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港股 > 大摩精明債券或引發香港第二波苦主潮 > 正文
繼續有環球企業倒閉,大摩“精明債券”等信貸掛鉤票據(CLN)的“爆煲”風險不斷升級。金管局總裁任志剛明言,他有看過這類產品的宣傳單張,這類產品確實是“高風險”產品,相對雷曼迷債而言,“精債”的風險解釋較清晰,宣傳單張上列明是“不保本”及“高風險”。因此,要是有銀行職員將這類產品售予只適合“低風險”產品的投資者,便屬違規銷售。
據《明報》報道,香港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昨日討論CLN的風險問題,任志剛及證監會行政總裁韋奕禮,雙雙接受議員提問,但兩人對問題的癥結,明顯各有不同的判斷。任志剛多番強調,證監會對于投資產品銷售文件的內容,“應該有守門口的角色”。被任志剛暗批的韋奕禮則響應,盡管產品銷售文件復雜,但負責推售產品的前線人員,有責任向投資者講解所有風險。
產品交代風險方式各異
“精明”、迷債及星展“Constellation”結構債券的宣傳單張,全有清楚標明有關產品“不保本”。“精明”在單張上,附加了“對準投資者適合性”一欄,當中寫“投資于本債券包含高度風險”。
“Constellation”亦有列舉風險因素,當中包括“投資涉及風險,閣下有可能損失全部或部分投資”。迷債有個別系列的單張,沒有直接提及風險水平,只有若干系列在單張上的“一般事項”欄目,指出“購買及持有迷債涉及高風險”。“精明”、迷債及“Constellation”屬同類結構產品,但在單張上交代風險水平的方法則各異,讓人關注負責審閱投資產品宣傳單張的證監會,是否做得不足。
與會議員亦關注,CLN的宣傳單張,為何只列明直接掛鉤企業的信貸風險,但沒有提及票據所持債務抵押證券(CDO)的掛鉤企業一旦倒閉,票據同樣有違約風險?證監會行政總裁韋奕禮解釋,單張有列明產品的主要風險,進一步的資料及風險問題,應由前線職員向投資者解釋。
另外,有議員建議金管局就“精債”事件,向銀行展開“主題審查”,跟進銷售程序有否不妥。任志剛說可以研究,但“現時恐怕無人手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