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纖維事件調查 CCB將引渡陳順利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30日 15:53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姚峰 上海報道 11月22日下午4點,香港警察總部14樓一間局促的會談室里,吳克忠正式向香港商業罪案調查科(以下簡稱“CCB”)報案,指控特種纖維原董事局主席陳順利涉嫌金融欺詐、編造
吳克忠是Top New Finance(以下簡稱“TNF”)亞洲區負責人,TNF是一家來自美國的私募基金,此前為特種纖維提供75%股權的抵押貸款1.56億港元。隨著特種纖維的退市清盤,TNF手中的股票幾近廢紙。 同天上午,吳克忠與清盤人一起前往香港證監會(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舉報特種纖維涉嫌欺詐、偽造報表。吳克忠希望香港證監會在追究陳順利(特種纖維董事局主席)責任的同時,能夠追究相關中介機構的責任。 吳克忠是特種纖維五人清盤委員會中的一員,對于像吳克忠這樣的債權人而言,陳順利是否有罪,以何種罪名通緝并能否順利從加拿大引渡,最重要的是,能否盡可能地挽回損失,是目前他們最關心的問題。 CCB調查:募集資金進賭場 CCB目前負責此案的是高級督察張佩萁。這位干練的女警官對特種纖維并不陌生。事實上,早在去年,張就曾經調查過特種纖維2億元募集資金的流向,但那次調查并沒有讓事實水落石出。 CCB去年對特種纖維的調查起源于特種纖維2003年的股價暴跌。 2003年的11月26日,特種纖維在短短十分鐘內,經過49筆交易,股價從1元多迅速跌至0.09元,暴跌92.6%,隨后一直停牌。 特種纖維停牌之后,香港聯交所旋即介入調查。由于對特種纖維的公告信息的真實性產生疑問,聯交所先后發出兩封調查函,分別要求特種纖維就“2002年12月31日年終審計結果”和“上市集資款”給予明確答復。 聯交所的調查函中指出,特種纖維2003年7月21日的公告,未經審計的利潤為人民幣5890萬元,但年終公布的結果卻是虧損1.45億。聯交所要求特種纖維解釋產生如此之大差異的原因,并要求確認董事們是否“遵守上市規則”。 此外,特種纖維2002年在建項目虧損8785萬元,壞賬1.19億元,撤銷物業、機器、個人預付款1.06億元,聯交所懷疑其中有未予公布的關聯交易,要求特種纖維就此提供關聯方情況。 隨后,特種纖維向聯交所提供了相關情況說明,但答復的結果并不能讓聯交所滿意,聯交所發出了第二封調查函。 此封調查函中,聯交所將注意力集中在“兩億元募集資金的下落”以及“杜邦、吉馬與特種纖維是否關聯,是否有共同股東”。 但特種纖維給出的答復是,杜邦和吉馬與特種纖維不存在關聯關系,2億元的募集資金也已經用于氨綸項目的原料及設備采購。 但事實并非如此,吳克忠提供的香港公司登記處的資料顯示,“杜邦”公司股東共兩名,持有90%股份的大股東孫英月身份證住址是“福建長樂市漳港鎮路頂村支援路23號”,而特種纖維董事局主席陳順利的住址是路頂村支援路55號。而吉馬的大股東是陳順利的叔叔陳振祥。(本報2005年10月31日16版《陳順利的空城計》一文已詳細披露)。 但當時,由于聯交所無法到大陸調查上述情況,隨后將此事項移交香港證監會。 香港證監會投資者教育及傳訊科助理經理黃少霞介紹,接受特種纖維一案后,由于懷疑董事局主席陳順利涉及刑事罪名,隨即會同香港CCB展開了聯合調查。 CCB首先針對2億元的募集資金流向提出疑問。特種纖維之前宣稱,在2000年11月份上市融資了2.01億元港幣之后,由證券包銷商——利高證券有限公司分四次付給杜邦化學工程(亞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杜邦亞洲”)共計港幣1.3億,用途是向其支付氨綸項目的設備預付款。 但張佩萁說,利高證券的資金劃出線路并不尋常。這1.3億資金,利高證券劃給了某自然人戶口(此自然人未被透露),隨后資金就流入澳門的澳門卡西諾(CASINO)賭場,然而當1.3億的資金流入這家世界知名的連鎖賭場之后,宛如石沉大海,不知所終。 一位知情人士介紹,賭場常常是洗錢的一個重要渠道,原因在于賭場交易頻繁,數額大小不一,資金流入后,很難查實最終去向。 張佩萁介紹,由于資金路線在進入賭場后就此中斷,所以當年的調查并沒有明確的結果。 涉嫌金融詐騙,CCB引渡陳順利? 目前香港證監會委托的特種纖維破產清算人是香港呂禮恒會計師事務所,該所合伙人梁敏儀說:“由于受制于香港地區與內地司法制度不同,以及相關資產查實的難度,破產清算并不樂觀! 