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不支持Flash
新浪財經

液晶面板:產業特性凸現中國企業機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0日 10:14 國金證券

  國金證券 程兵

  本文主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通過對比大尺寸顯示屏產業,闡述了中小尺寸顯示屏產業的優勢與發展前景,并對中小尺寸產業結構與價值分布進行了初步的研究,以回答目前資本市場對中小尺寸顯示屏產業的分歧;

  相對大尺寸顯示屏產品,中小尺寸顯示屏產品具有更好的盈利能力;我們不能以大尺寸LCD產品生產企業“京東方”的失敗案例來分析中小尺寸顯示屏行業的企業;

  中小尺寸產品為10英寸以下的產品,4.5代以下的TFT-LCD生產線適合生產中小尺寸產品,且面板制造技術非常成熟,與更高世代的TFTLCD生產線不存在競爭;

  中小尺寸產品“非標準化”與“產品設計服務”的可融合性使得企業與客戶的關系更加緊密,弱化了市場競爭,價格下降相對較緩;

  中小尺寸LCD產品的現有應用領域增長迅速,且新的應用領域層出不窮,相對大尺寸LCD產品,中小尺寸LCD市場增長前景更加明朗;

  未來TFT市場依然是中小尺寸LCD產品市場主體;產品品質提升,特別是顯示性能提升,例如高色彩飽和度、高解析度、對比度等,是未來TFT產品的發展趨勢;而觸摸屏(TP)市場的快速增長也是市場的一大亮點;

  同時,由于現有市場基數不大,新的應用領域快速發展,我們認為CSTN市場短期不會快速下滑;OLED由于壽命和產業化的問題,替代TFT技術尚待時日;

  我們再次闡述“技術進步”與“市場需求”相互作用推動著全球半導體市場發展的觀點,“稀缺性”是決定產業鏈價值分布的重要因素;

  我們認為“技術稀缺”是LCD產業的主要特征,這使得LCD產業鏈價值重心偏向于技術密集型的環節;

  “產品非標準化”與“設計服務可融合性”是中小尺寸顯示屏行業的主要特性,這相對弱化了技術進步對行業的推動作用,而非標準化制造所帶來對企業經營靈活性的需求也回避了企業規模問題,這凸現了中國機會;

  在中小尺寸LCD產業,我們更看好處于產業鏈上游的萊寶高科,“技術稀缺”決定了產業價值重心偏重于技術密集型的上游行業,堅持“高利潤回報”的經營理念將弱化了行業周期對公司的經營影響,我們依然維持43.90-47.41元的目標價位,給予“買入”評級;而處于產業鏈中游的深天馬,我們認為良好的經營基礎將有助于公司分享產業發展成果,繼續維持“買入”評級,但需要關注估值風險;

  從技術角度來說,由于大尺寸LCD產品發展趨勢主要在于尺寸的不斷更新,這使得產品切割效率可以通過技術升級不斷提高從而降低單位產品的生產成本;因此,每一次技術提升,都會對大尺寸LCD產品價格帶來沖擊;

  大尺寸LCD產品主要為筆記本電腦(Notebook)、液晶監視器(LCDMonitor)和液晶電視(LCD TV)等標準化產品,尺寸逐步增大是目前產品發展的主要趨勢;

  我們可以看到,對于即將成為主流的47寸液晶電視,10代線將極大提高8代線的切割效率,因此,一旦10代線開始進入量產,那么勢必迫使用于47寸液晶電視面板生產的8代線價格下滑;

  而新的面板制造技術出現擠壓原有技術在某一尺寸產品的價格,這將迫使原有技術生產往更小尺寸產品發展,引起整個產業的產品價格變化;

  然而,手機、數碼相機、MP3、MP4和便攜式DVD等消費電子產品的輕薄化趨勢限制了中小尺寸LCD產品在尺寸上的發展,使得面板生產技術進步對產品切割效率提升幅度不大,而技術進步帶來的產量大幅上升所引起的銷售困境也延緩了更高的面板制造技術導入;因此,相對大尺寸LCD產品,技術進步對中小尺寸LCD產品價格影響較弱;

