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港股研究 > 正文
 

出海:H股回歸的大意義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05日 17:30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研究員 肇 越

  2月23日,經濟學人雜志《世界2006年鑒》發布會上,交通銀行行長張建國透露,交行“A+H”的上市方案已被批準并將擇機到國內A股市場上市。其實,新年伊始,中國H股上市公司掀起一股欲意回歸A股市場的“回歸潮”。

  2006年1月20日,廣深鐵路(HK0525)股東大會,內外資股東以98.85%的高票,同意廣深鐵路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不超過27.5億股A股的決議,募集資金估計為92.38億元至112.9億元人民幣。在此前后,國航(HK0753)、大唐發電(HK0991)、首創置業(HK2868)等H股公司也都公開表明,有回歸國內A股市場發行新股的計劃。

  對此,有關管理部門給予了積極的回應。國資委領導多次表明,支持具備條件的國有大型企業通過規范改制,實現境內外上市。從有關政策規定上看,H股公司在國內發行A股似乎并無太大的制度障礙。只是目前國內A股市場發行工作尚未解禁,因此只能排隊等候。一俟A股IPO解禁,即可能付諸實施。

  解讀“回歸”

  解讀“回歸潮”,首先要看到,一些由大型國有企業改制發行上市的H股公司面臨著巨大的再融資需求,這是H股公司回歸國內市場的內在動因。近幾年,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拉動國內一些行業出現了飛躍性的改變。尤其是在香港上市的大型國有企業中,無論是能源行業的中石化、中石油、神華集團、大唐發電,還是通訊行業的中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以及金融業的中國建行、交行、中國人壽,中國財險等等,都是受惠于中國經濟增長的重點行業。

  這些企業不僅實現了業務規模、資產規模和盈利水平的快速提高,而且為了抓住發展機會,實現市場整合,同時也產生了巨大的融資需求。然而由于香港市場上市公司行業結構單一、市值集中度高、市場波動頻繁的特點,造成這些H股公司在短期內實施再融資很難得到認同。這就使得這些H股公司產生了回歸國內A股市場實現再融資的設想。

  其次,H股價格的持續上升縮小了H股與A股之間的價格差異,這為H股公司在國內發行上市需求的實現創造了市場條件。前幾年,由于香港與內地之間的資本流動受到了嚴格的管制,造成A+H股公司(即同時在香港和內地上市的公司)的H股和A股價格存在很大的差異,相對于H股股價,A股存在嚴重的溢價,一些公司其流通A股股價是H股的5-6倍。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H股上市公司的想法是無法實現的。因為這會使國內證券市場的發展處于一個兩難選擇的境地:一方面,如果這些H股公司在國內發行時,參照其它A股公司的發行定價標準,那么其A股的發行價將會遠遠高于其在港的H股發行價和市場交易價,雖然這有利于上市公司籌集到更多的資金,但是對于國內A股市場的整體發展是極其不利的,將進一步加劇A股和H股之間“同股不同利”的不合理股權結構;另一方面,如果這些H股公司在國內發行時,以接近H股的股價在A股市場上發行上市,則不僅會減少募集資金數量,而且會拉動同類公司的A股股價下行,加大A股市場的下行壓力,也不利于國內A股市場的穩定。因此,在A股相對于H股存在較大溢價的情況下,H股公司的國內發行上市是難以實施的。

  近幾年,由于內地和香港之間金融合作的加強,在內地和香港之間資本流動管制上逐步有所放松,加之A股市場的持續回調和港股的不斷上漲,一些A+H股公司的A股與H股股價大有日益趨同的趨勢。近期甚至出現了一些A+H股公司的H股價格高于相應A股價格的現象,從下表中即可看到,鞍鋼新軋、中海發展、青島啤酒、中興通訊等公司的H股股價甚至超過了A股。這就為H股公司回到國內A股市場發行上市創造了良好的市場條件。

  為股改架橋

  國內A股市場的發展,迫切需要一些大型藍籌公司提升上市公司的質量,降低市場的波動性。國內A股市場,雖然經過近幾年對上市公司的治理和市場價格的回調,一些公司的投資價值日漸顯現。但是,隨著大批巨型優良國有企業,尤其是中石化、中石油、建行、交行、中國通信、中移動等一批藍籌公司的相繼赴港上市,在為香港市場注入了良好的公司資源的同時,卻造成國內資本市場大型藍籌公司的缺乏,影響了國內A股市場上市公司質量的提升。其實,這些藍籌公司 “出走”也實屬無奈,但客觀上影響了國內A股市場上市公司質量的實質性改善。因此,重新品評這些藍籌公司對于A股市場具有非常的意義。

  這些藍籌H股公司回歸國內A股市場,將為A股市場投資者提供穩定、豐盈的投資回報,這不僅有利于重塑A股市場的價值投資理念,而且還會推動基金等機構投資者的發展,從這一點來看,H股公司的回歸是符合國內A股市場發展和投資者利益的。

