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報指,匯豐控股(0005)過去十多年不斷擴大版圖。前主席龐約翰為了壯大北美業務,令歐、美、亞洲“鼎立”業務模式更形鮮明,不惜斥資逾1100億港元收購匯豐融資(前稱Household International,下稱匯融)。當時,龐約翰胸有成竹表示,匯豐融資可為集團盈利增值25%。但最后這項匯控歷來最大收購,卻成了“毒瘤”,不禁令人聯想到﹕匯控在美國樓市泡沫高峰時才走進次按市場,誰是“罪魁禍首”?
匯控在2007年2月,發出歷來首次盈利警告時指出,在2005及06年,匯融在美國透過外判經紀借出大量按揭。在05年借出的金額,達到04年的1.24倍(見圖),這批按揭成為今天的“毒瘤”。
Mehta為花紅狂谷次按
在05、06年一手替匯控“炮制毒瘤”的,是當時任匯融主席的Bobby Mehta。他與匯控收購時擔任匯融主席的歐德章(William Aldinger),可說是事件中的“大贏家”。
據英國《泰晤士報》報道,Bobby Mehta在2005年獲得等值1100萬美元匯控股份作花紅,另外還有300萬美元現金花紅,及130萬美元其它收入。在03年及04年,他已取得2180萬美元各類報酬,即3年間,他獲得3710萬美元,等同2.9億港元。據報道,他大部分收入是與匯融的業績表現掛,這也令他不顧一切,谷大樓按金額。
歐德章獲2億“分手費”
至于歐德章,在匯控02年收購時,為了挽留他繼續在匯融服務,當時的匯控董事會,同意給予他相當可觀的報酬(見表)。他原定留任3年,直至06年3月,結果他提早一年離開,匯控并同意給予他總值1335萬英鎊(約2億港元)的現金及認股證作為補償。
有銀行界人士分析說,龐約翰當年收購匯融,除了想擴大北美版圖之外,另一原因是在1999年及2000年并購美國利寶銀行及法國CCF之后,成績都未如理想,管理層急于追求成績。當時美國的次按市場方興未艾,歐德章及Bobby Mehta等人推銷匯融亦十分動聽,于是當年的匯控董事會(名單見表)便通過了收購。
大增按貸時葛霖掌美匯控
歐德章05年離職之后,匯控美國主席一職由當時為匯控行政總裁的葛霖兼任。換句話說,匯融大增按揭貸款之時,葛霖正兼任美國業務主席。
在匯控收購匯融之后,確一度為匯控業績帶來驚喜。在03年帶來29.91億美元盈利貢獻,令集團的盈利由數十億美元,躍升至過百億美元。
不過,自06年起,美國樓市泡沫爆破、斷供潮涌現,令匯融的壞帳不斷上升。截至去年第3季,匯融為匯控共帶來95.22億美元盈利,但近兩年亦賠上83.49億美元虧損(見圖),連同去年第四季的業績,券商普遍預期匯控早年得到的盈利將會“輸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