  3-4.5代線,從生產中小尺寸產品的效率方面,依次為4.5代、3代、4代。4代、4.5代線相對較新,然而4代和4.5代線同樣存在轉產的調整難度。

  即便是6英寸的LCD產品,目前4.5代面板生產線相對2.5代所提升的切割效率并不顯著,而產品數量約增加4倍,銷售困境的增加將會降低4.5代線的技術優勢;

  4.5代以下的TFT-LCD生產線適合生產中小尺寸產品,且面板制造技術非常成熟,與更高世代的TFT-LCD生產線不存在競爭;

  因此,產品在尺寸空間發展的限制猶豫著更高代面板制造工藝的切入,這有效緩解了面板制造技術進步所帶來的降價壓力,提高了中小尺寸LCD產品的盈利能力;中小尺寸LCD產品服務特性弱化了行業競爭,產品價格競爭壓力不大..中小尺寸LCD產品和大尺寸LCD產品是兩個近乎完全分割的市場:從生產和管理角度,中小尺寸LCD為非標準化產品,客戶分散,對設計、銷售、服務要求較高,與大尺寸LCD的生產和管理完全不同。

  在中小尺寸LCD產品,由于產品種類多,客戶對制造商的設計要求相對較高,因此制造商與客戶關系更加緊密,設計服務融合成為可能;現有市場發展迅速,新產品不斷涌現;新的應用領域層出不窮,為中小尺寸LCD產品未來發展提供良好的前景,也進一步增強了對制造商設計服務的要求;

  相對大尺寸LCD產品,中小尺寸LCD產品為非標準化產品,種類多,數量小是其主要特征,因此,中小尺寸LCD制造企業相對來說與客戶關系更加緊密,企業設計制造能力相對“價格”因素更為重要,競爭相對弱化;

  相對大尺寸LCD標準化產品來說,中小尺寸LCD產品還隱含著“產品設計服務”特性,這使得企業與客戶的關系更加緊密,特別是未來“一站式”服務的趨勢更為中小尺寸LCD產業發展帶來新的亮點;

  對于大尺寸LCD產品來說,由于標準化產品結構使得大尺寸LCD產品采購商面臨的選擇更多,這將強化“價格”在整個采購過程的作用,因此,相對中小尺寸LCD產品,大尺寸LCD產品價格變動更加敏感;

  產品設計服務需求提高是中小尺寸LCD產品的重要特征,這增強了產品制造商的經營靈活性與企業自身獨特的優勢,強化了差異化經營的優勢,從而回避了價格戰的尷尬,提高了中小尺寸LCD產品的盈利能力;

  因此,多品種、量小、個性化設計的特點凸現了中小尺寸LCD產品的“設計服務”價值,這使得中小尺寸屏制造商與客戶關系緊密,競爭相對弱化,盈利能力較大尺寸LCD強;現有應用領域增長快速,新的應用領域層出不窮,中小尺寸LCD產品市場前景明朗.. 2006年中小尺寸面板的出貨量約達17.58億片,同比增長20%;手機依然是中小尺寸LCD產品的主要應用領域,PDA與MP3依然是增幅的亮點,汽車電子應用領域市場不容小看;

  據Gartner稱,2006年全球手機銷售量為9.9億部,同比增長21%。

  預計2007年全球手機銷量將達12億部,繼續保持20%以上增速;

  大尺寸LCD產品大多數為標準尺寸產品,大尺寸化是面前這些產品的主要發展方向;相比中小尺寸LCD市場缺乏驚喜;

  由于在大尺寸顯示應用范圍相對較窄,這使得大尺寸LCD產品種類較少,主要應用領域為筆記本電腦(Notebook)、液晶監視器(LCDMonitor)和液晶電視(LCD TV)等;

