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銀行潛心本地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18日 15:39 《數字財富》雜志 | ||||||||
本刊記者 馬凌/文 讓問號變成答案,這是一個思考的過程。 伴隨著2003年12月1日政策“破冰”,外資銀行在中國經營人民幣業務成為可能,他們的“全球智慧”終于迎來了更廣闊的天地。
目前,央行對外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04年7月15日,獲準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外資銀行達到100家,占總數的50%,并且53家已獲準向中資企業提供人民幣服務;同時,在2004年上半年,外資銀行的人民幣資產和負債總額,均比去年同期增長49%,在1~6月已實現盈利2.67億元。 與媒體的熱捧所迥然不同的是,一貫低調行事的外資銀行,并未向外界透露更多如何快速將人民幣財富增長的“秘訣”,而是采用“閉門造車”的方式加速構建在中國的核心競爭力,IT則是其中重要一環。 據記者了解,人民幣核心業務系統項目,已在不少外資銀行的IT部門啟動或運行,雖然目前多數系統在中資銀行眼里看似“小兒科”,其功能主要是解決界面中文化、支付結算以及存、貸款臺賬等基本業務,但是具有更深層次意義的是,此舉標志著外資銀行已開始實施真正的“本地化”戰略。 渠道之惑 很顯然,要與中資銀行展開競爭,渠道一直以來是外資銀行的短腿。 銀行主要的業務營銷體系,可以分為功能與形式兩種類別。如果按功能區別,主要由營銷渠道與支付結算渠道組成,兩者之間為前、后臺關系;按形式分類,則主要由傳統的分行、支行、自助銀行等物理網點渠道,網上銀行、電話銀行等虛擬渠道,以及終端營銷代表等組成,兩者相互補充。 目前,雖然中國正在有“節奏”地兌現金融業入世承諾,外資銀行的經營區域將逐步放開,但在物理渠道的設立上,外資銀行必須受到比中資銀行更為嚴格的限制。根據《外資金融機構管理條例》、《外資金融機構管理實施細則》(日前公布并于9月1日實施的新細則降低了一定的資金、運營周期門檻),以及對中、外資銀行同樣規范的《商業銀行設立同城營業網點管理辦法》、《網上銀行業務暫行辦法》的內容,外資銀行在分行、支行、自助銀行與網上銀行的設立資格,將受到相關法規的層層審批,并且在機構設立周期與資產數量方面有著嚴格的要求。 “受非國民待遇的限制,現在我們主要同步發展像網上銀行、自助終端設備(如提款機、存款機)這一類投入成本低、審批門檻不高的產品營銷渠道。另外,外資銀行現在更注重營銷代表的培養,因為銀行的傳統營銷渠道基本已滿足了客戶的需求。所以,真正需要加強的工作內容,是針對外資銀行產品而設計的更廣泛、更有效的推銷渠道。”一位外資銀行人士向記者透露。同時,他也表示,希望在營銷網點方面能早日市場化,并與中資銀行平等競爭。 今年初,新近成立的美國銀行上海分行,計劃在2004年新招130多名員工,而另一家美資銀行—花旗銀行,也在年初將其營銷代表的規模擴大至千人以上。這種借鑒保險公司代理人的營銷方式,在外資銀行看來,“多一個營銷代表就意味著多增加客戶資源,我們更希望以這種方式來擴大客戶范圍。”實際上,他們是在“非國民待遇”的環境下,爭取更多的時間與資源,在2006年底時,與中資銀行分一杯羹。 事實上,前臺的營銷渠道受到限制并非是致命的,后臺支付結算渠道如果長期受制于人,并且受制于競爭對手,這決不是外資銀行所能忍受的。 在CNAPS(中國現代化支付系統)啟動之前,中國的金融支付結算體系(詳見下篇文章)還遠落后于國外,尚未形成一張全國統一、高效的支付結算網絡。其顯著特點是,由于歷史原因按地理區域形成的支付體系,長期各自為政,使得中國金融支付結算體系是“塊塊化”的運營與管理機制。 雖然在過去的幾年中,EIS系統(全國電子聯行系統,人民銀行籌建,是CNAPS系統的雛形)成為銀行間資金支付的“中樞”,但是同樣基于“塊塊化”管理體制下的這套系統,能聯網的城市并不多,拓展也較為緩慢。