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不支持Flash
財經縱橫

生物科技:中國籍單抗 產業化剛剛開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6日 18:59 國泰君安

  國泰君安

  易鏡明

  投資要點:

  單克隆抗體藥物的技術開發經歷了鼠源單克隆抗體、人-鼠嵌合抗體、人源化抗體、全人源抗體等階段,近年來開發的單抗主要是人源化的單克隆抗體。單抗藥物的主要銷售領域是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等。

  單克隆抗體藥物開發與化學藥物相比有不少特殊性:開發風險小、專利保護弱、法規不完善,對單抗藥物而言,研發是比較低的門檻。

  生產是單抗藥物最大的難題,真核細胞中抗體表達量低下、哺乳動物細胞培養放大工藝均未解決。另外,單抗行業資金需求大,是燒錢的行業。

  全球抗體藥物的銷售額增長迅猛,1999年全球抗體藥的銷售額僅12億美元,2004年飆升到105億美元,預計2010年全球抗體藥物年銷售額可達到300億美元。

  國內單抗產業的情況:單抗市場主要分布在抗腫瘤和抗移植后排異反應兩大領域,銷售的城市以廣州、上海、北京為主,羅氏占主導地位

  蘭生股份通過上海蘭生國健間接持有中信國健17%股權,資金及生產技術的高壁壘和研發優勢可能使中信國健成為未來的單抗行業龍頭,但蘭生持有股權比例過低,單抗藥物潛在增長對蘭生股份業績貢獻有限。

  華神集團的碘[131I]美妥昔單抗是我國第一個自主研發的抗腫瘤單抗,06年10月獲得藥品批準文號,生產的GMP證書可能在07年2~3月份下發。我們認為華神集團將面臨反商業賄賂的環境下新藥推廣的問題,且醫生的用藥意識也需要培育,還需要觀察產品推出后的市場接受程度。

  1.免疫系統、抗原、抗體

  人或動物體內有一個免疫系統,它是抵御病原菌侵犯最重要的保衛系統以及新陳代謝的主導系統。這個系統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T細胞和B細胞等),以及免疫分子(抗體、補體、細胞因子等)組成。

  抗原:被免疫系統看做異體,因此引起免疫反應的分子,可分為外來的和自身的兩種。1、外來物質,如細菌、病毒、寄生蟲等侵入人體后,都可作為不同的抗原,這是引起過敏的原因之一。2、在遺傳、衰老、受外傷、環境刺激、感染或藥物的作用下,細胞的結構發生異常變化,成為自身抗原,這就是某些腫瘤和免疫性疾病的發病原因;人的細胞膜表面也有抗原分子,每個人的抗原分子都不相同,因此將一個人的血液或器官移植到另一個人身上常常會引起免疫反應。

  一般來說,一個抗原有多個決定簇,抗原分子量愈大,決定簇數量愈多。一種抗原決定簇產生一種抗體。機體內約有1億種不同的B淋巴細胞,每個獨立的B淋巴細胞只能接受一種抗原的刺激從而形成分泌一種抗體的能力,所以自身產生的血清抗體,實際上都是許多抗體組成的混合抗體。稱為多克隆抗體。這種多克隆抗體存在特異性差、效價低、數量有限、動物間個體差異大,難以重復制備等固有缺陷,使用時難盡人意。

  1975年,英國科學家凱撤·米爾斯坦和喬治·克勒,把產生抗體的B淋巴細胞與多發性骨髓瘤細胞進行融合,形成雜交瘤細胞。這種細胞兼有兩個親代細胞的特征,既有骨髓瘤細胞無限生長的能力,又有B淋巴細胞產生抗體的功能。因此,這種雜交瘤細胞就能在細胞培養中產生大量單一類型的高純度抗體。這種抗體叫“單克隆抗體”。單抗在特異性、效價、制備等各方面均明顯優于多抗。兩位科學家也因雜交瘤技術這一杰出貢獻榮獲1984年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

  2.單抗藥物

  2.1.單抗藥物種類

  單克隆抗體藥物的技術開發經歷了鼠源單克隆抗體、人-鼠嵌合抗體、人源化抗體、全人源抗體。鼠源性單克隆抗體由于有副反應,代謝快,除了部分放射性元素一般與此類單抗結合以達到治療目的外,其余逐漸退出市場。人源化及全人源單克隆抗體由于副反應小,在體內停留時間長,有利于治療,近年來開發的單克隆抗體主要是人源化的單克隆抗體。這三種治療性的單克隆抗體都已經在美國上市。