  “寬屏”和“大尺寸”目前是液晶電視和液晶監視器(LCD Monitor)

  的主要發展方向;筆記本電腦屏幕在尺寸上發展未來15寸將成為主流;22寸將成為液晶監視器(LCD Monitor)最佳設計尺寸;

  而中小尺寸LCD產品應用領域更為廣泛,現有應用領域種類繁多,而新的應用領域層出不窮;

  手機、無繩電話、MP3、MP4、數碼相機、數碼攝像機(DV)、車載顯示屏等都是中小尺寸LCD產品的應用范圍;..新的便攜式電子產品不斷涌現,也為中小尺寸LCD產品提供了良好的想象空間;

  我們可以預見GPS、電子相框,電子玩具等新的應用領域將逐漸發展;而家用監控系統,智能家電等也將成為中小尺寸LCD產品的應用領域;

  從“黑白”到“單色”,再到“彩色”;從CSTN到TFT,再到LTPS等;LCD技術發展先解決了“色彩”,后解決“顯示品質”,例如,高色彩飽和度、高解析度、對比度等;而中小尺寸LCD產品的尺寸限制,使得更大尺寸的LCD面板制造技術在尺寸方面的進步推動較弱;

  自1971年TN制造技術進入實用化,LCD產品制造技術經歷了TN、STN、CSTN、TFT和OLED等技術發展;目前OLED制造技術位居LCD制造技術的前沿,但存在壽命短、成本高的缺陷;而TFT已成為彩色顯示LCD產品的主流技術;

  CSTN是一個市場選擇的結果,在TFT產品成本相對過高和市場對顯示屏彩色化需求的強烈沖擊產生的過渡技術,這也決定了未來CSTN的命運;

  市場需求決定了各類技術的市場份額,需求特性與價格決定了其市場發展;我們需根據需求特性對各類技術市場發展進行分析;

  按顯示內容區分,我們可以將LCD產品分為純文字顯示應用領域與圖像顯示應用領域;目前TN/STN是純文字應用領域的主要產品類型,而TFT/CSTN則在圖像顯示中占主體;

  可以預見未來純文字顯示仍將廣泛存在,同時CSTN/TFT在純文字顯示領域相對優勢并不明顯,這使得未來TN/STN市場并不會快速萎縮,甚至消亡;..在圖像顯示領域,CSTN是一個市場選擇的結果,在TFT產品成本相對過高和市場對顯示屏彩色化需求的強烈沖擊產生的過渡技術,這也決定了未來CSTN的命運;

  TFT技術的響應速度快,在動態圖像顯示應用領域具有更好的性價優勢,隨著TFT面板價格的進一步下滑,TFT技術的替代效應(替代CSTN)將更加明顯;

  然而,由于電子產品品質化提升,極大豐富了中小尺寸LCD產品的應用范圍,在CSTN市場規模已經較小的情況下,新的應用領域對其拉動作用較大,因此,短期CSTN市場仍不會快速萎縮;

  因此,我們認為TN/STN市場未來仍將存在,保持略微增長態勢;TFT產品將繼續保持市場主體地位,而CSTN技術的特性決定了未來市場必將邊緣化,但短期內該市場仍不會快速萎縮,詳見后續論述;

  現有應用領域,隨著TFT替代率的提高將會減弱其增長勢頭,然而,新的應用領域開拓將緩解這種趨勢,未來TFT產品仍將保持較好的增長勢頭;TFT在圖像顯示應用領域作用更加顯著;

  2006年全球手機出貨量中TFT-LCD顯示屏手機占比約為79%,隨著TFT替代率的進一步提高,未來TFT在手機市場增長率將會下降;

  數碼相機,MP4,便攜式DVD等新的應用領域開拓成為TFT產品增長亮點;

  價格因素也成為未來TFT市場繼續增長的動力;隨著價格的進一步下跌,TFT產品將進一步擠占CSTN產品市場,并有效保持與OLED等產品的競爭優勢;

  目前,TFT/CSTN價格比已接近于1.2;

