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電子器件:景氣有望延至09年初之二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3日 12:03 頂點財經
平安證券 邵青 吉林彩晶引進的彩色TFT-LCD生產技術是來自日本東芝,于1998年9月在長春建廠,1999年10月開始試產,是中國大陸第一條TFT-LCD生產線,但就其在實際量產的制程良品率上,一直尚未克服部分瓶頸。 第二家跨足TFT-LCD面板產品的廠商是上海廣電集團(SVA)與日本電氣公司(NEC)于2002年11月所共同合資設立的,總投資金額約8.5億美元,廣電集團持股75%。 上廣電在發展平板顯示器方面是走了同日本企業合資經營的道路,分別同松下合資成立等離子顯示屏項目,同NEC成立上廣電NEC項目推動TFT-LCD生產線,因為屬于合資性質,技術受制于日方。 第三家是北京東方科技集團(BOE Technology Group,以下簡稱京東方),2003年9月26日,京東方投資額高達12.5億美元的第五代TFT-LCD生產線破土動工,一年之后,位于北京亦莊開發區的第五代TFT-LCD生產線——北京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建成,當年底投產。其時,京東方共花費自有資金10.87億元、信貸資金33.34億元,合計44.21億元,完成了對LCD技術、銷售服務體系的整合。京東方已在TFT-LCD領域擁有3428項專利,專利數在該領域排名全球第五,京東方已可以與日立這樣的廠商簽署技術交叉許可協議。 京東方5代線2005年1季度投產,2005年全年巨虧16億,2006年虧損進一步擴大到17億。因為京東方目前的原材料和輔料都是進口,大陸三家面板廠商采購原材料的價格要高出臺灣二線廠商彩晶、華映采購價3-5個百分點,與臺灣一線大廠相比則差距更大,生產成本太高,面板市場價格快速下滑,同時產業升級換代迅速,國外同業競爭加劇也是導致虧損的主要因素。 江蘇昆山龍騰光電有限公司幾乎是一夜之間,成為液晶產業的焦點。龍騰光電注冊總資本為2.99億美元,一期五代TFT-LCD生產線項目總投資為6.99億美元,項目整體投入約60億美元。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是該項目的大股東之一,開發區以前期土地、基建及后期配套、優惠政策等入股;臺灣寶成集團以及臺灣中強(璨宇)等,也是重要的投資商;而具有奇美電子技術背景的注冊于日本的技術顧問公司NVTech,負責龍騰先期的建廠、無塵室與設備采購等關鍵工作,并以技術投資的形式參股。在開發區管委會促成下,2006年5月26日,國家開發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信銀行、民生銀行、中國銀行以及交通銀行7家,已與龍騰光電正式簽訂了3.5億美元的貸款合同,資金將主要用于設備引進和公司日常營運。寶成在廣東東莞裕元工業區投資的威成科技,已從事液晶顯示器生產多年,按照寶成一貫堅持上下游垂直整合的市場策略,寶成也打通了它在內地的液晶上下游產業鏈。 2006年6月22日,廣電光電子與昆山龍騰光電簽署《戰略合作意向書》,雙方同意以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為原則,就進一步發展雙方TFT-LCD核心業務,達成締結戰略合作關系的意向。 廣電光電子公司同日與中國臺灣寶成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Mindtech簽署協議,雙方將在上海平板顯示產業基地合資成立一家專業生產TFT-LCD模塊的工廠—上海廣電元盛電子;同時廣電光電子對Mindtech在昆山獨資的模塊工廠—元盛電子昆山公司增資入股。這兩家模塊廠的總投資均為9500萬美元,廣電光電子均占60%的股份。在當前液晶面板行業激烈競爭的形勢下,雙方從原來的各自而戰轉為戰略互動,通過戰略合作,有利于發揮規模效應,使雙方能更有效地利用現有資源、增強競爭能力。同時,此舉將使大陸長三角地區液晶產業的集群優勢進一步凸現。 這種戰略調整和資源整合其目的是起到一個聚合效應,以完善上下游項目配套從而節省生產運營成本。