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8月15日消息,據港媒報道,內地銀行股在A股和H股市場遭遇境內外機構瘋狂拋售,而銀行股連綿跌勢拖累內地和香港股市反復走低。市場人士指出,境外機構通過拋售中國銀行股“做空中國”,背后動機耐人尋味。
據香港《商報》報道,受市場對地方債務風險問題的擔憂,以及標普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等因素影響,內地銀行股在A股和H股市場遭遇境內外機構瘋狂拋售,而銀行股連綿跌勢拖累內地和香港股市反復走低。市場人士指出,境外機構通過拋售中國銀行股“做空中國”,背后動機耐人尋味。
境外機構半年減持226億
境外機構投資中國銀行業獲得不菲的收益,如投資建行中行6年,淡馬錫賬面盈利147億美元。盡管今年上半年上市銀行業績增幅可能超過三成,但今年以來在香港資本市場掀起的拋售中資金融股之風并未停歇。8月1日,高盛為工行的一個海外股東做了一次對沖配售,這位股東擔心工行的股價下跌,想鎖定風險。市場傳言,這位股東是美國運通,傳美國運通此舉套現近40億港元。此事發生的一個重要背景,是海外相當一部分機構繼續看空內地銀行股。
今年以來,中資銀行遭境外投資機構的大規模減持已有多起,其間不時伴隨中資銀行被看空的說法。僅附表中所列出的減持總額就已超過226億港元, 這里還尚未計入重慶農商行被富達基金等機構減持事件以及運通此次的對沖配售事件。淡馬錫減持中行51.88億股創下今年外資減持內資股的記錄,共套現 188億港元。此前市場曾傳聞淡馬錫同時減持了建行,但聯交所數據并未顯示建行遭淡馬錫減持。海外機構看空內地銀行股方面近日又有新消息,8月12日媒體報道,目前美國銀行與科威特和卡塔爾的主權財富基金就出售該行持有的部分建行股權展開試探性磋商。美國銀行擬減持數量為美銀所持建行股份的半數,科威特和卡塔爾的主權財富基金被傳有可能成為美銀此次巨額減持計劃的接盤者。美銀現持有建行255.8億股H股,占建行股份比例為10.95%,該部分股份將在今年8月29日解禁。以出手半數及11日收盤價5.35港元/股計算, 美銀這一出手將能為其帶來超過680億港元的現金流,折合美元約為88億。
此外,7月下旬,凱雷以每股30.90港元的價格出售了2.4912億股中國太保H股,套現70多億港元。除了外資機構,境內機構投資者對多家銀行股也持有兩極看法。港交所股權披露信息顯示,繼6月14日減持中國銀行1459.8萬股H股后,社保基金6月份第二度出手,6月28日減持工商銀行3500 萬股H股,套現2.06億港元。此前,社保基金還于今年的1月份和3月份,分別減持3000萬中行H股及4010萬股工行H股,今年的四度操作,社保基金共在銀行H股上套現6.33億港元。緊隨社保基金,基金公司聯博于6月30日減持重慶農村商業銀行595.1萬H股,套現2717萬港元。明星基金經理王亞偉也在今年一季度大幅減持銀行股。易方達基金在二季度,大幅減持工商銀行的同時也在增倉民生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
內銀股平均市盈率破8倍
境內外機構減持中國銀行股,沖擊了本港和內地股市。在美國銀行擬減持傳聞發出后的兩個多月中,建行H股有了超過20%的跌幅。在6月3日首度傳出減持傳聞時,建行H股當日收盤價還在7.06港元/股的相對高位,而8月11日股價卻降到了5.35港元/股。在內地股市,從6月28日到8月9日,受到境內外機構減持最嚴重的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最大跌幅超過14%,中國銀行最大跌超過13%,農業銀行跌幅相對較小,超過10%。而此期間上海股市綜指的跌幅為12%,說明銀行股跑輸大盤。
而從盤面看,銀行股下跌明顯先于大盤,說明銀行股是大盤下跌的領跌者。銀行股成為內地股市今年持續走熊的重要推手。如8月8日亞太股市遭遇重挫,A股市場亦未能幸免,上證指數盤中大跌逾百點,銀行股的總市值“蒸發”超過800億,成為當日市值損失最大的行業板塊。從估值看,截至8日收盤,滬市平均市盈率為15.11倍;滬深 300成份股平均市盈率為14.16倍。而已經連續9個月全球最低市盈率的A股銀行股,再創新低。16家銀行類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已經跌破8倍,為 7.78倍,并顯著低于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時的估值低點。去年以來,銀行股的超低市盈率就成為各路機構看好其走勢的重要根據,許多權威機構一直唱多銀行股,但跟風的各路資金卻遭到滅頂之災,深度被套,損失慘重。去年上半年的大熊市,銀行股明顯領跌,今年上半年大熊市,銀行股繼續領跌。
內銀股為何屢屢失寵?
有機構發布最新的研究報告稱,上市銀行上半年業績大幅增長已經板上釘釘,但優質的銀行股為何在機構面前頻頻“失寵”?廣發證券銀行業分析師沐華表示,再融資、經濟預期不好和通脹壓力居高不下等都是機構做空銀行股的理由。截至7月底,13家上市銀行公司公布了募資計劃,規模超過了4100億元。地方債務也讓銀行股處于輿論的風口浪尖上。國家統計局公布地方政府10.7萬億元的負債,考慮到銀行不良貸款主要由銀行間接融資,因此,中國銀行業在后金融危機時代所受的負面沖擊遠未過去。
審計署數據顯示,10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務中,銀行貸款接近8.5萬億元,穆迪則稱,可能還有3.5萬億元的此類貸款是國家審計署沒有在報告中討論的。有研究機構指出,地方債或致銀行業二度危機,穆迪最新披露的《逐步加劇的地方政府債務負擔挑戰中資銀行》報告則表示,預計中國銀行系統的不良貸款規模占總貸款規模的比例可能會升至8%至12%之間,這是銀行業盲目迷信地方政府、大項目信用的結果,也是在信貸領域行政干預從未根絕的結果,更是中國銀行業未能建立正確的激勵機制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