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強國戰略造就股市機會 相關行業牛股全揭密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14日 08:45 證券時報 | |||||||||
--《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對股市的影響及投資策略 東方證券研究所 A股市場將轉向“成長性溢價”
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宏偉藍圖 2006年2月9日,我國向全世界發布雄心勃勃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為盡快成為世界科技強國勾畫宏偉的路線圖。這個由2000多名頂尖科學家和科技政策專家歷時一年多制定的綱要,是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基本建立及加入世貿組織后的首個國家科技規劃,為在本世紀中葉成為世界科技強國奠定基礎。 中共中央、國務院同時發布施行這一《綱要》,全文分為十大部分,部署了11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以及68項優先主題,16個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專項,8個重點技術領域的27項前沿技術,18個基礎科學問題,4個重大科學研究計劃。 它們涵蓋能源、資源、農業、制造業領域,載人航天和探月、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等戰略工程,生物、信息、制造等領域的前沿技術,以及蛋白質、納米等科學研究。這些都是“迫切需要科技支撐的戰略性問題和重大瓶頸問題以及實現技術跨越式發展的重點領域”,科技部部長徐冠華如是說。 《綱要》提出,到2020年,全社會科技研發經費年投入總量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將提高到2.5%,將超過9000億元,投入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企業將成為科技創新主體。這部45000字的綱要突出強調“企業成為自主創新的主體”的目標。提出要推動企業特別是大企業建立研發機構,同時在財稅政策和建立研發平臺上給企業大力支持。 科技政策專家們設計了中國各類企業憑借技術創新和市場競爭增強競爭力的實現路徑,提出到2020年左右,以大量專業化中小企業為基礎,在各產業中造就一批效益突出、創新業績出眾、成長迅速、實力強大的中國企業,并使其中佼佼者躋身世界500強,形成“航母級”企業。 規劃綱要對 經濟增長將產生積極影響 《綱要》的實施,對我國經濟增長的長期保障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它能夠有效解決目前我國經濟增長中已經遇到的各種資源瓶頸問題。 去年中共中央五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已經指出,“我國土地、淡水、能源、礦產資源和環境狀況對經濟發展已構成嚴重制約”,如果不加以解決,增長的可持續性將受到影響,這一點已經有國際經驗可借鑒。如日本的資源利用效率是很高的,但在其經濟高速增長的1955年到1973年的近20年間,經濟增長速度也因石油資源的約束而受到影響。在《綱要》的11個重點領域中,第一個領域就是能源的節約技術、推進能源結構多元化,增加能源供應的技術等;第二個便是水和礦產資源的節約技術、開發技術、勘查技術、高效開采和綜合利用技術等。這些相關技術的重要突破,將能夠有效解決未來經濟增長可能遭遇的資源約束,為經濟在長時期內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提供基礎的支持。 二是它為經濟的增長提供了新的、然而卻是更加重要的因素。 根據80年代以來在經濟增長理論上占據優勢的新經濟增長理論,推動經濟增長的因素主要有兩類,一是資本和勞力的投入;二是效率的提高,而效率提高的主要靠自主創新帶來的技術的進步。新經濟增長理論還有另外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它認為,技術進步不是外生的,而是內生的,是由這個國家的制度、政策、環境所決定的。《綱要》不但提出了中長期內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重點領域,而且提出了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一整套強有力措施,創造了技術進步的良好環境,這將帶動生產力質的飛躍,經濟的增長也將進入一種全新的模式。 三是它能夠解決我國長期經濟增長中會遇到的技術瓶頸。 大量的研究表明,當一個經濟體在利用現有能夠得到的科學技術條件下仍有很大的增長潛力時,經濟增長的制約因素是資本的可得性。但是,當經濟體的發展已經充分利用了現有能夠得到的科學技術時,制約因素將是經濟體的知識、技術儲備。我們認為,中國經濟的增長正逐步接近后一種情形。《綱要》中確定的一系列重點領域、重大專項、前沿技術、基礎研究等將從不同層次上分別為不同階段的經濟發展做好技術儲備。 當經濟增長的推動力逐步由主要依靠資本、勞動力的投入轉變為更多依賴創新帶來的效率的提高時,還會帶來兩方面的影響: 一方面是經濟增長的波動幅度有望縮窄,企業盈利的波動也會縮小。