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藥行業:醫藥行業復蘇投資機會已顯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8日 10:16 頂點財經
海通證券 王友紅 國內醫藥行業已經復蘇。從全球醫藥市場來看,發展中國家藥品市場增長對全球藥品市場增長的貢獻度大幅提高。大批專利藥到期使仿制藥市場快速增長。受到國內醫療保障范圍的擴大,全球醫藥產業轉移等因素的刺激,中國醫藥市場處于快速發展期,而且未來3-5年將繼續快速增長。前8個月,醫藥行業的經營數據創出近年來的新高。醫藥制造業實現銷售收入3631億元,同比增長24.73%;實現利潤總額331億元,同比增長48.76%。銷售利潤率上升1.38個百分點,達到9.12%,三項費用率下降提升行業盈利水平。 成藥子行業利潤增速強烈反彈。化學制劑藥和中成藥的利潤增速達到50%以上,主要原因是藥品市場需求釋放、費用控制及去年基數較低的緣故。中成藥和生物制品的成本增速快于收入增速,主要是中藥的原料價格上升較快,對生物制品監管加強使企業生產成本上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原料藥行業的毛利率處于回升階段,但主要產品的漲價已經接近尾聲,原料藥價格周期性波動的特點比較明顯。 醫藥市場規模增速加快。藥品市場經歷過去兩年的大幅降價和行業整頓后重新恢復活力,整個藥品市場增速明顯加快。2007年國內藥品市場預計將增長18%以上,達到4300億元,并在未來五年有望達到1萬億元的水平。受益于醫療體制改革和醫療消費增長加速,國內藥品市場將保持快速增長的趨勢。其中抗腫瘤類藥物和手術用藥增長尤為明顯。 醫藥行業政策進一步規范行業的發展。2007年醫藥行業政策從過去的限制轉向引導,這有利于行業的持續發展。目前的醫藥政策對優勢企業具有促進作用,這有利于行業的逐步整合。 新醫療體制改革漸行漸近。國內醫療保障體系正在逐步建立,新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方案在2008年一定會推出。全國的醫療支出總量將保持較快的增長,政府在醫療方面的支出將加大力度。 估值與投資建議。目前國內醫藥股的相對估值水平明顯高于國際市場。但國內醫藥行業的成長性較好,近期醫藥股相對大盤的溢價率低于歷史水平。我們維持醫藥行業“增持”的投資評級。我們建議選擇行業龍頭企業來規避市場風險并挑選成長性好,估值相對偏低的股票,并建議關注未來有外延式發展的醫藥企業。 1.新興藥品市場成為全球醫藥經濟增長點 2006年全球藥品市場銷售額達到6430億美元,按恒定匯率計算,較上年增長7%,略高于上年6.8%的增長率。從1999-2006年的總體趨勢看,雖然全球藥品銷售額逐年增長,2006年也再創歷史新高,但增長率已經趨緩。IMS指出,2007年全球醫藥市場的增長率預計為6%-7%,2008年預計為5%-6%,全球藥品的銷售額將達到7350億-7450億美元。這將是全球醫藥40多年以來最低的增長速度,其主要原因是新藥的匱乏和來自仿制藥品的激烈價格競爭。預計明年整體的專科用藥市場將增長14%-15%,達到2950億-3050億美元。 IMS認為人口的老齡化、強勁的經濟增長以及創新藥物的上市依然是拉動全球藥物市場的“三駕馬車”。受到聯邦醫療保險處方藥物計劃所致的藥品處方量增長推動,2006年美國藥品市場增長8.3 %。在創新藥物的助推下,抗腫瘤藥市場在2006年猛增20.5 %,成為各大治療類別中增長最強勁者,也是全球藥品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2008年將是全球醫藥市場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首先,世界七大“藥品發達市場國家”的增長對全球藥品銷售額的增長的貢獻率將首次下降到50%,而7個“藥品新興市場國家”的貢獻率將達到25%。其次,專利藥品喪失專利保護的速度將進一步加快,將導致這些藥品目前所擁有的3700-3800億美元的市場銷售額急劇下滑。第三,生物藥品和仿制藥品企業將更加積極地優化他們的經營模式,以期抓住醫藥市場轉折時期的新商機。“新興藥品市場”的增長加速。中國、巴西、墨西哥、韓國、印度、土耳其和俄羅斯七大新興藥品市場,預計明年會增長12%-13%,達到850億-900億美元。在這些市場增長的主要來源是基于隨著大眾醫療環境的改善,新藥和仿制藥的銷售渠道的拓寬和鄉鎮市場的滲透,以及私營醫療保險公司的興起。另外,這些發展中國家持續的經濟發展,導致了疾病譜繼續從傳染性疾病轉向諸如心血管類、糖尿病類的慢性疾病。 