而對于大多數外資銀行來說,由于自己沒有全國支付網絡,他們的全國性人民幣業務,不得不借助四大國有銀行的全國聯網電子資金匯總系統進行支付。當時,全國支付問題雖然通過這種方式基本解決,但由于受制于人,外國銀行人民幣支付業務的效率,往往不能得到保障。 “我們在2003年下半年啟動人民幣業務系統,除了政策放開因素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CNAPS系統的大額支付系統正式啟動。通過與這一系統對接,不但加強了客戶在途資金的效率,也為我們自身的資金管理帶來便利。對接CNAPS系統,成為我們人民幣業務系統的核心內容。接下來,在我們銀行其它省、市的分行,也將通過CNAPS系統進行內部資金管理,這將節省一大筆自建資金結算網絡的費用。”某外資銀行IT部門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內情。 如此一來,該外資銀行將形成一張立體的支付結算網絡,即國際業務對接SWIFT系統(國際支付結算標準體系),人民幣業務對接CNAPS。 據業內專家介紹:倍受外資銀行推崇的CNAPS系統,由中央銀行(目前為人民銀行)擁有和運行,并為跨行資金轉賬、金融市場、證券市場、外匯市場提供當日資金結算,隨著系統落地城市范圍的不斷擴大(目前覆蓋全國約30個的大、中城市),CNAPS系統將不再區分全國支付和當地支付,也不區分跨行支付和行內支付。 可以看出,外資銀行的支付結算渠道成功接入CNAPS系統,一改從前看中資銀行“臉色”的尷尬境地,并且低成本地駛入了一條高速的中國支付結算軌道,有了這條高速路的保障,待中國金融業入世承諾的最終全面兌現后,支付結算渠道和營銷渠道將成為在華外資銀行產品與服務的支柱,那時,外資銀行對渠道的困惑也許將會煙消云散。 等待與變化 根據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在加入的當年,我國將允許外國銀行向中資企業和居民個人辦理外幣業務;2年之內,允許外資銀行經營中資企業的人民幣業務;5年之內,允許外資銀行辦理城鄉居民人民幣業務,并逐步取消地域和客戶限制;5年后,外資銀行在地域與客戶方面的限制將完全消除。同時銀行卡業務在中國入世后的3到5年內向外資銀行開放。 事實上,外資企業(主要是跨國公司)是外資銀行的核心客戶,也是它們最初的客戶。它們對人民幣業務支付結算的需求,并未與上述時間表同步。據資料顯示:在本世紀初,隨著外資企業自身業務的本地化,以往通過外幣為主要支付媒介,集中以國外客戶為支付結算對象的情況,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外貿業務更多地轉向內銷業務,國內企業成為日常資金的支付結算對象,支付媒介也變成了人民幣。 “客戶的支付結算渠道與支付媒介變化,促使外資銀行的業務模式與IT系統跟著轉型,否則,外資銀行將會面臨中資銀行的競爭壓力。系統界面、票據憑證的中文化,以及建立針對人民幣業務系統的問題,在2003年下半年成為我們的議事日程。”某外資銀行IT部門負責人向記者說。 其實,早在2002年,花旗銀行、匯豐銀行、渣打銀行等外資銀行,已針對人民幣業務,開始做IT系統方面的準備。2002年下半年,花旗銀行已將中國的業務系統納入亞洲數據中心新加坡進行運作;2002年6月,匯豐銀行在上海成立了繼廣州之后在中國的第二個數據中心。與廣州中心處理香港數據不同,上海中心是同時處理國外與國內的數據業務;同年,渣打銀行也在上海成立了類似的數據中心。 據了解,目前外資銀行的人民幣業務系統,只相當于中資銀行龐大的綜合業務系統中一個或幾個業務模塊。花旗銀行、渣打銀行的人民幣系統已包括了人民幣的資產、負債業務,即傳統的存、貸業務。其它一些外資銀行的人民幣業務系統功能,則包括客戶匯入與匯出人民幣業務,實現的以支付、結算為核心的業務系統。