  從液晶電視擠占CRT案例可以看出,價格下跌對TFT產品滲透CSTN市場具有很好的推動作用;

  而電子產品的品質化提升也深刻的影響著中小尺寸TFT-LCD市場,TFT產品性能提升成為未來發展的主流;

  多媒體,多功能與高性能是這次電子產品品質化提升的主要表現,時尚化與娛樂化是這一潮流的具體導向;

  這些要求不僅僅推動了電子產品的“薄、輕、超小型”發展,也對顯示屏幕的性能要求更加嚴格,例如高色彩飽和度、高解析度、高對比度等;

  加之未來智能手機的快速增長,這將推動TP屏(Touch Panel)市場快速增長;

  因此,在技術上,LTPS技術市場將在未來得到很好的發展,而需求拉動著TP屏市場的發展,成為未來中小尺寸LCD市場的兩大亮點;

  TFT的材料主要有傳統的非晶硅(amorphous silicon,a-Si)和最近的低溫多晶硅(LTPS);

  LTPS材料較之a-Si具有更高的解析度,透光率以及反應速度高等優點,但材料制造技術較不穩定,價格偏高等,但這幾年這些問題正在逐步得到解決;

  新的應用領域的拓展增加了CSTN的市場需求,而產品特性使得未來幾年內TFT在這些領域替代效果并不會很明顯,我們認為這些領域將是未來CSTN的市場主體,成為增長亮點;在1.5寸以下尺寸顯示屏市場,技術進步將進一步強化CSTN-LCD的優勢,目前1.5寸屏的應用已成為兩者的分水嶺;該應用領域(例如手機副屏)未來幾年仍將是CSTN-LCD的市場主體;中低檔MP3顯示屏在尺寸與顯示效果要求的弱化,強化了CSTN在這個領域的優勢,這將成為未來CSTN市場需求增長的強勁動力;單機售價低(一般在500元附近)與多用于室內等特性使得TFT-LCD屏在無繩電話應用領域的替代效果并不明顯,我們認為未來幾年CSTN仍將是該應用領域的主體;

  雖然在手機應用領域隨著TFT-LCD替代率逐步提高,CSTN市場將會快速萎縮,由于手機應用領域中CSTN市場規模已經較少,即便是急劇萎縮,對CSTN整體市場影響效應也將相對減弱;

  即便是目前TFT-LCD屏無法攻克的1.5寸以下顯示屏市場,隨著消費者對手機品質化的要求提高,1.5寸以下顯示屏手機也將快速萎縮;

  目前手機TFT替代率已達79.59%,隨著手機顯示屏TFT-LCD替代率的提高,我們認為未來CSTN在手機市場將會急劇萎縮;..然而,按2006年全球手機出貨情況,CSTN在手機應用中出貨量為1.62億塊,相比MP3市場的約6000萬增量預測等,即便現在該市場出現40%以上的速度衰退,其對CSTN整體市場影響將不再顯著;

  因此,我們認為產品特性與新的應用領域的出現,特別是中低端MP3和無繩電話的市場快速增長將有效消除CSTN在手機應用領域的衰退的影響,CSTN整體市場未來兩年僅略微下滑;OLED技術雖為LCD技術前沿,但產業前景發展微妙

  我們認為新技術所能滿足的“市場需求”對產品性價比提升幅度是影響其成功的關鍵,新產品的價格變化是影響新技術發展的重要因素;

  我們認為TFT技術最終成功的原因歸就于彩色顯示領域對顯示質量的強烈“訴求”,例如色彩等,這是TN/STN根本不能滿足的;

  在面對價格的困境,市場最終采用先解決“彩色化訴求”,再解決“彩色顯示品質訴求”的路徑,這也是CSTN技術出現的主要動因;隨著TFT的技術逐漸成熟所帶來的價格下滑,提升了TFT技術在動態、高分辨率等顯示性能的性價比;這也是我們認為CSTN技術市場最終將會邊緣化的主要原因;

