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上市幾經波折 難解合資關系迷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13日 17:01 中國經營報 | |||||||||
作者:寧平 東風上市只差臨門一腳。 最新消息,東風將于12月上旬在香港進行首次公開募股,計劃通過上市募集資金約6億美元。此前,東風已經通過了香港聯交所的上市聆訊,并按計劃開始路演。
從去年年底到現在,東風為了“上市”這一腳射門幾經波折,除了人算不如天算的外部環境,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內部的協調:擺平合資伙伴的利益。 上市沖動奈何體力不支 早在2004年年底,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便已成立,東風的上市改制工作基本完成。當時,東風計劃通過香港上市,募集7.5億~10億美元的資金。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東風躇躊滿志的時候,在資本市場一度備受追捧的汽車類個股,受國內汽車市場不景氣影響,價值開始嚴重縮水。 出門沒碰上“好天氣”,更重要的是,東風自己也缺乏一副“好身板”。2004年,東風首次被擠出了行業銷量排名“三甲”之列,旗下的神龍公司巨虧5.4億元,東風日產的產銷量也出現了同比大幅下滑。為此,東風不得不暫時壓制自己的上市沖動。 其實,問題還不止這些。由于東風的絕大部分資產都已經拿出來進行合資,所以,東風用于上市的資產只能從合資公司中來。據了解,東風準備用于上市的資產,涵蓋了旗下除東風悅達起亞之外的幾乎所有合資公司。 合資公司左右上市進程 這些資產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一是東風所持有的與日產合資公司東風有限的所有資產;二是東風所持有的與標致-雪鐵龍的合資公司神龍汽車的所有資產;三是東風所持有的與本田的所有合資公司的資產,包括東風本田整車公司,東風本田發動機公司、東風本田零部件公司和東風參股的本田汽車(中國)有限公司。 在東風的上市資產中,與日產、本田的合資公司無疑占據著最為重要的地位。東風和本田建立了眾多的合資公司,而且,東風本田發動機一直以來都是東風最大的“提款機”,據摩根士丹利估計,今年上半年,東風本田發動機的純利就達到了10億元,占東風今年上半年整體收入的44%。而東風有限則是東風旗下最大的合資公司,當時,東風為此投進了幾乎所有的未合資資產。 既然旗下的合資公司是東風上市的主要資產,那么,這些合資公司的表現在很大程度上就將決定東風的整個上市進程。今年8月份,就在資本市場對國內汽車類個股的評價仍未見起色的情況下,東風重新啟動了上市進程,其底氣也正在于東風日產、東風本田等合資企業今年出色的市場業績。 不過,東風想把自己在合資公司中的股份拿出來作為上市公司的資產,這中間的關系并不好處理。一個現成的例子是,廣汽集團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駿威汽車,就曾因在年報中披露廣州本田的經營狀況,引發了外方股東本田的不滿。而已被納入東風有限旗下的A股上市公司東風科技,也曾在股改的過程中遭遇了外方股東日產的不理解。 擺平利益尚需現實考量 對于東風上市和廣汽股改過程中納入合資公司資產的做法,本田一直沒有公開表態,但從其對駿威汽車的態度中可以看出,很難指望本田會全力支持這種做法。東風有限的總裁中村克己雖然多次表示支持東風上市,但他也并非沒有擔心。在他看來,東風上市之后,必然會引入更多的股東,這就意味著會有更多利益參與到合資公司中來,使得合資公司的決策過程變得更加復雜。 目前已經確定,淡馬錫和渣打集團將成為東風的戰略投資者,東風計劃將此次上市總股份的15%拿出來,分配給這些戰略投資者。對此,中村克己明確表示:“希望東風在上市的過程中認真考慮,做這件事情不僅要對自己有利,還要對合作伙伴有利。” 當然,中村克己表示支持東風上市,并非只是做做樣子。他對記者陳述了支持的理由:通過在香港上市,東風不僅可以獲得更多用于發展的資金,更重要的是,這將使東風變成一個國際性的企業。在香港上市之后,會有更多的人在全球范圍內關注東風,這將提高東風管理的科學性和決策的透明度,對東風有限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確實,在成立一系列合資公司之后,東風的絕大部分資產都進入了合資序列,急需獲取更多資金支撐其規模擴張。 目前,東風旗下的東風有限、神龍汽車、東風本田等均在擴產,讓東風通過上市獲取更多的資金,對東風的任何一個合資伙伴來說都是一個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 既然東風上市已是勢在必行,如何在這個過程中擺平合資雙方的利益就成了問題的關鍵。據東風內部的人士透露,為了防范風險,加強資產管理方面的監督,日產對涉及東風有限的資產評估工作采取了雙線體制——在東風上市過程中,凡是涉及東風有限的資產評估工作,日產都會對同樣的資產進行二次核算。 集團上市,東風在國內大型汽車企業中開了個先河。不過,在當前國內汽車行業全面合資的格局下,東風碰到的這個問題顯然并非個案。在東風的身后,正在準備上市的大型汽車集團還包括上汽、廣汽、長安等,無一例外,這些企業都將要面臨同樣的問題。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