目前,除了匯豐銀行、渣打銀行以外,這些人民幣業務系統的后臺,由于沒有形成獨立的本地會計業務系統,必須要與遠在萬里的外資銀行總部的會計系統通過國際通訊線路保持實時連接。雖然外資銀行需要支付較高的國際通訊成本,但對比新建一套覆蓋全國的支付結算網絡,這個成本顯然不值一提。 在業務需求本地化的同時,也促使IT系統應用、開發本地化。為此,花旗銀行專門在上海張江科技園成立了一家花旗軟件公司,招聘本地人才為其提供技術支持,“目前,我們除了做花旗銀行在國內的業務系統外,主要工作內容是花旗銀行在全球的業務系統,等到2006年底,中國金融業實現全面放開的時候,我們將擴張到二、三百人,專門支持花旗國內的銀行系統。”花旗軟件總經理周亞貴向記者說。 “前幾年,我們還會看是否有實施國外總部銀行項目的背景,總部一直也非常關心這個問題,但是這次我們最終堅持選擇了一家國內IT廠商合作開發。因為,業務是本地化的。”該外資銀行IT部門負責人如是說。 請進來與走出去 “外資銀行狼來了。”這是業內對外資銀行進入中國,采用最多的描述,當然,即將與外資銀行全面交鋒的中資銀行,倒是一貫自恃“中國的銀行最了解中國客戶的本地化需求,我們擁有長期的規模優勢”等等,為自信鑄起籌碼。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范建軍曾撰文指出: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即使到2006年中國銀行業完全對外開放,外資銀行也不會立即對中資銀行構成致命威脅。之所以做出這樣的判斷,倒不是因為對本土銀行抱有不切實際的盲目自信,而是因為外資銀行在中國,受資本賬戶管制、非理性競爭、利率非市場化、信用文化缺失等因素的影響,短期內還無法完全發揮其固有的競爭優勢。 顯然,上述種種在與中資銀行競爭時外資銀行的不利因素,主要源于中國金融市場尚處于“嬰兒期”,以及來自行政力量對中國金融業、金融市場的保護。但德意志銀行的CEO Ken Borda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外國銀行能夠補充中國金融機構的資金,能夠使市場更加靈活公平,在自身獲得收益的同時,能在產品創新以及管理方面給中國帶來一些經驗。” 其實,在給中國帶來管理經驗方面,外資銀行實施人民幣系統的策略,已經給中資銀行又上了生動的一課。目前,在CNAPS系統上嘗到“甜頭”的外資銀行,正急切希望這套系統的小額批量支付功能上馬,并繼續增加系統覆蓋的區域,并且統一全國的同城交換模式,能夠讓外資銀行在2006年底時,依靠CNAPS的支付系統,全面服務中國客戶。 目前,CNAPS系統在統一全國銀行支付網絡方面,并沒有明確的時間表(統一的證券與債券支付網絡也尚未明確時間)。然而,僅有一江之隔的香港,在1996年就推出了亞洲最先進的銀行與債券的實時支付結算系統;1998年推出股票交易的貨銀兩訖結算服務。目前,香港已擁有美元、歐元、港元的實時支付結算系統,同時這些系統已經實現聯網,能夠提供三種貨幣的同步交收服務,只等CNAPS系統的接入。 由于中國金融支付結算體系歷史上形成的分割問題,在現有的同城、異地模式的背后,存在著由代表不同的利益群體所建立的各種支付結算標準,這將時刻阻礙著CNAPS系統建設的進程。也許,習慣這種“塊塊化”運營模式的國內金融業,還來不及真正理解“金融全球化”的意義。然而,它已經呼嘯著沖到了家門口。 “金融,即資金融通。它包括資金與網絡兩個概念,國外的支付結算體系自建立開始,從來沒有同城、異地的說法,而國內則不同。在金融全球化趨勢下,金融網絡的標準化問題,就好像火車的鐵軌,沒有標準,就無法快速前進。”IBM資深金融專家黎江如是說。 相關資料:金融支付結算系統 1. 中國金融支付結算系統概況: 目前的中國支付清算系統: ⑴ 同城票據交換清算所(LCH)。由中國人民銀行管理,有2000多家,主要處理行內和跨行支付交易; ⑵ 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內部的全國電子資金匯兌系統。