  “輕薄、節能”是OLED技術所能滿足的最重要的“市場需求”,然而,技術仍還不成熟,制造成本較高是目前OLED的主要困境;

  OLED產品具備輕薄、高亮度、低耗電,可以在低溫工作等特性;

  雖然OLED相對TFT技術擁有更優的技術優勢,并且在一些應用領域已經取得很好的進展,然而,我們認為未來OLED技術發展仍將微妙;

  市場研究機構DisplaySearch日前表示,2006年全球OLED市場收入約4.75億美元,比上年下滑3%。盡管OLED出貨量增長29%,達到7,210萬套,但平均售價出現較大降幅。

  從OLED所能滿足的需求來看,“薄、輕”能使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造的更薄更輕;而“低功耗”能減輕手機等消費電子在電源上的負擔,從而為新功能增加帶來空間;

  然而,在細細探究TFT與OLED技術出現所面臨的困境時,我們并不能就TFT的成功案例來完全肯定OLED的市場發展;..我們可以看到在CSTN vs TN/STN或者TFT vs CSTN技術的進程中,“彩色化訴求”和“彩色顯示品質訴求”這些重要的“市場需求”存在是TFT技術成功的原動力;性價比是平衡替代進程的杠桿;

  相對STN/TN,TFT技術所滿足的需求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它所帶來給消費者的滿意度是STN/TN所無法取代,這也注定了TFT技術所帶來的發展方向必然成功;

  在我們對OLED和TFT技術性能比較發現,“彩色顯示品質訴求”,甚至是目前OLED所擁有的“薄、輕、低耗電”并不是TFT不可逾越的鴻溝,而同時,我們必須考慮到價格因素所帶來的性價比的衡量,隨著TFT的價格進一步下滑,OLED技術市場未來發展仍將微妙;

  因此,OLED未來的成功還需取決于它與TFT發展進程的差距,但從短期來看,OLED未來是否能夠成功仍還是一個未知數;中小尺寸LCD產業結構“技術進步”與“市場需求”共同推動半導體市場發展,“稀缺性”決定產業價值分布..我們再次重申在《需求主導凸現中國機會,“客戶價值”決定投資價值—

  —集成電路行業2007年第2季度報告》中關于“技術進步”與“市場需求”對全球電子產業的作用以及“稀缺性”決定產業鏈價值分布的論斷;

  ‘稀缺性’是影響價格的重要因素,我們引入“稀缺性”觀點來探討產業的價值分布情況;

  我們認為“技術進步”與“市場需求”是推動全球電子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技術進步”與“市場需求”相互作用產生了“技術稀缺”或是“需求稀缺”,這種稀缺性導致了產業鏈價值分布的情況;

  在這里我們所指的“市場需求”僅僅是消費者對產品的性能與價格的需求;

  所謂的“技術稀缺”指的是當新技術的出現所帶來的對產品性價比提升高于原有技術,此時“技術進步”對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將優于“市場需求”的變化;

  所謂的“需求稀缺”指的是當新技術所帶來的對產品性價比提升并不顯著,此時“技術進步”所帶來的對產業發展的推力有限,不及“市場需求”的作用;

  “稀缺性”決定了產業鏈的價值分布,一旦產業發展進程中出現了“技術稀缺”現象,那么產業的價值重心將偏向產業中技術密集型的環節,反之亦然;需求主導是全球半導體市場發展的主要特征,產業價值重心偏重于與需求緊密相關的環節..隨著電子產業的發展,商業模式不斷變化,電子產業由以往的“拱型”曲線變成了現在的“微笑”曲線。也就是說,以前是電子產品制造商獲取最多的利潤,而兩端的器件供應商和下游渠道僅獲取少量利潤;而現在正好相反,兩端的器件供應商和下游渠道獲取了價值鏈的大部分利潤,而留給生產商的利潤所剩無幾。

