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行業研究 > 正文
 

行業前沿:煤電僵局沖破大限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06日 14:19 證券導刊

  2006年春節剛過,國家發改委、鐵道部、交通部就下發通知:“尚未簽訂合同的部分重點煤炭、電力企業必須抓緊工作,在2月份之內簽訂全年電煤合同和運輸合同。”

  煤電僵局沖破2月大限說到底并非價格問題,而是兩種經濟體制的碰撞。在目前煤價放開,電價受到政府管制的條件下進行的電力改革,無論對于電力行業還是煤炭行業都存在著極大的風險。依靠政府干預,來協調兩大利益集團的矛盾并非長久之計。

  一、煤電對局仍在持續

  2006年春節剛過,國家發改委、鐵道部、交通部就給各發電、電網企業和煤炭企業下發《關于繼續做好部分電煤價格協商保障2006年煤炭電力生產供應的緊急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提出:“尚未簽訂合同的部分重點煤炭、電力企業必須抓緊工作,在2月份之內完成全年電煤合同和運輸合同簽訂任務。”三部委的通知強調,在保證價格基本穩定的前提下,由煤、電企業雙方協商確定電煤價格。鑒于多年形成的電煤“重點合同”價格與“非重點合同”價格存在一定差距,適當提高“重點合同”電煤價格也有其合理性。供需雙方要充分協商、平穩推進,防止價格大漲大落。鼓勵簽訂長期、穩定的供貨合同。

  現在2月底大限日期已過,部分電煤合同仍然擱淺,煤電雙方的價格博弈還在持續著固有的僵局。歷經煤電雙方長達59天的價格博弈,雖然煤電雙方私下有些零星的合同,但在大宗煤炭價格上仍有較大分歧。有消息稱,截至3月1日,中央五大發電集團和四家地方電力企業仍未簽合同。而這9家的需求量,才是重點電煤中的主要部分。

  煤炭、電力是兩個依存緊密的行業,長期以來為煤電價格爭執不休。每當因煤炭安全問題大量關閉小煤窯,就會帶來煤炭供不應求,電力行業則不得不承受電煤漲價、供應不穩的壓力;當電力市場需求下降,煤炭企業又不得不承受價格暴跌,產品積壓的損失。電力的壟斷,特別是對煤炭企業的坑口電站和煤矸石等資源綜合利用項目長期采取的打壓政策,更加激化了兩個行業的矛盾。在目前煤價放開,電價受到政府管制的條件下,進行以廠網分開和競價上網為核心的電力改革,無論對于電力行業還是煤炭行業都存在著極大的風險。依靠政府干預,來協調兩大利益集團的矛盾并非長久之計。

  曾有分析人士認為,本輪煤電僵局的主要責任在電力企業,尤其是由一些大型的電力集團組成的采購聯合集團不想接受電煤提價。這一“指摘”未必確實,但有一點不可否認:到目前為止,國內處于行業排頭兵位置的大型電力集團,沒有一家簽訂電煤供銷合同。

  二、“市場煤”下的新利益格局

  剛剛過去的一年,中國的煤炭業可謂順水又順風。煤炭產量穩中有升,2005年全國煤炭產量突破21億噸大關,比上年增長8%左右,產量驚人,卻不愁買家。鬧的沸沸揚揚的全國重點煤炭產運需銜接會議上,盡管無果而終,但是,煤炭企業依然是一副“皇帝女兒不愁嫁”的表情,含笑離席。同時,2006年國家對電煤市場的放開讓國內的產煤大省無不歡欣鼓舞,在他們看來,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華東煤炭銷售聯合體秘書長鄭勇在其報告中所列舉的一系列數字,讓我們看到了這些省份興奮的原因。根據他的分析,在2005年,安徽省內重點電煤和市場電煤之間的價格差超過100元/噸,比真正的市場煤炭價格則低200元/噸。僅此一項,該省四大煤炭企業即減少銷售收入26.8億元,和市場價格之間相比,減少更達40億元。