處理全國2/3的異地支付清算業務; ⑶ 全國電子聯行系統(EIS)。由中國人民銀行運作管理,處理異地跨行支付的清算與結算; ⑷ 銀行卡授信系統; ⑸ 郵政匯兌系統; ⑹ 正在推廣、試圖逐步取代現行電子聯行系統的中國現代化支付系統(CNAPS); CNAPS(中國現代化支付系統)系統簡介: ⑴基于RTGS方式的大額支付系統(簡稱HVPS); ⑵小額批量電子支付系統(簡稱BEPS); ⑶銀行卡授信系統及政府證券簿記系統; 其中,同城票據交換所將繼續作為CNAPS的一個應用系統存在,但其自動化將會大大提高;CNAPS的大額資金轉賬系統是支付應用系統的核心,由中央銀行擁有和運行。它采用RTGS方式,為跨行資金轉賬、金融市場、證券市場、外匯市場提供當日資金結算,將不再區分全國支付和當地支付,也不區分跨行支付和行內支付。 證券、債券登記結算系統現狀: ⑴ 證券登記結算系統:雖然目前已將滬深兩市證券登記結算公司合并為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但滬深兩地分公司仍然分別按照不同的登記結算方式負責兩市證券交易登記結算,仍然屬于不同的結算體系; ⑵ 中央債券登記結算系統:由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辦理登記結算,負責中央銀行公開市場業務以及金融機構之間的國債、政策金融債的場外交易,聯網客戶在系統中開設有證券賬戶; ⑶ 期貨登記結算系統:由上海、大連及鄭州三大期貨交易所的結算部門提供期貨交易的結算服務; ⑷ 政府債券登記、交割和結算系統:該系統將依賴CNFN,CHINADDN和CHINAPAC提供的通訊服務,并與CNAPS、國際結算系統聯網。系統將采用統一的國際證券編碼。 2. 美國主要支付結算系統 ⑴聯邦資金轉賬系統(FEDWIRE) FEDWIRE是全美境內美元支付系統,它是美國支付清算的主動脈,它歸美聯儲所有,1913年建立。FEDWIRE將全美劃分為12個聯邦儲備區、25個分行和11個專門的支付處理中心,它將美聯儲總部、所有的聯儲銀行、美國財政部及其它聯邦政府機構連接在一起,提供實時全額結算服務,主要用于金融機構之間的隔夜拆借、行間清算、公司之間的大額交易結算,美國政府與國際組織的記賬債券轉移業務等等。 個人和非金融機構可以通過金融機構來間接使用FEDWIRE。由于該系統有專用的實現資金轉移的電碼通訊網絡,權威性、安全性較高。此外,它還承擔著美聯儲貨幣政策操作及政府債券買賣的重要任務。它每日運行18個小時,每筆大額的資金轉賬從發起、處理到完成,運行全部自動化。FEDWIRE還有一個簿記證券系統,其運行始于1960年,該系統運行的主要目的是降低證券交易成本,提高交割與結算效率以及安全系數。 ⑵ 清算所同業支付系統(Clearing House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簡稱CHIPS) 這是一個著名的私營跨國大額美元支付系統,于1970年建立,是跨國美元交易的主要結算渠道。通過CHIPS處理的美元交易額約占全球美元總交易額的95%,因此該系統對維護美元的國際地位和國際資本流動的效率及安全顯得十分重要。 CHIPS成員有紐約清算所協會會員、紐約市商業銀行、外國銀行在紐約的分支機構等。CHIPS是一個凈額支付清算系統,它租用了高速傳輸線路,有一個主處理中心和一個備份處理中心。每日營業終止后,進行收付差額清算,每日下午6時(紐約時間)完成資金轉賬。 ⑶ 自動清算所系統(Automated Clearing House,簡稱ACH) 美國的ACH是覆蓋全美的一個電子清算系統,用于銀行間票據交換和清算,主要解決紙質支票的低效和安全問題。ACH適用于工資發放、政府福利津貼、養老金的發放、保險費、消費者賬單、抵押分期付款及利息的支付、企業間貸款結算等,主要為政府機構、公司、企業、消費者提供小額支付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