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海通證券:港股激戰A股如影隨形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4日 07:10 全景網絡-證券時報
海通證券 張崎 周一滬深股指先揚后抑,震蕩下挫,市場交投同比略有放大。滬綜指早盤一度快速上揚,突破1900點大關,但前市盤中出現跳水,千九得而復失,午后股指繼續向下并跌破10日均線,放眼兩市滿盤皆綠,跌幅超過5%的個股比比皆是。持續走強的股市在1900點附近連續兩天未能形成突破,已經呈“一鼓作氣”后的“再而衰”態勢,是否會出現“三而竭”乃至一瀉千里的走勢呢? 近期宏觀調控的步伐并未見放緩跡象,有關部門還先后出臺控制和規范房地產市場、嚴控投資增速等舉措,對相關行業上市公司形成影響。上市公司三季度報告披露后,全年業績也開始明朗,雖然上市公司同比凈利潤增長約20%,但剔除今年新上市公司后的增幅微乎其微,且利潤集中在上游原材料企業,處于行業鏈末端的生產型企業既受成本大幅增加的壓力,又受消費增長緩慢的壓力,出口型企業則受貿易壁壘和人民幣升值的雙重打壓,利潤進一步下滑。偏偏此時市場資金面的壓力又有所增加,央行在兩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一次提高存貸款利率后,又將于本周三再度提高存款準備金率0.5%,而IPO、增發乃至分離交易可轉債等創新融資方案頻頻出籠,限制流通股也陸續進入流通程序,市場面臨不小的壓力。 筆者認為,大盤接下來較長時間將進入平衡市,上證綜指將處于1600點上下各100點的箱體內運行,越是接近箱體下沿(1500點)支撐越明顯,而指數回到1600點上方后空方力量就逐漸增強,越是接近箱體上沿(1700點)壓力越大。由于中國銀行等一批大盤股上市首日即計入指數,上證綜指有50-60點的虛增,剔除這一因素,市場在9月末之前始終處于這一箱體內運行。然而國慶長假后的首個交易日,市場就以跳空上漲的形式打破了舊有箱體格局,進入到1700-1900點的新箱體中運行,考慮到新股首日計入指數的因素,該箱體高度同樣要加上50-60點。上周五盤中滬綜指最高達到1920點,已經很接近這個位置。 經歷了跨年度的牛市行情,幾乎所有板塊熱點都像犁地那樣被翻掘了幾遍之后,市場的調整似乎已經成為一種必然。不過,本次市場很可能是在一個更高的位置“復制”6月上中旬以后的大盤走勢,預期指數可能在1750-1800點區域短線見底,投資機會也會逐步顯現。投資者在接近箱體上沿時可考慮把倉位調低至30-40%水平,而在持續調整后則可逐步增倉,在箱體下沿附近可將倉位提升至70-80%。 近期港股持續走強,不論是恒指還是國企指數都不斷改寫新高。市場飆升的動力來源于投資者對人民幣繼續升值和對中國經濟增長看好的預期,而大市值股票的不斷發行,也吸引更多的資金涌入港股市場。另一方面,外資機構紛紛調高上市公司業績預期和目標價位,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與此對應,在恒指達到萬九高位的同時,境內股市也創下5年多來的新高,滬綜指一度突破千九大關。總體來看,港股已經脫離長期跟隨美股波動的走勢,市場未來發展前景仍較看好,而境內股市與港股的聯動將會更加緊密。近幾個交易日的市場表現充分反映了這一點:金融股在滬港市場均受追捧,并成為拉動指數走高的“核動力”———繼建行之后,上周五中行和中石化又同時獲選恒指成分股,相信隨著來自內地的H股以及中資紅籌股的不斷上市和計入指數,兩地股市的聯動將更為密切。 眾所周知,香港的匯豐控股是世界上最好的銀行之一,其長期以來穩定增長的業績也僅僅使得公司保持12-15倍的市盈率和2.2-2.5倍的市凈率。另一方面,近幾年在香港上市的中資銀行目前市盈率都保持在20倍以上,市凈率從2.5-3.2倍不等。中資金融股比港資金融股高估近50%的現象,在香港這樣一個資源配置和流動性非常好的市場中普遍出現,顯然有其道理。經過多年來的剝離不良資產、引入戰略投資者、規范經營管理后,中資銀行未來幾年有望保持穩定的利潤增長勢頭,而人民幣的持續穩定升值也在預期之中,境外資金的持續流入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以日本、中國臺灣在本幣升值的過程中金融股大幅上漲逾10倍的經驗來看,我們的金融股仍處于價值投資階段。 當然,從目前的市場情況看,短線金融股因為持續上漲存在一定的獲利回吐壓力,這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短線的調整并不會影響其長線走強的趨勢。當然,隨著入世后金融業的全面對外開放,這一行業也將面臨激烈的競爭格局,但相信未來引領指數繼續走強的仍然非金融股莫屬。 除此金融股之外,筆者認為資產重組股同樣值得中線關注。這其中包括兩類:一類是定向增發板塊。有強大大股東背景的上市公司在未來可能面臨較大的機會,主要依據是:大股東以定向增發的形式將資產注入上市公司,有助于增厚公司的稅后利潤,戰略投資者以較高的價格認購并鎖定一定期限,意味著股價下跌空間被有效限定,上升空間卻豁然開朗,投資者大可“搭便車”;第二類是借殼上市板塊,涵蓋部分被特別處理的上市公司,資產重組題材清晰的公司為首選,其次根據“股價低、市值小、資產少、債務輕”的原則,在ST股和S股中尋找未來的機會。如果屬于上述情況的公司同時又明顯表現強于大盤,就越值得關注。 此外,處于行業最低迷、股價已經見底的企業,一旦基本面好轉,也容易出現“咸魚翻生”,如近期航空、鋼鐵等行業中的龍頭企業大幅上漲,類似的情況相信也會在其他行業中出現。目前處于行業景氣低迷狀態的行業很多,包括醫藥、化纖、玻璃等等,未來不排除其中的龍頭企業出現爆發式行情的可能。至于較少受經濟周期影響的公用事業股,如電力、港口、高速等板塊,同樣具有較好的避險作用;而年度業績預增品種、封閉式基金亦值得在調整時逢低適當配置。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