  不只安徽如此,同為產煤大省的山東、山西等也面臨類似的情況。曾參與煤炭價格政策設計的山西省社科院能源所所長王宏英認為,“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初步建立,煤炭價格必須放開,特別是電煤,占到山西煤炭出省的60%至70%,國家繼續控制對整個國民經濟的健康運行不是一件好事。”

  “山西出省煤炭已占到全國的80%,但在價格上卻沒有話語權。山西急需掌控對煤炭價格的話語權,也應該有足夠的資格爭取這一權利。”這是許多山西煤炭界人士的共識。

  在電煤價格放開之后,產煤大省的地區利益意識正在加強。另外,由于煤炭資源本身的稀缺屬性,也推動他們正朝著這一利益訴求邁進。

  三、“計劃電”下的不同利益

  面對煤電僵局,國家級電力公司穩坐釣魚臺,而地方煤電企業卻已開始尋找出路。

  1、五大電力集團緣何按兵不動?

  就國家層面的五大電力集團而言,根據中國現行的規定,他們不必為電力的短缺或中斷負任何責任。相反,在現行國家對電價實行管制的情況下,煤價一路看漲,有可能是發電越多,虧損也就越大。除此之外,還有以下原因:

  一直拉鋸的電煤價格搏弈,對煤炭行業已經有了一些影響。以產煤大省山西為例:受今年國家電煤價格無法確定的影響,今年山西省煤炭訂貨會遲遲無法開幕,由此也影響到了山西省煤炭供應的有序銜接。今年由于煤電雙方頂牛更加激烈,電煤價格是漲是平,一時難以確定,但總體趨勢看來電煤價格的確要有小幅上調的可能。盡管這樣,就對近期的煤炭市場盲目的樂觀,也為時尚早。煤炭行業的樂觀程度隨著國家政策的不斷出臺和季節性的轉變,也勢必有所減弱。

  煤電價格難確定,電力企業海外尋煤。在國內電煤遲遲不能定價的時候,一些發電企業已經把目光投向海外。有發電集團人士稱:“國內煤價現在已經超過國際煤價,以澳大利亞某個港口發熱量5500大卡的電煤為例,國內同樣煤質的煤炭價格相差十幾美元/噸。”據稱,這些大的發電集團正在做從國外進口煤炭的工作,目前正在談判,確定進口量。“不能只考慮國內了,要從世界所有煤源、運力、生產條件來考慮配送。”

  煤炭產能發出過剩預警,國內煤炭業要重新洗牌。從2005年的煤炭生產能力來看,截止到2005年4月,全國持有煤炭生產許可證的煤礦核定能力為22.6億噸,由于近幾年各方面投資辦礦的積極性很高,生產能力迅速增長,2005年新增能力至少在6000萬噸以上,產能過剩的壓力逐步顯現。

  2、地方煤電企業欲破僵局?

  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級別的電力企業沒有義務保障各個地區電力供應,在這一現實下,為了保證電力供應,省級企業就必須得承擔起這一重任。我們從各地的行動中可見一斑。

  2005年全省人均GDP超過3400美元,已經相當于中上等收入國家水平的浙江省就是其中最為積極的一個。無論是整體還是個體而言,浙江去年的經濟表現都非常搶眼。不過,有一個瓶頸可能是他們永遠的心痛——能源短缺,而這也足以從他們的行動上反映出來。2月15日,以總經理吳國潮為首的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一行人,為將來的電煤供應而踏上了行程。

  重慶市已在2月27日確定了轄區內的煤電聯動方案,提出從4月1日起將市內重點電煤價格每噸上調16元至29元,電價適度上調。方案已提交發改委。

  據了解,山西省的計劃內電煤總量為2.1億噸,目前達成價格協議的煤炭購銷合同為1.35億噸,占總計劃的64%,但各煤礦與電廠達成的合同價格因區域原因從不漲價到每噸上漲40元不等,如果按煤礦提出的漲價要求全部能夠兌現進行統計,2006年山西省煤炭購銷合同價格每噸平均上漲9.2元。