  2.2.單抗藥物與化學藥物研發的差別

  單抗藥物的研發思路

  1、明確某種疾病的病變細胞與正常細胞相比有哪些特異性的抗原決定簇

  2、研發出與特異性的抗原決定簇結合的單抗

  3、單抗一端與治療的藥物結合

  4、利用單抗的特異性,單抗藥物追蹤并鎖定對應的抗原決定簇;藥物發揮殺傷病變細胞的作用

  化學藥物的研發

  與單抗研發的目標明確相比,新的化學藥研發顯得相當盲目和困難:世界上最大的制藥巨頭輝瑞公司全球CEO馬金龍對化學藥物的研發體會深刻,他認為:新的化學藥物研發是全世界最冒險的投資,其風險甚至高過宇宙探索。每10000個化合物中平均只有1個可以用來開發藥物,而每1個藥物只有30%的能收回成本。一個新藥物從研發到上市大概需要8年以及10億美元以上的投入

  單克隆抗體藥物開發與化學藥物相比有不少特殊性

  1、開發風險小:在化學藥行業,每一種獲得成功的產品都要為無數失敗的產品買單,有時甚至為慘重的失敗買單。而單克隆抗體藥物由于針對性強,開發臨床研究失敗的風險較小。在四類治療性單克隆抗體中,鼠源性單克隆抗體的臨床開發成功率最低,都達到4.5%,最高的嵌合型甚至達到26%。

  2、單抗的專利保護弱、法規不完善:只要針對同一抗原決定簇,單抗就會具有相似的療效。但針對同一個抗原決定簇,單抗的結構可以有成百上千種選擇。因此治療性抗體很難用專利保護。如果能使一兩個氨基酸產生突變,從而獲得抗體親和力比原來更高的抗體,就可視為完全創新的產品。例如,同樣是抗CD20嵌合抗體,美國專利局就批準了兩個專利——XOMA公司的專利(美國專利5500362)

  和IDEC公司的專利(美國專利6399061B1)。這兩個專利輕重鏈的CDR1和CDR2完全相同,骨架區幾乎完全一樣,只是在CDR3區有一兩個氨基酸的區別。但是,這兩個專利互不侵權。因此知識產權問題幾乎不會對治療性抗體構成障礙。完全可以在不侵犯他人結構專利的情況下,開發出不同的單克隆抗體。

  抗原決定簇是至關重要的保護目標,但生物制藥公司以抗原決定簇為專利申請的保護對象缺乏合理性,因為抗原決定簇的發現是全球科學家的公共成果,難以歸屬到具體的公司。因為這些復雜的原因,目前世界各國尚無單抗仿制藥品的界定條律及相關法律出臺,在生物技術最發達的美國,據預測,在2009年之前都很難有生物仿制藥獲得批準,因為還沒有相應的法規使得生物仿制藥的劃分、歸類有法可依。這與化學藥截然不同,化學藥的研發困難,但化學藥的專利保護很強,化學藥的結構就是專利藥企核心競爭力,專利藥企80%的市場價值都要歸功于他所創造的這種知識產權。

  對單抗藥物而言,研發是比較低的門檻。這是一柄雙刃劍,當你是追隨者的時候,這種低的專利壁壘將讓你迅速趕上;但當你是領先者的時候,這會讓你難以限制競爭對手的入侵。

  3、單抗的研發具有持續性。化學藥物常常在一個標志性的藥物出現后,在化學結構式上改變不同的基團,可以有同類藥物出現。但單抗的研發比化學藥物改變基團要容易的多

  2.3.單抗藥物的主要銷售領域: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等

  目前正在進行開發和已經投入市場的抗體藥物主要有以下幾種用途:腫瘤免疫診斷、免疫顯像、導向治療;器官移植排斥反應的逆轉;哮喘、牛皮癬、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狼瘡、多發性硬化癥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但這些疾病的療效需要區別對待。我們需要以行為金融學的眼光來區別單抗藥物與化學藥物的差距。我們最關注的是單抗藥物與化學藥物之間在費用和療效上的區別。

