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經記者 劉小慶
分析人士指出,在整個市場估值趨向合理甚至低估的背景下,上市公司此時推出的購股權行使價仍處于歷史低位,這將令股權激勵的效果更加明顯。
若以2007年11月恒指見頂開始計算,香港市場的這輪熊市已經持續了近16個月,正好達到歷來熊市持續時間的平均值。就在被眾多投資者寄予“復蘇”希望的2009年年初,50家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方案密集出爐。分析人士指出,這些上市公司的購股權方案不僅是對上市公司高管的激勵,也是對投資者信心的提振。
50家公司發布股權激勵方案
據 《每日經濟新聞》統計,自2009年1月1日至2月19日,共有50家港股上市公司先后發布股權激勵方案(香港稱為購股權計劃),其中不乏一些耳熟能詳的中資股,如李寧 (02331,HK)、騰訊控股(00700,HK)、阿里巴巴(01688,HK)、味千中國(00538,HK)、綠城中國(03900,HK)等。
騰訊在2月17日的公告中披露,公司共授出38萬份購股權,規定持有人可按每股48.01港元認購1股騰訊控股,有效期為7年。公告稱,這批購股權的承授人非公司董事、行政總裁或主要股東。該購股權授出日期騰訊收盤價為45.75港元。
而房地產商綠城中國則是今年以來首個拋出股權激勵方案的內地房地產公司。1月22日,該公司根據2006年6月22日采納的購股權計劃,授出4528萬股購股權。在4528萬股的購股權計劃中,有347.4萬股授予宋衛平等四位公司執行董事。
李寧公司則在1月19日根據購股權計劃授出1411.22萬股普通股的購股權,其中公司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張志勇等八位公司高管共被授予636.32萬股購股權。購股權可在授出日期六年內行使。
行使價溢價越高越受歡迎
一位業內人士介紹,“上市企業給員工的購股權是上市公司對有貢獻的員工的一種獎勵,公司給予員工一個權利但非責任,使員工能夠按行使價在特定期限內,購買指定數量的公司股票,可以使員工通過相關股票的價格上升而獲利。”凱基證券分析師蔡鐵康表示,一般來說,香港上市公司的購股權行使價不會低于公告當日的收盤價。
以李寧公司為例,該公司對購股權行使價的描述為,“行使價按以下三類價格中的最高者為準:1月19日當天股票收市價11.32港元;緊接授出日期前五個交易日平均收市價11.37港元以及股票面值。”若以11.37港元計算,行使價將較李寧昨日收盤價10.7港元溢價6.26%。
蔡鐵康指出,行使價較現價的溢價較高的股權激勵方案會更受普通投資者的歡迎。因為較高的行使價首先能夠表明公司管理層對公司業務的信心。
熊市推股權激勵更有吸引力
“上市公司對公司員工進行股權激勵是較為常見的現象,不過與牛市相比,熊市出臺的股權激勵可能更具吸引力”,某香港券商人士分析,“與過去一兩年相比,不少公司股價都已大幅度下跌,跌幅超過五成的股票也不勝枚舉。在整個市場估值趨向合理甚至低估的背景下,上市公司此時推出的購股權行使價仍處于股價歷史低位,這將令股權激勵的效果更加明顯。因為當現價較低時,員工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將公司業績做好,使股價在未來上升,這樣員工就能從中獲利。”
以阿里巴巴為例,在2009年1月23日至2015年1月23日期間,購股權持有人就可以按照每股5.71港元(阿里巴巴1月23日收盤價)的價格買入阿里巴巴,盡管這一價格在1月23日當日看來并沒有太大吸引力,但是與2007年的40港元左右的高位相比,阿里巴巴的購股權計劃的確是給了公司員工一個不錯的低吸機會。事實上,阿里巴巴昨日收盤價7.02港元已經較行權價高出23%。
反之,若是在公司股價相對高位時推出股權激勵方案,而股價卻在方案推出后下跌時,公司員工可能就無法從購股權計劃中獲利。華晨中國(01114,HK)的高管就曾因購股權行使價遠高于市價而沒有行使購股權。
機構觀點:港股熊市最長20個月
根據標準普爾的研究,港股每逢熊市在底部停留的時間最少需要13個月,最多則長達20個月,平均值則為16個月。在1987年的全球股災中,香港恒生指數創出歷史低位,隨后市場在1988年出現反彈,但1989年恒指又再探1987年的底部,這正是港股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熊市(約20個月)。若按照時間計算,港股市場的熊市持續時間已經達到歷史平均值,即使是以最長的20個月計算,港股的熊市周期也將逐步走向盡頭。一旦全球經濟復蘇、股市反彈,那么在熊市被授予購股權的上市公司員工及高管們,又將成為此輪熊市以及未來牛市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