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經兩地的節假日時間差為套利資金大開方便之門,如今黃金周調整方案卻引發變數取消黃金周令“過江龍”腳步猶豫。
證券時報記者劉雯亮
11月9日,國家發改委公布由“國家法定節假日調整研究小組”制定的《國家法定節假日調整方案》征求意見稿。《方案》提出:取消“五一”黃金周,改為放假一天;將清明、端午、中秋增為法定假日;春節長假前挪一天,將除夕包含在內。
消息甫一公布,即在社會各界引起積極反響,兩地股市也不例外。很明顯,香港與內地的休假時間更趨于一致,由此衍生出一個話題值得關注,即:對于熱衷于兩地套利的“過江龍”資金,尤其是利用交易時間差進行套利的資金操作,是否會造成影響呢?
“過江龍”假期比較忙
種種跡象表明,由于香港市場與內地滬深市場之間日益緊密的關聯性,已有一些“過江龍”資金不停地利用兩地市場間不同的交易時間、不同的游戲規則、不同的信息渠道、不同的投資理念等差異性,進行同一或相關產品的兩地套利。這種套利行為在市場中最直接的體現為成交額的急速放大。
較為典型的例子是今年國慶假期,內地股市按慣例從10月1日至5日休市,香港股市則于10月2日開市,即較內地提前4個交易日開市。有意思的是,在這4個交易日中,港股單日成交額節節攀升,尤其是10月3日,港股單日成交金額刷新歷史紀錄,一度突破2000億,達到2098億港元!在港股市場巨額成交的背后,我們可以看到不少海外資金的身影,其中,也有利用兩地節假時間差進行套利的內地資金。
港股分析師郭信麟表示,今年國慶期間,香港股市出現價升量增的火爆行情,雖然與內地QDII產品發行,尤其是8月20日內地提出的“港股直通車”政策因素相關,但更與利用兩地節假時間差進行套利的內地資金炒作有關。他告訴記者,“有不少內地資金爭相在國慶節之前開戶,就等著國慶假日到香港股市大炒一把。”
“雖然我們無法從數據上量化這些套利資金的具體數額,但可以肯定的是,2000多億的成交額中必然有他們的貢獻。”某香港券商駐內地負責人告訴記者,“對此,我的感受特別深。今年國慶我們出奇的忙。有不少內地客戶打電話要求下單交易,弄得我們簡直沒空休息。”
“鐘型”成交透露玄機
當然,僅僅從香港市場的成交額還不足以說明問題。但如果仔細研究個別股份的表現,就不難發現這些套利資金的蛛絲馬跡。尤其是自去年以來,隨著中國銀行(3988.HK)、工商銀行(1398.HK)、招商銀行(3968.HK)等“A+H”股陸續兩地上市,這種套利行為因標的物的擴大,表現得更為突出。
據香港聯交所披露資料顯示,今年10月,香港市場成交額排名前10位的股票除匯豐控股(0005.HK)外,其余9席都被以中國石油(0857.HK)為首的H股和以中國移動(0941.HK)為首的紅籌股占據,諸如中國人壽(2628.HK)、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石化(0386.HK)等均是內地、香港兩地同時掛牌。
如果把時間段縮小至今年國慶前后的幾個交易周,就不難發現:一部分“A+H”兩地掛牌的股票成交額呈“鐘型”分布特征。即節前的若干交易周,股票成交逐步增加;節日期間的一至兩個交易周,股票成交急速放大至峰值;節后的第三個交易周,股票成交快速回落。很明顯,這種形態分布正好驗證了資金一來一去的動向,并與利用兩地假期差進行套利的“過江龍”資金流動特征不謀而合。
較為典型的例子是中國人壽,其K線圖顯示:今年國慶節前的三個交易周內,中國人壽的周成交額逐漸增加,從4個多億放大至6個多億,公司股價同步溫和上漲;國慶節期間,中國人壽的周成交額快速放大至近期高位,為7.45億港元,較前個交易周增長近20%。與此同時,公司股價于10月3日創出50.1港元的高位。隨后的兩個交易周,中國人壽的周成交額逐漸萎縮至節前的5個多億,公司股價亦有所回落。
類似的例子還包括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
實戰工商銀行成功套利
工商銀行的案例最為明顯。由于工商銀行H股股本高達830.56億,相比之下,目前實際流通的A股股本僅有121億,不及前者的15%。正是由于工行兩地上市股本巨大差異的存在,為這些兩地套利資金大開方便之門。一般來說,他們往往可以用較小的資金拉抬A股股價,使其價格遠高于H股,并利用節假日時間差,通過兩地市場的聯動效應成功實現套利。
圣誕節是香港的傳統假日,去年12月25日、26日香港股市休市,內地股市仍處于正常交易。盤面觀察,圣誕節前一周,工商銀行H股維持小陽上漲,資金吸吶跡象明顯。圣誕節期間,相應A股的日漲幅分別達9.92%、5.76%,并以5.51元收盤。節后第一個交易日,工商銀行H股在A股比價效應刺激下跳空高開,最終大漲13.18%,收于4.98港元。
另外,除工商銀行的A、H股產生套利機會外,香港工行系列認購權證,在正股的大幅上漲帶動下,也在圣誕節前后產生了巨大的套利機會。如工行高盛705購在節后第一個交易日上漲幅度高達95.65%、工行荷銀706C漲幅達94.37%、工行花旗707購漲幅高達109.68%,其它系列認購權證均有50%以上的漲幅。
只要有利潤 就會有套利
比較兩地的交易時間,香港股市假期中,除了西方的圣誕節、復活節、耶穌受難節外,還有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內地傳統節日,內地假期主要集中于春節、五一、國慶三大黃金周。
根據國家發改委《國家法定節假日調整方案》征求意見稿,實際上取消了“五一”黃金周,并增加清明、端午、中秋為法定假日。如此一來,兩地假期更趨同。那么,對于利用節假日時間差進行兩地套利資金的操作是否造成影響呢?
有業內人士認為,如果法定節假日調整方案落實,對于熱衷于兩地套利的資金操作,特別是利用兩地節假日時間差進行套利的資金操作必然受到限制。畢竟,一旦兩地假期趨同,也就意味著方便他們操作的一個平臺消失。當然,鑒于這些資金套利的其他方式(諸如兩地交易時間差、交易規則的不同)依然存在,套利活動不會因此消亡。
興業證券策略分析師張憶東表示,從投資角度考慮,這類資金更看重的是投資價值,其次才是時間效率。當然,利用節假日時間差進行兩地套利資金,特別是一些私募基金為了不使資金閑置,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會有流入香港股市的欲望,但他們考慮的關鍵因素仍是套利空間的存在。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即使兩地假期完全相同,只要存在套利空間,他們也有動機實現套利利潤。
郭信麟的觀點與之類似。他表示,“如果兩地假期趨同,套利資金流動沒有以前那么方便。但資本是逐利的,內地‘過江龍’資金對香港股市的向往,不會僅僅因為一個黃金周的取消而消失。只要有利潤,就會有他們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