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剛:投資者應于風險與回報中取平衡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15日 19:34 財華社 | |||||||||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以“訂立投資基準”為題發(fā)表文章;以下為文章全文。 不論是個人理財,或是外匯基金的管理,訂立投資基準都是一個很有用的做法。 訂立投資基準的概念在投資管理中存在已久,目的是在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對流動資金的需要,以及希望取得的長期投資回報三者之間取得平衡;人人都希望手上的資金
很多投資者都會把資金放進潛在回報較高的投資工具,其后卻發(fā)現(xiàn)當中涉及的風險遠遠超出本身所能承受的范圍,或者當他們想把資產沽售離場時卻無法脫手;因此,除了注意潛在回報外,投資者都必須注意投資工具的潛在風險及流動性,并且盡量養(yǎng)成每次作投資決定前都經過這樣三思的習慣;若投資者持有集合多項投資產品的組合,便應經常評估整個投資組合的風險、流動性及回報,并檢討三者是否平衡;若效果滿意的話,便表示他們的投資基準大致恰當,否則可能需要調整,甚至自訂本身的基準投資組合。 訂立基準投資組合牽涉非常復雜的技術,市面上有很多復雜的數(shù)學模型協(xié)助投資者制訂合適的基準投資組合;金管局向有采用部分這些復雜的模型來設計外匯基金的基準投資組合,當中并考慮到外匯基金只能承受較低風險及資產須保持高度流動的需要,以及參考多個金融市場長久以來的表現(xiàn)數(shù)據;基準投資組合的最終結構其實并不太復雜,而且往往會以存款、債券及股票所占百分比,以及本地貨幣與外幣所占百分比來表示;基準投資組合除了訂明資產及貨幣分布,亦設有一些風險管理指標,例如金融工具發(fā)行人應符合的最低信貸評級及任何發(fā)行人發(fā)行的金融工具所占的比重上限;個人投資者訂立他們本身的投資基準的過程可能簡單得多;若大家缺乏有關訂立投資基準的技術知識,大可不必理會上述牽涉復雜技術的程序,而只需參考不同類別基金所公布的資料來自訂本身的存款、債券、股票及貨幣組合;大家必須明白,一般來說股票投資的潛在回報較大,風險也較高。 讀者都知道外匯基金的基準投資組合中,債券占77%,股票占23%;美元(包括港元)資產占88%,其他貨幣則占12%;大家如有興趣可以按本身承受風險的能力及流動資金需要自訂基準投資組合,然后看看實際所得的回報能否高於外匯基金過去7年錄得的平均年度回報率5.7%;當大家訂出基準投資組合后,可自行決定投資於哪些股票、債券或其他金融工具;最終大家也應該把實際取得的整體回報與基準投資組合的回報作比較;大部分金融市場都有公布指數(shù)以供參考;例如,若您只投資於本港恒生指數(shù)成分股,恒指的回報率便可以作為閣下的基準投資回報率;若您獨具慧眼,選中合適的成分股,以致取得高於恒指回報率的回報,那么即使恒指實際上下跌或閣下投資錄得虧損,閣下的投資表現(xiàn)仍算出色。 由此可見,訂立投資基準是投資管理一個很有用的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