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報訊(記者 李若愚)壓在中國銀行(601988.SH,3988.HK)頭上的減持壓力,并未因時間的推移而減輕。作為中行最大的境外戰略投資者,蘇格蘭皇家銀行雖然派出高管訪問北京,但目前對持股與否的態度依然曖昧。
中行新聞發言人王兆文向北京晨報記者確認,目前還沒有收到蘇格蘭皇家銀行減持中行股份的通知。根據雙方的約定,蘇格蘭皇家銀行如果決定減持中國銀行股份,將會提前一個月通知中行。王兆文還確認,蘇格蘭皇家銀行首席執行官上周到訪北京,曾與中行就業務合作等方面進行交流,但持股問題并非交流的重點,目前也沒有明確的減持表態。
蘇格蘭皇家銀行的官方聲明稱,正在對全球業務及資產進行戰略重檢,其中也包括對中行的投資,戰略重檢的結果會在適當時候對外公布。自今年初以來,美國銀行、瑞士銀行和李嘉誠的基金會在所持股份解禁后,進行了大規模的減持,瑞士銀行更是將中行股份全部出清。
此前,王兆文稱,瑞銀出清中行股份是因為瑞銀自身出了問題。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趙錫軍認為,外資機構的套現行為可以分為自愿轉讓和被動出售,就目前國際金融危機的形勢而言,自愿轉讓的可能性較小,其更可能是外資金融機構為了保持流動性或沖銷虧損,不得不出售一部分資產以換取現金,其中也包括在中國的投資。這種出售行為并不意味著外資撤離中國。
作為一家英國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雖然不在國際金融風暴的中心,但去年也一度深陷危機,曾尋求英國政府的救助。
下一個承受外資出售壓力的將是工商銀行(601398.SH,1398.HK)。在該行境外戰略投資者所持的241億股份中,50%將于今年4月28日解禁,剩下50%將于今年10月20日解禁。
外資股東慌不擇路更像是賣股救急
近期,部分國有銀行的外資股東在股份解禁后選擇“跑路”,在境內外股市均引起較大的震蕩。
需要看清的是,大規模減持股份的是西方金融機構。這些機構在金融危機中受到重創,賬面千瘡百孔。去年,這些巨頭曾通過出售股權、發行債券,甚至“賣身”等方式自救。如今,一大筆盈利頗豐的股票可以自由出售了,此時賣股救急完全在情理之中。
就出售的時機而言,當年巴菲特拋售中石油H股時,理由是中石油漲得太離譜,已經沖破了他心中的安全線。如今,中資銀行的股價卻是跌得太狠,此時減持幾乎是賣在“地板價”上。盡管沒有人確認股市何時能轉強,但所有人都承認最壞的時刻已經過去或者即將過去。相信西方金融機構也看到了這一點。對它們而言,為了救急而在“地板價”上賣出中資銀行股票,更可能是一種無奈之舉。
世界上沒有神。歷史經驗證明,不論多么知名的外資股東都有可能踩錯市場的鼓點。2005年3月,埃克森-美孚將所持的中石化股份全部出售。而兩年后,中石化上演了一場令人頭暈目眩的行情。
有人賣,自然就有人買。雖然外資股東的減持舉動一度引發了市場的恐慌和跟風者,但趁低吸納者大有人在。據建行相關人士透露,在美國銀行配售建行股份時,接盤者踴躍,甚至出現了超額認購的情況,即接盤者報出的需求量超過了美國銀行擬減持的數量,只能按一定規則進行分配,而不是“人人有份”。究竟誰能笑到最后,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