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亞 發自香港
“隨著內地金融市場的發展,香港市場的地位是有可能被邊緣化的。”香港特區金管局總裁任志剛昨日在香港舉行的泛珠江三角洲論壇上談及香港市場邊緣化的問題時,會場中坐著來自華南9省135家企業機構,近700名內地代表。
為了保證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吸引內地企業赴港上市或發行債券,任志剛昨日提出了涵蓋股票、人民幣兌換、債券等方面的發展策略。而且這些建議并非停留在書面上,就在會場外,務實的香港人已經擺開了多家投資銀行機構和會計師事務所的攤位,供內地企業咨詢。
任志剛提出的香港金融發展策略有五方面措施,包括香港金融機構走進內地提供服務、作為內地資金走出去的大門、內地企業在香港發行金融工具(主要指企業債券)、香港金融體系加強處理用人民幣交易的能力、加強兩地金融基礎設施的聯系。有業內人士解析,這五個方面實際上分別指吸引內地企業赴港上市、QDII的推動、內地企業債券(人民幣債券)發行以及以人民幣支付兩地貿易。
事實上,香港也確實為上述方向做好了準備。按照任志剛的說法,一旦中央政府開放人民幣業務,香港可以在5個星期內完成人民幣與港幣、美元、歐元的同步交收。只要中央監管單位同意發債機構或企業將籌集的人民幣資金匯回內地,人民幣債券發行的機制就可以隨時啟動。
“只有背靠內地,香港未來才能發展得更好。如果這五個方向能一一落實,不但可以利用香港協助內地的資金融通,同時也能支持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大福證券董事總經理黃紹開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他認為這些措施短期不易實現,但長期肯定能帶來香港經濟繁榮,給金融界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而花旗環球金融亞洲區主席梁伯韜指出,內地A股市場將成為香港的競爭對手。梁伯韜認為,香港已經成為內地企業的集資中心,這主要是香港擁有高效率的巿場,在市場監管方面能夠給予內地企業信心;但內地的證券監管機構正逐步改善基本建設及進行改革,投資者對內地巿場的信心將會增加;同時隨著A股交易量的上升,假以時日,A股巿場很可能會成為香港的競爭對手。
不過在爭奪中小型企業上市方面,精明的香港金融家顯然再次走在了前頭。本次來港開會的大部分是華南9省的中小型企業家,為了吸引這些中小型企業到港上市,香港的著名私募基金、投資銀行、會計師事務所等人士紛紛來到現場為企業家講解上市的一些必要知識。
港交所主席李業廣也給出了一組漂亮的數據。根據港交所的統計,過去十年,香港為泛珠江三角洲企業融資約910億港元,目前在港上市的泛珠江三角洲企業共89家,2005年底市值達 2178 億港元。從2003 年到2006年2月,上市少于10億港元的中小型企業有159家,平均每家募集2億港元,55%的企業目前股價都高于招股價,平均升幅剛好一倍。同時,李業廣表示,為了提高中小市值股票的交易量,港交所已經向幾家大型基金公司建議成立中小企業基金,并得到了積極回應。
香港的這種努力顯然沒有白費。《第一財經日報》發現,在介紹香港私募基金的分會場,涌進了不少內地企業家,債券融資的會場也同樣擠滿了來自內地的政府官員和企業家。一名來自于閩東的企業家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盡管香港的上市費用要高于A股,但仍愿意到香港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