而會有所增強,在整個市場容量不斷擴大的背景下,鐵路設備行業必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第二條主線:需求主導下的技術升級 中國鐵路運輸市場的實際需求對鐵路設備行業具有重大的影響力,未來技術升級的方向必定是由需求所主導。 中國鐵路運輸市場特點 1)資源分布和工業分布的錯位自然形成由北向南、自西向東的大宗貨物流,貨運多集中在西部省份,主要以煤炭、冶煉等基礎物質為主,大部分貨物在時效性方面的要求并不高;2)區域經濟發展不均衡形成沿海與內地之間周期性的旅客流,客運多集中在東南沿海、華中地區和東北地區;3)節假日客運高峰時間,“壓貨保客”的運輸方案非但不能完全滿足客運需求,反而使得鐵路貨運能力越發捉襟見肘。 鐵路已經成為制約國民經濟發展的瓶頸,對鐵路進行市場化改革刻不容緩,越往后拖成本越高。 技術升級途徑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從技術角度,目前鐵路行業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客運能力嚴重不足進而擠占原本就非常短缺的貨運能力,我們認為,根據中國鐵路各業務的輕重緩急程度判斷,客運比貨運更重要,客運提速比貨運重載更重要。 盡管新造貨車都是70噸載重,但考慮到更換成本以及鐵道部建設資金嚴重短缺,既有60噸載重的貨車是不會淘汰的,只要更換新型轉向架就可以提速至120km/h,預計09年6月可以全部更換完畢,鐵路系統的貨運能力會有所增加。所以,我們認為,現階段對貨車整車的需求被市場所夸大,其需求的大幅增長還是要等到2010年大部分客運專線建成之后,主要干線實現客貨分線,騰出足夠的線路空間來開行貨運列車。 我們將各種提高鐵路運能的方法總結如下: 未來三年各子行業增長前景分析 各子行業按增長空間大小排序:動車組=機車>零部件=客車>貨車 動車組和新型機車是我們最看好的子行業,并且是鐵道部客運提速和貨車重載技術更新方案的核心,未來將受益于下游強勁的需求和鐵道部的政策支持。 零部件尤其是部分關鍵零部件容易形成對整個鐵路設備行業的掣肘,我們也比較看好 普通客車:受益于客運需求總量的增長和全社會消費升級對高等級客車的結構性需求。 貨車整車:相比機車和客車,在2010年之前,我們并不看好貨車整車的增長情況,首先是因為下游需求不是特別的迫切,其次當前貨運能力不足很多時候是因為原屬貨運的線路空間被客運所擠占而造成的,一旦客運壓力有所緩解,即可大幅提升貨運能力。但是,我們依然看好2010年之后貨車整車的增長前景,主要原因就是前文所講的客運專線建成完工之后,客貨分線運輸。 動車組盛宴:只為少數企業而設 又見“以市場換技術” 動車組是整個高速列車系統集成的關鍵,中國時速200公里以上高速動車組尚處實驗階段,已被鐵道部棄用,目前主要是以南、北車集團旗下核心企業為主體,全面引進國際一流的高速動車組技術,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逐步實施高速鐵路車輛的國產化,最終達到70%的國產化目標。 在國務院關于動車組“引進先進技術,聯合設計生產,打造中國品牌”的政策指導下,鐵道部通過2004年和2005年兩次采購,全面引進動車組技術,由鐵道部統一購買核心技術,再轉讓給國內制造商,采購內容主要是九大關鍵技術和十項配套技術。 九大關鍵技術:動車組總成、車體、轉向架、牽引變壓器、牽引變流器、牽引電機、牽引控制系統、列車網絡控制系統、制動系統;十項配套技術:空調系統、集便裝置、車門、車窗、座椅、風擋、鉤緩裝置、受流裝置、輔助供電系統和車內裝飾材料。 CRH2是主導車型,是動車組從時速200公里向300公里提升的技術平臺。 CRH1和CRH5時速只有200公里,CRH3設計時速達300公里,目前仍停留在制造、試驗階段,預計首列可在08年上半年竣工下線,而CRH2則同時具備時速200公里和300公里兩個版本,動車組從時速200公里向300公里提升的技術平臺也是采用川崎重工的E2-1000動車組技術,在700組動車組中,預計CRH2總共交付330組,占全部數量的47%,2010年之后,份額可能還會提高。