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若愚
“我們沒有永恒的敵人,也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19世紀一位英國首相的名言,正可用于形容外資股東減持中資銀行股份之舉。
近日,外資股東掀起出售中資銀行股份的浪潮。其中,美國銀行和皇家蘇格蘭銀行當年均以戰略投資者的身份入股。但是,當事先約定的股份禁售期剛結束,二者都選擇了出售,“戰略投資者”儼然成為“戰略投機者”。
所謂戰略投資者,應當與引資方長期“榮辱與共、肝膽相照”,意在通過長期的投資,和引資方在管理、經營、人員和技術等方面實現和保持深層次合作。不論是國家監管部門還是中資銀行自身,當年在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時,均抱著以股權換取機制、經驗和技術的良好愿望。在過去3年左右的合作中,境外戰略投資者的確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然而,戰略投資者的“戰略”時間究竟有多長,完全由外資方決定。對于商業機構而言,一切都以利益為轉移,并不存在永恒的伙伴關系。當金融危機來臨時,戰略伙伴關系敵不過現金流壓力,戰略投資者于是迅速做出“拆東墻補西墻”的決定。未來中資企業引入外資股東時,應以現實的眼光看待雙方的伙伴關系,永遠不能高估戰略投資者的所謂“誠意”。
事實上,政府監管部門對于外資股東的認識已經深化。在2006年之前,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監管部門一直敦促銀行引入境外戰略投資者,建行、中行和工行無一例外地盡力招攬外資股東。“新建股份制銀行必須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在2006年初被寫進監管法規,成為強制性的要求。但在當年年底,“境外”二字便被刪去。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