  更加仔細地分析我們會看到,這次H股公司向A股市場的回歸,也與國內證券市場解決

股權分置問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國航的A股發行計劃就是例證,國航A股發行計劃試圖通過原有內資股份的A股市場上市,實現全流通。而中石油(HK0857)通過要約回購三家下屬A股上市公司(遼河油田、錦州石油和吉林化工)的流通股,完成對三家公司股權結構的調整。

  也就是中石油要么作為非流通股股東以對價方式對A股股東進行補償,要么通過對三家公司A股的要約回購,注銷這部分流通A股,從而避免支付對價補償。以目前國內普遍執行的10∶3對價方案來衡量,中石油通過對這三家A股股東的要約收購,使得這三家公司的A股股價平均上升了30%-40%,這一股價上升使得原A股股東取得了比對價補償更高的資本利得收益;而從長遠來看,以近幾年中石油的業績增長來評價,中石油未來從這三家公司獲得的收益將有大幅度的增加,足以補償這次要約收購的成本,因此應當說這是一次極佳的收購行為。

  據此我們認為,中石油對下屬三家A股公司的A股回購是一個“雙贏”的資本運作。正因如此,隨后中國鋁業、中石化也相繼進行了一系列對于下屬A股公司的回購操作。而一旦A股市場的IPO重新開放,這些公司又可以通過發行A股實現再融資,所籌集的資金將會遠遠地覆蓋進行這些回購所支付的成本。類似的,中國鋁業(HK2600)也將回購其下屬三家A股公司(山東鋁業、包頭鋁業和蘭州鋁業)的全部A股流通股,同時其A股上市工作已經啟動。

  資本市場國際化提速

  如果說H股公司的回歸熱意味著國內資本市場的健康與理性進程,那么,由此帶來的香港資本市場和國內資本市場的逐步對接是更具深遠意義的,它意味著中國的資本市場乃至金融市場的國際化進程正在提速。這一點更值得我們注意。

  香港與內地之間在資本流動上存在十分嚴格的管制,由此造成香港資本市場與內地資本市場的制度性分割,造成H股和A股市場之間存在巨大的股價差異。在這樣情況下,雖然對于那些A+H股公司存在著嚴重的比價差異,但是資本市場借助套利資金流動實現跨市場均衡的作用卻無法流暢地發揮。近幾年H股股價與A股的逐步靠近,從市場信號角度說明香港資本市場與內地資本市場的關聯性正在提高,這與近年來香港與內地之間金融合作的加強,資本管制的逐步放松緊密相關。

  如果大批H股公司在國內A股市場的發行上市,將有助于進一步打通香港資本市場與內地資本市場之間的阻隔。目前中國內地在港上市的H股公司雖然數量不多,但是這些公司的規模龐大,一旦實現國內上市后,在A股市場市值上將占據相當大的比例,因此,香港資本市場與內地資本市場的關聯性將迅速提高,通過這些A+H股公司的股權市場及其交易,將推動香港與內地之間資本流動管制的進一步松動,促進香港與內地之間一個統一的資本市場和金融市場的加速形成。

  因為中國政府如果不進一步放松香港與內地之間的資本管制,那么就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H股與A股之間產生股價差異的制度基礎。而隨著A+H股公司市值的急劇增加,就會有越來越多的資金投入到H股與A股之間的跨市場套利交易,這一方面勢必推動香港與內地之間的資金流動,另一方面由于內地和香港之間存在著資本管制,那么這些資金將會以或明或暗的方式實現跨境流動,這不僅將會加大資本管制難度,而且將加劇地下金融和非法跨境資金流動的活躍。因此,為了最終消除H股與A股之間的不合理價格差異,中國政府必須逐步放松內地和香港之間的資本管制,實現內地和香港之間資金的自由流動。

  甚至,由此我們可以進一步推想,隨著內地和香港之間的資本管制的放松,將進一步加快人民幣實現自由兌換的進程,也將

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更具市場化色彩、更具彈性。因為香港的金融市場是一個極具國際化的、自由的市場,內地和香港之間資金自由流動的加強,將會推動人民幣實現自由兌換的進程。同時,內地和香港之間資本管制的松動,也就意味著國際市場資金可以通過香港順利地進入內地資本市場和金融市場,那么,大量國際資金就會通過跨境流動捕捉任何可能出現的套利機會(當然也會包括人民幣匯率上可能出現的套利機會)。

  因此,從表面和局部上看,H股公司對于國內市場的回歸是一個市場行為,但是其意義遠不只如此,它意味著國內資本市場向國際資本市場一體化的靠攏,是一次大規模的“出海”行動。這一點的意義已經遠遠超出了H股公司實現再融資設想的目的,也超出了H股公司的回歸提升國內資本市場上市公司質量的意義。這才是最重要的。

  在看到積極作用的同時,對于H股公司的回歸也要理智對待。由于這些公司規模龐大,因此,有關機構和部門必須有計劃、有步驟地安排它們在A股市場的發行上市節奏,否則可能會由于A股市場消化能力有限,迅速的擴容可能使得A股市場難以承接,加之投資者的恐慌心理,造成A股市場走出低迷的步態停滯。一旦形成這種局面,不僅這些H股公司回歸的愿望難以實現,而且會影響到股權分置工作的進行。

  (本文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