  2.3.1.腫瘤治療:單抗藥物顯示出優勢

  療效:與其他類型藥物相比,從療效上講單抗類靶向藥物的確存在臨床優勢:1、它能根據基因突變特征,也就是腫瘤細胞與正常細胞內部物質的分子結構變化或是正常蛋白質與被破壞蛋白質之間的差異來區分這兩類細胞及蛋白質,并選擇性地攻擊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從而令整個腫瘤治療過程變得更有效率并降低了藥物毒性。細胞毒性類藥物不分青紅皂白地攻擊所有細胞與單抗藥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由于細胞毒性類也攻擊正常細胞,因此治療過程中較大的副作用給病人留下了不良印象。2、單抗藥物能不同程度延長腫瘤患者生存時間,這對腫瘤治療來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市場:據IMS公司最新公布的數據表明,2005年全球腫瘤藥物市場份額已達到了285億美元,占據了世界整個醫藥市場的5.1%,與2004年同比增長了18.6%,從而成為全球10大類藥物中增長最快的品種。在銷售構成中,細胞毒性類藥物所占比重高達45%,而單抗類靶向藥物與激素類藥物的比重則分別為30%與25%。

  單抗類靶向藥物中“重磅炸彈”藥物級別的是利妥昔單抗、曲妥珠單抗和西妥昔單抗,05年銷售額分別達到31.5、16.2和6.9億美元。

  2.3.2.器官移植:單抗已有一定市場

  與腫瘤的發病率(153.8例/10萬人)相比,器官移植的發生率(0.03/10萬人)要小很多。全世界每年大約進行了1萬多例腎移植、1千多例肺移植和胰移植手術、2千多例心臟移植、4千多例肝移植,總體算下來器官移植大約在2萬例左右。

  器官移植是費用高昂的手術,肝移植或者腎移植花費幾十萬是很常見的,單抗藥物在器官移植術的用法通常是移植術前、術后各用一次,起誘導免疫抑制的作用,這與其他免疫抑制劑不同,霉酚酸酯、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劑是術后長期使用。

  單抗在器官移植中的作用與其他免疫抑制劑不構成競爭關系;巴利昔單抗、抗Tac單抗約2萬左右的費用與幾十萬相比是零頭,而且由于單抗的良好作用,已經成為一線用藥,單抗藥物在器官移植領域的地位已經建立。

  2.3.3.自身免疫性疾病

  因為我國目前研發出來的針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是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單抗,我們簡要介紹類風濕關節炎的市場。

  類風濕性關節炎(RA)是一種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癥性疾病,以慢性、對稱性、多滑膜關節炎和關節外病變為主要臨床表現,屬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

  RA發病率約占人群的1%~2%,三分之一的RA患者有可能在患病后20年內出現嚴重殘疾。

  1、中國與其他國家用藥結構差異很大。

  目前全球RA藥物市場已由生物制品主導,2005年全球RA生物制品市場容量達到48.7億美元,主要是英利昔單抗和阿達木單抗,英利昔單抗是全球最暢銷的單抗藥物,05年銷售額達到34.77億美元,2003年~2005年兩種單抗總銷售額同比增長分別為54.9%、86.3%、30.3%。

  05年中國類風濕關節炎(RA)藥物市場只有70億RMB左右,其中中成藥占比超過60%,生物藥在6%左右,且沒有單抗類產品,06年蘭生股份的孫公司中信國健的益賽普上市,銷售額預計為5000萬左右,益賽普在中國RA藥物市場占比不到1%,與國外單抗藥物在類風濕關節炎市場的叱詫風云相差巨大。

  需求和費用是單抗在我國類風濕治療領域推廣的難點。1、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是病程長達幾十年的緩慢進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不像腫瘤那樣在短期內嚴重危及生命,與癌癥患者對單抗藥物需求迫切相比,慢性疾病患者對單抗藥物需求的剛性要弱一些。2、費用差別巨大:按照標準劑量計算英利昔單抗3個月就要2.9萬元,同期傳統藥物甲氨蝶呤總共只需要15.1元。而根據衛生部公布的數據,我國城鎮居民2004年醫療保健平均支出為528.2元,農村居民2004年醫療保健平均支出為130.6元,類風濕關節炎等慢性疾病需反復用藥,我國居民難以承受如此高昂的藥價。英利昔單抗和阿達木單抗未進入我國市場可能也是基于以上考慮。

