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中國人民財產保險集團(下稱“人保集團”,1339.HK)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其發行價為3.48港元,接近3.42港元的招股價區間下限。在全額行使超額配售權之后,該集團在H股上市的募資凈額將達到267億港元。
此次人保集團獲得基礎投資者(股份制企業成立時的股東)認購13.5億美元股份(約合104.6億港元, 84.16億元人民幣),包括國家電網[微博]等。
盡管有眾多基礎投資者支持,但是人保集團的實際投資價值卻沒有我們預期得高。
與人保集團旗下已上市的人保財險[微博]不同,此次上市的人保集團還包括2005年的壽險業務。人保集團持有人保財險68.98%的股權,目前人保集團的主要業務利潤仍約有90%來自財產和意外傷害保險,其壽險業務占比相對較小。
同時,公司壽險業務中躉交(一次性付清所有保費)產品占比較大,影響其未來的盈利能力。此外,公司過度依賴銀保分銷渠道也為其銷售埋下隱患。
躉交占比過高價值低
人保集團的壽險業務向躉交產品嚴重傾斜。2009年~2012上半年人保集團的壽險業務分別有88.5%、90.6%、88.2%、87.1%來自躉交產品。
躉交是壽險公司經營短期見效的有效手段,與傳統壽險產品相比,這類產品更容易銷售,對新公司而言,短期大量的保費能緩解現金流狀況,有利于公司建立品牌,提高市場地位。人保集團的壽險需要在短時間迅速做大規模,因此更依賴躉交產品。
但躉交產品的短板也很明顯,與傳統壽險或按期付款的產品相比,躉交產品內含價值低,盈利能力也更弱。
另外,躉交產品提前贖回的問題也值得考慮。對投保人而言,提前贖回按期付款的產品,特別是在投保前幾年,往往損失很大,而提前贖回躉交產品則損失較小。因此當銀行利率上調時,儲戶會將自己的錢重新存入銀行以獲得更高的收益,通常來說,這往往會導致躉交產品被提前贖回。
鑒于以上這些原因,中國的壽險公司一直在努力調整業務結構,向傳統壽險或按期付款產品傾斜,以提高保險公司的抗風險能力和盈利能力。目前中國人壽和中國平安[微博]躉交產品所占比例分別為36%、17%,均遠低于人保集團。
過度依賴銀保分銷渠道
人保集團身上另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是,其在銷售上對銀行分銷渠道的依賴。2009年~2012上半年,人保集團通過銀行銷售的產品比例分別為79.8%、76.7%、69.4%、59.9%。其近年來銀行分銷渠道占比減少,也是出于迫不得已。
2010年10月銀保新規實施后,銀保渠道控制在銀行手中。2011年,央行多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和存貸款利率,資金流動性收緊,銀行出于自身考慮降低了代銷銀保產品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銀行加大了理財產品的銷售力度,對銀保渠道壽險產品造成不利影響;此外,信托、民間借貸規模的迅速擴大,分流了部分用于購買銀保產品的資金。
過度依賴銀行銷售渠道將對保險公司不利,很多保險公司直到2010年銀保渠道收入占比負增長才開始謀求轉型。在這一方面,中國平安最早意識到建設個險渠道的重要,其銀保渠道僅占10%左右。當前人保集團如此高的銀保分銷渠道占比將是一大隱患。
投資價值不足
人保集團此次上市得到了眾多基礎投資者的支持,包括中國人壽、國家電網、美國國際集團(AIG)以及法國再保險集團等在內17名基礎投資者在內,其認購額達到13.5億美元。
但這并不意味著人保集團的股票擁有絕對的吸引力,有些基礎投資者可以用其他方式創造價值。例如AIG認購了5億美元,并承諾在人保集團上市后五年內不賣出25%的股票。但其前提是,AIG與人保集團簽訂的合約實現(在2013年5月之前成立一家壽險合資公司),否則AIG可賣出所持人保的全部股份。
由于人保集團已明確表示不會讓人保財險退市,現在投資人保集團看起來就是投資其壽險業務,對于眾多投資者來說,需要仔細考慮,是直接投資其旗下已上市的人保財險或其他更具競爭力的保險公司,還是選擇壽險業務發展不成熟的人保集團?
此外,人保集團本次上市主要目的就是為募集資金,補充資本。截至今年6月30日,人保集團的償付能力充足率(償付能力是保險公司償還債務的能力,一般該充足率不得低于100%,保監會的監管Ⅱ類標準為150%)為156%,其旗下子公司人保財險、人保壽險、人保健康的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184%、 136%、101%,后兩者均低于150%的監管紅線。而對于償付能力更低的人保健康,保監會可以采取有關措施,將其列為重點監管對象!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