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證券時報記者 范彪 張珈
舉牌多家公司,快速拿地擴張使掌門人黃茂如身掛地產大鱷、零售巨頭等名銜,近期茂業國際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帶著諸多疑問,證券時報記者來到茂業國際總部進行實地探訪。
“茂業國際其實就是一家做百貨的公司,沒有外界設想的那樣復雜。”茂業國際總經理鄒明貴表示,公司一直踏踏實實做實業,并專注于百貨業務,希望把深圳的模式復制到國內其他區域。
進退抉擇
鄒明貴并不認為茂業是一個激進的、喜好投機的公司。“我們不搞投機的事情,也不會去亂搞多元化。”
海外金融風暴來臨,其對國內實體經濟的沖擊已經顯現并已傳導到下游消費領域,零售百貨業首當其沖。此時,茂業國際緣何反而加快了擴張步伐?
據了解,金融危機對百貨行業的影響已經初步顯現,總體來看,上海、北京的高端百貨十一黃金周銷售額均同比下滑。“對于那些破產或者現金流吃緊的零售企業,資金鏈問題僅是表象,管理短板才是內因。”國海證券研究員欒雪飛分析。
在鄒明貴看來,危險到來的時候,機遇也不少。“金融危機之下,很多企業覺得應該以現金為王,捂著現金過冬。但在我看來,現金為王是國外成熟市場的做法。而中國市場不夠成熟,不能照搬歐美模式,所以應該在合適的時候進行投資。”
不過,鄒明貴并不認為茂業是一個激進的、喜好投機的公司。“我們不搞投機的事情,也不會去亂搞多元化。”上海正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喻衛星認為,二級市場舉牌事件頻率漸增,說明很多公司的投資價值已經開始顯現,部分公司的股權收購成本已經低于重置成本。
欒雪飛指出,那些現金充足、管理優秀的企業,不但能夠安然過冬,還能在商場戰事不復激烈的時候搶得先機,以低廉的價格獲得物業租賃權或者并購其他企業,最終奠定零售江湖地位。一個明顯的信號是,茂業國際最近對商業城等進行股權增持,顯示并購時機正在到來。
國都證券分析師夏茂勝認為,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超市零售領域受到的沖擊比較小,而對具有消費升級特征的百貨零售影響更為顯著。“對小企業來說,這是噩夢,但對于龍頭企業而言,這正是機遇所在。”
茂業國際敢于逆市擴張,與其后防穩固也不無關系。鄒明貴介紹,茂業的“地產+百貨”模式在金融危機之中抗風險能力很強,可以抵抗租金波動的風險,而那些純粹的靠租賃場所來經營百貨的模式就很難,“你做的好,競爭對手見了,就有些想法。”夏茂勝也認為,具有自有物業的百貨公司由于成本優勢,抵抗能力更強。
不過,快速擴張的茂業國際仍面臨一些考驗。近期來,在茂業舉牌的影響下,渤海物流、深國商、商業城的股價都有較大漲幅,但是黃茂如麾下的茂業國際和成商集團股價卻在下跌。高盛近期已將茂業國際的評級從“買進”調低至“中性”,同時還將其目標價從2港元調低至0.6港元,高盛認為,最近進行的收購給公司的策略和方向帶來不確定性。
茂業國際的招股書中提到,公司于2005年收購了成商集團,此后采取多方面的措施進行整合。然而,成商店在諸多方面仍落后于茂業店,茂業國際表示正采取多項措施進一步改善成商的經營及財務表現,但仍面臨不少質疑。茂業國際副總經理曹宏表示,從公司的現金流、凈資產等角度看,股價已經脫離了公司的實際價值,“我們認為公司的價值,要從經營情況來考核。很多是市場行為,有些非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