在經濟增長主要依賴資本的投入時,經濟將不時陷入“高投資-產能過剩-經濟大幅波動” 的循環,這已為國內外經濟發展的歷史所證實。 另一方面是企業的盈利能力會提高。根據馬克思的《資本論》,在只靠資本投入的增長模式下,資本有機構成不斷提高,一個結果就是平均利潤率的降低,因為資本總量里面不變資本的部分越來越大,而能夠創造利潤的部分越來越小,平均利潤率就會降低。而如果增長更多是來源于自主的技術創新,則企業的利潤率則會提高。 A股市場將發生重大轉變 長期以來,我國經濟持續的以超過9%的速度快速增長,但是企業經濟效益難以體現、社會貧富差距拉大、資源的浪費以及環境日趨惡劣,“大局上欣欣向榮,微觀上困難重重”,海內外的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保持很大的疑惑和擔心,從而大大提高了我國A股市場所隱含的股權風險溢價水平,出現了“成長性折價”。 然而,從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一五規劃”開始,新世紀首次全國科學技術大會的召開以及本次發布的《規劃綱要》,不僅指出中國經濟發展的方向“走自主創新道路,建設和諧社會”,而且還落到實處,對我國未來15年科學和技術的發展作出了全面規劃和部署,從而真正的解決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的問題,解決了微觀層面的重重困難,真正實現宏觀上的欣欣向榮。我國A股市場也終將從“一個成長性折價的市場”轉變為“一個成長性溢價的市場”,A股的總體估值水平將得到提高。 創新造就重大投資機會 《綱要》對證券市場之所以意義重大,是因為它不僅有明確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全社會研究開發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力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以上,對外技術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并且有詳細具體的政策配套:實施激勵企業技術創新的財稅政策;加強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實施促進自主創新的政府采購;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和技術標準戰略;實施促進創新創業的金融政策等。從而為證券市場,無論是行業角度還是上市公司角度都帶來顯著的投資機會。相關的受惠個股,建議重點關注重慶啤酒、銅峰電子、秦川發展、航天機電、置信電氣、國電南瑞、煙臺萬華、登海種業、中興通訊、火箭股份等。 《綱要》將對我國經濟產生全面的深遠影響,但由于篇幅所限,我們這里只對部份行業進行點評。 1、能源:技術要突破結構要優化 《綱要》闡述了我國能源行業發展的目標:能源開發、節能技術和清潔能源技術取得突破,促進能源結構優化,主要工業產品單位能耗指標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我們維持行業“中性”的投資評級;但對新能源子行業給以“看好”的投資評級。 能源行業的結構優化和可持續發展是未來經濟健康發展的保證,在《綱要》中,能源被放在較為重要的位置。我國中長期的能源安全以及相應的經濟安全需要較為長遠的合理規劃與政策指引。 節能與清潔這兩個關鍵字在未來能源發展中將愈顯突出。化石能源的可耗竭性與我國能源安全問題以及世界能源地緣政治的嚴峻性,使得節能降耗與清潔能源的發展成為中長期能源政策圍繞的中心。 清潔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增加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但是對于傳統的能源提供商,需要同步順應產業政策,進行相應調整,增加相應的投入。 我們認為,目前受益的行業主要包括,節能環保設備制造業,煤炭綜合開采利用以及煤炭安全生產設備,可再生能源中的風機制造,太陽能行業,大型核電和水輪機生產企業,大規模輸配電,直流輸電,電網安全行業。建議關注這些行業內的龍頭公司。 《綱要》第五大部分前沿技術———先進能源技術是前沿技術所提及的第五點。未來能源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是經濟、高效、清潔利用和新型能源開發。第四代核能系統、先進核燃料循環以及聚變能等技術的開發越來越受到關注;氫作為可從多種途徑獲取的理想能源載體,將為能源的清潔利用帶來新的變革;具有清潔、靈活特征的燃料電池動力和分布式供能系統,將為終端能源利用提供新的重要形式。 低成本,高效率的可再生能源行業先行者將引來重大發展機遇。在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過程中,注意能夠能夠有效控制成本,并訓則實現規模擴張的公司。我們認為,無論是在風電還是光伏行業,注重成本控制,注重市場擴張的行業先行者將占有較多的市場與政策資源。關注航天機電,ST 儀表。 根據我們對《綱要》關于能源方面的解讀,我們認為機會仍將集中在相關子行業的龍頭上市公司中,我們認為目前存在一定投資機會的相關上市公司如下:ST儀表、航天機電、置信電器、G許繼、國電南瑞、天地科技、東方電機、長江電力、桂冠電力、山西焦化、蘭花科創等。 