2006年4月,康寧宣布其LCD玻璃基板后段工廠將落戶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而此后的2006年5月27日,上廣電(SVA)下屬的上海廣電光電子有限公司在滬與日本電氣硝子株式會社(NEG)、住友商事株式會社、住友商事(中國)有限公司簽訂了合資協議,共同加工生產TFT(薄膜晶體管顯示器)液晶用玻璃基板。上廣電與NEG等的合資公司總投資4550萬美元,注冊資本1550萬美元。其中,日本國電氣硝子株式會社持65%股份,上海廣電光電子有限公司持20%股份,住友商事株式會社、住友商事(中國)有限公司分別持12.5%和2.5%股份。相關合作方預計,合資公司2006年第三季度開始建設,2007年第三季度實現量產。第一期產能為每月加工14萬片第5代TFT液晶用玻璃基板。這個產量從數量上看,完全可以滿足目前上廣電及龍騰光電的需求。 5.2.中國大陸LCD材料發展現狀 液晶材料:仍居中低檔 世界主要液晶材料廠家:德國MERCK,日本CHISSO、DIC,中國永生華清。其中MERCK產量最大,約占全球總量50%,在德國、日本、中國大陸臺灣都設有工廠。 中國液晶材料的研究工作始于1969年。1987年開始正式生產液晶材料,打破了德國、日本的長期技術壟斷。受多種主客觀因素的限制,目前中國大陸液晶材料還只有中低擋的TN、STN型,高檔材料(主要是TFT材料)大多還只停留在實驗階段。值得關注的是目前永生華清的TFT用液晶材料已經在北京、上海及部分臺灣企業中進行實驗。同時,石家莊永生華清液晶有限公司TFT液晶材料量產工程正式啟動。永生華清在原有TFT年產噸級中試生產線運行基礎上,正式啟動了產能50噸的TFT量產建設工程。這一具有承上啟下意義的工程的順利啟動,將為打破國外廠家對TFT液晶材料的壟斷,實現TFT-LCD產業鏈中液晶材料的國產化,提高我國TFT-LCD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做出貢獻。 中國大陸四家液晶材料企業2005年共售出223.5噸液晶(其中單體180噸和混合液晶44.35噸),銷售額7.31億元。同比增長89.87%。近年來各液晶材料廠家都致力于提高產品質量、擴大品種、改善產品結構。2005年最為突出的液晶單體出口形成規模,其中石家莊永生華清在四家當中規模最大、品種最多。在世界五大液晶材料生產廠家中,永生華清銷量位居第三。 基板玻璃:處于起步階段 目前,基片玻璃的供貨商主要是美國的康寧(Corning)和日本的旭硝子(AsahiGlass)、電氣硝子(NEG)以及板硝子(NHTechnology)等4家。他們4家幾乎壟斷了全行業的玻璃生產與供應。歐洲皮爾金頓也少量供應TN、STN玻璃。 到2008年全球液晶面板生產所需玻璃基板量為1.5億平方米,而玻璃基板實際生產能力為1.3億平方米,其缺口為2000萬平方米。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大陸相繼建成多條TFT-LCD液晶顯示面板生產線。目前京東方、上廣電-NEC、龍騰光電的5代生產線建成投產,上海天馬的4.5代生產線將于2007年底建成、深超的5代生產線也在籌建中。中國大陸5代線玻璃基板年需求量近500萬平方米。 2005年產5月18日,安彩高科(600207)發布公告稱,將與鄭州市建設投資總公司合資,在鄭州市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共同設立一家新公司,投資建設TFT-LCD(液晶顯示器)玻璃基板生產線項目。新公司注冊資本為6.6億元,其中安彩出資4.6億占注冊資本的70%,而該項目目前預計總投資總額219624萬元,投資建設期2年,生產規模:G5 TFT-LCD面板所需玻璃基板300萬m2/年。2005年,河南安彩、洛玻都宣布進軍玻璃基板領域,上馬含熔爐在內的全系列生產線,但目前只有洛玻生產厚度為0.55毫米的CSTN玻璃基板。 2006年11月3日,康寧TFT-LCD玻璃基板后段加工工廠奠基儀式在北京開發區舉行,康寧公司設在北京的第五代玻璃基板項目預計2008年上半年建成投產,單條生產線的年產達1200~1500萬平方英尺,主要為京東方第五代液晶面板配套。 2006年11月28日上海液晶玻璃基板生產線——電氣硝子玻璃(上海)廣電有限公司正式開始建設。