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不支持Flash
|
|
|
農林牧漁:中國糧價上漲的起因和趨勢簡析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8日 17:48 新浪財經
趙金厚 申銀萬國 1.近期中國糧食價格普遍上漲 近期中國農產品價格出現了“普漲”行情,主要糧食品種小麥、玉米、大豆均出現了上漲,并由此帶動下游產品面粉、豆油等價格上漲,尤其是12月以來,更是出現了加速上揚態勢。12月11日,東北長春地區玉米價格已達1420元/噸,較上月同期上漲120元/噸。 2.國家托市收購和國際價格上漲是主要原因 此輪糧食(食品)價格上漲的市場環境與上輪(2003-2004年)有所不同,前輪上漲主要是中國糧食連續多年減產、供求格局發生變化所致,而此輪上漲則是在中國糧食連續三年豐收、供求趨于平衡的市場環境下的上漲。究其原因,我們認為主要為“中國政府托市收購”與“國際市場價格上漲”雙重因素作用的結果,是中國政府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中發〔2006〕1號)精神運用市場手段調控糧食市場效果的體現。 2.1國家托市收購穩住糧食價格底線 2003-2004年糧食價格上漲促進了中國糧食產量的迅速恢復,與此同時,糧食價格也趨于平穩,部分品種甚至有所下跌。而農藥、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持續上漲,2005年起農民糧食生產效益反而有所下降。據國家統計局對9000個農業生產單位調查,2005年全國糧食生產平均每畝純收益(總收入-生產投入) 為243元,比上年減少27元,下降10%。為了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中發〔2006〕1號)精神,穩定糧食生產,提高農民收入,2006年新糧上市之際,國家首次在小麥、早稻、中晚稻主產區啟動了最低收購價政策,即國家托市收購。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農業部等部門分別于2006年5月、7月和9月三次聯合發文,在小麥、早稻、中晚稻主產區由中央儲備糧總公司等國有糧食企業執行最低收購價收購小麥、早稻、中晚稻。國家托市收購抑制了糧食市場價格的下跌,抬高了糧食市場價格底線,且政策性收購主體全面入市大量收購,客觀上改善了市場糧食供求格局,促進了糧食價格穩步回升并保持在合理水平之上。 同時,國家對執行最低價收購企業-中央儲備糧總公司、部分地區地方儲備糧公司的收購行為進行政策扶持:收購所許資金由農業發展銀行提供。對糧食收購或臨時存儲給予費用:0.08元/千克/年,其中,0.07元為保管費用,0.01元非監管、質檢費用等費用。因此,收購主體執行最低收購價收購積極性較高,政策執行效果明顯。據統計,2006年國家通過托市,在小麥主產區收購小麥409.3億千克,在早稻主產區收購早稻37.4億千克,在中晚秈稻主產區截至11月25日已收購中晚秈稻45.6億千克。預計2006年國家按最低收購價收購糧食總量約500億千克左右。 2.2國際市場價格上漲的聯動效應 農產品價格上漲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國際農產品價格的持續上漲。CBOT小麥主力0703合約最新(2006-12-12)報收在482美分/蒲式耳,較年初(388.5美分/蒲式耳)上漲24.06%。CBOT玉米主力0703合約最新(2006-12-12)報收在372.7美分/蒲式耳,較06年年初(257.75美分/蒲式耳)上漲44.61%。 美國是世界小麥、玉米最大出口國,其出口量分別占其產量的56.38%和16.94%(2004年數據)。