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報告波及銀建國際 股價坐上過山車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01日 03:43 第一財經日報 | ||||||||
本報記者 蔣飛 李亞 發自深圳 因審計署對其母公司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下稱“信達”)不良資產處置違規的調查,6月29日,銀建國際(資訊 行情 論壇)(0171.HK)股價暴跌近40%,市場懷疑公司牽涉其中。6月30日,銀建國際又在股權回購消息刺激下反彈一度超過30%。
保股價易,保人心難。“從2004年初涉足不良資產處置以來,銀建國際業績大幅提升,但是市場一直質疑:其以極低的折扣將大量從母公司信達獲得的不良資產處置給外資。”深圳一位資深市場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去年9月,銀建國際以8.5億元向主要股東信達收購賬面值569億元的不良資產,作價僅約賬面值1.5%。上述交易完成后不久,2004年12月12日,銀建國際子公司銀建國際資產管理公司將該筆不良貸款的20%轉手賣給了花旗集團金融產品公司(Citigroup Financial ProductsInc,CFPI),折扣為2%。銀建國際因此獲利人民幣5690萬元,而花旗集團系銀建國際第二大股東。 而近期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根據中國銀監會公布的統計數據,2004年前三季度,信達資產管理公司處置不良資產的現金回收率為33.20%,華融、長城、東方也分別達到20.34%、10.56%和21.89%,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去年前三季度不良資產處理平均現金回報率為19.25%。然而在上述交易中,“信達資產管理公司沒有自行處置569億的不良資產,而是將其以偏離正常價值的超低折扣率賤賣給銀建國際”,此后又轉手給與自身有密切關聯關系的外資銀行,“讓人不得不懷疑這是一出有預謀的利益輸送財技”。 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為銀建國際的最大股東,持股比例達到22.54%,銀建國際由此成為信達在香港處置不良資產的平臺。 2004年11月8日,銀建國際宣布:花旗集團全資擁有的花旗環球金融公司斥資8.45億港元入股銀建國際,并認購可轉債。入股之后,花旗將持有銀建國際總股本的9.75%,成為第二大股東。如果未來可轉債全部兌現,花旗的持股量將增至16.42%。銀建國際還披露,花旗擬與銀建國際組建合資公司,雙方各持股50%。新公司將涉足內地金融機構不良資產處置等領域。 此外,銀建國際控股有限公司(Sliver Grant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持有銀建國際股份1.27億股,占總股本的7.23%,而銀建國際董事會董事惠小兵與高建民各持有銀建國際控股30%的股權,也就是說惠、高兩人實際各自持有上市公司銀建國際3810萬股。 另一家外資投行摩根大通亦持有銀建國際0.9355億股,占總股本比例5.32%。 上述研究報告認為,銀建國際的模式為內地不良資產處置創造了境外平臺,加快了不良資產處置進度,其本身一定程度上具有可取之處。但是銀建國際的大股東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存在盡快處置不良資產的壓力,機制上又留有利益輸送空間,客觀上造成了“賤賣”不良資產和向關聯方輸送利益的隱患。報告建議加強外資并購立法,嚴格國有資產處置的審核和評估,同時建立不良資產處置的公開交易和信息披露制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