  去年陜西省供省內電煤價格受全國煤炭市場價格影響,電煤價格每噸上漲68元,上調幅度較大。去年煤炭企業雖得益于價格總體水平上調,讓陜西煤炭企業的效益有較大幅度提高。陜西省2006年省內電煤合同簽訂基本原則達成共識,煤電雙方一致同意,今年電煤價格繼續維持去年25元/噸的水平。在縮小了省內電煤與出省煤炭價格差距的同時,給發電企業的經營也帶來一定困難。為穩定煤炭市場價格、緩解省內供求矛盾,省內電煤將免征煤炭價調基金,或收取后全額返還給煤炭企業。

  從目前煤電雙方合同簽訂的情況來看,今年煤電企業矛盾進一步激化、雙方在價格上的僵持到了國家行政命令都難以緩解的程度。計劃電與市場煤之間的矛盾如果單純依靠煤電聯動很難解決根本問題。

  四、電力壟斷是改革羈絆

  煤電難以簽單說到底并非價格問題,而是兩種經濟體制的碰撞。煤炭企業已在市場經濟的大海中游了10多年,而電力企業卻有些“不習也不愿習水性”。

  業內人士認為,即使國家實施第二次煤電聯動政策,如果沒有電價改革為基礎,煤電價格摩擦仍將繼續。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歐新黔在年初的“全煤會”上預計說,今年國內煤炭需求21.7億噸左右,全年煤炭供應將達22億噸,電煤價格只會小幅上漲。

  據透露,這次煤炭企業提出的漲價幅度多是在6%至8%之間。如果按6%計算每噸煤只漲了約15元;若按每噸漲20元算,仍比市場煤價低80元左右。然而,以大唐集團、華能集團、華電集團、國電集團和中電投五大電力集團為代表的電力企業并不領情。

  山東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衛國認為,二次煤電聯動明顯帶有強烈的政府干預色彩,這與煤電市場化的改革方向并不吻合。當前,由于煤炭資源的不可再生性,煤炭價格與石油價格一樣從長遠看是上升的,煤炭企業利潤也要上漲。

  電力方面迫切推動煤電二次聯動政策的第一說辭便是電力虧損。張衛國指出,一改革電力就吆喝虧損,但說到底還是利益集團從中作祟。由于長期受國家保護,電力企業內部管理松散,電廠耗煤仍然偏高。張衛國認為,現在電力管得太死,國家應該就此放手,將電價交由市場來定。

  五、真破局須待煤電大融合

  雖然大限已過,煤電合同難產,但破局曙光似乎出現。據有關媒體報道,國家發改委已經確定了煤電聯動的大基調,每度電上調1分錢左右,但該消息未得到國家發改委證實。華能集團有關人士稱,國家發改委要求各家電力企業對上漲電價幅度再次進行測算,華能集團燃料部的測算工作正在進行中。之前,各大電力公司已經對上漲電價幅度進行過測算。

  繼續實行煤電價格聯動政策固然能夠打破目前的對峙狀態,恐怕也只是一時權宜之計,要從根本上解決煤電之爭的問題,還得另圖良策。

  改革開放20多年來,電力壟斷仍未打破,電力行業的員工仍享受高額“不當得益”,高額利潤最終到了部門、利益集團手中,只有通過競爭才能解決高額利潤與壟斷利潤。而國際上普遍也是通過競爭來取消高額利潤的,不需要政府在中間進行二次分配,政府分配利潤并不比市場高明多少,這些的確值得國內借鑒。

  解決煤電僵局問題的關鍵在于:必須打破傳統行業壁壘,加速鼓勵煤、電兩大行業融合,支持煤炭企業并購電廠,推動電力公司擁有煤礦。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