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銀入股成海爾電器 為海爾集團當二傳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24日 08:04 京華時報 | |||||||||
本報記者張艷 實習生吳云輝 香港上市公司海爾電器(資訊 行情 論壇)昨天對外宣布,德意志銀行出價5.576億港元購買海爾電器23.98%股權,成為海爾電器的第二大股東。但奇怪的是,此次德意志銀行大筆出手,卻只是做戰略投資者,該行將在未來三年半內將上述全部股權售給海爾集團,從而使海爾集團成為海爾電器單一大股東。
中建電訊決意撤離 昨天,海爾電器在香港聯交所公布的信息刺激了市場眼球:原二股東中建電訊退出,將所持股權全部出售,德意志銀行借機進入,成海爾電器二股東。 中建電訊(資訊 行情 論壇)與德意志銀行于11月16日簽訂了買賣協議:中建電訊以每股0.142港元的價格,悉數出售所持海爾電器23.98%股權(39.26775億股)給德意志銀行,總價5.576億港元。此后,中建電訊不再持海爾電器股權。每股0.142港元的股權轉讓價格,是參照海爾電器近兩個月來的平均交易價格確定的,比11月17日海爾電器停牌時收盤的每股0.138港元略高了2.9%。 “中建電訊一直都有單方面退出的念頭”,對此次交易頗為知情的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據悉,中建電訊是麥紹棠掌控的中建系的龍頭企業,從事電訊和電子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等。 那么中建電訊為何退得如此堅決呢?中建電訊董事會方面人士昨天表示,對海爾電器的投資已不再屬于核心投資,而出售則可將有關利潤變現,符合公司集中經營制造電訊及電子產品的策略。通過出售股權,中建電訊預期可得到約3.15億港元的利潤,這筆錢將會作為一般營運資金。 長江證券分析師汪勝利分析,中建電訊主要是從事移動電話的生產和銷售,此次退出海爾電器,很可能與對海爾電器上半年業績表現不滿意有關。海爾電器2005年上半年財報虧損3.97億港元。 德意志銀行甘做二傳手 中建電訊退出對海爾電器來說,卻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接手跟進的二當家是德意志銀行。德意志銀行是歐洲全能銀行的代表,自2001年3月從高盛網羅張紅力為董事總經理兼投資銀行大中華區主管后,其中國業務峰回路轉,在中國資本(資訊 行情 論壇)市場更是表現活躍。 更值得關注的是,就在中建電訊出售股權的同日,也是11月16日,海爾集團方面也與德意志銀行簽訂了認購協議,德意志銀行將于未來三年半內將此次所購的23.98%股權,按照雙方商討的價格全部售給海爾集團,從而使得海爾集團在海爾電器的持股量由50.19%增至74.17%。由此可見,德意志銀行實際上是當了一把海爾集團增持掌控海爾電器的二傳手。 “海爾電器和德意志銀行雙方的交往一直很密切”,海爾電器香港公關人士詹尼弗·喬介紹:“讓德意志銀行‘搭橋’,海爾電器更放心。”事實上,在此之前德意志銀行已經擁有海爾電器0.27%的股權。 德意志銀行將在此次買賣中獲利多少呢?詹尼弗·喬說,海爾集團方面與德意志銀行雙方對此后的回購進行過溝通,目前還未確定最終價格,交易價格會根據海爾電器的財務表現、股價表現來定。 毋庸置疑的是,通過德意志銀行做海爾電器的戰略投資者,對海爾電器來說是不錯的選擇。詹尼弗·喬介紹,此次成交的股量大,如果海爾集團直接收購,可能會引起較大的股價波動;而經過德意志銀行這一策略性投資,經過大約3年的時間,海爾集團回購這批股份股價會更平穩。 海爾集團欲練大挪移 自11月17日停牌以待敏感信息的海爾電器,昨天一復牌便成為港股交易的明星:開盤不久股價勁升近40%至0.192港元,到昨天交易結束時,0.175港元/股的收盤價,比11月17日停牌時的0.138港元/股,大漲26.81%。 “中建電訊退出,不會影響海爾電器的整體發展思路”,海爾集團資產運營部人士表示說,海爾集團也可以借機變為海爾電器的單一大股東,可以給投資者更大的信心,有利于集團的整體發展。 事實上,此次股權轉讓使海爾集團打造香港上市公司旗艦的全盤計劃更進一步。早在2000年,海爾集團便運籌借殼以打通香港融資渠道一事,最終海爾集團盯上了麥紹堂掌控的中建系及其掌控的上市公司———中建數碼多媒體(現名海爾電器)。 經過5年的運作,最終在2005年,中建數碼多媒體成功更名為海爾電器,海爾集團控股海爾電器50.19%的股權,海爾集團高層進駐海爾電器,并將海爾集團內通訊和大部分白電業務注入這一上市公司。 “根據海爾集團的規劃,海爾電器將是海爾集團白電業務的上市旗艦,”詹尼弗·喬表示,“海爾集團對海爾電器的注資還在進行。”據悉,盡管尚未確定時間表,海爾集團將在未來把海爾集團剩余的白色家電業務注入其在香港的上市公司海爾電器,注入的資產甚至包括目前正在國內A股上市的青島海爾(資訊 行情 論壇)的資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