仿制藥浪潮可以持續。與2006年和2007年兩年的情況相似,2008年將面臨200億美元的年銷售額的專利藥品到期。這將使得明年全球仿制藥的銷售金額增長14%-15%,超過700億美元。2008年,預計美國將有超過2/3的處方藥的銷售來自仿制藥(2003年該比例為50%)。另外,德國新的政府藥品采購政策,日本、西班牙和意大利的醫患教育計劃都將促進這些市場的仿制藥的銷售。明年隨著生物仿制藥EPO在歐洲的全面上市,在生物領域的仿制藥競爭也將更加激烈。 2.國內醫藥制造行業已經復蘇 2.1行業整體盈利能力回升 2007年醫藥行業逐步走出低谷。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1-8月,醫藥制造業實現銷售收入3631億元,同比增長24.73%;實現利潤總額331億元,同比增長48.76%。 行業增速出現較大幅度的反彈。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2006年國家整頓醫藥行業使成藥銷售受到較大影響;2)全民醫療保障逐步推進使藥品市場擴大;3)醫療行業反商業賄賂使醫藥制造企業費用下降。4)醫藥企業的投資收益大幅增長等。醫藥制造業2007年前8個月的毛利率和2006年全年基本持平,而銷售利潤率上升1.49個百分點,達到9.12%。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行業盈利水平提升主要是由于三項費用率下降。 醫藥行業屬于非周期性行業,隨著收入水平的提升,醫療支出占比的提升,行業持續增長。從全球醫藥經濟發展的情況來看,醫藥行業增速是GDP增速的兩倍左右。在經濟保持快速發展的中國,醫藥行業增速基本是GDP增速的兩倍,也是全球藥品增長最快的。從醫藥行業的景氣指數來看,目前醫藥行業正處于景氣度較高水平,在政策環境向好的情況下,高景氣度還能繼續維持。 近年來國內醫藥行業的收入增速出現連續波動,但整體趨勢是保持快速增長。行業的波動主要是受到國家政策的影響,特別是近年來大范圍的藥品降價使得產品的收入受到影響;但一旦行業消化降價帶來的不利影響,行業的增長速度又得到提升。從行業運行的數據分析,行業的收入平均增速維持在18%甚至更高水平在未來幾年是可以實現的,行業的盈利水平也有望繼續提升。 2007年政府提出全民醫保是國家改革醫藥衛生體系的最大目標。藥品市場將快速增長,醫藥行業面臨新的發展機遇。我們判斷:醫藥行業在新醫改推進的影響下保持較好的發展,行業盈利水平將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醫藥行業的盈利能力處于回升階段,醫藥制造業已經復蘇。 2.2成藥子行業利潤增速強烈反彈 從各個子行業的運行數據來看,除生物制品行業收入增速有所減緩外,其他各子行業的收入增速都有所加快。中成藥和生物制品的成本增速快于收入增速,主要是中藥的原料中草藥價格上升較快,生物制品監管加強使生產成本上升。化學制劑藥和中成藥的利潤增速達到40%以上,主要原因是費用控制及去年基數較低的緣故。 對醫藥制造業主要子行業近年來的發展情況進行分析,收入增速保持在15%以上的增速可以維持,但利潤增速波動幅度較大。2006年隨著國家大力整頓醫藥行業,高密度藥品降價的進行,行業的收入和盈利水平都受到較大的負面影響。2006年受到沖擊最大的成藥行業,2007年的反彈也最為明顯。 進一步分析各子行業的盈利能力,我們可以發現,成藥的銷售毛利率沒有出現明顯上升,但行業的銷售利潤率卻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三項費用率下降是成藥行業銷售利潤率上升的一個主要原因。化學原料藥行業的毛利率提升帶動行業利潤利潤率提升。伴隨著原材料漲價、環保投入增加、出口退稅率調整、行業集中度提升等因素,原料藥價格出現明顯回升,行業的整體毛利率也得到提升。在全球商品價格上漲的大背景下,原料藥價格也將維持上漲趨勢,但行業的波動是一種常態。 2.3醫藥行業集中度偏低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6年國內醫藥制造業企業達到4768家。雖然制藥企業的規模在不斷擴大,但行業的集中度卻沒有明顯的提升。從行業前100位的收入和利潤占比變化來看,大型企業的發展速度并沒有達到行業的發展速度。這主要是由于國內醫藥企業比較分散,大型企業主要是一些國有老企業,發展動力不足,而中小型企業則是具有較強活力的民營和外資、合資企業。 我們認為,醫藥行業集中度的提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國內醫藥企業主要是仿制藥企業,盈利能力較低,企業的發展主要依靠內生性增長。