  2.4.生產是單抗藥物最大的難題

  目前已經上市的單克隆抗體藥物都是使用哺乳動物細胞表達,使用最多的是CHO及NSO兩個細胞系1、真核細胞中抗體表達量低下仍未解決。國內很多實驗室,真核細胞中抗體表達量在1mg/L以下,很難用于生產。僅個別實驗室抗體表達量達到60-100mg/L,而在發達國家,平均抗體的表達量在2000 mg /L左右。

  2、國內的哺乳動物細胞培養放大工藝還未解決。在國外單克隆抗體藥物生產一般都使用2000~10000L,甚至15000L發酵罐生產。而我國動物細胞培養規模普遍在80L以下,個別抗體及疫苗生產達到500L,培養方式大多采用微載體培養,連續灌流和流加培養產業化工藝尚在形成之中。就像我們能買到用Windows操作系統的電腦但不可能復制微軟公司一樣,已用于生物技術藥物生產的動物細胞大規模高效培養技術是無法在專利和公開發表的報道中找到的,更無法直接引進。生產技術是單抗行業主要的壁壘之一。

  2.5.單抗藥物制造業:燒錢的行業

  對醫藥制造企業來講:單抗行業固定資產投入高――2006年全球生產型動物細胞培養反應器的總規模為197萬L,哺乳動物細胞表達的蛋白總產量約3800公斤。全球反應器的生產能力也只有2克蛋白藥物/升反應器。能達到全球正常銷售的單抗年平均產量至少要達到20千克,反過來推算,則需要至少1萬升動物細胞培養反應器,固定資產初始投入需要1億美元,這是個燒錢的行業,所以資金也是進入單抗藥物制造業的主要壁壘。

  對患者來講:過高的固定資產投入使得生產1克重組蛋白的成本在2000美元以上,有些甚至達到5000美元,由此導致藥價昂貴,將考驗患者的承受能力。

  3.單抗藥物產業狀況

  3.1.單抗的歷史

  1986年,Ortho開發、治療器官移植排斥反應的世界上首個單克隆藥物——抗CD3單抗OKT3在美國上市;1994年,第一個嵌合抗體ReoPro上市;1997年,Genentech開發的Rituxan上市,成為了第一個重磅炸彈的單克隆藥物;2002年,第一個全人源化單克隆抗體Humira上市;到2006年,FDA共批準23個治療性單克隆抗體藥物

  3.2.國外單抗行業增長迅猛

  全球抗體藥物的銷售額增長迅猛,1999年全球抗體藥的銷售額僅12億美元,2004年飆升到105億美元,約占全球藥物市場份額的2%。在從嵌合體、人源化到完全人源化抗體等一系列技術發展的推動下,預計2010年全球抗體藥物年銷售額可達到300億美元。可以說,抗體藥物已成為生物技術藥物中最重要的大類之一。

  研發:除了美國FDA批準的23種抗體藥物,同時還有120多種抗體藥物處于臨床開發階段,500多種處于臨床前開發階段。根據美國制藥商協會(PhRMA)的調研報告,單克隆抗體占據處于臨床研究階段的生物藥的比例從2002年的20%及2004年的23%,升至2006年的34%,表明了單克隆抗體藥物將會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銷售:2004年全球共計22個單克隆抗體藥物上市銷售,銷售額達103億美元,占治療性蛋白藥物市場銷售額的18.7%。但是單抗藥物之間分化非常明顯,前兩名英利昔單抗、利妥昔單抗共占據57%的市場份額,前8種銷售額最大的單克隆抗體藥物的銷售額達到了101億美元,占單克隆抗體藥物市場的98%,而剩余14種只占單抗市場的2%。2005年這8種單克隆抗體藥物銷售額達到了130億美元,其中英利昔單抗、利妥昔單抗、曲妥珠單抗、阿達木單抗、貝伐單抗、Synagis等6個品種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進入了重磅炸彈級藥物行列,英利昔單抗、利妥昔單抗仍然占據51%市場份額。

  3.3.國內單抗產業的情況

  3.3.1.單抗市場主要分布在抗腫瘤和抗移植后排異反應兩大領域

  從國內2005年單抗銷售額來看,單抗市場分布在抗腫瘤和抗移植后排異反應兩大領域,抗腫瘤藥物占比61.2%,其中利妥昔單抗是領軍人物,占所有單抗銷售額49.1%的份額;抗排異反應的占比38.8%;其中達克珠單抗和巴利昔單抗占比較高。

