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丹丹 ○編輯 顏劍
本月1日,境外媒體援引一份銷售文件的消息稱,工行的股東按每股5.81-5.93港元,配售約6.38億股H股,套現37-37.8億港元(約合4.76-4.86億美元)。
而工行H股在1日的收盤價為5.99港元,這樣算來,此次股東配售價較市價折讓1-3%。同時,按照目前工行H股867.9億股的股本計算,此次拋售約占其股本的0.07%。在1日港交所網站上,工行以14.85億元的成交金額位列五大活躍股票之二。
銷售文件顯示,高盛負責此次配售安排,此次配售的工行股份來自高盛的一名客戶,目的是為其持股作對沖。
其實這并非工行今年首次遭遇股東減持,今年3月和6月,社保基金分別拋售4010萬股和3500萬股工行H股。
而縱觀在H股上市的內資銀行,今年上半年或多或少均面臨股東拋售的困境。
根據香港交易所公開資料,社保基金于1月份和6月份分別減持3000萬股和1459.8萬股中國銀行H股。社保持有中行H股股份已經降至11.99%。記者計算,社保基金今年共在銀行H股上套現超過6億港幣。
同時,美國的資本研究和管理公司(Capital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Company)也分別拋售了1.37億股左右的農行股份和4335.6萬股的工行股份。截至5月24日,美國資本研究與管理公司持有工行H股5.99%的股份,持有農行H股11.75%的股份。
6月上旬,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出售其持有的中行51.88億股及建行15.02億股,兩者共套現36億美元。
目前“唱空”中資銀行的聲音頗多。瑞信香港發布的研究報告將中國銀行業的評級由增持降至減持。惠譽此前則指出,中國地方政府貸款和房地產貸款擴張加劇信貸風險,這些貸款中期還貸能力不確定,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資產率將上行至5%。
緣何中資銀行從昔日H股的“寵兒”變成了目前的“棄兒”?分析人士表示,一方面,目前多種聲音擔憂銀行貸款質量問題,令銀行股承壓;另一方面,機構在二級市場進行投機操作,先做空后逢低吸納。