據其介紹,由于香港證監會和CCB并不能到內地對資產和相關人士進行調查,所以,香港方面所獲信息著實有限,“我們對陳順利已經前往加拿大毫不知情! 據CCB一位張姓警員介紹,之前CCB已經向內地公安發了協查通報,但收獲寥寥。他說:“我們無法到福建去直接調查,所以對陳順利的真實情況并不了解! 故此,吳克忠希望香港警方將調查重點放在陳順利是否涉及金融詐騙上。 2003年陳順利為避免上市公司清盤,將其持有的佛山東利化纖有限公司下稱“佛山東利”的38%股權作價人民幣9500萬元還給特種纖維。 此外,陳順利還將已抵押給中國工商銀行五四支行的福清福融商業城的11幢樓作價1.89億元還給上市公司,杜邦化學工程(亞洲)有限公司也向中國特纖退回設備預付款1.91億元。 由于此前陳順利已將佛山東利的股權抵押,因此上述歸還上市公司的資產中,2.84億元是已經被抵押的資產。 王俊光律師表示,一旦可以認定這些資產確實已經被抵押,則完全可以金融詐騙罪起訴陳順利。更關鍵的是,吳克忠說:“上述事件只需在香港進行調查取證即可。 由于香港與加拿大簽署過司法協助條例,張佩萁表示,如果真的能夠確定陳順利金融詐騙確有嫌疑,香港警方隨即可以發布通緝令,“陳順利在加拿大遠比他在國內更容易被調查和處理,香港警方可向加拿大方面要求引渡陳順利至香港”。 涉嫌編造報表,指控中介? 吳克忠遞交CCB和證監會的舉報資料中,除了針對陳順利涉嫌金融詐騙,還對特種纖維涉嫌編造上市公司報表進行了指控。 吳克忠福建人氏,與陳順利老鄉,早年在上海求學,隨后赴美國取得MBA學位,供職于美國一家投行。他自述2002年之所以接受股權抵押,貸款1.56億港元給陳順利,關鍵在于陳順利許諾的高額利息。 陳順利在香港結識吳克忠之后,提出希望吳提供一筆資金周轉,為此將給予高達3%的利息。作為一支私募基金在亞洲的負責人,吳克忠隨后向基金決策委員會匯報此事。決策委員會仔細分析了特種纖維的報表,認為報表反映出特種纖維有穩定的現金流和持續增長的利潤,加上可以用上市公司的75%股權、共13.95億股作為抵押,于是同意貸款。 特種纖維上市前以及2001年的財務報表均是由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下稱“安達信”,安然事件后并入普華永道進行審計的。安然事件后,香港陳葉馮會計師事務所承接了之后的審計工作。 特種纖維的公開報表顯示,2000年銷售總額6.34億元,稅后利潤總額1.82億人民幣;2001年銷售總額為6.56億元,稅后利潤總額1.44億元。 但吳克忠認為,現在看來這些報表顯然并沒有反映特種纖維的真實情況。他以特種纖維提供給福建有關稅務部門的報表資料為證。該資料顯示,特種纖維在中國的三個子公司收入與利潤情況如下:和順中國2001年利潤為虧損2.77億元,2002年虧損5665萬元;福建順達2001年虧損1848萬元、2002年虧損3473萬元;而和順氨綸在2001年、2002年沒有生產也沒有銷售收入和利潤。 有關特種纖維編造報表一事,香港證監會和警方其實早有關注。由于調查需要詢問內地的相關單位,香港警方此前委托了公安部駐香港聯絡處協助調查。但內地有關方面認為,陳順利在福建的各個公司所提供的財務報表是真實的,而在香港的報表虛假與否與他們無關,因此,CCB的一位警員表示,“香港警方在內地的調查無法開展”。 如果上述情況確實,香港證監會將對特種纖維上市時的相關中介機構進行調查,如會計師事務所、承銷商以及保薦人等等,如果涉及刑事案件,也會轉至香港CCB,這將成為香港警方另一個突破口。 一位早期參與特種纖維上市的人透露,安達信在正式對其審計前,其合伙人麥建光已經進入特種纖維,協助進行審計前調賬,使其報表符合上市以及審計要求。 吳克忠稱,當初愿意接手特種纖維的股權質押,是基于特種纖維歷年的財務報表,而目前眾多的事實可以反映,特種纖維的招股書以及之后的報表,與真實情況相去甚遠。所以他認為,中介機構應該為此承擔責任。 香港黃乾亨黃英豪律師事務所在給吳克忠提供的一份司法建議中說,應當追討特種纖維保薦人、核數師和其他中介機構的“疏忽或故意于其上市招股書內提供虛假資料或偽造賬目”的責任。該所合伙人王俊光律師認為,考慮到陳順利失蹤、特種纖維清盤,目前挽回損失的唯一現實的手段就是追究相關中介機構的責任。 相關資料顯示,特種纖維當年的保薦人是光大融資有限公司、會計師先后是安達信(香港)和香港陳葉馮會計師事務所。盡管安達信因為美國“安然案”已經破產,相關業務并入普華永道,但王俊光認為,會計師事務所是合伙人制,相關責任人必須為此承擔“無限責任”。 對于吳克忠和其他債權人而言,追究陳順利責任,對他們來說意義著實有限。在國內資產相繼被國內債權銀行查封、上市公司賬面資產不足10萬元的背景下,負責清盤的會計師梁敏儀說:“挽回損失的唯一切實手段就是追究中介機構的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