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配額時代的中國紡織產業抉擇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11日 09:38 《全球財經觀察》 | |||||||||
進入后配額時代,中國紡織服裝業的出路在于精確劃分市場,提高產品地域國別的針對性,延長利潤環節。必須進行產業調整,依靠研發等有效手段,從以量取勝變為以質取勝 文 | 王涌 楊曉宇 國際紡織品貿易的邊界即將倒下。
強烈的恐懼和焦躁的興奮混合在一起,迅速地向2005年1月1日蔓延開去。 因為自這一天起,按世貿組織《紡織品與服裝協定》(ATC)規定的自由貿易回歸期限,紡織品配額制度將終止。世界紡織品貿易將進入自由貿易時代。 在邊界倒掉時,由配額制多年統治的市場結構必將產生根本性變化,利益格局也將隨之改變。有人會得到好處,有人要付出代價。 中國是目前世界上紡織品出口總量最大的國家,紡織業也是中國的傳統優勢行業。中國紡織產業的平均利潤率遠高于美國和世界的平均水平,并且在國際上具有勞動力等比較優勢和非常強的競爭力。輿論普遍認為,一旦紡織品配額取消,中國將成為最大的受惠國。 一時間,紡織品版的“中國威脅論”在尚未倒掉的邊界上涌動。 2005年進入后配額時代基本成為定局。但不能忽視的是,一股“逃避自由”的力量正在集結并影響著未來的格局。在利益的陀螺能自由旋轉前,已自行對號入座的利益受威脅方,正聯合起來給“自由”打造新的“緊箍咒”,矛頭直指中國。 整個世界在狙擊中國 進入2005年,一切攻擊來得并不突然,但更頻密。攻擊者也不再限于口頭上的抱怨,而是在切實組織種種反擊措施。 9月16日,在華訪問的美國商務部副部長阿爾多納斯強烈暗示,布什政府可能在未來幾周內針對中國紡織品進口實施限制措施。 在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的預警信息中更是著重提到:7月21日,美國紡織業巨頭組織了15年來美國紡織業規模最大的一次游說活動。他們聚集在華盛頓,敦促國會說服布什政府采取措施,以阻止中國紡織品在取消配額后沖擊美國市場。全美紡織業協會稱,如果華盛頓政府再不采取措施,兩年后美國紡織業和服裝業的70.2萬個工作崗位將丟失75%,世界各地將丟失3000萬個工作崗位。 美國紡織業制造協會(ATMI)曾推出一份名為《中國威脅世界紡織品和服裝貿易》的頗具蠱惑力的行業分析報告。該報告認為,配額取消之后,中國這類產品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到2005年時會達到44%,2006年將達到71%。 隨之而來的結果是:2004~2006這3年間,美國將失去63萬個工作崗位,將有至少1300家紡織企業被迫關閉。報告還進一步推斷,中國的市場份額提高,也意味著美國的貿易伙伴的訂單會轉移到中國,而中國大約能從其他國家手中一共搶得至少420億美元。 更悲情的攻擊,來自49個國家的90個紡織品組織在2004年6月簽署的一份聲明。這份聲明稱,要么制裁來自中國的廉價紡織品進口,要么面臨“全球經濟、政治和社會動蕩”。 他們呼吁世界貿易組織延長當前的配額制度,或設計一個新的保護體系,并實施保護機制,以限制廢除配額帶來的沖擊。“紡織業和服裝業內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即將到來。”該聲明如此煽情地表示。 針對種種言論,世貿組織經濟研究部在近期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中承認,中國和印度將在配額制度取消后獲益最多,但同時亦明確表示,2005年后中國和印度兩大紡織服裝強國占世界紡織服裝市場的份額,并不像有些人評論的那樣危言聳聽。根據世貿組織預測,配額取消后,中國占據美國紡織品市場份額將從11%提升到18%,占據歐盟紡織品市場的份額將從10%提升到12%。 現在還難以斷定這些“中國威脅論”的言論和他們所采取的防范措施,究竟對世貿組織產生了怎樣的影響。不過,世貿組織已正式決定將《伊斯坦布爾宣言》——該宣言提議將紡織品配額的取消日期推遲至2007年底,以避免各國紡織業遭受中國紡織品的沖擊——列入2004年10月1日舉行的貨物貿易理事會會議議程。支持《伊斯坦布爾宣言》的各成員方就配額取消后中國紡織品的大量出口對有關國家的經濟可能造成的威脅問題向世貿組織提交書面報告。 一場狙擊中國紡織品出口的戰役在各個方向展開。 面對反傾銷的陰影 雖然世貿組織的官員一再表示,配額取消后,全球經濟、多邊貿易體制以及各國都會極大地受益,“從中得到的好處將遠遠超過可能付出的代價”。