電氣硝子玻璃(上海)廣電有限公司是由廣電集團所屬上海廣電光電子有限公司與日本電氣硝子株式會社、住友商事株式會社和住友商事(中國)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合資公司總投資4550萬美元,其中電氣硝子持有65%的股份;上廣電持有20%的股份;住友商事株式會社、住友商事(中國)有限公司分別持有12.5%和2.5%的股份。 合資公司專業從事TFT-LCD液晶用玻璃基板的加工、研發和銷售的制造企業,其生產的第五代TFT-LCD液晶玻璃基板產品將為中國大陸內地TFT-LCD面板生產企業和上游彩色濾光片(CF)生產企業配套。預計廠房建設將于2007年5月完工,總建筑面積約為12700平方米,2007年9月實現量產,產能為每月加工14萬片TFT-LCD液晶用玻璃基板。 第三條液晶玻璃基板生產線2007年1月16日在全國最大的彩管企業彩虹集團公司開工建設。 這一項目總投資為13億元人民幣,首期投資7億元建設一條TFT-LCD第五代液晶玻璃基板生產線,建設期為12個月,年生產能力為75萬平方米。順利投產將年實現銷售收入3.39億元,實現利潤近1.2億元。在一期工程生產正常時,公司將啟動二期工程。 在資金上,河南安彩高科的玻璃基板生產線項目需要共同投資21.9億元,但安彩2005年就曾因巨虧而遭股權質押,彩虹股份除籌建液晶玻璃基板項目外,還和長虹合作等離子屏生產線,面對13億的玻璃基板線項目,估計也是囊中羞澀;在技術上,國際品牌并不愿意釋出技術,大陸企業必須自行摸索技術,國內企業只有靠自主創新,研發出先進、成熟的生產工藝和設備,建設從熔配、成型到后加工的整條玻璃基板生產線;在市場上,TFT玻璃基板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市場,以銷定產是行業慣例,熔爐的投資取決于客戶的需求情況。安彩高科和彩虹集團在尚無明確下游客戶承諾的情況下進入,未來市場前景并不明朗,進入這一市場主要是戰略性投資。 彩色濾光片(CF) 由滬臺兩地合資的劍騰液晶顯示(上海)有限公司2007年8月10日在張江高科技園區宣布,其首條生產線正式投產,全稱為“第五代TFT-LCD彩色濾光片一期生產線”。一期項目投資額為一點二億美元,預估的年產量達二十五萬片。此后的產能還將擴容至月產六萬片,最終則將達到年產七十五萬片的規模。 2006年8月22日,上海廣電集團旗下的廣電電子連手富士膠片在上海簽署了合資協定,合資成立上海廣電富士光電材料有限公司。合資公司注冊資金為1億美元,總投資為2.6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36億元),廣電電子占合資公司70%的股份,富士膠片占30%的股份,計劃在2006年內開始動工建設,2007年四季度投產。合資公司進入TFT-LCD用彩色濾光膜(CF)產業,可實現月產第五代TFT-LCD用彩色濾光膜7萬張,改變國內該產品依賴進口的歷史格局。 深圳萊寶高科IPO融資項目為制造2.5代TFT-LCD用CF及空盒,設計能力為年產36萬片中小尺寸(2.5代)CF及空盒。 透明電極(ITO導電玻璃) 由于中國大陸仍是TN、STN-LCD重要生產基地,ITO導電玻璃已發展成獨立的行業門類。目前中國內地有ITO導電玻璃生產線約40條,主要的廠商包括外商獨資企業——蘇州板硝子等,進口大型生產線企業——深圳南玻、深圳萊寶等,國產生產線企業——安徽蚌埠華益、深圳南亞、安徽蕪湖長信、江蘇金壇康達克、深圳豪威等。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大陸2005年實際的產量已超過1000萬平方米。不但已能基本上滿足國內需求,出口比例也達到一定水平。與此同時技術水準、產品質量都有很大的提高。 偏光片 中國大陸偏光片生產還處于起步階段,主要生產廠家為深圳深紡樂凱、溫州僑業、佛山緯達等,產品為供TN、STN用的窄幅(500mm)偏光片。目前還不能提供寬幅(1330mm)產品。 中國樂凱膠片集團公司TAC生產線于2005年10月20日在樂凱保定總部開工建設,樂凱自主開發的LCD偏光片用TAC膜項目總投資1.4億元,計劃于2007年3月建成投產。2006年3月,“合肥樂凱工業園”在合肥奠基。“合肥樂凱工業園”項目共分四期,整體占地面積約1200畝。一期為LCD的聚脂薄膜生產線;二期為2條精密涂布生產線;三期為2條用于平板顯示器材的薄膜生產線;四期為用于平板顯示器材的其他功能薄膜生產線。總投資13億元人民幣。 “合肥樂凱工業園”將成為中國平板顯示器產業鏈配套所需要的中高檔聚脂薄膜和薄膜深加工產品的生產基地。 