  從終端電子產品看,新產品的價值往往體現于它所帶來的“市場需求”提高了消費者的滿意度,而“技術進步”對產品的價值推動作用相對弱化;

  Apple的ipod的成功可歸功于創新,優美的外型設計與完美的性能結合體,融合諸多的時尚因素;而在最適當的時候以iTunes形式進入在線音樂領域為產品推廣推波助瀾;

  一般來說,硬盤式播放器相對閃存播放器較昂貴,且閃存所用集成制造技術較為先進,蘋果僅僅憑借iPod(硬盤式播放器)一個產品就占據了60%的市場,但索尼和創新推出的四款產品,甚至一些是閃存播放器,卻兵敗垂成;

  縱觀手機發展趨勢,新產品更多的是“需求”的整合,例如,MP3手機,拍照手機等;

  縱觀這幾年的半導體技術進步情況,新技術的產業化進程相對較為緩慢,表現為技術進步相對緩慢,實際上是新技術所帶來對產品性價比提升并不顯著,需求主導全球半導體市場發展特征已經十分明顯;

  就目前的市場情況而言,64位CPU的替代效應已不如當年奔III的替代效應;這也是目前65nm制程的集成制造技術市場拓展較緩的主因;

  在高容量NAND閃存的市場還沒有完全快速打開,降價已先行;

  45nm制程的NAND迅速導入量產,32nm制程工藝正積極儲備,但盈利能力已較先前技術降低;

  顯然,新技術所帶來的對產品性價比提升并不顯著,“需求稀缺”現象凸現,這也是是我們認為電子產業價值鏈重心偏向于“市場需求”相關緊密的產業環節的重要原因,例如產品設計和產品銷售;

  技術稀缺”卻是LCD產業的特征,產業價值重心在于技術密集型環節..相比電子產業,LCD產業特征卻呈現了“技術稀缺”;在目前顯示領域,更多的“市場需求”需要通過新技術得以實現,技術進步呈現加速態勢,產業價值重心集中在技術密集型的產業環節,即上游環節;

  就終端消費市場需求而言,例如液晶電視,未來47”或是42”電視將有取代現行主流32”之趨勢,因此,10代線的切割效率以及產量將優于8代線面板制造工藝;

  從“輕、薄”需求來看,OLED等新技術所帶來的效應將優于現有的TFT制造技術;就畫面質量,LTPS、OLED等等技術將有效提高現行技術制造的面板質量;..顯然,LCD產業中技術進步所滿足的“市場需求”將勝于原有技術,“技術稀缺”才是LCD產業的重要特征;

  “技術稀缺”將使得產業價值重心偏向于技術密集型環節,這也是LCD產業中越往上游含金量越高的原因所在;而,中小尺寸顯示屏產業盈利能力相對大尺寸顯示屏產業更好,這也是我們看好中小尺寸顯示屏行業的主要原因所在;

  顯然,無論從市場發展前景還是行業盈利能力,我國的中小尺寸顯示屏行業未來將有良好的發展,我們看好未來我國中小尺寸顯示屏行業的發展;規模與技術是臺灣與國外同行的主要優勢,其產業上下游整合力度加大

  目前全球TFT-LCD產業主要為日本、韓國及臺灣,臺灣在1992年開始進行相關研發,但產業飛速發展則在1999年至2004年,其市場占有率從1999年2%飛速增長到2004年的將近45%;

  有效降低面板制造成本,優化產業鏈結構與提高產業環節之間的效率是推動臺灣面板制造企業上游材料內制化(In-house)以及垂直整合在當地水平更加密集的主要動因;

  “技術稀缺”決定了產業鏈價值重心在于技術密集型的上游材料制造,因此,“自上而下”的成本控制效果顯著;

  LCD產業屬于協同性十分強的產業,產業鏈各環節的有效結合是產業解決成本的關鍵,也是提升企業或者地區產業競爭優勢的關鍵;

  顯然,臺灣與國外同行的規模技術優勢為企業進行上下游整合提供了基礎;