但目前誰又能測算出“代價的力量”呢? 9月16日發生在西班牙埃爾切市焚燒中國鞋的風波,已為中國紡織業的未來涂抹上了一層陰影。這場風波在西班牙媒體看來,主要原因是近年來中國鞋大量進入西班牙市場,致使本地鞋廠工人失業人數劇增。2003年西班牙從中國進口鞋子6190萬雙,占西班牙鞋類進口總額的47%。當地媒體報道說,2002年埃爾切有12個西班牙鞋廠破產,2003年增加到14個,今年頭7個月已經猛增到26個,1000多名工人失業。目前這場風波還未平息。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新聞中心主任孫淮濱對記者分析說,所有這些舉措不過是要刺探中國的底線,“目的是希望在配額取消后對中國紡織品出口造成一種威脅。” 但現實的解讀更直接也更殘酷。雖然種種的“好處”還只是停留在輿論上而非現實之中,但一輪輪的風波已攪得中國紡織企業既興奮又惶惶不安。在配額取消后能松開手腳全力出口,但他們又擔心會面臨各種名目的反傾銷。歐盟已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第35類紡織品展開反傾銷調查,涉案金額達5.8億美元。 “進入無配額時代后,也許中國產品將以規模、低價占有相當大部分國際市場,但同樣會招致受損國家反傾銷和設置種種貿易壁壘來加以報復。”浙江紹興市袍江工業區外經貿局副局長周夏說。在號稱“中國紡織第一大縣”的紹興,紡織行業的企業家們擔心,如果日本、美國也紛紛效仿歐盟對中國紡織品展開反傾銷,那對中國紡織行業的打擊將是毀滅性的。 那么,中國企業是陷入風險不斷增加的困局中呢?還是會借此機會,另辟新路? 低附加值出口日暮途窮 紡織行業是中國的傳統優勢行業。它以勞動密集型企業為主,進入門檻低,競爭激烈,是國際產業轉移的最大受益行業之一。目前,中國紡織行業60%以上的收入來自出口,出口形勢是影響紡織行業的主要因素。 根據商務部的統計資料顯示,中國服裝及衣著附件的出口總值連續兩年維持20%以上的穩定增長,而2004年第一季度,全國紡織品服裝貿易順差也比上年增長29%。這些數據反映出,中國紡織服裝出口市場至今在全球有配額限制的情況下仍能占有優越的地位。孫淮濱認為,高速發展的中國紡織業目前還是以加工為主,“技術含量低,科技仍趕不上發達國家水平。” 但這種獲取低附加值的加工基地的“優越的地位”已產生了“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的局面。許多紡織行業的專家表示,后配額時代,中國要改變出口貿易方式,由單純的數量增長變成提高質量、提高技術檔次。 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秘書長王宇說,2005年以后中國紡織服裝業的出路在于精確劃分市場,提高產品地域國別的針對性,延長利潤環節。依靠研發等有效手段,從以量取勝變為以質取勝,向上游設計環節攫取利潤,同時積極開展并購、投資,攫取附加值。 有的企業也已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在分析目前市場狀況的時候,江蘇宜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馬金芳就很清楚,作為供過于求的產品,服裝的價格在國際、國內市場上持續走低。美歐紡織品服裝市場格局和后配額時代的形勢也表明,低附加值出口之路已快走到盡頭。 未來取決于產業調整 無法回避的現實是,美歐紡織品服裝的產品檔次、技術水平和附加值遠高于中國。2004年1~5月,美國生產的紡織品和服裝數量僅占全球市場銷售總量的3.4%,金額卻占了22.7%。 2001年,歐盟紡織品、服裝、革制品縫制加工行業325.55萬人創造了1595.73億歐元的產值,全員生產率為4.90萬歐元,按現行匯率折合約49萬元人民幣。中國2003年按全行業1300萬人總產值21500億元計算,人均生產率為16.5萬元,僅為前者的1/3多一點。 阿瑪尼、范思哲等國際一線品牌,其生產廠家的規模遠不如中國國內的一些加工型企業,但其在服裝市場上的號召力和影響卻是國內絕大部分廠家難以企及的。 “從企業層面來說,要使紡織服裝企業真正從配額取消中獲益,就要通過提高產品附加值而不是數量增長的途徑來發展中國紡織服裝的出口。具體來說,就是要從纖維、面料和服裝的設計開發入手,從技術和設計兩方面提升產品附加值。”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的梁世瑜在分析后配額時代中國企業的對策時表示,企業要借此機遇促進產業結構升級。 目前,中國紡織服裝出口中自有品牌的占有率不超過10%,賺取的只是制造加工環節的微薄利潤。梁世瑜認為,中國紡織行業應延伸產業鏈,加快實施品牌戰略。