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君安國際 李偉
央行公布《2010 年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主報告》,在該報告中其披露了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相關信息。
主要信息有:1)截至2010 年末,全國共有地方政府融資平臺1 萬余家,與2008 年相比增加25%;2) 縣級融資平臺約占70%,50%融資平臺在東部地區;3)2010 年融資平臺貸款增長低于20%,而2009 年則超過50%;4) 5 年期以上貸款占比超過50%;5)超過一半的融資平臺貸款投向公路與市政基礎設施,而多省份的土地儲備貸款得到壓縮;6)截至2010 年年末,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占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的比例不超過30%;7)地方融資平臺貸款主要由國有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提供。
在此報告中,央行清楚指出允許地方發行市政債券能夠改變以銀行貸款為主的融資格局,增加地方預算管理的透明度,有效降低地方政府融資風險。
從央行公布的數據可以推算出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在2010 年末達到14.4 萬億人民幣,比市場預期的9 萬億或10萬億要高出很多。但是,這個巨大的差異很可能是融資平臺的定義不同造成的。大約35%的融資平臺位于中西部的縣域,且主要由政策性銀行提供融資,因此對上市銀行的影響很小。考慮到縣級融資平臺的貸款規模很可能遠低于市級或省級,中西部縣級融資平臺對上市銀行的最終影響可能更進一步降低。
我們的敏感性測試顯示,如果第三類和第四類融資平臺貸款最終全部壞賬,且信貸成本在5 年內類消化,則銀行業2011年的盈利將較我們原來的預測降低28.8%。鑒于風險點主要集中于第三類和第四類融資平臺貸款,上述情形幾乎是最壞的結果。
我們維持銀行業“跑贏大市”的投資評級。我們并不預期融資平臺貸款在未來5 年內會大規模的產生壞賬,主要由于地方政府財政收入仍然豐厚(尤其是土地出讓金收入),且其再融資能力較強,不論是透過新的銀行貸款或央行建議的發行市政債形式。一旦央行的建議落實,我們相信融資平臺貸款問題會順利解決,且將顯著的提升銀行的估值水平。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