2007年12月22日,首列國產時速300公里動車組(CRH2-300)在四方股份竣工下線,國產化率達到70%,中國也因此成為繼日、法、德之后世界上第四個能夠自主研制時速300公司動車組的國家,四方股份將迅速轉入批量生產,經過一系列試驗后,將于08年8月1日在京津城際鐵路正式投入運營。未來3年是高速動車組訂單交付的高峰期,相關企業業績的高速增長值得期待。 鐵路部仍可在高速動車組領域復制買方壟斷的成功經驗 雖然同樣是以市場換技術,但我們認為,此次高速鐵路與汽車等其他行業有明顯的不同,全球高速鐵路設備市場的競爭格局與中國鐵路系統高度集中的管理體制,或可使得中國高速列車行業“以市場換技術”的政策取得成功。目前全球掌握高速鐵路核心技術的只有少數幾家企業,在其他國家鐵路市場增速放緩的前提下,中國市場才剛剛起步,未來能否成功地開拓中國市場,將直接影響上述四家企業在全球整個高速列車市場的地位,因此中國市場不容有失。 鐵道部吸取其他行業市場換技術失敗的教訓,僅指定南車集團旗下的四方股份和北車集團旗下的長客股份與外方進行技術談判,其他企業一律不準與外方接觸,避免各自為政而被外資各個擊破,爭取獲得最大程度的主動權。鐵道部(或未來的交通委員會)極有可能形成對高速鐵路核心技術的買方壟斷。 市場容量:“十一五”期間高達1700億元 鐵道部計劃從2007年4月鐵路第六次提速開始到2010年,總共投入700組動車組,根據不同時速動車組造價,我們估算整個“十一五”期間,高速動車組的市場總容量高達1700億元,國內兩大集團將充分受益于鐵道部排他性的產業政策安排。 行業評級與投資建議 行業評級:謹慎推薦 以撤銷鐵道部為核心的體制改革方案出臺,將徹底解除制約全行業發展的制度緊箍咒,全行業必將迎來爆發式增長,我們認為,2015年之前都只是補課式的增長,鐵路行業即將迎來“黃金十年”,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 子行業: 新型大功率機車——推薦,提速和重載的基礎 動車組——推薦,客運提速的載體,僅少數關鍵企業受益 零部件——謹慎推薦,整車的上游,可選擇客戶多,毛利率較高 常規客車——謹慎推薦,客運消費升級助推客車結構優化 貨車——中性,既有貨車更換轉向架即可滿足提速要求,2010年之前新型貨車空間不大,另外南車集團在武漢籌建亞洲最大的長江車輛廠,將會令現有貨車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南車時代電氣(3898.HK),推薦 公司為重組株洲所(南車集團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而設立,承接其主要資產和業務。 公司定位:軌道交通設備牽引傳動和網絡控制系統供應商主導產品:機車、動車組和城軌地鐵的關鍵零部件:①列車牽引變流器與控制系統②列車安全設備③大型養路機械的電氣控制系統 行業地位:具有領導地位的軌道交通設備關鍵零部件供應商,軌道交通設備核心技術和關鍵設備國產化的主力 未來增長點: 1.動車組的大量投入——CRH2型動車組(主導車型,預計份額為47%)關鍵零部件指定供應商,掌握動車組三項關鍵技術,08、09年是訂單交付的高峰期,“十一五”期間,僅動車組一項,就能為公司貢獻超過85億元的主營收入。 2.電力機車增長空間巨大——鐵路提速的保障 3.地鐵和輕軌建設進入高峰期 盈利預測:07-09EPS 0.33 /0.51 /0.76元,動態PE分別為40.3/25.9/17.3倍(071206)存在業績超預期的可能:我們從鐵路現場了解到,CRH2型動車組是運行狀況最好的車型,如果未來鐵道部因此決定繼續增加該車型比重,公司業績將會高于我們的預測。 時代新材(600458),謹慎推薦 公司的優勢在高速列車時代,目前尚未體現 主導產品:鐵路機車車輛和高速鐵路線路,減震降噪元件,屬非核心部件。 未來增長點: 1.中國鐵路進入時速超過200公里的高速列車時代,機車車輛對減震降噪的需求將會快速增長;2. 08-09年是動車組國產化的關鍵時期,非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更容易實現 風險提示:公司為央企下屬企業所控股的上市公司,推出管理層激勵機制方案尚存在制度障礙,管理層釋放業績的動力不足。 