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創業板重新定位 能否成亞洲納斯達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12日 18:58 新華網 | ||||||||
四年前,香港創業板成立伊始,港交所希望它能成為亞洲的納斯達克,讓亞洲科技網絡巨頭引領香港創業板走向繁榮。香港創業板在此期間也的確成功孕育了一批有實力的企業,無奈隨著市場的發展變化,這些企業陸續選擇了離開,轉投主板掛牌。當Tom.com等優質及市值較大的企業陸續離開時,這也就說明香港創業板存在著如何保留優質企業的問題,這個問題不是體制上或者是監管上的問題,而是信心的問題,并且遠非一朝一夕可以解決。
轉板前后企業無大變 香港創業板企業轉板行為無疑引發了諸多創業板的定位與發展問題。特別是近期,Tom集團毅然決定轉往香港主板上市。由此引發的不僅是香港創業板少了一家重量級的上市公司,更少了接近10%的市值。正如Tom集團首席執行官王就所說,Tom是香港創業板中的最大受惠者,但為了吸引機構投資者和公司的長遠發展,集團還是決定轉到主板上市。 目前,其他一些創業板上市公司也開始為跳往主板磨拳擦掌。鳳凰衛視(8002)及中程科技(8177)公開表示有意轉板,長江生命科技(8222)及香港網(8006)也表示已能滿足大部分香港主板企業的要求。其實從2002年開始,創業板轉到主板掛牌的公司就已經陸續涌現,形成一股"轉板潮"。應該說,轉板行為是創業板市場發展過程中在關鍵時期的一個重要的 表現形式,通過轉板行為的分析可透視到目前市場演變的重點及市場中各種不同因素的影響。 把已轉板的10家公司在轉板前一年及轉板后一年的總平均股價表現及總平均成交量進行比較后,發現企業轉板行為前后的變化并無必然的聯系。這表明,不論公司在創業板或者是主板掛牌,投資者對有良好業績并有能力不斷增長的公司都會給予同樣的關注。 融資能力提高是關鍵 雖然創業板中某些個股有較好的流通性,但整個市場卻始終給投資者一個流通性比較低的負面印象,而這種印象是最終導致創業板的融資能力不及主板的重要原因。當創業板企業為建立更好的企業形象以及能在必要時有較高的融資額度,有實力轉往主板掛牌的企業理所當然地會選擇轉板。例如在2002年5月31日轉板的新奧燃氣及2003年1月20日轉板的華翔微電,在轉板前曾分別集資3.3億及4725萬港幣,而轉板后兩家企業再次進行集資時,其額度則分別增加了40%、69%至4.7億及7980萬港幣。這顯示在公司本身沒有發生大變化的情況下,轉板后比轉板前的集資額相對較高,同時也說明了轉往主板上市后,企業能將投資者的層面由原來的以創投基金及高風險投資者為主,拓寬至更大的層面,吸引更多的大型機構投資者的興趣。 歷史數據說明轉板能令上市企業加強融資能力,但從公司股份的流通性及股價來看,轉板前后的變化并無必然聯系。以我們的觀察,導致轉板行為及香港創業板形象每況愈下的原因主要涉及到上市條件、市場表現、股份流動性低等多方面問題。總括來說就是成交持續低迷,股價不振,市場整體集資額持續萎縮。 定位轉變利大于弊綜觀全球股票市場后,我們發現“企業由創業板轉到主板掛牌”、“幾家大型企業占去創業板大部份市值”等現象不單為香港創業板市場所獨有,在其它的國際市場也不乏同樣的情況。例如,在加拿大的創業板交易市場中,市值排前十名的公司曾占去了創業板總市值的64%,而從2000年到2002年間,該市場也有93家企業轉往主板進行掛牌。 從客觀的角度來看,香港創業板在不斷演變中無形地發揮了附屬市場的角色,即創業板企業符合主板的上市資格后可轉至主板掛牌,這樣的關系與美國納斯達克全國市場和納斯達克小型資本市場的關系如出一轍。 今年9月,港交所上市委員會已經開始對簡化創業板上市企業申請轉往主板上市的程序進行研究,委員會中有代表認為,應將創業板改為“二板”,以仿效美國納斯達克全國市場跟納斯達克小型資本市場間的運作,即如果主板企業暫時未能符合某些要求,如最低收市價、最低市值等標準,可暫時轉到“二板”市場掛牌,并給予寬限期。若在寬限期內再次達到主板的最低標準,便可重返主板掛牌。 雖說香港創業板企業的轉板行為對整個創業板市場構成了一定的沖擊,香港創業板當初以獨立運作為主的發展目標與定位也出現了某種動搖,但市場既然是為企業和投資者服務的,從發展和成長的角度來看,不拘泥于最初的設計規范,而與時俱進、因時制宜地對市場的定位進行轉變,無疑將和大于弊。香港創業板市場今天事實上已經無可避免地漸變成了通往主板的“跳板”。 任何一個股票市場都是在不斷完善和調整中成熟的,香港創業板市場亦然。在未來發展歷程中,香港創業板仍是一個能夠為那些缺乏資金及經驗、但具有高成長性的公司提供融資發展機會的優質市場,而且香港創業板的定位將在發展中更加清晰和明確,相信香港主板和創業板兩大市場將能取長補短。各得其所,并駕齊驅、健康成長。(東英金融集團 李淑媛 施斌豪 張松嶺/中證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