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信證券:上市銀行業績增長或近景氣頂峰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4日 02:10 第一財經日報
如果明年加強宏觀調控,上市銀行的業績增長預計將略低于2007年,主要原因是資產規模增長放緩、撥備因素的貢獻度減少以及營業費用的杠桿效應降低 “對銀行來說,貸款增速多高合適?綜合經營是否要大力擴展?準備金計提多少合適?利潤增長多少是應該追求的?都會面臨要理性還是要盲從的選擇。”中信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楊青麗最近在其“2008年投資策略”中認為,上市銀行業績增長率持續提升可能已經接近景氣頂峰。她建議投資者明年優先選擇相對理性的銀行。 楊青麗首先將中美銀行業業績增長歷史回顧進行對比,“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的70多年中,美國銀行業的凈利潤增長率波動頻繁。除了1963~1983、1990~2000兩個期間外,其他時間一般每隔三四年就會有負增長出現,其中比較大的危機出現在1935年和1987年,這或許是非理性繁榮的代價。” “即使是最繁榮的1963~1983年期間,美國金融業業績增長率持續上升的最長時間也僅為5年,”她警告說,“中國銀行業我們以上市時間最早的深發展、浦發銀行為參考,浦發銀行利潤增長率持續上升已達7年、深發展已到第3年。若美國的歷史有參考意義,中國上市銀行業績增長率持續提升可能已經接近景氣頂峰了,這種景氣不能說沒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楊青麗預計,如果明年加強宏觀調控,上市銀行的業績增長預計將略低于2007年,“主要原因是資產規模增長放緩、撥備因素的貢獻度減少以及營業費用的杠桿效應降低。而如果明年宏觀調控壓力不大,銀行繼續今年的信貸高增長,繼續通過撥備釋放增加業績增長,那么我們預計股份制銀行的業績增長有望達到70%左右,再造一個繁榮,但其間或有進一步非理性的隱憂。” 她認為,就增長背后的差異而言,生息資產規模增長是凈利息收入增長的基礎,“從前三季度的規模增長數據看,一些股份制銀行生息資產規模增長的近1/3(有的達到50%)是由同業資產配置驅動的,主要是資本市場的火爆使一般性存款轉變為同業資金,但這部分資金波動大,銀行只能配置為同業資產(興業銀行是此模式的代表)。相對而言,大銀行的規模增長依然主要是靠穩健的貸款增長驅動的,增長速度的可持續性相對更強。” 楊青麗建議投資者優先選擇相對理性的銀行,“如果宏觀調控壓力加大,大銀行的增長波動較小,我們優先推薦工商銀行(A/H)、建設銀行(A/H) 、交通銀行(A/H) 以及招商銀行(A/H) ;建議戰略性關注在跨區域發展和綜合經營上有較大潛力的北京銀行。” “如果調控壓力不大,在‘繁榮’氛圍中,非理性情緒傳染會帶來又一場業績增長率競賽,投資者也會在業績高增長鼓舞下,給出更高估值。可以積極關注生息資產可能繼續高增長的興業銀行、撥備釋放潛在空間較大的浦發銀行、費用收入比可能出現快速下降的民生銀行,它們的業績可能會超出我們的預期。” 蔡臻欣 歡迎訂閱《第一財經日報》! 訂閱電話: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廣州) 各地郵局訂閱電話:11185 郵發代號:3-21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