他說:“中國企業應加強品牌開發和推廣能力,尤其是有資金實力的大企業,一方面可在國外適宜地點設廠,打造全球供應鏈;另一方面,可探索介入國外營銷網絡,開發自有品牌。” “從產品上來說,中國不應該僅僅成為低檔商品的生產和銷售者。不應該像絲織品一樣,最后讓MADE IN CHINA(中國制造)成為劣質品的代名詞。一定要創品牌,應該至少有一兩個響亮的牌子。產業更要加大調整的速度。”孫淮濱說。 但在眼前利益和未來利益的對比下,要企業調轉船頭改變航道是困難的。也許只有在對短期利益的瘋狂追逐中經過價格的淘汰血拼后,整個產業才會被迫改變航道,而在此之前的投資狂熱已按捺不住地浮出水面。 產業投資熱潮暗藏風險 盡管中國目前仍處于宏觀調控時期,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下降,但紡織行業仍保持了較快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在今年4、5 月份受宏觀調控影響略有下降后,6月份又急劇上升。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曹新宇認為,主要原因是“配額取消帶來的良好預期激蕩了投資者的熱情”。 “目前,中國紡織業的投資有過熱趨勢,而規模擴張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導致生產過剩和低水平重復建設,廉價勞動力帶來的產品價格優勢,也會逐漸削弱,而這正是中國在后配額時代的內憂之一。”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秘書長王宇指出,國內紡織品最具競爭力的因素是成本,而行業投資過熱,必然形成產能,進而對原材料的需求旺盛,導致價格上漲。 據了解,今年1至4月,國內的棉花進口量已超過去年全年,與此同時,2003年后,國內棉花市場價格一反常態地從1.11萬元/噸一路飆升到如今的1.7萬元/噸以上。紡織企業的利潤空間已被擠壓。 王宇介紹說,目前中國的紡織服裝利潤空間只有2%~5%。而除了棉價等原料飛漲外,能源短缺,企業管理、經營水平不高,治理污染成本增加,產品缺乏技術含量等因素,正在沖抵中國勞動力低廉的優勢。他認為,雖然配額取消后,中國的紡織品出口會有上百億美元甚至更多的井噴式增長,但這些增長僅僅是數量的增長,而與此相伴的肯定是單價的下跌。 據歐盟和美國的統計,入世后,中國紡織品出口單價下跌的幅度達到了50%~90%。因此,發達國家迫切希望中國2005年的紡織出口增長適度。一旦增長過猛,歐美國家將肯定會以更嚴厲、更苛刻的手段加以限制。 目前,蓬勃發展的紡織業已被列入宏觀調控重點產業名單。王宇告誡說,在配額取消的利好刺激下,千萬不要忽視了隱藏在其后的投資風險。 這正如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只取一端的做法將帶來災難性后果。 記者在調查采訪中發現,有很多企業家對于配額取消給紡織業帶來極大商機這一說法深信不疑,正紛紛加大投資力度。“我們計劃明年將生產能力擴大兩倍。”紹興飛馬紡織有限公司出口部李徽經理說。在紡織工業發達的常州、無錫、上海,廣東,山東的濱州、淄博和福建等省市,新開的紡織廠和服裝廠如雨后春筍。 2003年,中國國內增加了5000多家紡織企業,2004年1至3月,國內整個紡織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幅度超過144%,投資總額超過百億,到了4月,投資增長額依然達86%。 據記者了解,在棉紡織基地山東濱州,新建設的開發區中規劃的12個工業園區里一半都是紡織企業的地盤。擁有近8萬名員工的魏橋集團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棉紡織企業,這家在香港上市的企業除了保留原來的生產基地鄒平縣的3個生產區外,正在新規劃的開發區里建設2個面積龐大的新生產區,而周邊與之配套的生活區已經建立起來;而在同一個城市的濱印集團的計劃中,到2005年和2006年,還將分別投資2.9億和1.16億,上馬5條新的生產線,以實現2006年總銷售額達到18個億的目標。 “首先對后配額時代不盲目樂觀,保持清醒的態度,這是最基本的。”孫淮濱說。但現實中能響應他這種冷靜態度、不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的企業并不多。 時間在向未來悄無聲息地蔓延,什么力量能阻止對利益的追逐和紛爭?邊界將倒,紡織品貿易的新世紀將開始于一個一切事情似乎都不能確定的時刻。 相關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