  無論是技術的垂直整合,還是上游材料的內制化,其核心的動力在于暢通上下游的渠道,減少不必要的成本增長;

  我們也需要關注到之前臺灣的LCD產業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大尺寸LCD產品制造,中小尺寸顯示屏產業制造能力相對大尺寸LCD產業較弱,加之中小尺寸顯示屏產業應用領域成熟相對較慢,因此,目前中小尺寸顯示屏產業競爭集中度相對大尺寸LCD產品市場較低;

  就2006年二季度手機顯示屏出貨量統計數據來看,前五名企業僅一家臺灣企業入圍,且市場份額在8%以下,而前五名市占率也在58%附近;

  同時,臺灣企業開始積極進行中小尺寸顯示屏產業并購,我們需要關注這所帶來的對大陸企業的影響;

  奇美電子通過旗下子公司奇菱科技收購臺盛以加速整個奇美集團在中小尺寸TFT-LCD面板上的整合。

  成本優勢與中小尺寸顯示屏的制造技術成熟為我國大陸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機遇;而中小尺寸LCD產品產能轉移也為產業發展帶來了良好的發展預期,我們看好我國大陸中小尺寸顯示屏產業發展;

  “技術落后”與“規模偏小”是我國中小尺寸LCD制造企業的困境;

  我國大陸企業還不具備TFT-LCD關鍵材料制造,例如,玻璃基板,偏光片等;

  在面板制造方面,大陸企業制造能力缺失,大部分依賴于進口;

  我國企業規模偏小,特別是A股市場中的上市公司,行業中缺乏全球影響能力的企業,使得目前我國大部分LCD制造企業面對國際主流半導體企業競爭處于不對等地位;

  然而,中小尺寸顯示屏產品的非標準化與“設計服務可融合性”弱化了“技術進步”推力,緩解了我國大陸企業的技術競爭壓力;同時,產業的服務特性也凸現了我國大陸企業成本優勢;這為我國大陸中小尺寸LCD產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機遇;

  我們已經論證了4.5代以下面板制造技術在中小尺寸LCD產品制造最優,而這些生產線的固定資產投資數額相對較少,這緩解了我國企業的資本支出壓力;..我國部分企業的彩色濾波片盈利能力已經優于臺灣與國外同行;

  “技術進步”壓力緩解,而產業“服務”特性凸現了我國大陸企業在擁有良好的成本優勢,為我國中小尺寸LCD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機遇;

  產業鏈價值重心偏向于技術密集型環節,這凸現了上游材料制造的投資價值,而中小尺寸LCD產品隱含的“服務”特性使得我們再選擇公司時更加關注注重“產品服務”價值以及擁有這種潛力的公司;

  行業前景明朗,相對大尺寸LCD產業,“技術稀缺”相對弱化凸現了中小尺寸LCD行業的“設計服務”價值,這是我們看好萊寶高科的行業基礎;

  “設計服務”的融合可能拉緊了制造商與客戶之間的關系,而相對大尺寸LCD,制造技術進步對中小尺寸LCD產品生產效率提高不大,因此,中小尺寸LCD行業競爭相對較弱,盈利能力更好;

  中小尺寸屏市場需求旺盛+“中國制造”在消費電子的比重為我國中小尺寸LCD產業提供堅實的市場基礎

  全球LCD面板轉移,特別是未來TFT面板轉移將進一步完善我國中小尺寸LCD產業鏈,強化了本土企業的競爭優勢;..萊寶相對國內外同行,盈利能力最好;

  現有業務良好的現金流支持與公司堅持中高端產品的經營策略為公司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愿景;

  對行業的準確把握和合理的發展步驟是公司07年業績同比略微增長而08年業績將會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我們認為如果僅以07年的業績進行估值并不能完全體現公司的未來價值,因此,我們類比

中小企業板與同類公司,以08年業績為基準,考慮時間因素,僅給予25~27倍市盈率得到43.90-47.41元為估值區間,給予“買入”評級。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