2006年11月,日本日東電工株式會社在光明高新科技園投資建廠生產大尺寸平板電視和液晶顯示器使用的復合光學膜,該項目預計2007年十月正式投產。日東電工在光明高新科技園的項目將分四期建設,預計投產后,可年產主要供應大尺寸平板電視用復合光學膜100萬張,供應筆記本液晶顯示器用復合光學膜400萬張。 偏光片主要原材料成本占產品銷售成本的60%-70%,而其中TAC膜和PVA膜占原料成本的75%。 背光源 中國大陸生產冷陰極熒光燈管的企業很少,主要有深圳帝光和南京朗光及宜昌勁森,規模不是很大。國際上比較大的有HORISON(日)、SANKEN(日)、錦富電機(韓)、威力盟(臺)四家。 驅動與控制IC TFT-LCD是光機電一體化的產品,需要花大力氣培養一批有綜合設計能力的人。臺灣也是花了大概3年的時間才培養起了自己的設計人才。比如臺灣的奇美,剛開始完全是靠富士通給它做設計的,現在它可以離開富士通自己做設計。 TFT-LCD模組一般包括控制電路和驅動電路。中國內地由于對TFT-LCD控制IC介入較晚,涉及專利的問題又很多,目前僅有成都威斯達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發和設計,其主打方案WSC1115、WSC2000也已經得到了成功的應用。 內地IC設計公司中,從事TFT-LCD驅動IC開發的廠商相對控制IC廠商要多了一些,但仍然沒形成氣候。深圳天利半導體擁有60余人的設計開發團隊已經是目前內地LCD驅動IC設計公司之中的翹楚。內地LCD驅動芯片廠商大部分處于研發期。除天利外,深圳還有TCL投資的設計團隊。 在上海則有上廣電成立的設計團隊,上海龍晶微電子、上海新相微電子。新相微電子(上海)有限公司宣布該公司開發的用于17寸TFT LCD Monitor的驅動IC(NV1017 Gate Driver、NV2017Source Driver)在臺灣四大面板廠商之一成功進入量產,成為大陸第一家在大尺寸TFT LCD驅動IC領域進入量產的IC設計公司。同時該公司驅動IC產品也正在國內某廠商的驗證過程后期,預計不久將進入量產。 至于北京原本京東方投資的方益半導體則已經出售,而接手者是天利半導體。目前我國內地LCD驅動IC設計公司的整體規模還無法與香港晶門科技(Solomon)以及在內地設立分部的臺灣奇景(Himax)、聯詠(Novatek)相抗衡。 對于控制IC來說,我國臺灣廠商聯詠、晨星、瑞昱及凌陽被看好,而我國香港LCD驅動IC設計公司晶門科技更是在近年躍居IC設計公司新銳一族,成為我國IC設計公司中獲利最好的企業之一。 隨著內地整機廠商和LCD面板產業的蓬勃發展,港臺廠商憑借同屬優勢快速進軍內地市場,蘇州、上海、深圳等地成為港臺廠商新據點。目前,臺商中奇景在蘇州、聯詠在上海都已經設立辦事機構和營銷單位,針對我國臺灣面板廠商在內地設立的LCM廠進行配套支持,同時也努力開發下游整機廠商進行配套合作。 奇景蘇州辦事處人士指出,奇景手機用TFT-LCD驅動芯片與液晶電視芯片成長率將為各產品之冠,不過奇景出貨量仍以大尺寸面板、電視與筆記本電腦驅動芯片為主。 面對港臺企業在內地的快速布局,國內IC設計公司的優勢在于貼近本土市場和下游整機廠商,產業鏈合作更加有利。整機廠商是目前國內LCD驅動IC的重要支持力量,在天利的合作伙伴中,中興、創維等終端廠商與天利進行定制開發工作,以保證在產能緊張的時候不會受制于人,這也是發展內地LCD驅動IC的重要意義。 目前國內進行LCD驅動IC生產的晶圓代工廠有寧波中緯,在封裝上我國內地有兩家封裝廠商能夠提供LCD驅動芯片封裝,其一為我國臺灣原本就從事LCD驅動IC封裝的奇邦在蘇州投資的封裝廠,另一家則是本土企業江陰長電。長電在金凸塊可以供應足夠產能,而在其它工藝段則產能不足。 隨著京東方、上廣電、龍騰、天馬等TFT-LCD面板廠的建立,對于LCD控制和驅動IC的需求數量激增,無論是面板廠商還是模組廠商,都迫切需要本土IC設計公司能夠跟進,以便掌握產業發展的主動權。 5.3.上游之爭映射產業發展的困境 目前TFT-LCD制造、新材料、新設備制造等核心技術主要掌握在日、韓等大企業手中。我們的產品在市場上是否有競爭力,要看我們是否學到和掌握了這些核心技術,企業要想在TFT-LCD產業中成功,必須充分學習和利用前人的成果,必須發展自己的核心技術,創新出具有新功能、低成本的新產品出來。同時,必須建立自己強大的技術創新隊伍,必須大量引進、吸收和集聚各類的專業人才,這是企業得以發展的核心。 