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報》分析員 李雅琪
用相同金額的一筆資金,購買不同的銀行完全相同投資類型的理財產品,結果是一款收益高達17.4%,另一只產品卻是零收益。這兩款產品分別是恒生銀行和蘇格蘭皇家銀行發行的結構型產品,均為股票掛鉤型。
據普益財富提供的數據顯示,從今年初至11月8日,到期的外資銀行發行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超過10%的產品共有19只,其中18只是屬于恒生銀行發行的,僅1只不是,屬于東亞銀行。
再看另一組數據,17只未達預期收益的理財產品。同樣屬于年初至11月8日期間到期的外資銀行理財產品。分屬于五家外資銀行,分別是蘇格蘭皇家銀行、澳新銀行、渣打銀行、匯豐銀行和恒生銀行。其中2款產品本金虧損,收益為-4%,另有兩款零收益產品。
外資銀行發行的大多數產品,都是結構型理財產品,這種類型的理財產品,最終收益受產品設計、銀行投資能力等因素影響較大,考驗的是一家銀行的硬實力。
這么大的差異究竟是怎么造成的?為什么會有些銀行到期收益高,有些銀行到期收益虧損?其實,每一個細節都可以看出一家銀行的投資能力水平。
高收益產品恒生占九成
恒生銀行的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最高,這個收益率是恒生銀行全部產品的平均收益。恒生銀行不僅發行股票掛鉤型,還有匯率掛鉤型兩種。
就像前面提到的超過10%的19只理財產品,其中有18只都是恒生銀行發行的。從這個角度來看,恒生銀行的股票型產品收益率很高。因為并不是只有恒生銀行發行股票投資類產品,其余10家銀行中的七家均有發行此類型產品。
據《投資者報》數據研究部分析數據顯示,今年至11月8日內,外資銀行發行的銀行理財產品中,掛鉤股票的結構型理財產品占整體發行產品數量的第二位。第一位是利率掛鉤型,這種類型的產品在結構型產品中屬于風險級別較低。
所以說,恒生銀行投資能力表現最好,一個主要的原因是產品中股票掛鉤型產品占比較高。這類產品風險較高,所以設定的預期收益也高于其他類型的銀行理財產品。
另一個原因是恒生銀行的股票掛鉤型產品,表現遠遠高于其他外資銀行的同類產品。恒生銀行的股票掛鉤型產品投資于港股市場。理財期限多為中長期,即超過3個月,但是不到2年的理財產品。查看恒生指數在兩年內的表現來看,2005年以來,恒生指數在2009年3月達到最低1134.58點,之后一路上揚,時至今日恒生指數已經達到最高點24988.57點。
受益于港股行情火爆,恒生銀行的掛鉤股票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高于其他外資銀行,甚至其他類型理財產品,也是意料之中的。
另外,恒生銀行發行的另外一種主要的結構型產品,外匯掛鉤型產品,幣種多為人民幣產品,理財期限在6個月以下。此類產品掛鉤于美元兌港元匯率,看好港幣。從美元兌港幣匯率走勢圖可以看到,今年以來至5月份之前,美元對港幣呈上升趨勢,5月份之后出現逆轉,港幣一路走高。截至11月9日,美元兌港幣為7.7510,和年初水平相當。
恒生銀行今年以來陸續推出,短期的,看好港幣的匯率掛鉤產品,同樣押對了行情。
受益于投資港股和看好港幣的雙豐收,恒生銀行在今年的投資能力表現遠遠優于其他外資銀行。
錯判行情蘇皇平均收益為負
恒生銀行雙雙表現良好,最終獲得最佳成績,而蘇格蘭皇家銀行則剛好相反,走霉運,不論是掛鉤期貨價格,還是掛鉤股票,甚至掛鉤匯率的產品,都最終獲得較差的成績。
我們統計,蘇格蘭皇家銀行到期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為-1.214%,這也是有到期產品的10家外資行中平均收益率為負的唯一一家。
蘇格蘭皇家銀行,即為之前的荷蘭銀行,被蘇格蘭皇家銀行收購后改名。在2009年就曾爆出多款產品未達預期甚至巨額虧損。
優化商品組合掛鉤結構性投資第二期澳元款和美元款,兩款產品掛鉤期貨價格,均虧損4%。另外一款“中國資源系列”股票籃子掛鉤結構性投資第一期,收獲零收益。兩款匯率掛鉤產品“多區間累計”匯率掛鉤結構性投資和“雙區間觸發”匯率掛鉤結構性投資第二期,一款為零收益,一款收益僅為1.93%。
今年到期的蘇格蘭皇家銀行發行的產品,均為2009年發行的,最近的也是2009年12月發行的,今年以來沒有發行任何一款新產品。
蘇格蘭皇家銀行的理財表現差,細究原因,首先是選錯推出時間。如其優惠商品組合系列的兩款產品,掛鉤于商品一籃子價格,產品設計觸發最高收益本身條件就很難達到,條件約定三種商品價格同時上漲,方可獲得最高預期收益下半年三種產品價格上漲可能性極小。
其次,根據歷史經驗,三種商品同時上漲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也就是說,荷蘭銀行現(蘇格蘭皇家銀行)推出了兩款注定是負收益的產品。有感于蘇格蘭皇家銀行理財產品設計能力,確實讓人大跌眼鏡。
再次,錯判行情的時候不少。其推出的另外幾款匯率掛鉤產品,錯判澳元走勢,所謂雙區間觸發和多區間累計的方式,不僅不能避免風險,而且極大地增加了產品獲取零收益的可能性。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