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收購有標志性意義 中國企業重新想象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20日 12:05 《全球財經觀察》 | |||||||||
要肯定的是,聯想這起收購仍然具有標志性意義。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聯想的舉動使中國企業家能夠有勇氣去“重新想象”自己未來在全球商業舞臺上能扮演的角色和所展示的舞步
中國企業需要重新想象 兩周以來,幾件大事發生在中國企業身上,使得中國企業一時成為亞洲乃至全球矚目的中心。先是內地民營企業創維集團董事長黃宏生在香港被香港廉政公署拘捕并起訴,幾乎同時,國有企業中航油的海外公司中航油(新加坡)投機石油期貨失手,曝出虧損逾5億美元而未及時向投資者披露的丑聞,接下來數日后,半民營半國有性質的聯想以17.5億美元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 兩件丑聞,一起海外并購,令中國企業的真正形象變得模糊不清。香港和新加坡股市上市的中國企業受影響股價下跌,同時聯想又似乎已然登上世界級企業舞臺,要與戴爾、HP等同臺競技。 榮辱興衰之中,中國企業的真相到底如何?中國企業真正的位置在哪里?這一切都需要我們對中國企業進行“重新想象”。 首先,關于聯想,不應忘記的是,就在聯想宣布與IBM并購之前半年,聯想正遭受著廣泛的質疑:多元化發展失敗,原計劃600億元人民幣的營業額目標只實現了240億元。2004年,聯想香港的股價下跌了38%(同期香港恒生指數(行情 論壇)僅下跌0.8%),“失去聯想”成為一種并非不可能的現實,CEO楊元慶面臨“下課”壓力。這些還歷歷在目的事實,不應當被眼前聯想收購IBM的熱烈慶典遮掩。 可以說,聯想此次收購IBM的PC業務,實在是在絕境中尋求出路。聯想創辦人之一、聯想集團(行情 論壇)董事長柳傳志在接受《全球財經觀察》采訪時說道,他也沒想過,如果不采取收購,聯想會有什么其他出路。而聯想此次收購,再一次確認了中國企業目前在全球產業鏈里所能取得的最佳位置,仍然必須基于中國企業的制造優勢,而不是其他。 從IBM及美國輿論來看,IBM之所以愿意選擇聯想來收購自己的業務,是有著更長遠的考慮,即在中國市場獲取更大的好處。所以這次收購說成IBM選擇聯想似乎更為合適。 實際上,聯想是一個基本成就于境外資本市場運用,又同時能夠享有國內“尋租”特權的混合型企業(王育琨語《失去聯想》)。在這個意義上,聯想此前取得的輝煌與中航油(新加坡)在丑聞曝光以前的形象幾乎有相似之處。而對于聯想完成收購之后會如何,現在下結論為時過早。畢竟,這是第一次一家中國本地的企業真正實現了管理、業務、人力等全面全球化,管理者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 不過,縱然有以上背景,我們要肯定的是,聯想收購仍然具有標志性意義。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聯想的舉動使中國企業家能夠有勇氣去“重新想象”自己未來在全球商業舞臺上能扮演的角色和所展示的舞步。 此前,已經有TCL與法國湯姆森合并電視業務、上汽韓國收購雙龍汽車等事例,但只是到了聯想一案,似乎全世界、包括中國人才真正認識到中國企業已經長大,開始了向世界的擴張。聯想給中國企業家們的經驗是,未來做強的中國企業需要在全球產業大變遷的過程中來給自己定位,從而抓住變遷中的機遇,在國際市場上茁壯成長找到正確的入口。 其次,在創維事件、中航油(新加坡)事件和聯想收購案三者之中,共同點在于這些事情都超越了此前中國企業慣常活動的范圍:創維是內地企業,此次高層管理者在香港被拘捕;中航油(新加坡)幾乎完全壟斷中國航油燃料進口,卻在新加坡大玩期貨投機,最終翻船;聯想的收購也跨出了國門,并且總部將搬至美國。 這確實正如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所說,世界隨著中國的腳步起舞。可是,如果中國企業的舞步太亂,就容易踩到各種禁區。對于這些禁區,中國的企業家們仍然未加以足夠認識。 在中航油(新加坡)事件中,中航油(新加坡)CEO陳久霖始終相信,自己的公司是中國的一面旗幟,中國不會讓這面旗幟倒下。正是在這種心理作用下,陳久霖才敢于加大賭注,疏于風險防范,違規操作,最終釀成一樁亞洲大丑聞。因此,此次中航油(新加坡)事件實在是又一次中國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吸取教訓的好機會,只是這樣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 創維黃宏生此次在香港市場出事,只能表明中國的民營企業家仍然缺乏透明規則的意識。如果說中國在目前市場經濟尚未完全規范之前,還存在著規則失靈的情況,企業家們可以利用這種不完善來發展事業,那么當中國企業走出國門之后,則需要調整思維,入鄉隨俗。這也是與國際接軌的含意之一。 聯想之所以有今天,也在于柳傳志在1980年代末即在香港組建香港聯想,并在1990年代初較早于香港股市掛牌交易。這不僅給聯想帶來了資金,還使得聯想很早必須以境外成熟市場經濟的規則約束自己,從而實現了公司治理機制的規范。 作為一個連續20年GDP增長速度平均超過9%、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中國需要像聯想這樣有全球雄心的企業。因此,我們希望聯想能打開中國企業家的想像力,形成中國企業又一輪勃發的契機。而對于那些希望走向世界的中國企業,則必須作好充分的準備,以免誤入禁區。 編輯:和新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