目前國內液晶產業發展的困境在于,國內液晶顯示器的相關基礎產業薄弱,主要TFT-LCD制造企業在生產液晶屏的同時還不得不背負發展整個產業鏈的重任,也就是說這些先入企業必須在自己發展的同時還要搭建一個提供液晶顯示器產業發展的公共利益平臺,而后入者可以搭這個技術、人才及產業配套體系的便車,因此先入企業不得不承擔幾倍于自己應該承擔的產業公共成本,從這個意義上講,大量政府補貼理所當然,但政府補貼補不了產業發展需要的人才、技術與產業配套環境,并且補貼也是短期的,難以短期內使企業擺脫困境。先入企業的這種困境也是產業政策發展方向的缺失,2007年信產部開始組織實施“平板顯示器件產業化專項工程”,這項工程表明信產部從支持TFT-LCD制造本身轉移到整個產業鏈的建設上來,這將從實質上促進國內液晶顯示器制造產業的發展,制定統一的、持續的及執行力強的產業發展與支持政策值得期待。 在對于成本至關重要的產業配套率上,日本已達176%、韓國為82%,而中國內地的產業配套率僅11%。產業鏈配套不足的直接后果是同類產品的成本普遍高于日、韓廠商,核心技術的缺乏則使我國面板企業缺少在產業鏈上的話語權,無力與外國巨頭討價還價。 我國臺灣廠家在上游原材料方面布局非常完善,除玻璃基板外,臺灣友達和奇美集團可以生產幾乎所有的上游原材料,而原材料成本占液晶面板成本的70%以上,友達和奇美獲利比三星和LG飛利浦也要好得多。以友達為例,友達關聯公司威力盟,可以提供背光模組中昂貴的CCFL燈管,友達投資的達信可以生產偏光板,友達可以自制占成本最高的彩色濾光片,與友達在同一個廠區的康寧可以提供緊缺的玻璃基板,友達關聯公司聯詠則是全球第一大TFT-LCD驅動IC廠家。奇美則通過子公司奇菱、奇景分別生產背光模組和驅動IC,并自制彩色濾光片和偏光板。 現在京、深、滬三地都在大舉進入中游產業,項目能否順利進展并取得預期效益,還受制于上游供貨商和下游用戶、資金、技術等諸多因素,因此無論京東方還是上廣電,都在積極爭取上游供貨商以完善自己產業的供應鏈。 中國大陸企業的人力成本優勢還無法抵消原材料成本方面的劣勢,TFT-LCD使用的玻璃非常薄,不到0.8毫米,且面積大,運輸成本極高。而大陸的液晶面板產量還比較低,導致玻璃基板需求量達不到建設玻璃基板熔爐的規模,所以前期國內投資做TFT-LCD面板,玻璃基板還是要從國外進口,單運輸成本就比臺灣、韓國、日本企業多了50%以上,同時TFT-LCD面板周圍必須有相對應的原材料或者關鍵元件工廠,因為TFT-LCD面板所需要的彩色濾光片也是厚度不到1毫米的大面積玻璃制品,運輸成本很高。偏光板和背光模組用的CCFL燈管、導光板都有一定的運輸成本,TFT-LCD本身運輸成本也不低。臺灣、韓國和日本在規劃TFT-LCD面板廠一般都考慮到預留上下游廠家所用土地,目前基本上是每個TFT-LCD面板廠周圍都有相對應的上下游廠家。在過去的幾年里,大陸各方面條件并不具備,尤其是玻璃基板的問題難以解決,因此,其成本也高于海外企業和臺灣企業,但質量未必高于海外企業和臺灣企業,導致連年大幅虧損。大陸彩電企業只有外購液晶電視最核心的TFT-LCD面板,長虹的主要供應商是臺灣友達,康佳主要依靠賽格三星提供TFT-LCD面板,TCL的主要電視液晶面板供應商是臺灣奇美和LPL。 隨著國內TFT-LCD產業的不斷擴大,國內產業配套能力日漸得到加強,未來通過技術升級實現成本的大幅削減的策略的影響會越來越小(如7.5代線、8代線的投產會帶來42吋液晶電視價格的大幅下降,對32吋液晶電視的價格卻影響不大,未來10代線主要目標是50吋以上液晶屏,對50吋以下液晶屏的供給進而價格影響不大),人力成本、土地成本、到達終端消費市場的運輸成本對總成本的影響會越來越明顯,同時液晶電視的競爭將從價格競爭過渡到技術、管理競爭,這些方面將促進國內TFT-LCD及其下游產業的長遠發展。 5.4.投資與整合,行業發展的新趨向 國內涉足TFT-LCD項目的北京、上海、深圳三大產業群,各有自己明確的特點:京東方擁有獨立的知識產權,并參股深圳聚龍項目;上廣電和昆山龍騰合作,整個長三角產業配套相對齊全,初步形成了上海光電子產業基地,是內地相對成熟的產業聚集地;珠三角產業政策靈活,產業下游用戶整機需求龐大。但從目前看來,三地發展都面臨著資金、技術、規模瓶頸等難以逾越的困境。 京東方2005年、2006年分別巨虧16億、17億。已經在5代TFT-LCD生產線一期上投入約6.99億美金的龍騰光電,也還差5億美元的缺口。龍騰光電2006年6月雖然順利完成一期工程,達到月產3萬片的產能,但仍然面臨巨額虧損威脅,因為該行業的規模產能為月產9萬片。