由于預計美國2006/2007年度小麥減產,美國小麥庫存降至最低。而小麥主要生產國-澳大利亞-因遭受干旱發出減產預告,該國小麥產量將下降三分之二。聯合國糧農組織發表報告稱全球小麥庫存將下降至三十年來的新低。USDA(美國農業部)最新(11月份)預測:2006/2007全球小麥產量為5.868億噸,消費量為6.15億噸,存在明顯的供給缺口。國際市場小麥價格不斷上揚。 油價飆升促使更多的國家開始積極尋求替代品,燃料乙醇的需求逐步擴大。 石油消費大國——美國——計劃從2005年到2010年將國內燃料乙醇消費量從現有的45億加侖提高到75億加侖水平。玉米工業性和能源性需求不斷增加,預期2006/2007年美國玉米庫存急劇減少。國際投資基金加大了玉米期貨的投資,推動國際玉米價格上漲。 此外,美元持續貶值,以美元計量的國際大宗農產品價格相對上升,且美國是農產品出口大國,相應地,對國際市場農產品價格也產生了一定影響。 中國已經加入WTO多年,國際農產品價格上漲對國內農產品價格產生了聯動效應,這種效應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期貨價格聯動,中國小麥、玉米均有期貨交易,國際小麥、玉米價格上漲直接影響中國相關期貨價格走勢,二者的關聯性較高。部分品種刺激價格上漲的因素在中國也同樣存在,如玉米,按照將要出臺的燃料乙醇“十一五“規劃,2010年中國燃料乙醇年產量將達到330萬噸,是2005年102萬噸的3倍。二是進口成本增加拉動,如棉花、大豆等,2005年中國大豆進口量是國內產量的1.6倍(進口大豆2659萬噸,產量1635萬噸),國際大豆價格上漲直接抬高國內大豆價格。 3.預計后市糧價上漲趨緩,但難以下跌 我們希望中國的糧食等農產品價格能夠長久的上漲,畢竟相對而言,農產品價格依然不高,糧食生產效益偏低。但客觀上,農產品價格持續大漲的可能性并不大,尤其是主要糧食品種-小麥、稻谷等,預計后市在政府的調控之下,糧食等農產品價格將在現有水平波動。而部分品種如玉米、豬肉等價格因市場供求變化而可能繼續上漲。 3.1 2006年中國糧食產量繼續增加 理論上,糧食價格波動主要由其供求關系決定。2006年中國糧食產量繼續恢復性增長。據統計,2006年中國夏糧總產量1138億千克,同比增長74億千克,增長7%,主要糧油產量種植面積和產量均有所增加。預計全年糧食總產量4.96億噸,較上年增長2.48%。中國糧食生產連續三年豐收。糧食需求一般認為4.95-5億噸,供需總量基本平衡。 但個別品種可能波動幅度會大些,如玉米,中國玉米加工能力在快速增長。 按照國家燃料乙醇“十一五“規劃,2010年中國燃料乙醇年產量將達到330萬噸,是2005年102萬噸的3倍。同時,國內玉米加工規模不斷增加。以吉林省為例,目前大型玉米加工企業約10多家,年加工玉米能力500萬噸。但有10多個在建項目一兩年內投產,屆時加工能力將有600萬噸左右。 3.2政府拋售糧食進行調控 糧油不同于一般商品,糧油價格波動事關人民群眾生活(尤其是城市低收入困難群體)和社會穩定。因此,中國政府既希望通過托市收購促進糧價兩年連續下降后的合理回升,保護農民生產積極性和增加農民收入。但又擔憂糧油價格的過度波動對群眾生活和社會的負面影響。近期,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通知要求防止糧油價格過度波動影響群眾生活,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明確責任,密切配合,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做好糧油供應和市場穩定工作。 事實上,為增加市場供給,平抑糧食價格上漲,進入11月后,國家競價銷售2006年按最低收購價收購的小麥、早秈稻,尤其是11月25日以后,在12天內連續進行了三場小麥拍賣活動,累計銷售小麥363萬噸,12月14日舉行第五次拍賣35萬噸小麥。