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集團 香港借殼再進一碼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26日 15:54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郎朗 廣州報道 對于海爾集團來說,在香港“借殼”打造白電上市旗艦的進程過于漫長,從2000年開始到如今只完成了“五步”中的三步。 11月17日,海爾電器(1169.HK)突然停牌。11月24日,停牌一周的海爾電器終于發布
公告指出,公司主要股東中建電訊 0138.HK 11月16日以每股0.142港元的價格(總代價5.576億港元)將持有海爾電器的23.98%股權全部出售給德意志銀行完成交易后,海爾BVI將會發行權證予德意志銀行,代價為每份權證0.03港元總發行價1.18億港元。 接下來,德意志銀行可以行使權證,在未來的三年半內將持有的海爾電器股權售予海爾集團令其在海爾電器的持股量由50.19%增至74.17%。 在該公告的利好刺激下,長期低迷的海爾電器的股價當天一度上漲近40%,至0.192港元,而出售股份的中建電訊也稱,可獲利3.15億港元,受此影響其股價一度勁升23.96%至1.19港元。 對于出售股價的原因,中建電訊有關人士表示,由于海爾電器不再屬于中建電訊的核心投資,故出售相關投資并將有關利潤變現。中建電訊的公司策略是集中經營制造電訊及電子產品業務。 據了解,這次出售股票是中建電訊重組內容的一部分,之前該集團曾宣布以9300萬港元價格使本來就擁有74%股權的中建科技 CCT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完全私有化。 然而,對于海爾集團來說,這一步將是其打造香港白電上市旗艦的重要一步。 海爾2001年就開始的第一步注資,使得集團在未成為最大股東且未發生任何現金支付的情況下擁有海爾電器前身——海爾中建9個董事會成員中的5個席位,獲得初步控制權。 今年3月完成的第二步注資的結果是,利用盈利能力相對較弱的洗衣機業務使得集團成功登上公司絕對控股股東的寶座。在獲得5000萬港元現金的同時,進一步實現海爾電器董事會的完全控制,海爾中建也改名“海爾電器集團”。 之后海爾電器表示,集團來年將繼續加強手機業務及新添洗衣機業務的市場地位。同時,在圓滿完成有關財務及業務經營的盡職審查、磋商具法律約束力之協議以及取得必須的批準條件后,將物色由海爾集團進一步注資的機會。 目前正在進行的是第三步注資,海爾集團通過德意志銀行這個戰略合作伙伴收購了中建電訊的所有股份,并沒有采取此前業內預測的大量發行代價股的方式。 海爾電器財務總監王先生告訴本報記者,“這次注資中,德意志銀行作為獨立第三方發揮了重要作用,要最后完成還需要經過股東大會、香港聯交所、中國證監會等同意,而海爾集團向德意志銀行發行的權證也有3年半的時間,所以目前注資并未完成。” 但海爾電器執行董事崔少華此前曾表示,海爾集團正考慮向海爾電器注入青島海爾的白色家電資產,而青島海爾還準備先收購合肥海爾、武漢海爾、貴州海爾等4家與青島海爾(600690.SH)存在同業競爭的業務,整合完畢后再注入香港上市公司。 王先生表示,“海爾集團確實有這樣的意向,這些都是第四、第五步注資的步驟,但目前操作尚存在很多困難,而且需要通過商務部、青島國資局和證監會的同意,目前尚沒有最后的時間表。” 值得注意的是,海爾電器在完成兩次注資后股價依然低迷,長期徘徊在0.10港元-0.20港元,而且今年9月公布的上半年業績令人失望,本指望注入洗衣機業務可以扭轉連續兩年虧損的局面,不想手機業務再度巨虧(減值虧損)近4億港元,洗衣機業務的利潤也只有2000多萬港元,同比下降40%以上。 通過注資改變公司業績基本面的努力沒能成功,海爾集團想要將海爾電器從聲譽不佳的“中建系”中劃分出來,于是收購中建電訊持有的剩余股份便成了重要方式。 然而,海爾集團的企業性質也成為其注資能否成功的關鍵,去年香港學者郎咸平曾質疑海爾集團管理層通過“內部員工持股會”來變相MBO,而香港整體上市則是重要步驟。 也有分析師指出,海爾電器將A股優質資產注入香港上市公司,可能導致青島海爾的業務“空心化”,攤薄A股投資者的獲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