在目前以藥養醫的大背景下,制藥企業的盈利水平被壓縮,企業通過自身實力進行行業內部的整合難度較大。我們認為隨著國家對醫藥行業監管力度的加大,國家資本逐步介入醫藥行業,大型企業整體上市逐步推進,行業的集中度有望獲提升。 2.4原料藥價格周期性波動 回顧2007年原料藥價格走勢,具有全球優勢的品種如青霉素類和維生素類的價格出現大幅上漲。一方面是由于這些產品主要通過發酵獲得,原料價格的上漲推動產品價格上升;加上國家對環保的重視使一些企業逐步退出市場;人民幣持續升值也迫使企業提高售價來抵消負面影響;另外流通環節對產品價格上漲也具有推波助瀾的作用。部分原料藥價格上漲的幅度相當大,終端市場報價遠高于我們統計的價格,主要原因是這些產品“長單”較多,另外產品出現有價無市的格局。從過去這些產品運行格局來看,漲價周期一般較短,大宗產品漲價周期只能維持9-12個月左右。我們判斷此輪部分原料藥漲價的周期將有所延長,主要理由是原料成本持續上升、人民幣持續升值、環保成本上升、產業進入壁壘提高等因素。我們對前期漲幅較大的品種如青霉素類產品、維生素C、維生素B5、維生素B2等產品的價格保持謹慎,而對維生素E、維生素A等剛剛提價的產品價格謹慎看好。 3.藥品市場分析 3.1醫院用藥增速加快 2006年醫院用藥增長率降到7.8%,首次降到個位數,而且銷售增長率的降低更甚于購入增長率的降低,說明醫院藥品購銷差價比前幾年有所縮小。此外,藥品占總醫療支出的比重也逐年降低。2006年增長率大幅降低的原因可能有:1)批準新藥和上市新藥的數量減少,新藥對市場規模擴大的驅動力減弱;2)打擊商業賄賂;3)連續多次降價,特別是抗生素的降價。 IMS公司對我國醫院用藥的金額(購進價)統計分析顯示,2007年上半年全國醫院用藥金額為689.40億元,同比增長18.78%,增幅比2006年高出7個百分點,比2006年上半年高出6個百分點。醫院用藥前10位企業中內外資各占一半,內資企業家數從2004年的3家增加到5家,國內企業的家數明顯增加。 5.藥品市場分析與預測 醫藥整體市場在2006年達到3600億元(零售價),其中醫院用藥金額占62.87%,零售藥品金額占20.87%,診所用藥金額占16.26%。醫保范圍的擴大將使得藥品市場的增長空間被打開。根據南方醫藥經濟研究中心的預測,2008年來自新農合和社區醫療的藥品支出就有望達到800億元以上,到2010年有望達到1300億元。未來五年左右,我國醫藥市場的藥品銷售總量可能會快速突破10000億元。 根據IMS預測,2009年中國藥品市場規模全球排名將從2005年的第9位上升到第7位,到2020年全民享受基本醫療服務時,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二大藥品市場。 6.新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推出漸行漸近 2005年7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部“中國醫改基本不成功”的研究結論激起了前所未有的反應和爭論。2006年兩會,針對“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廣泛的討論。到2006年9月,在新醫改的呼聲中,由發改委、衛生部牽頭的14個部委組織的“醫改協調領導小組”成立。同年10月,十六屆六中全會召開,以中央決議的方式明確醫改方向:“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制度。”從十七大報告和衛生部副部長高強在新聞發布會上的發言看出,構建四大體系和八項體制成為新醫改的基本內容。 6.1目前醫療衛生體系現狀 1997年和2002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分別作出了《關于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決定》,推動了衛生事業的改革與發展。醫療衛生事業取得的成果: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衡量一個國家人民健康水平標準的指標看,我國國民的健康水平已經達到了發展中國家的較高水平;基本建立起遍及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一個遍及城鄉的衛生醫療服務網絡基本建立起來,藥品的生產能力基本能夠滿足國內民眾的醫療衛生需要;建立了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獲得全面推進。