盈利預測:07-09EPS 0.17 /0.41 /0.63元,動態PE分別為80.7/33.6/21.7倍(071206)。 天馬股份(002122),推薦 業績增長點多 通用軸承:定位高端,受行業價格戰影響較小,未來進口替代空間大。 鐵路軸承:08-09年增速加快,2010年后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08、09年是鐵路既有貨車時速120公里改造的高峰期;09年之后,貨車整體運行速度將會加快,對大修軸承需求的增速加快;10年之后,客運專線相繼建成,干線客貨分線后,對新造貨車需求將呈爆發式增長。 低成本收購齊重,進軍機床行業,向上延伸產業鏈收購成本低,對應07PE:9.34倍,06年PB:1.18倍。 盈利預測:07-09EPS 2.24 / 3.71 / 5.52元,動態PE分別為58.9/35.6/23.9倍(071206)。 晉西車軸(600495),中性 公司利潤受到兩頭擠壓:產品價格受鐵道部嚴格控制,鋼材等原材料又沒有定價權。 車軸產能有過剩之虞:定向增發及擴能之后,公司車軸產能達20萬根,行業總產能超過30萬根,對應超過7.5萬輛貨車,09-10年完工的高速鐵路建成之前,國內貨車每年需求約3-4萬輛;國外市場又面臨來自東歐對手的競爭,單純擴能能否提升公司價值,仍需觀察。 車輛業務空間不大:南車集團在武漢籌建亞洲最大的鐵路車輛廠,將會使貨車領域的競爭更加激烈,而且公司作為原路外企業,在鐵路貨車領域處于邊緣化地位。 長期趨勢判斷:投資機會要等到2010年,現開工的客運專線建成后,主要干線實行客貨分線運輸,對貨車的需求才會大幅增加。 盈利預測:07-09年0.48 / 0.59/0.78元(考慮增發),動態PE:43.6/35.7/26.9倍(071206)。 南車集團,即將上市 借殼上市的可能性基本排除,預計明年年初IPO,采取中鐵工的模式,整體重組、獨家發起設立新的控股公司,然后將旗下擬上市的資產打包注入新設公司。 擔當重任:中國鐵路和城軌裝備現代化、國產化兩大主力之一。 行業壁壘高:由于歷史原因,國內其他企業沒有相應的制造能力和技術積累,加上政策限制導致行業壁壘比較高。 資產良莠不齊,哪些資產入選上市公司,直接影響未來上市公司的價值。資產質量較好的企業主要是動車組和電力機車相關企業,如全資企業:株洲電力機車廠、戚墅堰機車車輛廠,控股企業:四方股份、株機公司和株洲所,其余企業大多盈利情況不理想、歷史包袱重。 圖24:收入和毛利分產品占比(2006) 圖25:分產品毛利率(2006) 其他公司 北方創業(600967),中性。主導產品為鐵路貨車,價格受鐵道部嚴格控制,毛利率長期處于低水平,鐵路貨車需求缺乏的狀態要維持到2010年,業績難以提升。 晉億實業(601002),中性。高鐵緊固件訂單缺乏持續性,美國房地產市場降溫影響緊固件需求,同時出口退稅下調的負面影響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消化。 風險提示: 鐵道部體制改革進展緩慢的風險 由于鐵路行業沉疴太重,利益關系錯綜復雜,再加上聯網、聯動的行業特性,決定了任何一種方案都不是完美的,都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而管理層對“改與不改”、“如何改”以及“何時改”等一系列決定正反兩方面影響的估量,將直接影響鐵路體制改革的進程,改革因而有繼續推后的風險。 引入國外競爭者的風險 全球鐵路設備市場總體增速放緩,體制缺陷導致中國市場只能算剛剛起步,龐大的市場需求吸引了世界一流的鐵路設備制造商以各種方式進入中國市場,與國外競爭對手相比,國內兩大集團在高端技術上仍有較大差距,未來存在丟失現有市場份額的風險。 關鍵技術受制于人的風險 鐵道部在談到動車組國產化計劃的時候,對很多關鍵問題并沒有表述清楚,市場也無從得知,比如技術引進,除了獲得產品制造工藝和管理技術外,是否獲得了更為核心的產品本身的設計技術、參數和程序源代碼等等尚不明確,而后者才是動車組最核心的技術,如果做不到這點,動車組可能又要重蹈當初其他“以市場換技術”行業的覆轍,在關鍵技術方面仍然受制于人。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