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赴臺攬客 港股刮起臺風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16日 16:10 每日經濟新聞 | |||||||||
劉小慶 繼臺資企業富士康(2038.HK)去年成功登陸港股市場之后,"臺風"便在香港股市一"刮"不可收拾。隨著臺企赴港上市的熱潮到來,臺商企業自然成為香港交易所(資訊 行情 論壇)的新寵。
日前,港交所執行總監霍廣文一行數人來到祖國寶島臺灣,與聯電、大同及臺灣半導體等20多家臺灣知名企業會面,爭取更多臺企赴港上市。 港股迎來"第三股力量" 如果說中國內地企業是除香港本地企業之外的又一股上市力量,那么紛至沓來的臺資企業可謂是港股市場的第三股力量。 臺企在港上市已有相當長的歷史。早在1990年,湯臣集團(資訊 行情 論壇)(0258.HK)就成為首家在港上市的臺商企業,隨后臺企在港股市場日漸活躍。 根據臺資券商倍利證券(香港)提供的數據,截至2006年2月底,香港上市的臺企共43家;去年來港集資的臺資有8家,總融資額為74億港元;同期在臺灣交易所上市的新公司只有7家,集資額為13億港元。 分析人士指出,雖然有數據顯示,目前臺企占港股市場總市值比重已上升至2.4%,但由于內地大型國有銀行陸續上市,臺企市值比重將難以超過兩位數。 寶來金融集團大中華資本市場總經理黃齊元預計,今年會有10至20家臺資企業赴港上市,公司素質將有所提高,這些企業主要從事電子及傳統工業,總集資額介于數千萬至數億港元。黃齊元認為,臺資企業赴港上市將有助于企業吸納海外投資者,也便于進軍內地市場。 臺商難拒"最自由經濟體" 隨著臺資企業在大陸業務的擴展,其對資金及并購的需求不斷增長,有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美譽的香港市場由于較具彈性、且所募集資金的用途不受限制,逐漸受到臺商的青睞。 倍利證券(香港)聯席董事關凱翔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相比而言,臺灣當地的相關政策卻不利于臺商在臺上市。例如現有政策規定,上市公司要保留一部分資金在投資機會有限的臺灣當地進行投資,而在外投資的金額也不得超過公司在臺灣資產凈值的40%。 隸屬中國臺灣三大券商之一的寶來證(行情 論壇)券(香港)交易董事符洪民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也表示,除了香港市場的自由度外,臺灣投資者還看中在港掛牌的臺資企業的投資潛力。例如去年初在港上市的臺資企業富士康(2038.HK),股價由當初約3港元的水平,升至目前的13.7港元,漲幅逾3倍。 今年2月份,精熙國際(行情 論壇)(2788.HK)以217倍超額認購在港掛牌,首日股價大漲六成,昨日收市價3.275港元,仍高出招股價2.2港元48.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