  但在全球市場上風頭勝過利妥昔單抗的英利昔單抗并未見蹤跡,這與其治療病種有關,英利昔單抗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由于抗體藥物價格高昂,強生公司認為類風濕關節炎等病種的銷售額主要與國民收入相關,他們并未進入中國市場。

  3.3.2.單抗銷售的城市以廣州、上海、北京為主

  在全國16大城市中,廣州是最大的抗體藥物市場,占有總市場份額的30%,其次是北京和上海,分別占有的份額為22%和15%。在這三大市場上,利妥昔單抗的用藥金額占據絕對優勢,份額都在50%~60%之間。廣州抗體藥物市場上的第二大藥物是達克珠單抗(24%),而北京和上海市場都是巴利昔單抗坐占據第二位(26.4%、15.2%)。

  3.3.3.羅氏占主導地位

  國內抗體藥物市場是三資品牌產品紛爭的戰場,唯一有國產品種上市的是鼠抗人T淋巴細胞CD3抗原單克隆抗體,國內企業生產的該產品在整個抗體藥物市場所占的份額不足1%,其他競爭產品均為進口品種。

  在這個日益活躍的市場中,表現最為突出的企業是羅氏公司,該公司在抗體藥國際市場上占有統治地位,其國內合資企業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更是操控著整個國內抗體藥物市場。在國內市場現有的5種主要抗體藥物中,有3種產品出自羅氏公司,分別是利妥昔單抗、達克珠單抗和曲妥珠單抗,2004年,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抗體藥物所占市場份額為77.4%,2005年前三季度的市場份額雖然有所減少,但仍然占據了71.5%。

  羅氏的主導思想是占據大城市,以赫塞汀(曲妥珠單抗)銷售分布范圍為例,赫塞汀銷售排名前三甲分別是廣州、上海、北京,三個城市銷售額占全國總銷售額的66.1%。顯然赫塞汀25800RMB/支的高昂價格使其主要市場分布在少數幾個大城市,我們認為這是羅氏細分市場后切合實際的戰略戰術,事實證明也比較成功。

  4.相關上市公司業務分析

  4.1.蘭生股份

  4.1.1.蘭生股份通過上海蘭生國健間接持有中信國健17%股權,中信國健可能是國內單抗行業未來的龍頭。

  上海中信國健藥業有限公司可能是國內單克隆抗體藥物未來的龍頭,它的優勢主要在于:1、強勢的股東背景提供資金支持:單抗行業是燒錢的行業,強大的資金支持是必要條件。中信國健由香港中信泰富有限公司和蘭生股份共同投資的生物醫藥高新技術企業。現注冊資本6.86億人民幣、投資總額10億人民幣2、研發力量強大并已掌握單抗生產的核心技術:中信國健擁有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上市產品益賽普,并有2個在研單抗產品有望在未來2年獲得批文,正在進行臨床試驗的有2個。更可貴的是公司掌握了抗體篩選、抗體重組、高表達細胞株構建和大規模懸浮培養等核心技術,公司目前生產線是4個750L發酵罐,大約能滿足兩個藥品的國內市場需求。資金及生產技術的高壁壘和研發優勢可能使中信國健建立壟斷優勢。

  上海張江生物是上海蘭生國健的子公司,主要進行單抗藥物的研發和中試,目前亦有4個申請注冊的單抗品種。

  面臨的問題:1、單抗藥物藥價過高,推廣阻力比較大。治療類風濕以3個月一療程計算,益賽普費用是24000元,是同期甲氨蝶呤15.1元的1589倍,推廣將面臨一定的壓力。2、2006年是嚴打商業賄賂元年,很多醫藥制造類上市公司的新藥推廣低于預期,衛生部日前已建立長效反商業賄賂機制,我們預計2007年新藥推廣面臨的大環境仍不容樂觀,中信國健的銷售隊伍面臨考驗。

  07、08年上市銷售的單抗產品可能只有益賽普,但中信國健的研發投入每年達4~5千萬,中信國健的業績可能要到09年才能有所體現;尤為關鍵的是蘭生股份通過上海蘭生國健間接持有中信國健17%股權,持有比例過低,單抗藥物潛在增長難以有實質性的業績貢獻。

