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刮臺風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10日 02:07 第一財經日報 | |||||||||
顧蔚 臺資公司已經在香港股市刮起“臺風”。去年香港漲幅最大的一只新股,就是電訊產品商鴻海(行情 論壇)的大陸子公司——富士康國際控股(2038.HK),去年2月掛牌后至今漲了3倍左右。目前市場正期待臺資數碼相機零件廠商精熙國際(2788.HK)周五在香港掛牌,該只新股國際配售部分超額認購達到32倍。
從趨勢看,香港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臺資企業的“第二家園”。去年在香港新上市的臺資企業有11家,而臺北股市新增的上市公司也不過13家。為降低成本,從方便面車間到芯片工廠,臺灣移師大陸的企業不在少數。臺資企業先是受廉價的勞動力、廣闊的市場和豐富的原材料供應的吸引,游去珠江和長江,現在又沖著充沛的資金而南下香江。 但按照臺灣方面的規定,臺商企業對大陸投資不可超過母公司凈資產值的40%。按此,臺資企業在臺灣募集的資金,只有40%能用,剩下的60%被迫閑置。為了滿足業務擴張對資金的需求,繞開這一限制,臺資企業便“鯉魚跳龍門”,通過在開曼群島、百慕大群島等地注冊,然后搖身一變,赴香港、新加坡、紐約上市。 臺灣企業流向香港,對香港金融服務業可以說是大有所得。但香港所得,在某種意義上,也是臺灣所失。 去年底由“中華征信社”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大陸臺商前1000大企業2004年整體營收共計人民幣7336億元,合共約3.08萬億臺幣,幾近臺灣生產總值(GDP)的25%。 香港初步形成臺資企業群聚效應。臺資的倍利證券編制的以15家在香港上市的臺商為成份股的指數,最近一年內大漲100%,遠高于同期臺灣股市6%左右的漲幅。倍利預測,今明兩年,還有15家臺資企業會在香港上市。 地產股湯臣集團(資訊 行情 論壇)有限公司(0258.HK)上世紀90年初率先在港掛牌后,已經有42家臺資企業在香港交易,包括食品公司康師傅(資訊 行情 論壇)控股(資訊 行情 論壇)(0322.HK)、自然美(資訊 行情 論壇)生物科技(0157.HK)、冠捷科技(資訊 行情 論壇)(0903.HK)等。香港市場上臺灣公司的群聚效應已經初步形成,而臺灣“金管會”積極推動的國際板卻冷冷清清。 農歷春節包機范圍擴大,中國國家旅游局局長邵琪偉考察大陸游客赴臺觀光可能,這一系列的兩岸良性互動,曾經帶動疲軟的臺灣股市年底走出一個小陽春。但陳水扁元旦講話將兩岸經貿政策從“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改作“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兩岸關系又趨緊縮。不通則痛,兩岸經濟交流不通暢,臺灣股市也免不了經受不時而來的陣痛。 如果鮭魚返鄉,要歷經千辛萬苦,甚至還會死傷狼藉;那么以他鄉為故鄉,就可能成為迫不得已作出的選擇。在商言商,企業和個人一樣,都會尋找最適合他們生存的環境,臺商也不例外。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