2、農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在《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重點領域及優先主題中,農業作為第四大點,包括了9小點內容,充分說明了國家對農業科技化的重視。我們維持對農業“增持”的投資評級。 在《綱要》關于農業的優先主題和相關的上市公司主要有: 一、種質資源發掘、保存和創新與新品種定向培育。 重點研究開發主要農作物、林草、畜禽與水產優良種質資源發掘與構建技術,種質資源分子評價技術,動植物分子育種技術和定向雜交育種技術,規模化制種、繁育技術和種子綜合加工技術。 在該領域相關的個股有:隆平高科、 登海種業、好當家。 二、農產品精深加工與現代儲運。 重點研究開發主要農產品和農林特產資源精深及清潔生態型加工技術與設備,糧油產后減損及綠色儲運技術與設施,鮮活農產品保鮮與物流配送及相應的冷鏈運輸系統技術。 在該領域相關的個股有:G北大荒、雙匯發展、G新希望。 三、農林生物質綜合開發利用。 重點研究開發高效、低成本、大規模農林生物質的培育、收集與轉化關鍵技術,沼氣、固化與液化燃料等生物質能以及生物基新材料和化工產品等生產關鍵技術,農村垃圾和污水資源化利用技術,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沼氣電站設備、生物基新材料裝備等。 在該領域相關的個股有:G豐原、南寧糖業、貴糖股份。 四、農林生態安全與現代林業。 重點研究開發農林生態系統構建技術,林草生態系統綜合調控技術,森林與草原火災、農林病蟲害特別是外來生物入侵等生態災害及氣象災害的監測與防治技術,生態型林產經濟可持續經營技術,人工草地高效建植技術和優質草生產技術,開發環保型竹木基復合材料技術。 在該領域相關的個股有:永安林業 、G森工 。 五、現代奶業。 重點研究開發優質種公牛培育與奶牛胚胎產業化快繁技術,奶牛專用飼料、牧草種植與高效利用、疾病防治及規模化飼養管理技術,開發奶制品深加工技術與設備。 在該領域相關的個股有:光明乳業、伊利股份。 3、元器件行業:面臨重大機遇 《綱要》提出,經過15年的努力,到2020年在我國科學技術的要實現八大目標,其中第一條就是要掌握一批事關國家競爭力的裝備制造業和信息產業核心技術,制造業和信息產業技術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我們維持對該行業“增持”的投資評級。 《綱要》進一步支持突破制約信息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就是要掌握集成電路及關鍵元器件、大型軟件、高性能計算、寬帶無線移動通信、下一代網絡等核心技術,提高自主開發能力和整體技術水平。 正是由于元器件和集成電路對行業的基礎作用,因此《綱要》在提出的16個重大專項中,前3個專項主要圍繞元器件和集成電路展,分別是: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技術及成套工藝。 IT行業是最具創新能力的行業。與其他行業不同,技術創新是IT行業發展的根本推動力量。這其中根本原因是,技術創造了需求,許多我們熟悉的IT產品都是技術創新出來的。從20世紀70年代的計算機、80年代的PC、90年代的互聯網,再到現在的消費電子,每次重大的技術創新,都會帶來重大的投資機會。 在IT行業中,電子元器件和半導體行業是最基礎的行業,也是技術進步最快的行業,摩爾定律決定行業的發展速度。這些年來,雖然我國逐漸成為電子元器件生產大國,但是由于缺乏核心技術,我國一直不是電子元器件生產強國。這些年的技術換市場,也沒有使我國真正掌握元器件的核心制造技術。 根據《綱要》,我們相信我國會加大對整個行業的扶持力度,特別是支持那些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企業,預計在06年一些相關的配套的文件將會陸續出臺,如新的18號文件,根據我們目前得到的信息,這些政策對行業的扶持力度都相當大。 在行業投資上,我們看好以下一些子行業和上市公司: 一是集成電路行業中掌握了高端技術的企業,預計國家會繼續大力扶持我國的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業的發展,從而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我們看好長電科技的高端封裝技術,和士蘭微不斷提升的技術創新能力。 二是我們看好那些具有核心技術優勢,生產優勢,在業內具有相當地位的龍頭企業。如銅峰電子在薄膜電容器上的全球競爭優勢,生益科技在CCL上的優勢,國光電器在電揚聲器上的競爭優勢,這些企業通過自身不斷的技術創新,逐漸獲得了和外資企業競爭的實力。 4、裝備制造業:科技發展前景良好 行業發展思路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我國是世界制造大國,但還不是制造強國;制造技術基礎薄弱,創新能力不強;產品以低端為主;制造過程資源、能源消耗大,污染嚴重。行業的發展思路如下: 提高裝備設計、制造和集成能力。以促進企業技術創新為突破口,通過技術攻關,基本實現高檔數控機床、工作母機、重大成套技術裝備、關鍵材料與關鍵零部件的自主設計制造。 積極發展綠色制造。加快相關技術在材料與產品開發設計、加工制造、銷售服務及回收利用等產品全生命周期中的應用,形成高效、節能、環保和可循環的新型制造工藝。