存在的不足:醫療保障體系不健全;衛生資源總體不足,衛生發展落后于經濟發展;醫療衛生資源配置不合理等。 6.1.1衛生費用支出水平偏低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衛生費用占GDP的比重不應低于5%。從全國衛生總費用增長情況和其占GDP的比重來看,我國衛生費用明顯偏低,要實現全民醫保的目標,衛生費用還將大幅增加。從其他國家的發展經驗來看,人均醫療費用的占收入的比重隨收入的增長而增長。2000年之前,醫療費用支出占收入的比重逐步上升,但2001年以來我國人均醫療費用占比沒有增長。我們認為其主要原因是醫保覆蓋度低導致的,隨著醫改全面推進,其占比將快速上升。 醫保覆蓋度偏低和個人支出比例過大限制了醫療費用的增長。雖然從人均衛生費用一直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其復合增長率達到16.2%,但個人的支出占比在2005年達到59%,而1995年的占比為35.7%。從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的數據來看,全球衛生費用支出中個人和商業保險支出合計為37%,政府和社會支出占到59%。在醫療費用快速增長的情況下,政府和社會的支出比例大幅下降和個人支出的大幅上升使得人們的醫療負擔加重,“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逐步突出。隨著政府為主導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推進,個人支出比重將逐步下降到50%一下,甚至接近全球平均水平。 藥品費用增長速度是否會回升是值得關注的。從診療人次來看,2006年為24.46億人次,1995年為21.90億人次,增長了幅度不大,但有數據表明診療人次占應診人次的比例不到50%;而入院人次從1995年的5033萬人次增加到2006年的7906萬人次,入院人次連續保持10%以上的增長速度。我們認為隨著農村合作醫療、社區醫療的推進,診療人次會有快速的上升,這將推動藥品需求的快速增長。 6.2醫療體制改革方案即將推出 6.2.1建立全面醫保體系的條件逐步成熟 2005年WHO通過一項決議提出,其成員國都要為國民建立全面的醫保體系。目前192個成員國中,約有90個國家(涵蓋了100%的高收入國家、60%的中高收入國家、40%的中低收入國家)基本建立了覆蓋全體居民的健康保障制度。 美國在1960年時,國民支付的醫療費用占GDP的5.3%,1980年上升為8.9%,1990年上升為12.2%,到2000年已經占到GDP的13.5%。2004年15.3%.1970年,美國私人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62.1%,而政府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37.8 %。而2002年政府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上升到54.1%,私人支出占45.9%。 由政府主導模式下,英國的醫療費用占GDP的8%左右,只有美國的一半,香港特區和臺灣省均是由政府主導的全民醫療服務和全民健康保險體系,他們則以5%左右的GDP實現了全民醫療和全民健康保險。 從國際經驗看,許多國家將全民醫療保障提上政府議事日程時,人均GDP大致在2000美元~7000美元之間。總體上,我國已經到了著手制定和推進全民基本衛生保健制度的發展階段。發改委預測到2010年,GDP總量要達到26.1萬億人民幣,人均GDP超過2400美元。WHO要求衛生費用占GDP最低比例為5%,目前發達國家平均為8%。2010年全民醫保基本實現時,假設未來幾年衛生費用的復合增長率維持在16%左右,國內衛生費用將達到1.8萬億以上,其占GDP的比重將達到7%左右。 6.2.2國內醫療體系逐步建立 目前國內正在初步形成以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為主體,以城鄉社會醫療救助為托底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2007全國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達到17000萬人,增加1268萬人。