上廣電則有同樣的問題,整體性盈利仍然無法預期。雖然京東方和上廣電此前都規劃了投建下一代生產線,但是由于資金瓶頸,至今都沒有實質動作。三大廠商的巨額資金缺口和運營的長期虧損,成了制約產業發展的首要因素。而深圳聚龍項目,計劃總投資24億美元,注冊資金12億,按京東方40%投資計算為4.8億,在當前形式下,聚龍項目還僅僅停留在資金籌措階段,何時有實質性動作,項目整體是否存在變量,尚不得而知。資金瓶頸成了制約國內行業發展的首要因素。 同時國內發展面臨著技術瓶頸,由于不掌握核心技術,目前國內只有三條五代線,主要生產顯示器面板,和國外的第7、8代主要制造電視面板的生產線相比,技術相對落后,由于國內外競爭激烈,技術升級換代快,2007年顯示器液晶面板價格反彈與全球液晶面板企業在2006年出現巨額虧損減少資本支出有關,隨著行業景氣好轉,產能擴張的沖動將又會隱現,產品價格下降的風險仍然存在,說國內企業就此迎來艷陽天為時過早。 第三個瓶頸是規模的問題,國內現有的三條線規模均偏小,三條線獨立運作,使得國內企業在爭取上游供貨商方面不具備優勢,生產原材料的價格高出臺灣二線廠商3-5%,這無疑提高了整體成本。液晶產業的生存法則是“規模=生存”,三星和LG-飛利浦長期分據液晶屏20%以上的市場,導致了2006年臺灣面板企業的聯合。其中最有影響的是友達與廣輝的合并,而有傳聞稱,排名第四的奇美正在與臺灣另一廠商TPO display商議并購事宜,群創光電和翰宇彩星也有意向。因此對于國內企業,通過整合提高整體效益,也是擺在業界面前的一大現實問題。 從市場需求來看,目前液晶電視的主流尺寸已開始從32英寸、37英寸向40英寸以上擴展,26英寸已經成為小量市場;而液晶顯示器也開始向19英寸、22英寸擴展,無論京東方還是上廣電、昆山龍騰國內液晶三雄,目前的TFT-LCD生產線都是第五代,5代線只能最高對應到27英寸,其生產成本大約高出6代線50%,高端彩電的主流尺寸是32英寸以上,主要因為高端彩電都是16:9的屏幕比例,只有32英寸才適應中等家庭的最低住房面積,27英寸顯得太小,即便是價格低一些,也不可能有太大銷量,更何況用6代線做32英寸液晶彩電和5代線做27英寸液晶彩電的成本差不多,甚至更低。所以京東方和SVA的TFT-LCD 5代線主要是生產15、17、19英吋的電腦監視器面板。 毫無疑問,大陸目前沒有能力生產大屏幕(30英寸以上)液晶電視用的TFT-LCD面板。因此大陸的彩電企業注定要向外采購核心的TFT-LCD面板,要擺脫目前困境,勢必要實現本土化生產和本土產業鏈的完整配套,必須要把世界上重要的液晶面板主要部件的生產廠商都吸引到自己周圍以實現產業聚合效應,從而從整體上降低成本,并實現技術交流和協同作業的效果。 而生產電視用大尺寸TFT LCD液晶面板所需要的資金、技術、規模是目前國內三家大尺寸液晶面板生產企業不能承受之重,才使得國內產業的發展趨勢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那就是從同業競爭轉向聯合,通過整合以達到共同發展的目的。 2006年12月28日京東方發布消息稱,與上廣電、龍騰光電三方擬以各自擁有的TFT-LCD業務共同組建新的或選擇目前已存在的公司轉為專業化公司,并成為各方的TFT-LCD業務的統一平臺。據此,三家公司未來可以在資金、市場、原材料生產方面進行有效的協調,解決資金及產業配套問題,結盟各方還將就專業化公司的組建和發展戰略等共同開展工作,并計劃在2007年9月30日之前就有關整合事項達成一致,簽署整合專業化公司合同、章程。若屆時各方未能達成一致,《意向書》終止,目前三方還在協商過程中。三方合并不僅關系到現有三條五代線形成規模,提高議價能力,進一步削減成本,更關系到后續電視用液晶面板生產線的運營,減少三條線獨自運營的風險。如果此次三大巨頭能夠合作成功,不僅將避免各家公司之間未來殘酷的市場競爭,提升我國TFT-LCD企業與歐美日等TFT-LCD巨頭相抗衡的競爭力,還將改變我國乃至全球TFT-LCD產業的競爭格局。 TV用液晶面板主要顯示技術特點 液晶顯示器原本是用到電腦監視器上面,并不能直接搬過來當液晶電視,液晶電視要解決三個問題,一是視角問題,因為電腦監視器是個人近距離使用,所以液晶電腦監視器的視角只有40度左右,而液晶電視是多人中距離使用,因此必須有160度左右廣闊的視角,廣視角技術主要有日立Super-IPS技術,富士通的MVA技術,松下的OCB技術,夏普的ASV技術、三星的PVA技術,現代電子的FFS技術,其中Super-IPS技術和MVA技術最成熟也最有效。 