制造業資源消耗、環境負荷水平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用高新技術改造和提升制造業。大力推進制造業信息化,積極發展基礎原材料,大幅度提高產品檔次、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全面提升制造業整體技術水平。 我們維持該行業“看好”的投資評級。 5、優先主題 基礎件和通用部件。 重點研究開發重大裝備所需的關鍵基礎件和通用部件的設計、制造和批量生產的關鍵技術,開發大型及特殊零部件成形及加工技術、通用部件設計制造技術和高精度檢測儀器。 數字化和智能化設計制造。 重點研究數字化設計制造集成技術,建立若干行業的產品數字化和智能化設計制造平臺。開發面向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網絡環境下的數字化、智能化創新設計方法及技術,計算機輔助工程分析與工藝設計技術,設計、制造和管理的集成技術。 流程工業的綠色化、自動化及裝備。 重點研究開發綠色流程制造技術,高效清潔并充分利用資源的工藝、流程和設備,相應的工藝流程放大技術,基于生態工業概念的系統集成和自動化技術,流程工業需要的傳感器、智能化檢測控制技術、裝備和調控系統。開發大型裂解爐技術、大型蒸汽裂解乙烯生產成套技術及裝備,大型化肥生產節能工藝流程與裝備。 可循環鋼鐵流程工藝與裝備。 重點研究開發以熔融還原和資源優化利用為基礎,集產品制造、能源轉換和社會廢棄物再資源化三大功能于一體的新一代可循環鋼鐵流程,作為循環經濟的典型示范。開發二次資源循環利用技術,冶金過程煤氣發電和低熱值蒸汽梯級利用技術,高效率、低成本潔凈鋼生產技術等。 大型海洋工程技術與裝備。 基礎原材料。 重點研究開發滿足國民經濟基礎產業發展需求的高性能復合材料及大型、超大型復合結構部件的制備技術,高性能工程塑料,輕質高強金屬和無機非金屬結構材料,高純材料,稀土材料,石油化工、精細化工及催化、分離材料,輕紡材料及應用技術,具有環保和健康功能的綠色材料。 新一代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 軍工配套關鍵材料及工程化。 6、交通運輸裝備 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的命脈。當前,我國主要運輸裝備及核心技術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存在較大差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對交通運輸提出更高要求,交通裝備科技面臨重大戰略需求。 發展思路: 提高飛機、汽車、船舶、軌道交通裝備等的自主創新能力。 以提供順暢、便捷的人性化交通運輸服務為核心,加強統籌規劃,發展交通系統信息化和智能化技術,安全高速的交通運輸技術,提高運網能力和運輸效率,實現交通信息共享和各種交通方式的有效銜接,提升交通運營管理的技術水平,發展綜合交通運輸。 優先主題: 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與養護技術及裝備。 重點研究開發軌道交通、跨海灣通道、離岸深水港、大型航空港、大型橋梁和隧道、綜合立體交通樞紐、深海油氣管線等高難度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和養護關鍵技術及裝備。 高速軌道交通系統。 重點研究開發高速軌道交通控制和調速系統、車輛制造、線路建設和系統集成等關鍵技術,形成系統成套技術。開展工程化運行試驗,掌握運行控制、線路建設和系統集成技術。 低能耗與新能源汽車。 重點研究開發混合動力汽車、替代燃料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整車設計、集成和制造技術,動力系統集成與控制技術,汽車計算平臺技術,高效低排放內燃機、燃料電池發動機、動力蓄電池、驅動電機等關鍵部件技術,新能源汽車實驗測試及基礎設施技術等。 重點研究開發重載列車、大馬力機車、特種重型車輛、城市軌道交通、大型高技術船舶、大型遠洋漁業船舶以及海洋科考船等,低空多用途通用航空飛行器、高黏原油及多相流管道輸送系統等新型運載工具。 重點開發綜合交通運輸信息平臺和信息資源共享技術,現代物流技術,城市交通管理系統、汽車智能技術和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統。 交通運輸安全與應急保障。 重點開發交通事故預防預警、應急處理技術,開發運輸工具主動與被動安全技術, 交通運輸事故再現技術,交通應急反應系統和快速搜救等技術。 政策支持力度巨大 對于裝備制造業來說,《綱要》提出的“對外技術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的目標任重道遠,但從中我們更應該看到要想實現這一艱巨的目標,今后15年國家對于裝備制造業的強化政策支持力度將是非常巨大的。裝備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圍繞著自主創新,十一五規劃給優勢行業帶來了新機遇。 在本行業中,主要受惠的上市公司有:軸研科技、龍溪股份、沈陽機床、G秦發展、振華港機、G合力、G重機、G晉西、東方電機、東方鍋爐、特變電工、平高電氣、國電南瑞、G許繼、置信電器。 新浪財經提醒:>>文中提及相關個股詳細資料請在此查詢 此前相關報道: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