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報道 本報記者 于曉娜
12月17日,香港股市一片風聲鶴唳,恒生指數全日收報26596.58點,挫967.06點或3.51%,成交總額1046.85億元。敦沛金融董事潘鐵珊表示,受美國次按問題影響,目前國際投資銀行及海外基金都在不斷減持其投資組合,香港市場及亞太區股市大跌表明資金正在流走。
17日午盤之前,港股即已遭遇較大的空頭壓力,前半個交易日沽空額達40.16億元,被沽空之股份數目高達241只。其中建行(0939.HK)因傳聞美國銀行將減持其股份,被沽空股數4614萬,沽空額3.07億港元,位列沽空股份之首位,港交所(0388.HK)被沽空133.75萬股或2.94億港元,新地(0016.HK) 被沽空191.9萬股或2.93億港元,分別位列第二和第三。
港股午后跌幅擴大,一度跌近1000點。恒生指數全日幾乎以最低點收市。地產股普遍跑輸大市,恒基地產(0012.HK)挫7.85%,報67.5港元;九倉(0004.HK)跌9.259%,報39.2港元;其他藍籌股亦全面下跌,中移動(0941.HK)帶頭下挫;紅籌及國企指數均則下跌逾3%。
不少市場人士指港股弱勢已成,圣誕前未必可重拾升軌,11月22日的低位25861點應有頗大的支持,否則后市將有更大的調整。
本輪港股弱勢顯然與美國的次按危機分不開,美聯儲12月11日的減息更加確認了次按問題的嚴重性,西方央行聯合行動對抗信貸緊縮的有效性從一開始就受到市場懷疑,12月14日五央行協同行動的當天,紐約期油回落仍超過2%,市場維持經濟前景黯淡的預期,與此同時,美國公布11月生產者物價指數升至34年來的高位,也令市場認為美聯儲進一步減息將受到限制。
每次美聯儲宣布減息,香港多家銀行也會相繼跟隨減息。但是減息對于香港股市的作用有如美國一樣微弱,而且一些分析師認為,歐美投行經歷次按危機之后,風險偏好正在發生顯著的改變,"逢高出貨"開始被適用于包括港股在內的高市盈率市場,這使得港股每次反彈都可能變成歐美資金的離場時機。
目前,香港20萬億的股票市值,約有一半的持股資金來自歐美。假設在恒指高點,歐美資金集中抽身離場,回本土救市,香港股票市場會面臨劇烈的波動和不可估量的下挫,即使彼時QDII等內地資金施以援手,但與10萬億港元相比只是杯水車薪。
除了西方抽走資金回救本地市場之外,次按危機還直接威脅香港的金融機構,12月14日,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稱,香港一些銀行或將因投資次級抵押貸款相關資產而招致損失。一些持有次按相關的結構性產品的銀行可能面臨利潤下降或者虧損局面。但任志剛表示,迄今為止,美國的次級抵押貸款問題對香港的影響(尤其是其銀行業)還不是結構性的。
17日,香港政府經濟顧問郭國全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美國次按已經在歐美國家引發金融風暴,盡管目前對香港影響并不深遠,但有關問題不容忽視。
最近,國際大行2008年預測報告紛紛出臺,有不少投行明確表示,新興市場的大牛市已經處于最后時機,尤其是香港上市的中資股股價離奇昂貴,力推發達市場的大盤股,可能也會成為港股被抽走資金的刺激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