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凱
香港上市在即,中信證券(微博)(600030.SH)卻顯露頹勢。
2011年以來,以直投為代表的創新業務領域風生水起的中信證券,其傳統強勢領域——股票承銷業務卻面臨尷尬。
9月份,A股三單超級IPO相繼露出真容,陜煤股份、中國水電、中交股份,累計募資額預計將達507億元,本年度券商投行業務座次也基本可以依此排定。一如既往,龍頭券商中信在這三個超級大單中均有露臉,不同以往的是,這次它扮演的主要是配角——財務顧問。
“A股IPO的財務顧問,基本屬于可有可無的角色。”9月28日,一位合資券商保薦代表人告訴本報記者,類似財務顧問的出現,一般都是利益協調的結果。
作為昔日以IPO大單聞名的投行翹楚,中信在這個初秋完敗于中銀國際,后者出現在三家超級IPO大單的聯席主承銷商名單上,而中信僅為陜煤股份和中交股份的聯席主承銷商。
將時間線拉長,中信證券今年前9個月的IPO承銷家數和金額,也遠不及平安、國信、招商等著力于中小項目的投行新秀,淪為今年IPO市場配角幾成定局。
配角中信
9月28日,中交股份過會,200億募資規模使其成為今年截至目前的最大IPO。
這無疑是頂級投行的爭奪焦點。招股書顯示,勝出者為中金、中信和中銀國際(微博),三者為其聯席主承銷商,分享保薦、承銷蛋糕,而中信也是財務顧問。
無獨有偶的是,已公布上市計劃的中國水電,中信亦均只謀得財務顧問之位。
事實上,擔任三家超級IPO財務顧問的重要性遠不及保薦人。
“若在境外上市,要協調的各方關系較多,如擔心被國外機構投資者忽悠,因此與其熟識的財務顧問就有存在的必要性,至于在A股上市,財務顧問的作用就沒有那么突出,更多的可能是利益協調的結果。”上述合資券商保薦代表人告訴本報記者,像中信這樣的龍頭券商參與IPO大單競爭,落敗了有個安慰獎很正常。
“市況不佳的情況下,IPO財務顧問很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發揮對高端機構的引領作用。”一位中型券商投行部門負責人表示,作為財務顧問,中信以其豐富的機構資源可幫助超級大藍籌順利發行,“至于收費,可談的空間很大,但肯定比不上保薦承銷的收入,而項目大到這個程度,錢一定少不了。”
中銀國際成黑馬 中信淪為配角
承銷總規模仍可觀
除了大單失利,中信今年以來在IPO領域可謂全面“失落”。
中信證券2011年半年報顯示,其承銷業務收入5.81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為7.74%,同比銳減41.56%。
其上半年股票承銷籌資額的指標顯示,再融資占據絕大部分比例,達301.75億元,而首發募資額僅43.62億元,對應項目數為3個。
Wind統計顯示,2011年以來,中信承銷的首發項目共計7個,募資總額約145億元。
以項目數排名,其與中型券商安信并列第八位;以募資額排名,則位居第三,不及平安、國信。
隨著未來三家募資額介于100億-200億元的大藍籌陸續登陸A股,中信證券的第三名勢必只是過眼煙云。
不過,憑借在增發、配股和債券承銷市場與中金公司不相上下的話語權,中信的總承銷規模,一直未離行業前三。
因此,中信證券H股招股書開宗明義,推介投行業務采用債券和股票承銷規模總額,數字相當耀眼,“投資銀行,按股權和債券承銷總額計算,我們2008年及2010年于國內排名第一及于2009年排名第二”。
中銀國際上位
一些籠統指標,不僅掩蓋了老將的頹勢,也遮擋了新星的光芒。
無論是以A股股票承銷項目數還是募資總額看,這些年,中銀國際都難有好看的排名,皆因其競爭優勢在香港而非內地。
作為在香港成立的四大銀行系投行之一,據統計,截至目前,中銀國際已參與14家國有大中型企業在港上市項目。
隨著眾多H股回歸A股的大潮來臨,2008年以來,中銀國際的優勢得以迅速轉化,并在今年集中爆發體現。
據本報記者統計,2008年以來,擬募資金在50億元以上的非金融企業IPO項目,共有15單,金融企業IPO項目亦有6家,共計21單。
21單投行業務中,最耀眼者當屬“紅頂券商”——中金,其成為11家超級IPO的主承銷商。
緊隨其后的,正是中銀國際。
中銀國際參與的超級IPO大單達到6單,均為非金融企業。2010年,中銀國際獨享寧波港(601018.SH)和中國一重(601106.SH)項目的承銷盛宴,而在金鉬股份(601958.SH)、陜煤股份、中國水電(601669.SH)、中交股份IPO中,中銀國際則均任聯席主承銷商。
今年9月,陜煤股份、中國水電、中交股份集中登場,同時出現其中的中銀國際因此引來艷羨無數。
不出意外,當3個月后的年度承銷榜單大幕落下,中銀國際必將占有極具分量的一席,而中金、中信分食A股大單的“好時光”,則一去不復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