  4.1.2.海通證券股權

  海通證券與都市股份2006年12月28日簽訂換股吸收合并協議,要點如下:1、都市股份向光明集團轉讓全部資產、負債及職工;2、海通證券的換股價格為每股2.01元;都市股份為每股5.80元(2006年10月13日的收盤價為基準確定),由此海通證券與都市股份換股比例為1:0.347。海通證券合并前為87.34億股,換為新海通的30.31億股。合并完成后新海通的股份總數將增加至33.89億股。3、海通證券承諾2010年10月8日前不上市交易或轉讓4、新海通將定向增發10億股。

  對蘭生股份影響如下:

  1)股本變動:合并前蘭生股份共有海通證券2.92億股(占總股本3.35%),合并后有新海通證券1.01億股(不考慮增發,占總股本2.98%)。蘭生股份總股本2.8億,不考慮增發,每股蘭生股份A股含海通股權0.36股。

  2)增厚凈資產:預計海通證券06、07年凈利潤分別為6.11億元、7.30億元,按照33.89億股本攤薄,06、07年EPS分別為0.18元、0.215元。按07年40倍PE計算,海通證券的股價未來12個月合理價格8.6元。則蘭生股份享有市值為8.68億元,扣除原購買成本2.92億元(2.92億股×1元/股),增厚5.77億元。蘭生股份總股本2.8億,則每股凈資產增加2.05元(這樣增加的凈資產已經是由市價折算過來,所以在算公司總的PB時,這增加的2.05元PB只能給予1倍,而不應該按照公司自有每股凈資產乘以PB來計算)。06年3季度蘭生股份每股凈資產為1.85元,將增加到3.9元。

  3)對EPS影響:累計計提海通證券減值準備的1.4億將使EPS增加0.5元,預計體現在06或07年業績中,具體時間尚不確定。海通上市后當年計入的是每股凈資產,以后年度海通證券價格波動將影響當期損益。

  總的來講,中信國健可能是國內單克隆抗體藥物未來的龍頭,但蘭生股份持有比例過低,單抗藥物潛在增長難以有實質性的業績貢獻。我們對蘭生股份暫無評級。

  4.2.華神集團

  2006年10月26日公司公告: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西安細胞工程中心)共同承擔的國家863項目――"碘[131I]美妥昔單抗注射液",已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核準簽發的藥品批準文號碘[131I]美妥昔單抗使用后中晚期肝癌患者兩年生存率為42%:據這一新藥的主要研制者、第四軍醫大學細胞工程中心主任陳志南教授介紹,美妥昔單抗對肝癌細胞具有較強的親和力,可以引導碘[131I]發射高能β粒子殺傷癌細胞。從2001年6月到2003年12月,科研人員先后在4家

醫院開展了兩期臨床試驗。試驗結果表明,一周期臨床有效率為16%,臨床控制率為80%,兩周期臨床有效率為27%,臨床控制率為86%;使用后中晚期肝癌患者兩年生存率為42%,32個月的生存率為31%。

  我們對華神集團的董秘魏依國先生進行了電話訪談:

  1、目前生產線是2個發酵罐,固定資產投入約3千萬。目前能生產1萬人份的美妥昔單抗,每人份零售價在2萬元左右。

  2、公司的生產方式如下:獲得銷售信息后的2天,公司生產出單抗,送到位于北京的核物理研究所進行碘[131I]與美妥昔單抗的耦合,再以航空配送的方式送到相應的城市并配送到相應的醫院。核物理研究所已解決放射性物質的配送技術問題,但公司與核物理研究所的利益分配具體不詳。

  3、公司目前主要的銷售網點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及西安,只銷往3級甲等醫院,共有專業銷售人員20余名。

  4、生產的GMP證書可能在07年2~3月份下發。

  5、與傳統的手術治療相比,注射碘[131I]美妥昔單抗,只需在患者股動脈打開一個米粒大小的創口,患者幾乎不會有什么痛苦。與介入化療相比,注射碘[131I]美妥昔單抗后引起的嘔吐、脫發等副作用較小。

  我們認為華神集團也將面臨反商業賄賂的環境下新藥推廣的問題,且碘[131I]美妥昔單抗是我國第一個自主研發的抗腫瘤單抗,醫生的用藥意識也需要培育,還需要觀察產品推出后的市場接受程度,目前暫無評級。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