二是時間響應問題,電腦監視器主要顯示數據,所以反應時間相對要求不高,通常低于40毫秒就可以。而電視要播放動態畫面,以NTSC60Hz為例,每幀的時間是16.7毫秒,因此反應時間必須低于16.7毫秒,如果要播放刷新速度更快的游戲節目或其他多媒體節目,需要更短的反應時間,最好低于1毫秒。縮短反應時間的技術同樣還是日立Super-IPS技術、富士通的MVA技術、松下的OCB技術較好。 三是色彩問題,電視對色彩還原程度要求相當之高,遠超過電腦監視器對色彩還原程度的要求。液晶電視的色彩關鍵元件是彩色濾光片,液晶電視對彩色濾光片的要求有五點,一是響應時間,幀速度L/C小于1;二是盡量寬的視角;三是亮度不低于400cd/平方米;四是色彩再現比率達到NTSC的70%以上;五是色溫大于9000K。這就要求彩色濾光片必須具備高色彩飽和度和高穿透度,通常LCD監視器用的彩色濾光片色飽和度不夠高,所以LCD監視器用的彩色濾光片不能應用到LCD-TV上。而高飽和度彩色濾光片技術掌握在日本三巨頭凸版印刷、大日本印刷、三菱化工手里面。而且電視用液晶面板的技術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這對國內以顯示器液晶面板為主的各企業轉戰未來電視用液晶面板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 京東方 在上市公司中,京東方擁有完整5代產線。近日,京東方與成都工業投資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和成都高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了《股東協議》,決定由公司與成都工業投資和成都高新投資共同出資組建“成都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注冊資本3000萬元,其中,公司以545.4萬元人民幣現金出資,占注冊資本的18.18%;成都工業投資以1500萬元人民幣現金出資,占注冊資本的50%;成都高新投資以954.6萬元人民幣現金出資,占注冊資本的31.82%。 以京東方5代線而言,受益于全球液晶面板景氣好轉,及自身成本下降,公司5代線2007-2008年實現整體較大盈利應無虞。由于京東方、上廣電NEC及龍騰光電三方5代線合并具體方案沒有出臺,如三方5代線合并,按入股比例收取投資收益,京東方收益預計會小于合并前自身5代線收益,因為龍騰光電目前規模無法實現盈利。另一方面,三家5代線合并后,對上游原材料的議價能力增強,采購成本將下降。 京東方與成都工業投資及高新投資的《股權協議》意味著坊間盛傳的在成都建4.5代線的消息將變成現實。按進度這條線早的話也要到2009年才會投產,屆時市場發展還難以判斷,但由于目前大陸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幾乎全仰賴進口,國內中小尺寸液晶面板產能開出后,可能刺激國內新的需求領域。 成都的上游配套缺乏,在原材料成本控制上與上海天馬的4.5代線相較處于劣勢,在中小尺寸TFT LCD的市場運營能力上也要培育;但京東方在成都投資4.5代TFT LCD同時還將建一條4.5代彩色濾光片生產線,減輕材料外購成本壓力;此外,以京東方運營5代線的技術與工藝實力,其4.5代線達到量產水平的時間應可短一些,目前股權安排有利于京東方規避投資初期的風險以及減小資金壓力。有一個不確定性在于三方5代線合并后,按發展態勢勢必要投資大尺寸電視用液晶面板,如6代或7.5代面板產線,資金需求、技術來源、投資初期可能面臨的虧損等因素使得三方合并后短期前景并不是特別明朗。 盈利預測: 液晶面板市場經常演繹風云突起,目前能見度還主要到2008年,因此只做2007、2008年盈利預測。主要產品價格及毛利率變化參考Displaysearch的預測,由于該毛利率預測為臺灣5代線生產15、17及19吋的水平,鑒于大陸相較于臺灣上游配套劣勢,假設京東方2007年及2008年一季度成本比臺灣高8%,2008年其它季度高5%;2007年期間費用率按2007年上半年水平,2008年管理費用率和財務費用率有所降低;假設2007年3、4季度公司月產量為8萬片,2008年公司月產量為8.2萬片;假設2007年出售冠捷股權未結的約2億投資收益將在2008年體現。 