截至2007年第三季度全國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縣(市、區)達到2448個,占全國總縣(市、區)的85.53%,參加新農合人口7.26億,參合率為85.96%。全國新農合基金本年度已籌集353.26億元,基金累計支出總額為220.31億元。城鎮居民醫保也在積極推進。國務院確定的2007年首批79個試點城市,并計劃在2008年全國全面推廣,到2010年全國絕大部分居民將被納入醫療保障體系,涉及居民數量達2.4億人。 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從1998年開始實施以來,參保人數持續快速增長。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收入持續高于支出,截至2006年,基金的累計結存已經超過基金的支出,這反映基金的保障能力較好。 無論新醫改方案最終是什么形式,但保證居民全面享受醫療保障的大方向已經確定。 到2008年,全國農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基本建立,這個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將使億萬農民真正享受到基本的醫療保障。目前已經開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試點,進行建立以大病統籌為主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試點。從各方面的信息來看,新醫改方案在2008年初推出的可能性非常大。 新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將對國內制藥企業產生促進作用。國內藥品市場將保持較快的增長。根據政策導向,全國的醫療支出總量將保持較快的增長,政府在醫療方面的支出將加大力度,同時也將規范醫藥行業的發展。大型制藥企業獲得更多的發展和行業整合機會。 7.估值水平與投資建議 長期以來醫藥股的估值水平相對大盤具有較大的溢價,平均溢價幅度在30%左右。 今年10月以前醫藥股的估值溢價大部分時間高于30%,但10月份之后醫藥股的估值溢價明顯縮小,到11月份醫藥股的估值溢價出現短時間消失,目前的溢價水平已經上升到20%以上。國外醫藥股的估值溢價是長期存在的,我們認為國內醫藥股估值溢價存在是合理的。 我們統計全球主要市場的制藥類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見附表二),主流市場的市盈率在20倍左右。印度制藥類上市公司估值水平高于歐美市場,平均市盈率在30倍左右。目前國內醫藥股的平均市盈率50倍左右,以未來一年的每股收益計算獲得的動態市盈率也超過30倍。在全球范圍來看,目前國內醫藥股的平均估值水平是最高的。 從投資的安全性方面考慮,我們建議選擇行業龍頭企業來規避市場風險。長期來看龍頭企業的成長性的盈利能力將高于行業的成長性,在行業內部收購兼并方面具有優勢,獲得外延式發展的機會也較多。 8.上市公司板塊分析 8.1醫藥類上市公司下半年以來表現弱于大盤 2007年上半年醫藥行業表現明顯強于大盤,而下半年以來表現明顯弱于大盤。主要是醫藥上市公司中小市值股票在上半年被瘋狂操作導致的,下半年醫藥行業的優質股表現較好,最近一個月明顯強于大盤。化學藥和生物藥業績增長較快,市場表現明顯好于中藥。 從過去3年醫藥上市公司的經營來看,收入穩步增長,其增長速度與藥品市場增長速度相當。2006年以來投資收益大幅上升,扣除投資收益的貢獻2006年的利潤增速在15%左右,但2007年前三季度的醫藥類上市公司剔除投資收益后的利潤增速達到35%以上。企業的盈利能力提高是利潤增速快于收入增速的主要原因。剔除投資收益后銷售利潤率從2006年前三季度的5.14%上升到5.80%,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上市公司整體毛利率沒有提升,而三項費用率大幅下降4.74個百分點至17.26%。 8.3行業龍頭基本是大市值公司 醫藥類上市公司中存在一些細分行業龍頭企業,例如恒瑞醫藥是化學藥龍頭,云南白藥是中藥領域龍頭,天壇生物是生物制品龍頭。這些企業的盈利水平和經營管理都處于行業前列。但目前醫藥行業還沒有出現巨型企業,行業集中度還偏低。 醫藥類上市公司中盈利能力較強,市盈率低于平均水平的上市公司有雙鶴藥業、三精制藥、雙鷺藥業、華東醫藥等。盈利能力一般估值水平較高的有上海醫藥等。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