頻繁的拍賣動作顯示了政府穩定糧油價格的決心,產區的小麥市場價格趨于平穩。 3.3但糧油價格短期也難以下跌 基本理由有二:一是政府糧價的調控作用日益體現,如果糧價下跌,政府會進行“托市”。此外,對2007年糧食產量的預測也是支撐價格的重要因素。以小麥為例,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測,2007年中國小麥播種面積為2280萬公頃,較2006年減少2%。華北地區干旱影響了冬小麥的種植和正常生長,預計2007年小麥產量9950萬噸,同比減少347萬噸。 二是國際市場價格居高不下。據美國農業部11月預測,2006/2007年度全球小麥、玉米、大米等主要糧食品種價格可存均處于低位,國際投資基金普遍看好農產品,價格下跌難度較大。目前,美國小麥現貨價格(不含關稅、增值稅、運費等)已經高于中國,玉米、大豆也相差不大。國際市場價格居高不下,對國內價格形成支撐。 4.相關上市公司影響分析 糧食等農產品價格上漲,對相關行業影響不一。理論上,農產品生產性行業收益上升,下游相關產業成本壓力增加,但不同子行業因競爭程度、轉移能力差異而有所不同,實際影響與理論推理并不一致。具體來說,收益的子行業主要有:種植業、部分糧油加工業(產品漲價幅度超過原料上漲幅度,如大米、豆油、面粉加工業);成本上升子行業主要有:農產品深加工業(如玉米加工業等)、飼料業。影響并不明顯的子行業:種業(種子行業依然供過于求)。 上市公司方面,因企業經營模式不同,對農產品價格上漲的影響也不一。總體上,影響并不較大,部分重點上市公司分析如下: 北大荒(600598)公司主營糧食生產,擁有936萬畝土地承包經營權,但其農業生產經營模式屬于“地主”式:主要利潤來源于承包戶(農工或家庭農場)的生產承包費(主要為現金,少部分為農產品或兩者兼有)。農產品價格上漲,直接收益的是承包者。公司只能通過承包到期(承包期一般3-5年,沒有到期土地租金難以上調)土地“競價發包”“微調”承包費,而不能完全按照市場價格同比例上調。畢竟,大多數承包者是農場職工,大幅上調承費也與中央“減輕農民負擔”政策不符。預計年增加租金收入2000-3000萬元,增加2%左右(2005年承包費收入10.38億元)。但市場大米價格上漲幅度高于稻谷(原糧)上漲幅度,米業公司盈利有所增加。預計2006年業績增長10%左右。 登海種業(002041)公司主營玉米種子生產銷售,其科研實力和新產品儲備據中國種業企業前茅。但由于玉米種子行業供過于求,及熱銷品種“鄭單958”沖擊,2006年公司玉米種子銷售大幅減少,業績滑坡。由于中國玉米種植面積短期內難以增加(土壤、氣候條件制約),2007年玉米種子行業供過于求格局并未因玉米價格上漲而改變,玉米種子價格也沒有隨玉米價格上漲而明顯上漲。因此,玉米價格上漲對公司的實際影響并不大。 通威股份(600438)公司主營水產飼料生產銷售,玉米、面粉價格上漲對公司2007年生產成本上升有一定壓力。但公司通過合理的庫存儲備管理、配方調整等舉措,可以適當消化部分上漲因素。同時,隨著下游水產品、畜禽產品價格的回升,公司有可能提供部分產品的價格,適當轉移部分成本上升壓力。公司是中國水產飼料行業龍頭,正處于快速擴張期,預計未來1-2年依然能保持業績的穩定增長態勢。 豐原生化(000930)公司主營玉米深加工,主要產品-燃料乙醇、檸檬酸、氨基酸等-所用原糧均為玉米。玉米價格上漲對公司生產成本上升形成壓力。而公司連續虧損的油脂加工業務則因油價上漲幅度大于油料價格上漲幅度盈利增加。中糧集團已正式入主豐原集團和豐原生物,中糧集團在糧食貿易方面的優勢有可能適當消化公司原料成本上升壓力。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