2007.10.20 公司股價為11.20 元 ,估值偏高,首次給予“中性”評級。 深天馬 深天馬控股子公司上海天馬4.5代液晶面板線2008年投產(主營10.4吋以下液晶面板),2007年中小尺寸TFT LCD面板旺盛景氣可望持續到2008年。深天馬不確定性在于其首涉液晶面板產線,面板技術水平(如響應時間、色彩飽和度、視角、對比度等)、產能利用率、制造工藝水平等還要接受考驗,因此,深天馬2008年具體業績要根據2007年四季度試運營及2008年一、二季度公司運營情況來判斷。目前公司有一批來自臺灣的液晶面板制造技術人才及銷售人才,且一直從事中小尺寸TN/STN液晶面板生產,在中小尺寸液晶屏市場開發、定制化生產等方面有成熟經驗,有一批穩定的客戶,涉足TFT LCD面板將進一步拓展公司成長空間,奠定公司在國內中小液晶屏市場的龍頭地位,并為拓展海外市場打下堅實基礎,總體上對深天馬未來業績可持樂觀態度。 全球來講,主要中小尺寸TFT LCD生產線在日本、韓國和臺灣地區,特別日本的產線建立比較早,這些地區中小尺寸產線大多折舊完畢,因此盈利能力會比較強,應對價格下跌風險的能力較強;另一方面,中小尺寸面板價格一樣由全球范圍內供求決定,目前能見度也可以到2008年,面板價格將保持穩定狀態。 盈利預測: 4.5代線運營情況將對公司2008年業績有巨大的影響,鑒于4.5代線運營初期業績有較大不確定性,無法做出較為準確的預測,我們僅根據公司目前業務對2007年業績做出預測,并緊密跟蹤公司4.5代線運營情況,適時推出對公司2008年業績預測。我們暫維持在《深天馬中報點評》中對公司2007年每股收益0.27元的預測,2007.10.20日公司股價為12.05元,由于公司已成功點亮第一片TFT LCD 4.5代面板,量產進程可能比預期順利,為此,我們將緊密跟蹤公司4.5代線運營情況,暫不對對公司做投資評級。 萊寶高科 萊寶高科目前主營TN/STN液晶屏用ITO導電玻璃與彩色濾光片,2007年初公司通過IPO融資投入2.5代TFT LCD彩色濾光片及2.5代TFT LCD空盒項目,主要生產3.5吋以下液晶面板 空盒,預計2008年二季度投產。與深天馬一樣,2008年萊寶高科將受惠于中小尺寸液晶面板旺盛景氣,由于2007年二、三季度7吋左右的中尺寸面板的漲勢最好,因此深天馬的4.5代線有受惠更多機會。 2007.10.20 日萊寶高科股價為30.9 元 ,首次給予“推薦”評級。 廣電電子 廣電電子上半年主要業務為控股子公司旭電子玻璃有限公司生產的彩色顯像管玻殼及另兩家控股子公司(上海廣電液晶顯示器有限公司和上海海晶電子有限公司)生產銷售的TN/STN液晶屏及其模塊和TFT模塊。 下半年公司將停產虧損的旭電子玻璃玻殼生產線,全面退出傳統CRT產業。上半年CRT玻殼收入占公司銷售收入的39.5%,因此停產后公司銷售收入會有較大降幅,但由于上半年CRT玻殼毛利率為-20.05%,停產利于公司主業扭虧,增加利潤。 單從5代彩色濾光片來看,隨著液晶面板行業復蘇,2007年第2季彩色濾光片價格回升,2008年CF投產有一個好的整體外部需求環境,價格水平有望保持穩定。同時,公司CF即使完全量產也只有84萬片/年,只能部分滿足公司需求(上廣電NEC年產108萬片5代面板),產品銷售沒有市場障礙。 總體來看,公司目前業務比較分散,各板塊盈利能力不強,未來業務向液晶面板上游集中,業務主線日漸明朗,2008年年產84萬片TFT LCD 5代彩色濾光片項目投產則吹響向上游進軍的號角。2008年是公司主業轉型年也是過渡年,值得期待。 剝離CRT玻殼業務后,公司主要業務還有液晶顯示屏及模塊和貿易,上半年公司液晶顯示屏及模塊的毛利為4.25%,貿易的毛利為5.3%,上半年公司每股收益0.008元,2007年業績并不樂觀,2008年值得期待,但也要觀察產業化進程,暫不做業績預測。2007.10.20股價7.33元,首次予以“中性”評級。 2008年大陸液晶面板行業將好戲連臺,三家5代線合并,深天馬4.5代TFT LCD中小尺寸液晶面板、萊寶高科2.5代TFT LCD空盒及2.5代TFT LCD用CF、廣電電子5代TFT LCD用CF將相繼投產,盡管這些項目的量產過程可能并不平坦,對2008年業績還不能做出有效判斷,但對公司業務收入結構將產生巨大而深遠影響,面臨提高估值機會,讓我們拭目以待!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